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舒芬太尼\芬太尼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057-01
【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全麻患者苏醒期出现躁动症状的差异。方法:选取48例手术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其它对患者进行麻醉镇痛,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其它对患者进行麻醉镇痛。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的躁动情况,对比分析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全麻患者时苏醒期出现躁动症状的差异。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躁动评分及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 观察组躁动发生率和躁动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作为强效的麻醉镇痛剂,较之于芬太尼,有麻醉苏醒期躁动症状发生率低、躁动程度较轻,以及麻醉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芬太尼 芬太尼 全麻苏醒期躁动 临床比较
临床经麻醉的患者在苏醒期较易发生躁动症状,它是一种较常见的麻醉并发症[1], 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均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属于临床常用的强效麻醉镇痛剂,因其镇痛作用起效快,持续时间短,临床常用于麻醉全过程的镇静和镇痛,两者对麻醉苏醒期躁动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我们将两种药物在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48例手术患者,其中心脏外科13例,胸外科手术21例,脑外科手术14例,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从31~7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5.4岁,生化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所有患者均无全麻和气管插管禁忌证。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病症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入手术室前30min,静注东莨菪碱0.01mg/kg和戊巴比妥钠1mg/kg。入手术室后使静脉通路开放。手术全程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血压、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CO2等指标。两组患者均按照咪达唑仑0.05 mg/kg(于插管前5 min静注)、丙泊酚2 mg/kg(于插管前1 min静注) 、维库溴铵0.1 mg/kg(于插管前2min静注)静注行麻醉。
1.2.1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于插管前3min,静注舒芬太尼0.4μg/kg,快速诱导插管,对患者行机械通气,采用吸入1%的异氟醚维持术中麻醉,于切皮前静注舒芬太尼10μg。
1.2.2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于插管前3min静注芬太尼0.4μg/kg,快速诱导插管,对患者行机械通气,采用吸入1%的异氟醚维持术中麻醉,于切皮前静注芬太尼0.1mg。
两组患者于术毕后停吸异氟醚,当患者恢复咳嗽、吞咽反射,呼吸频率<25次/分时,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吸掉后拔除气管。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躁动评分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评分标准设置为:患者安静合作评分为0分;给予刺激时肢体会产生活动评为1分;无刺激时有挣扎,且挣扎无需按压评为2分;出现剧烈挣扎,需按压评为3分。评分大于2分视为有躁动症状,以此计算躁动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躁动评分
且观察组患者的躁动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2.2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全麻手术患者经常出现的问题,患者会同时出现躁动、兴奋及定向障碍并存的现象, 患者的交感神经出现异常兴奋,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症状,还可促使患者发生循环系统并发症,特别是较易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一步升高[2]。患者无法按指令行动,自主发生程度不同的运动,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舒芬太尼由芬太尼通过添加N-4噻吩基衍生而来,是一种强效的人工合成阿片受体镇静镇痛药, 舒芬太尼同时还是一种具有特异性的μ-受体激动剂,和芬太尼比较,对μ-受体的亲和力高出7-10倍,临床效价是芬太尼的10倍左右[4]。舒芬太尼和芬太尼作为强效镇痛镇静,临床常用于心血管患者手术麻醉,本组资料显示:舒芬太尼较之于芬太尼有麻醉苏醒期躁动症状发生率低、躁动程度较轻,以及麻醉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江辉,郭曲练.麻醉后恢复室病人常见并发症及防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4):81-82.
[2] 李素芳,范珂.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病人躁动原因分析及安全防范管理[J].医学创新研究,2007,4(20):60.
[3] 邓立琴,丁风兰,刘红,等.全麻术后躁动225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6, 22(2): 165-7.
[4] 王尔华,李榕,徐洁,等.氟比洛芬酯对雷米芬太尼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应及对术后静脉镇痛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 24(8): 1084-6.
作者单位: 411400 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