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云朵中的民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云朵中的民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对外输血的民族

羌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古殷商时代,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说文・羊部》称之为“西戒牧羊人”。羌族也由此成为我国唯一在甲骨文中有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夏代始祖大禹都是羌人,今天的羌人只是古代一部分羌人的后裔。

岷江上游地区是古代一些民族往来的走廊,秦汉时期这一走廊上经常能看到河湟一代羌人迁移的身影。经过一次次迁徙和不断的民族融合、变迁,这个古老的民族由一千多万人口还剩下现在仅存的二十余万人口,主要居住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藩、黑水县等地。

古羌人的大迁徒、大转型和大融合,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过程的生动写照。研究藏、彝、白、哈尼、纳西、傈僳、拉祜、基诺、普米、景颇、独龙、怒、土家等民族的历史,都必须探讨与羌族的关系。羌族在我国民族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费孝通先生说过,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中华大地上许多民族都流淌着羌族的血液。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也称羌族是华夏“根的民族”。

神秘的东方古堡

羌碉,一部“石头写成的史书”,记录着羌民族的文化创造与文化追求,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赋予世界文化以丰厚的内蕴,世界文化也因羌碉的存在更加丰富了我们对人类文明的深刻理解。

羌族“依山而居,垒石为室”,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奇观。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都是羌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中国川西北神秘的石文化也由此而诞生。从桃坪乡境内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佳山村石棺葬群及桃坪羌寨对岸的鼓楼都证实了羌族石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几种,有的高达十几层。羌碉上的石块看似信手砌成,其实砌筑每块石材,使用每撑黄泥,都是有严格要求的。碉楼从外形看为一个梭台形,从每条轴线看整面墙为梯形。羌碉角线准确笔直,似木匠弹的墨线,墙表面光滑平整无以立足。

羌族民居房为石砌的碉房,多呈方形,有二三层高,多为平顶。底层为畜圈,二层住人,平顶晒粮、绣花、休闲、娱乐。古老寨子的碉房,一般都30至50户聚为一寨,房屋之间挖眼搭木,两家共用一墙,靠墙立柱,一墙肩挑二居,家家毗连,户户相趋,鳞次栉比,蔚为壮观。位于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境内建于茜汉时期的桃坪羌寨,是岷江流域杂谷脑河畔的典型羌族古堡,这个寨子里最古老的建筑是两千年前用黄泥、片石建成的,它集数学、几何、力学为一体,显示了羌族这个古老民族在历史上曾经拥有的辉煌,被人们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所以,史学家、考古学家、古建筑史学家都称羌族的碉楼是中华文明及建筑史上的活标本与活化石。

白石崇拜与羊图腾

羊和白石在羌民族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羊作为生活的,必须,从古至今,已融入了每个羌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吃、穿、用乃至,无不与羊相栖相依。羌族是青藏高原民族中最先驯羊的民族,藏羊,是羌族驯养成功最早的家畜。它是远古栖息于高原草地的一种“盘羊”,其双角是旋卷盘曲的。羌人还把野牛驯化成了牦牛,因而史书上称他们为“牦牛羌”或“牦牛夷”。

羌族自称“尔玛”、“日麦”,音近羊叫声“咩咩”。古文的“羌”宇,即是“羊”、“人”二字的组合。故《说文》曰,羌从人从羊。段注《说文》改为“从羊儿”,儿亦古文的人字,释为“西方牧羊人’。

羌族崇拜白石,常在碉楼和碉房顶上置白石,以示供奉神灵和祈求吉祥。一般置于碉房四角,三、五、七块不等,家院大门和窗檐、自家林子也要放白石供奉。白石在羌民族心里是至高无上的圣物,是神灵的化身,是各种神灵驻足人间的居所。

古时,白石在羌民族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羌民上山打猎、祭祀用的火种,都是用白石敲击取得。羌族男子的腰带上都佩挂有镶嵌着珊瑚玛瑙的火镰和刀。火镰和白石摩擦即可取火。现代羌民虽不用白石和火镰取火了,但火镰依然是羌族男子必不可少的服装配饰。

羌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和万物,崇拜祖先,通常供奉天、地、山、河、山神娘娘、树神,以白石作偶像。羌族认为,天神木比塔是至高无上的尊者,无时不在护佑着羌人。相传,羌人在一次大迁徙中来到岷江上游,与当地的戈基人发生了战争,损失惨痛,于是天神木比塔托梦赐白石,让羌人转败为胜,从此定居岷江上游。羌族民间史诗《羌戈大战》讲述的就是这段迁徙历史,堪称羌族文学的优秀代表。

羌族“释比”和傩文化

“释比”,是羌语对羌族民间巫师的一种称呼,也称“许”、“比”、“诗桌”、“活鲁!”汉族称为端公。释比是羌民族遗留至今的一大奇特原始的宗教文化现象,是羌族中最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成者,也是通晓羌族历史和传说的说唱艺人。释比通过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至今已存在四千多年历史。

释比在羌民族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凡祭山、祭庙、还愿祈福、节日庆典以及驱疫逐魔、婚丧嫁娶、农事祈福都离不开释比占卜作法,求吉纳福。释比传递出的精神与文化信息,直接主导着羌民族的意识形态和日常生活。因而释比成为神人相通、神力无穷的圣人,受到族人的特别尊重与信任。

大禹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也是羌族释比的开山鼻祖。“大禹治水”家喻户晓,他“三过家门不入”,不但分九洲定中原立下奇功,同时也为世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蜚声中外的世界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大禹造福人类的瑰宝。这座羌汉民族团结的丰碑,将世代屹立于历史长河。大禹因长期治水。足腿有疾,在祭祀时,形成曲腿蹲胯的“禹步”,一直是羌族巫师释比世代相传的独特步态。成为中国舞蹈的“经典”。

傩戏兴于羌族始祖炎帝。“国之大事,帷祀与戎”,炎帝为祭祀天地,以傩酬神,始兴傩祭。较为成熟的傩祭是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的巫觋活动――释比戏。释比祭祀,头戴猴皮帽,手执羊皮鼓,以奇特的服饰,凝重的动作,神秘的说唱,与天地交流,释比们模拟各种神仙、鬼怪的语调,又唱又跳,有时加上一些插科打诨、逗人取乐的动作,以增加娱乐性和神秘性。

傩戏是深受羌民族喜爱的民间文艺,傩戏中体现了释比超凡的艺术表演技能和凡人不可理解的神秘功夫。如释比戏中的“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锅”等绝技神秘而恐怖,让人叹为观止,不可思议。

巫为源、傩为流,这是毋庸置疑的史界共识。它是多元宗教、多种民俗、多项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它始于驱鬼逐魔,酬神纳吉,以其古朴、原始、独特而成为舞蹈戏剧的“活化石”。史记,周武王伐纣时,羌兵“前歌后舞”使殷军土崩瓦解,亡于牧野。茂县赤不苏以及沙坝一带,把羌兵出征时的祭祀活动, 完整地保留在“卡斯达温”舞蹈中。现已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族释比至今仍以击鼓、舞棍、摇盘、唱经,保存着古傩的原始风貌。

“万年火”及其风俗节庆

羌族家家户户都烧着永不熄灭的“万年火”,名曰“锅庄”。

羌族人对火塘的尊祟首先缘于对火的敬畏和崇拜。在羌族神话传说中,火神木姑色与羌女木姐珠生下儿子热比娃,火神给热比娃两块白石,教他击石取火,从此羌人获取了火种,而每家的火塘也就成为火神的留居之处。

火塘位置一般设置在神龛下方,地上开一个正方形凹坑烧柴火,火上放置一个铁三角架,架圈上置铁锅。三角架上方是设计巧妙的“挂火炕”,通过与房顶相连的空间,分散火塘中的烟雾,防止火星上飞,使烟雾从墙体的斗窗或屋顶的排烟孔散出,同时还可熏制三层仓房中悬挂的腊肉、香肠等食品,起到防虫防蛀的作用,设计非常巧妙。

早期的火塘非常简易,由三块白石垒成,“三石垒一锅”,石上架锅。羌族人生活中的烧煮烤熏、吃饭、聊天、待客、甚至红白喜丧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都要围绕火塘进行。羌族的火塘终年不灭,故称为“万年火”。

羌族人的主食为玉米、土豆、青稞、荞麦、小麦和豆类。特别喜欢在米饭里加上玉米粒一起蒸熟,称为“面蒸蒸”和“金裹银”。羌族的咂酒由青稞酿制,蒸熟冷却后,拌上酒曲装坛发酵十天即可饮用。饮用前必须由德高望重的释比唱经开坛。开坛后,往坛里随时添加开水,羌民们便依宾主长幼围坛畅饮,坛中插数根竹竿,边吸边舞,跳起欢乐的锅庄舞蹈,其乐融融。难怪石达开曾诗赞:“万颗明珠一坛服,王侯将相都低头。双手抱住朝天柱,吸得黄河水倒流。”

农历六月初六,是羌族的祭山会。羌民以祭山还愿来表示对天神木比塔的敬仰,也是祈盼来年五谷丰收、牛羊兴旺。所以祭山会成为羌民族的传统节日。羌历年是羌族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一般要庆祝三至十五天。每家每户主人都会摆上肥而不腻香滑可口的猪膘肉、洋芋糍粑和数坛咂酒款待客人,热情备至。羌历年这天,对辛苦一年的牛马也要特别犒赏,除了好料喂养外,还要散放一天。

值得一提的是羌族的瓦尔俄足妇女节,也叫“歌仙节”或“领歌节”,是祭祀萨朗歌神赐予歌舞的隆重节日。节日一般三天,由母舅尊者带领族人妇女带上麦面做的太阳馍馍、月亮馍馍和山形馍馍上山祭拜。祭拜仪式非常庄重神秘,由舅舅祭杀山羊,唱经酬神,请萨朗女神赐以歌舞,谓之“引歌”。仪式结束后,妇女们便在母舅带领下,去开阔的草坪对歌舞蹈,意为“接歌”。瓦尔俄足节是羌族妇女的狂欢节,节日期间,男人们要包下家里的所有家务和农活,还要把自己亲手烹饪的美食佳酿集中到寨子里,供跳莎朗的妇女们享用。

羌族的婚姻礼俗繁琐,一般要请释比测字合婚后才能举办。古时一般都是包办婚姻,窒养媳居多。羌族结婚复杂隆重,订婚时要分“开口酒”、“小定酒”和“大定酒”。婚礼则又分“女花夜”、“正酒”、“谢客”三步骤。一家结婚,全寨子人都要上门送礼祝福。

羌族的丧葬分火葬、土葬、崖葬和水葬。丧偶者不满两年不能再婚,也不能靠近火塘。如果当年寨子里无成人死亡,则在墙上绘制白色的吉祥符号以示人丁兴旺。本寨子谁家如果死了人,都得不请自到,婚礼可以不去,但丧事不能不去,这是羌族约定俗成的礼仪。羌族尚白,以白为净,以白为善。因此除了供奉白石外,羌族的服装、羌绣用品也都喜欢用白色作底。茂县黑虎乡妇女的头帕是纯白色的棉布,头顶一片白瓦,额戴一朵孝花,被称为“万年孝”,这是黑虎人为本寨英雄黑虎将军戴孝的头饰,从古至今,千年不变,万年不改,很有特色。

文化艺术蜚声中外

羌族创造了大量独具民族风格的文化艺术。

羌笛,被誉为“东方管乐之父”。马融在《长笛赋》中说:“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羌管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在唐时,是边塞上常见的一种乐器,经常出现在唐诗宋词之中,是少数民族或是军队中的兵士所用的一种自娱自乐的乐器,曾倾倒唐玄宗和李煜两个皇帝。

羌绣是羌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与剪纸紧密结合,在织物上用各色彩线刺绣,其古朴精美的图案,堪为中华文化瑰宝中的一朵奇葩。

羌绣的纹样颜色丰富,装饰性强,尤其鞋的装饰特点鲜明。羌族称男鞋为“云云鞋”,女鞋为“尖尖鞋”或“绣花鞋”,女鞋形如小船,鞋尖微翘,鞋底厚实,鞋帮上绣有彩色云纹、杜鹃花纹等纹样图案,故有“云鞋”、“花鞋”或“勾尖布鞋”之称。

羌族的服饰也都有绣花,袍子的襟边、袖口、领子以及围裙、飘带、头帕、腰包无不体现出精美的绣工。羌族姑娘年幼就开始学绣花,到出嫁时,已能飞针走线,技艺娴熟。

羌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老少都会唱本民族的民歌。无论劳动生产、婚丧嫁娶、节庆活动都要唱歌跳舞。羌族常唱的歌有酒歌、山歌、情歌、劳动歌、风俗歌、巫师歌,其中劳动歌又分犁地歌、收割歌、薅草歌、打场歌、除草歌等,风俗歌里又要分喜庆歌、嫁歌、丧歌。

羌族的多声部音乐蜚声中外,被誉为世界多声部之鼻祖,比欧洲的多声部早一千年,因而让世界音乐史为此而改写。

羌族的舞蹈更是多姿多彩,极具观赏性。主要分自娱性、祭祀性、礼仪性和集合性舞蹈几类。羌族锅庄又以萨朗舞最为流行。萨朗舞音乐欢快,节奏跳跃,舞姿灵巧轻快,摆肩转胯,活泼奔放。

铠甲舞“卡斯达温”是羌族勇士出征杀敌必跳的传统的祭祀舞蹈,又名“大藏舞”,起源于祭祀阵亡将士的仪式。表演“卡斯达温”时,数十舞者身披牛皮铠甲,头戴插有野鸡翎和麦秆的头盔,肩挂铜铃,手执兵器,列阵而舞,吼声震天,威武雄壮,使粗犷淳朴的古羌民风,跃然再现,叹为观止。

羌族人逢酒必歌,有酒必舞,从古至今,酒、歌、舞已成为羌民族生活的一种生存方式,羌族人可谓是:“会喝水就会喝酒,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羌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以其勤劳、勇敢,谱写了威武雄壮的历史,以其聪慧、深睿的才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非凡卓越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使这个民族于世界民族之林出类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