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丘脑梗死后丘脑放射纤维继发变性的磁共振弥散张量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丘脑梗死后丘脑放射纤维继发变性的磁共振弥散张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丘脑死后丘脑放射纤维继发性的磁共振弥散张量及发展规律。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6例丘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择期选取1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在发病第1、4、12 w予以DTI检测,对照组予以DTI检测1次,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 在第4及12 w时FA图有信号减弱区。经分析,对照组中半卵圆中心的左右两侧FA及M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对照组两侧与观察组数据相比,观察组梗死灶上方半卵圆中心FA值在第1、4、12 w时间点明显的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脑梗死;丘脑;放射纤维变性;弥散张量

脑梗死后和梗死灶间相连的神经纤维束会引起继发性髓鞘脱失及轴索分解等继发性损害。但该种损害的发生机制和神经纤维功能恢复情况间的关系未作出阐明[1]。本文对丘脑梗死后丘脑放射纤维继发变性的磁共振弥散张量及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6例丘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择期选取1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均符合WHO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在46~64岁,平均年龄在(54.82±5.86)岁,合并高血压患者有6例,高血脂患者5例,糖尿病患者5例;对照组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在48~66岁,平均年龄在(55.43±4.42)岁。两组间在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扫描序列及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 HDXT 1.5T型号MRI成像系统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发病第1、4、12 w予以磁共振检查,对照组予以磁共振检查1次。扫描序列有磁共振成像序列周围T1WI、T2WI、T2FLAIR以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序列。在扫描是将具体参数设置具体以下,如T1WI设置在TR 2000 ms/TE 10 ms,反转时间为800 ms;T2WI设置在TR 3000 ms/TE 80 ms;T2FLAIR设置在TR 11000 ms/TE 120 ms,反转时间为2800 ms,激发次数=1:视野均为24 cm×24 cm。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序列则应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技术,具体参数如下,TR 1000 ms/TE 115 ms,128×128矩阵,视野为24 cm×24 cm,层厚2 mm,层距为0 mm,体素体积在1.68 mm×1.68 mm×2.70 mm,弥散加权系数b=0、b=1000(s/mm2),其弥散敏感梯度方向为16。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采集时间为224 s。

1.2.2 DTI成像处理 待扫描完毕后,应用AW 4.6 GE后处理工作站对初始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得到FA、ADC图,参照同层面的T2WI图像,在ADC图及FA图上,在梗死灶上方半卵圆中心两侧对称部位设置70个体素大小的椭圆形兴趣区,分别对平均弥散量及部分各向异性值进行测量。

1.3神经功能的评定 在每次予以磁共振检查之前应用NIHSS评分及Barthel生活指数及SDR感觉障碍分级标准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失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结果

2.1磁共振检查资料 观察组中患者病灶均位于丘脑部,其中位于左侧丘脑的有10例,位于右侧的有6例,其中可见内囊膝部、后置部分或全部受累的有3例。患者在梗死灶上方半卵圆中心处,常规MR图像无异常信号。但是在第4及12w时FA图有信号减弱区。经分析,对照组中半卵圆中心的左右两侧FA及M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对照组两侧与观察组数据相比,观察组梗死灶上方半卵圆中心FA值在第1、4、12w时间点明显的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

2.2神经功能评分 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具有一定恢复,部分感觉障碍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改善,其中随时间变化,NIHSS逐渐减少,而Barthel生活指数及SDR感觉障碍均逐渐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

2.3 DTI资料与神经功能评分间变化的相关关系 应用Spearman分析其结果显示,FA值与BI、NIHSS均无明显的相关性,与SDR呈负相关(r=-0.215,P

3 讨论

脑梗死后,会逐渐对梗死灶远、近端锥体束纤维发生破坏,并且应用CT及磁共振在脑梗死患者活体内检测到。但是,因磁共振弥散成像发展出的DTI,可用图形的形式,还可用数据的形式精确描述继发性损害,已被广泛的应用在本领域的研究中。丘脑与顶叶皮质之间具有皮质发出下行至丘脑的皮质丘脑束,及由丘脑发出终止在顶叶皮质的丘脑放射纤维,所以皮质梗死可能会导致皮质丘脑束纤维的继发性损害等[2]。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患者的梗死灶同侧上方相当于丘脑皮质束行程部位,在第4及12 w时FA图有信号减弱区。经数据统计学分析显示,对照组中半卵圆中心的左右两侧FA及M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将对照组两侧与观察组数据相比,观察组梗死灶上方半卵圆中心FA值在第1、4、12w时间点明显的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

综述,丘脑梗死可引起丘脑放射纤维继发性损害,在12w内会逐渐加重继发性损害,并可能阻碍感觉功能的恢复[3]。

参考文献:

[1]江山,梁志坚,王进,等.丘脑梗死后丘脑放射纤维继发变性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6):354-357.

[2]涂加善,刘振华,黄凡衡,等.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基底节区梗死后抑郁状况的评估[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8):590-594.

[3]王苇,赵义,周龙江,等.脑梗死偏瘫患者针刺下神经作用机制的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9):66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