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冬季新疆 宛若童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冬季新疆 宛若童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冬季,由于新疆北部的西伯利亚空气异常寒冷,这种冷空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有利的高空大气环流引导下,就会向南爆发。于是,强冷的西北风象潮水滚滚而来,所到之处气温急剧下降。而遭到一般冷空气侵袭的时间就更多了。所以,新疆各地尤其是北疆,冬季温度普遍偏低。越往北,冬季越漫长,也更加寒冷。北疆的冬天因此可长达5个月左右,降雪日数30天左右,积雪最深达94厘米。其千年来漫天的飞雪、动辄没膝的积雪一直震撼着往来新疆的过客,唐时的岑参就对着新疆漫长的雪季有了。“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感叹。而加之新疆地形复杂。类型多样。阿尔泰山,昆仑山及阿尔金山山脉,天山等群山峻岭横亘新疆大地,境内冰峰耸立,沙漠浩瀚,盆地众多,草原辽阔,绿洲星罗棋布。当冬季的雪或覆盖或点缀这些高山、盆地、沙漠及草原的时候。其壮丽的景象让人顿生豪迈。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忘记零下十几甚至几十度的低温而亲临新疆,只为一睹塞外冬季无垠的白色风情。

天上之山 天上之水

仅听她们的名字就足够令人神往了。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在大西北,天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话题。天山是亚洲最大山系之一,整个天山山脉横亘于新疆中部,东西长约1700公里,天然地把新疆大地分成南北两部分,南有塔里木盆地,北有准噶尔盆地,人们习惯称之为“南疆和北疆”。天山与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南部的昆仑山,形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一到冬天,漫山遍野的积雪将天山染成白色,让人分不清天与地的界限。

天上之水――天池,就坐落在天山第二高峰博格达峰的半山腰上。冬天,陡峭蜿蜒的盘山公路惊险丛生,从山下迂回而上,路旁时而是断崖峭壁,怪石嶙岣,积雪点缀其中,仿佛中国山水画奇异的真实再现。路两旁时而是深山空谷、幽林曲涧,人仿佛在空中盘旋,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近处山峦,覆盖着许多积雪,白皑皑的,像维吾尔族少女头上洁白的纱巾,飘浮在丛林和山峦之间。这时,路边突现出一泓碧绿澄清、玲珑剔透的小圆池。山里融化的雪水,汇成一条细流,默默地注入这一汪清池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天池”,据说是王母娘娘的“洗脸盆”。

天池的海拔1980米,南北长3400米,最宽处1500多米,最深处105米,湖面呈半月形。这一弯湖水,静静地卧在雪山和绿树中间,新疆的风光就是这样奇特,雪山和树可以同时成为镜头中的风景,而湖水则如一面平镜,映照着远处入云的雪山,就像梦中的一块圣地。

天池是由雪水融化而成的高山湖泊,雪山终年积雪,湖水清冽刺骨,水温极低,而水清又是极其诱人的,清晰可辨湖底的石头。它静谧地依偎在“灵山”――博格达峰的怀里。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峰顶冰川积雪,终年不化,远远望去,闪烁着耀眼的银光;湖四周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形状像一座座宝塔,傲然挺立,直刺苍穹。近处山峦绿树的一片静白,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空灵幽思的美感。

神秘的喀纳斯湖和禾木村

喀纳斯湖,近几年来的名声雀起,莫不是因为传说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喀纳斯湖怪”,与英国的尼斯湖水怪的传说异曲同工,引无数人遐想。但不少人因此而抵达喀纳斯湖,却发现这里天堂般的景色更为震撼。喀纳斯湖,蒙古语意为“美丽神秘的地方”。湖状似月牙,位于阿尔泰深山密林中,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4.78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达180米左右。湖面碧波万顷,群峰倒影,湖面还会随着季候和天气的变化而时时变换颜色,是有名的“变色湖”,每至秋季层林尽染,景色如画。

喀纳斯湖地处寒温带,冬天也来临得早,每年九日底,即开始降雪,游人罕至,而到此时,湖水泛白,杂有泛黑的森林色彩,更显深邃和幽静,因山高路险雪厚,很多人鲜有机会睹其芳容。当冬日旭日东升,湖面银光闪烁,涟漪轻起,林间云雾飘渺,似真似幻,为喀纳斯湖蒙上一层五光十色的送人面纱。

喀纳斯湖畔的定居者主要以哈萨克族和蒙古族,两个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习性使其在湖畔的一个小山村――禾木村,成为童话里走出来的山村。

禾木村坐落在重山阻隔的一个大河谷里,素有“中国第一村”的美称。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村中,小桥流水,炊烟袅袅……古朴的山村景致,像喀纳斯湖一样充满神秘色彩。河从山谷的一侧穿流而过,河谷四周山高林密,底部是一片大草原,草原上散落着一座座小木屋,这里的房子都是用桦树搭建起来的,房子外面是牲口圈,具有浓烈的地方和民族色彩。

禾木村为蒙古自治村,居民一半为蒙古族图瓦人,一半为哈萨克族人,以牧业和旅游业为主。这里人畜悠闲,安详静谧,俨如世外桃源。冬天的禾木,可以看到图瓦人的尖顶小木屋覆满积雪,让人忆起儿时读过的安徒生童话中的小屋。牲口围栏随意地散落在村子的各个角落。冬日禾木的早晨,浓浓的水汽在树林上空形成一条蜿蜒的白丝带,飘荡在村庄与大山之间,一缕阳光洒在远处的山顶上。几户人家已经开始准备饭菜,屋顶冒出淡淡的炊烟,牲口棚里的牛马也开始走出来,在围栏中悠闲地散步,耐心等待着新一天的开始,时不时可以看到哈萨克男孩骑着身材修长的骏马踏雪而过……

富蕴,感受极度至寒冷下的哈萨克热情

漠河,素有中国第一寒极之称,那么何处是第二呢?第二寒极就在新疆阿尔泰山南麓的富蕴。1960年,富蕴的水电部门测出了零下60℃的数据,但未被认可。而在此期间,黑龙江的漠河气象站也测出零下60℃的低温,于是漠河便被定为中国第一寒冷区,而富蕴就只有屈居第二了。富蕴的冬季长达7个月,年平均气温才1.9℃。而冬季降雪,比起漠河多得多!

我们乘坐一辆底盘高、马力大的吉普车从乌鲁木齐出发,经博格达峰下的阜康,转向北。在风雪中疾驶300多公里后,便进入准噶尔盆地北部的阿尔泰山脉南麓。地上的雪明显地增厚了。我们的车爬上一面高坡,眼前展开了一片银白的谷地。此时,积雪的厚度高出汽车的底盘,大卡车车辙之间隆起的雪梁,将我们的车托起,马达隆隆,车轮却腾空飞转,丝毫不能前行。只好下来推车,但不敢用手接触车体,因为车的铁壳冰凉,手一碰,即刻会沾掉一层肉皮呢!

还好,我们的司机有行驶冰雪路的丰富经验,终于在傍晚顺利地抵达可可托海。可可托海位于富蕴县的中部,这里盛产钽、铌、金等稀有金属。所以阿尔泰山的蒙古语含义便是“金山”,而富蕴也有“天富蕴藏”的意思。这里实在冷,看气温表,已降至零下41℃了,我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但还是招架不住沁入骨髓的寒气。便向当地哈萨克族牧民借了又厚又沉的羊皮大衣,套在羽绒服外面,再戴上哈萨克人的狐皮尖帽,穿上毛毡靴,才抵御住这中国第二寒极给我们的下马威。

第二天一早,我们乘坐马拉爬犁走访一个叫桦林沟的村子。可可托海,哈萨克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据说,这一带过去曾长满了桦树。沿着雪道的犁辙行走,又快又稳。雪原银白 耀眼,天空湛蓝,景色美极了。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牧民们,热恋这片土地。尽管从每年的10月底到来年的5月都是冬季,但他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欢乐。村中的青年骑手为我们表演雪地策马,那欢快的呼喊,撒满了雪原。

哈萨克族风情

哈萨克族是富蕴的主要民族,绝大多数哈萨克牧民过着随季节转场的游牧生活,居住以帐篷为主,亦有原始古朴的木屋土屋。哈萨克帐篷呈圆形,以红柳木为骨架,支架后盖毛毡,轻便结实,装拆方便。木屋土屋则多就地取材兴建,冬暖夏凉,结实耐用。

哈萨克人生活在天山草原和阿尔泰草原。生存环境优美,性格豪爽热情奔放。哈萨克人热爱草原,热爱生活,草原处处飘荡着他们的歌声。他们勤劳朴实、逐水草而居,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支翅膀。

哈萨克男子穿羊皮大衣或黑条绒外衣,妇女穿连衣裙及背夹,从姑娘到中老年妇女都善刺绣,用羊毛、驼毛制毛毡,用自捻毛线编织衣裤。帐篷内装饰各种图案的刺绣工艺品,色彩对比强烈而艳丽,给人以美的享受。饮食以奶制品和肉类面粉为主,奶疙瘩、手抓肉和熏马肉为特色风味食品,奶茶则是每餐必不可少的。

在哈萨克的历史中,马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日常活动不可缺少的。小孩从四五岁就开始骑马。到10岁左右就是骑手了。哈萨克谚语中有“马是男子汉的翅膀”的赞誉。无论男女老少都是骑马的高手,自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从小到大到老都离不开马。

哈萨克还是天生的诗歌民族,草原是诗歌的草原,人人都是歌舞好手。多为即兴创作,冬不拉伴奏。被称之为“阿肯”的职业歌手,能熟记民间传说和歌词,连续几几天几夜也唱不完。

转场放牧

在富蕴所在的阿勒泰地区,至今还能看见哈萨克、蒙古族牧民特有的转场放牧。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之为转场。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由于草场随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具有分带性,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阿尔泰山的哈萨克、蒙古族牧民,冬季将部分牲畜留在额尔齐斯河河床沿岸,也有的转移到奇台北塔山背风向阳的沙窝子放牧。另一些则带着畜群长途跋涉,穿过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进入天山北侧奇台阜康冬牧场放牧过冬。转场时,牧民们携子女及亲属,组成驼队,带着帐篷、生活用品,赶着畜群一起大迁移,常可见延绵数十公里的畜群和驼队,浩浩荡荡,人欢马啸,场面极为壮观。

转场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路线。一般来说,春季利用山地阳坡带的干旱草原即春牧场放牧。再逐步上升,到中部的草甸草原带过渡一段时日。夏季转场到山地高处森林、草甸、草原和高山、亚高山草场,一般海拔在2000~3500米。这里气候凉爽,风光秀丽,水草丰美,是牲畜抓膘增壮的良好场地。夏天一过,天气很快冷下来,高山开始下雪,牲畜必须向下转移,过渡到秋窝子,牧民把这叫做“秋天雪赶羊”。冬天,再回到平原盆地谷地荒漠草原地带。这里地面没有厚雪覆盖,牲畜能觅食牧草,新疆人亦称为冬窝子。

春天来临,畜群又要赶快北上,在冰雪融化前进入春牧场。这时,又形成“春天羊赶雪”。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从古至今,游牧民族总是这样传统地生活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