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冬季采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冬季采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进入冬季,人们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就是暖气。自从我国1950年代从苏联正式引入城市供暖设备之后,关于暖气以及暖气南北分界线的讨论,至今止息。

2000年前的暖气

其实关于温暖的话题,可以一直上溯到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就在山洞里留下了烧烤食物、照明和取暖的痕迹。到了7000年前的北方,在半坡遗址中考古学者发现了灶坑,这种兼具做饭和取暖的设施一般布置在门口,一方面利用门口进入的空气来助燃,一方面阻挡冷空气入侵。

到了2000多年前的先秦春秋时期,古人开始使用各种材质的器具来烧炭取暖,这类器具叫做燎炉。燎炉一般附有炭箕,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1923年,河南省新郑县李家楼出土了一件春秋时代青铜器――王子婴次炉,内壁有铭文7字:“王子婴次之燎炉。”铜器底部已经缺失,学者推断,这就是古代的取暖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暖气南北分界线就隐隐出现了,当时楚国统治核心江汉平原一带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对于取暖用具的需求要低于北方诸国。而秦国统治中心咸阳地处西北,取暖需求就强了不少。考古学家在秦咸阳宫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3座壁炉,其中两座供浴室使用,第三座则接近最大的一室,应该是秦皇专用的。当时秦人主要通过在壁炉里烧炭来御寒,并且将出烟孔设在室外,避免室内人因为吸入炭烟而中毒。在秦兴乐宫遗址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火墙,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墙的内侧,与灶相连通,热气贯通其中,保证室内温度。这些可称为2000年前暖气的雏形。

向着更暖和的目标前进

到了汉代,对采暖的探索更加五花八门。汉武帝建过两座温室殿,按照典籍记载,一座位于长乐宫,一座位于未央宫,用于汉武帝冬季居住。在温室殿内,装有各种防寒保暖的设施。汉代刘歆在其所著《西京杂记》一书中描述说: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 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还铺着西域毛毯。未央宫中的温室殿还充当公卿朝臣冬季议政的重要殿所。汉代皇后居住的宫殿也是通过花椒和泥涂抹来装修的,被称为椒房殿。到后来,椒房在古籍中干脆成了皇后的代称。

当然,这些取暖方式造价高昂,也只能是贵族阶层消费得起,秦汉时期的普通老百姓使用的则是简易火炕。2006年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徐水县发掘出一批西汉东汉时期的民房遗址,其中在西汉房址中就发现了简易火炕。这种炕长约3米,宽约1.5米,火炕与灶相连,还有两条烟道,烟道上方还铺有石板。

到了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采暖设备也有了进步。五代王仁裕所著《开元天宝遗事》一书记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这时候的贵族们已经不满足于暖气了,还开始讲究要用无烟炭了。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家,取暖更是一副土豪做派,冬天取暖用的炭都是“以炭屑用蜜捏成双凤,至冬月,则燃于炉中,及先以白檀木铺于炉底,余灰不可参杂也”。晚唐诗人张孜在《雪》一诗中写道:“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到处热红炉,周回下罗幕。”描述的就是贵族采暖的嚣张。隋唐时期还发明了可以随身携带的手炉,起初为陶制,后来发展到铜制,炉内放火或者尚有余温的灶灰,炉子外加罩。宋代则补充贡献了“汤婆子”发明,类似于后世的热水袋。

到了明清时代,皇宫里的暖阁、火墙都已经制式化了。随着清朝入关,北方少数民族常用的火炕也逐渐在北方推广开来。

向着环保的方向前进

在采暖2000年的演进史中,贵族的采暖沿着越来越豪奢越来越科学的方向大步前行,而普通平民则困于燃料和经费限制,始终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一直到1949年为止,我国9成以上人口的采暖燃料依然是草木、秸秆、干牛粪等等。不过随着国家可开垦耕地的增加,山林地带实际上已经无法再继续“砍”下去了。1949年,中国国土的森林覆盖率是8%,北京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只有6%。草皮树木等可燃物早已被老百姓挖光剥光,没有植被带来的水土流失导致了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那时候北京出城门往西几公里就看到沙丘,城南的大兴县还有沙漠。1966年人民日报报道大兴县学习焦裕禄,其下属的礼贤镇还能见到10多米高的沙丘。(作为对比,2014年中国森林覆盖率21%,礼贤镇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选址地。)

真正改变采暖不继的,除了城市化,还有煤炭开采的攀升。1949年中国煤炭产量3000万吨,即使全部拿来给全国人民做烧饭燃料,最多也只够做1个月的。从1960年代后期,我国煤炭产量迅速攀升,1980年产量超过6亿吨。也就是从那时起,煤炭和秸秆逐渐成为中国普遍的采暖燃料主力,终于停止了对地表植被的直接砍伐破坏。

当然,万事皆有弊有利――由于广泛使用煤炭采暖,特别是大部分地区使用低质煤来取暖,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也开始大量增加。2015年12月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雾霾,落后的、非清洁能源的采暖方式成了压垮空气质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种情况下,改进供暖方式和燃料,成了必然直选,2015年北京市城六区已经基本实现了无燃煤锅炉。“煤改气”“煤改电”已经逐步在各地推开。

(责编:石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