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个性化心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病人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个性化心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病人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病人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干预;无抽搐电休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指利用短暂适量电刺激大脑,造成患者暂时意识丧失,主要为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1]。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适应范围广等优点。临床中许多患者对治疗不理解,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依从性较差,不利于有效治疗,为探究个性化心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病人影响效果,笔者进行本次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21~57岁,平均(34.2±3.4)岁,精神分裂症22例,情感分裂症18例,抑郁症5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22~58岁,平均(34.6±3.2)岁,精神分裂症21例,情感分裂症20例,抑郁症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入组标准

(1)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抑郁诊断标准中相关诊断标准[2];(2)所有患者均有MECT治疗适应症,无绝对禁忌症;(3)所有患者在进行MECT治疗同时,抗精神疾病药物同前;(4)排除器质性疾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给予常规护理,遵照医嘱给予药物干预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性化心理干预,主要包括治疗前心理干预、治疗时心理干预及治疗后心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

1.4 观察指标

(1)焦虑情绪:采用HAMA量表进行评定,HAMD量表:0~8分表示无焦虑,9~19分为轻度焦虑,20~34分为中度焦虑,34分以上为重度焦虑[3]。(2)抑郁状态:抑郁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SDS量表包括20个评价项目,将20个评价项目得分相加为粗分,将所得粗分×1.25为标准分值,正常70分[4]。(3)依从性:采用自制依从性调查表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治疗积极性、治疗配合度等5项内容,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依从性越高。(4)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治疗、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技术等10项内容,总分100分,根据得分规定:非常满意:>85分;满意:60~85分;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依从性评分比较

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依从性评分比较(分,X+S)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满意度,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MECT治疗精神疾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但由于其采用电刺激治疗具有特殊性,患者和家属难以接受,认为对大脑和身体为一种伤害性治疗。研究指出,MECT治疗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约50%患者被动接受治疗,约20%患者对治疗有抵触情绪[5]。临床中有效治疗中采用个性化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转变治疗观念,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6]。

个性化心理干预围绕患者治疗前、治疗时及治疗后心理变化进行个性化实施,具体实施内容如下:(1)治疗前: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讲解MECT治疗机制,详细介绍治疗目的、过程、方法、疗效等,告知患者通过规律有效治疗可改善疾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以乐观心态面对疾病,增强患者对治疗渴望。讲解过程中应详细了解患者文化、爱好等个体情况,根据个人不同情况进行不同讲解和交流方式,以提高亲切感。(2)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全程陪伴患者,通过与患者交谈分散患者注意力,多给予患者鼓励,让患者感受到被关爱。交谈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3)治疗后及时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交谈,让患者分享治疗感受,针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情况进行记录,在下次治疗过程中进行改进。对病情有好转患者进行表扬、鼓励。

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通过上述个性化护理干预相比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明显减轻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患者依从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病人采用个性化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依从性和满意度,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彭江发,刘奋,梁杰等.氯丙咪嗪静滴、无抽搐电休克及米氮平口服对抑郁症自杀观念急性干预的对照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6):424-426.

[2] 张淑艳,高海英,杨桂君等.心理护理干预在无抽搐电休克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医学与哲学,2012,33(2):52-53.

[3] 夏春芝,马国惠.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2):139-141.

[4] 乔霞,钱志梅,李谦等.心理护理干预联合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06(19):21-22,23.

[5] 王香红,张振兰,朱颀峰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4):383-386.

[6] 周德祥,朱慧,朱建中等.辅助音乐治疗对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情绪和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9):1369-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