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开”与“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开”与“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为了适应时展,中国基础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中,小学自然课改为科学课,与自然课相比科学课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尤为重要的是科学课程十分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本文将对小学科学课中教师如何把控课堂教学氛围、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提问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 开放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086-01

一 掌握科学课“开”和“放”的尺度

新课改为了适应时展,培养学生对周围世界的求知心和探知欲,设立了科学课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小学科学课和其他科目不同,科学课重视的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科学课中所领悟到的并不仅仅是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而且是树立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探究态度,这就要求科学课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和课堂氛围的“开放”程度进行把控。

在科学课的课堂上常会出现这两种状况:第一种是学生在课堂上极度兴奋,课程前半段学生还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模型进行实验活动,但随着实验的成功以及学生在实验中寻找到趣味性,教师开始难以把控学生的活动。学生开始将科学课变成室内活动课,课堂秩序开始混乱,教师无法进行科学课教学活动,学生没有领悟科学探究态度、开拓思维方式,而是胡闹一气,结果一堂有价值的科学课就在学生无序的嬉笑打闹中度过。第二种情况是教师在课堂上拿着书本对学生解释书中的科学实验是如何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这么做有什么用,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在向学生生硬灌输科学实验和科学知识,学生除了学到理论知识外,毫无收获,背离了科学课设立的目标和初衷。

出现这两种不良教学情况的原因都是教师在“开”和“放”的掌握上没有做到适度。科学课是一个平台,学生在课上可以尽情地对实验对象提出自己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平台上最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打开眼界。而教师则是平台的指挥者,教师制定教学主题,并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引导,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如果教师不能“放开”学生,学生就难以在活动中独立发现问题,无法着手探究,只能按照老师要求完成课题任务。教师“放开”过度,缺少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就开始信马由缰,远离教师的思路。

二 建立“开”“放”适度的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科学课需要的是学生不断探究和提问,因此小学科学课的课堂要建立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教学氛围,需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部分课堂存在学生无问题可提的情况,学生提不出问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学生自身,部分学生在科学知识方面了解少或对生活观察不细致,难以找到问题点,还有就是学生存在惰性心理,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和教师互动。二是教师的问题,在课堂上,部分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不恰当,教师表现得没有耐心,在回答上有指责的语气,导致学生失去提问题的动力,打击了学生的好奇心。打造“开放”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鼓励和有效的回应,有的学生问题浅显幼稚,教师在回答问题时,要对学生讲解探究活动的主题,鼓励学生继续对实验进行挖掘。课堂氛围要民主平等,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师生进行交流,加强师生交流能拉近师生距离,能使学生在进行提问和实践时没有束缚感,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更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并能从实践和探究中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例如在纸的观察一课中,教师要准备足量统一规格的白纸,将学生分组且每人手中都要有观察的白纸。白纸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之一,但在进行观察时会有教学难度,教师可使用课堂竞赛模式增加学生进行观察的动力。教师询问学生能找出白纸的多少个特点,教学初期学生很难找出这种常见事物的特点,且多拘泥于外形特征,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当学生探究欲下降时,教师表示每个同学都能找出更多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好奇,并且问学生应用什么方式来对白纸进行观察,学生会回答自己的观察方式是“眼睛看”“鼻子闻”“用手摸”等。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开始进行仔细的观察,每个小组将组内成员的观察结果记录在纸上,各小组要以观察特点的数量进行评比。为了让观察更深入,教师可提醒学生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而且观察对象不能局限于常见的白纸,还要与其他材质的纸进行对比,扩大学生思考范围。教学的总体走向要遵循“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考虑和观察事物,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颖.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效果之我见[J].学周刊,2013(1):83

[2]肖菊连.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