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中国货币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国货币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货币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从文化视角探寻中国货币的历史演进过程,揭示了货币发展历程中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并从文化和金融的联系中论证了文化效应无处不在。

[关键字]货币;发展历程;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6-0069-02

货币是社会经济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就货币币材本身而言,有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古至今,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货币的物理形态几经变化,经历了古贝壳―铜铸货币―金属金银―纸币的演进过程。在这些变化过程中,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古贝壳作为货币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据古籍记载,人类社会较早使用的实物货币主要有龟、贝、珠、玉、刀、布等多种,而最早出现,且使用最广泛、最长久的实物货币就是贝币。

贝币由海贝壳打磨穿孔而成,它带有乳白色的光泽,大小、轻重基本接近,用绳索穿系后成为古代一种理想的装饰品。在当时生产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海贝的采集及运输都十分困难,所以在夏、商时期的中原地区,海贝是较罕见的,常常被君主作为赏赐、馈赠之用,变成了财富的象征。贝之所以能够成为古代最早的货币,一是由于它拥有天然美丽的形态和色彩斑斓的花纹,被古代先民作为象征美好和吉利的护符而互相赠予或珍藏。二是由于其具有坚固耐磨、易于携带和自然单位的特点,可以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媒介。

在中国汉字中,与经济活动或者财富有关的汉字都含有“贝”字旁。如贾、贩、货、购、财、贡、赏、赠等,可见,贝币是古代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石。

就贝的民俗文化而言,在原始朴拙的年代,凡参加重要庆典的男女,身上均应佩带贝壳头饰、冠饰和腕饰,尤其在嫁娶时,男方一定要为女方送去贝壳饰物作为聘金。在我国中原葬俗中,入葬者的口中都含有贝,以示富有和尊贵。现今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除夕夜还有吃贝的习俗。贝在团圆饭中是必不可少的,象征着来年财源滚滚、富贵吉祥。

二、铜铸币作为货币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在我国货币漫长的发展史中,铜铸币占据了突出而显要的地位。一方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冶铜技术的长足发展,使铜铸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据、各国经济发展各具特色,以及地理、生活条件的不同,由实物演变而成的铜币的种类也不同。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币制,废止刀币、布币等,规定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铜钱单位为半两,称“半两钱”。铜钱一般为圆形,中间有一方孔,象征天圆地方。自此之后,外圆内方为我国铜钱的固定形式,沿用2000多年,直到清未。铜铸币作为货币,是因为较铁而言,铜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腐蚀。在古代,冶铁技术不发达时,铜比铁更容易获得,同时铜也不易氧化,易提纯。正是鉴于铜易于获得,而且造价不太大,便于保存和携带,所以就采用铜作为一般等价物。

铜铸币伴随着人类社会走过了2000余年,对古代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因与人类社会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而深深熔铸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中。一方面,铜铸币的“外圆内方”这一工艺设计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要求,它使铜钱在使用功能与文化亲和能力上实现了融合。就功能而言,全世界所有的硬币后来几乎都归结到圆形的设计上,而只有中华民族选择了有方孔的圆形作为硬币的样式。方孔便于用绳索贯穿钱币,使计数、携带与流通更加方便。从文化亲和的角度考虑,铜币的方孔与圆形设计起源于古人天圆地方之说,容纳着与图形有关的社会文化观念,例如流通与稳定的钱币功能、圆滑与方正的社会品格、周边与中心的位置观念等,适应了儒家倡导的文化精神。另一方面,中国古铜币几千年来一直铸以文字,有殊于西方铸币的以图画为主,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特点。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这些字体都能在历代的铜铸币上见到。因此,一部铜铸币的编年史,也就是一部中国书法的发展史,使铜铸币除了充当等价物的作用外,还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古往今来,不乏收藏、鉴赏之人。

三、金、银作为货币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只有秦和西汉时期黄金作为法定货币出现过,而西汉是有记载的使用黄金最多的时代。那时,黄金一般被做成饼状、麟趾或马蹄的形状,每斤约值1万钱,主要用于大额交易、储藏、赏赐、赎罪等,发生量相当大。另一种金属白银开始在东汉以货币的形式流通。唐朝稳定的政局和旺盛的国力使黄金的使用又得到了增强。在大量的对外贸易中,黄金和白银成了主要的支付手段。两宋时期,白银已具有货币的各项职能,使用量进一步增大,商品也开始出现以白银作为价值尺度来衡量的状况。这种状况到了元朝则得到全面发展。到了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的流通更加广泛,白银取得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成为正式通货,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白银流通制度,此时,铜钱仍为辅币。与之相对应的是,随着白银的普遍使用,黄金渐渐退出了流通货币的范围,主要作为贮藏和装饰所用。

马克思说过:“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金和银是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金银最初是作为一种商品出现,还不是一般等价物。然而,根据他们的物理性质,比如体积小(便于携带)、熔点高(不易熔化)、质地软(容易分割)等特点,是最适合的一般等价物。当一般等价物发展到金属的阶段,首选就是金银。金银贵重,金属光泽灿烂,辉煌夺目,秉性柔软,延展性极强,易于加工成形。金银的自然属性决定了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优点。

黄金这样富有美丽光泽的珍贵金属顺理成章地与高贵、希望、永恒等一切美好的事物相联系,引发着人们对它的追逐。人类最早使用的黄金,多是偶然得到的小块天然黄金,后来才逐渐有了在江河沙泥中淘洗砂金的技术,并利用火将细小的砂金融结成小金块。白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贵金属。银,永远闪耀着月亮般的光辉,因此,我国也常用“银”字来形容白而有光泽的东西,如银河、银杏、银鱼、银耳、银幕等。银不仅作为一种装饰品,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在所有金属中,银由于其对自然光线的反射性能最好,在制镜工业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另外,银离子能杀菌。因此,我国内蒙古一带的牧民常用银碗来盛马奶,可以长期放置而不会变酸。

四、纸币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钱币界有人认为中国纸币的起源要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宪宗时的“飞钱”。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则是真正纸币的开始。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而且,蜀汉通往外界的道路又异常崎岖难行,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国家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与铸币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印刷纸币的成本比铸造金属货币的成本低;第二,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第三,可以避免因不法之徒切削或熔解金属而带来的流通不畅现象;第四,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纸币的选材与制作工艺也影响着其流通与防伪的实现。如人民币用纸主要是棉短绒,比一般的造纸原料贵重得多。造纸原料配方有着严格的固定比例。造出来的纸,质地光洁细腻,坚韧耐折,挺括平整。如果用手拿着钞票在空中抖动,或者两手拿着钞票的两端一松一紧地拉动,或者用手指轻弹纸的表面,都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来。而普通印刷纸的原料大都是稻草、麦杆、破布等,纸的质地绵软粗糙,韧性和张力不足,极易拉断。如果在空中抖动,其声音发闷。

纸币同样折射着灿烂的文化色彩。就人民币而言,其设计理念中就融合着众多的文化元素。首先,从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角度看,其背面图景中印有的中国长城、天涯海角、长江巫峡、珠穆朗玛峰、黄河壶口瀑布、井冈山主峰等有代表性的地理和风景名胜图案,充分反映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其次,其花鸟图案也颇有观赏性,曾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1元券的面额图案为“燕子桃花”,寓意着美满、幸福、春光常在;2元券的图案为“绶鸟翠竹”,“绶”谐音“寿”,翠竹寓刚直、正派和风雅;5元券的面额图案为“仙鹤青松”,寓意我们国家和人民象“仙鹤青松”般生机盎然,健康长寿;10元券的面额图案为“凤凰戏牡丹”,牡丹乃花王,凤凰素有“百鸟之王”之美称和吉祥之美誉,寓意吉祥、富贵。最后,从民族风情的角度看其图案更显多姿多彩,在第四套人民币的正面,反映的主要是少数民族及其服饰特点。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无论民族大小,都是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张燕.试论宋代货币与钱币文化[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2]刘慧彬.钱币词语的文化审视[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6.

[3]马涛,宋丹.论中国古代货币范畴的特点[J].财经研究,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