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族新电影”的内涵及其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族新电影”的内涵及其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民族新电影”的内涵体系规定了云南民族电影的发展导向、摄制原则、运作方式、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民族新电影”的提出标志着云南民族电影的发展进入一个具有电影新质的历史新时代、理性自觉的竞争时代和建构整体形象的产业时代。

[关键词]民族新电影;内涵;理论意义

分析“民族新电影”的提出背景,探讨出“民族新电影”是什么,这还不能完全把握它的内涵,只是为我们理解它提供了一个纵向坐标。正确理解“民族新电影”,我们还必须以2002年以来的云南民族电影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民族新电影”提出的时间限定性,在历史的比较中进行客观的阐释。

一、“民族新电影”的内涵阐释

“民族新电影”是2006年在云南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局和中国云南影视产业实验区管委会共同主办、在北京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举行的“云南民族新电影推介活动”上提出的。从提出的背景和时机来看,我们至少可以看出这样几个导向:

第一,在政策上,民族电影产业化。2006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文化产业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并明确提出要“形成既富有云南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产业体系”。《云南省2005―2006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也指出,要建立云南亚广影视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尤其重点发展云南影视创作、拍摄、制作、生产基地,要充分利用“天然摄影棚”的优势,依托曲靖翠山影视文化城、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玉龙湾东南亚影视城及丽江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城,大力开发一批适宜影视拍摄的景区,并加强相关设施建设,特别是注意建设好影视后期制作设施,把我省真正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影视拍摄基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把广播影视业列为云南文化产业的七大主导产业之一,广播影视业要推进专业化制作、企业化经营、集团化管理、规模化发展,力争使全省广播影视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从上述文件内容来看,把民族电影作为文化产业来发展,这是云南电影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

第二,在摄制上,民族电影本土化。从影视产业链的视角来看,电影产业链主要有创作生产过程(含策划创意、编剧、拍摄、制作)和发行放映过程。民族电影的本土化主要体现在创作生产过程之中,其核心就是主创的本土化和版权拥有单位的本土化。主创本土化是指民族电影的主创人员编剧、导演和演员必须是以云南本土影视人才为主体。版权拥有单位的本土化是指民族电影版权拥有单位必须有在云南注册登记进而具有云南版权的机构。云南民族新电影的本土化和以前相比的确是有了进步,不仅在题材和主题上继续坚持了本土化,而且还在主创和出品权(电影版权)上有了深入,如《诺玛的十七岁》的编剧孟家宗和主演李敏均为云南人,出品单位之一云南良黎影视文化传播公司也是云南的,《花腰新娘》的编剧孟家宗为云南人,出品单位之一云南红河影业有限公司为云南影视机构,《公园》等“云南影响”新电影系列的出品单位云南省委宣传部就更不用说了。随着云南民营影视的崛起和云南民族影视产业链的形成,民族电影本土化将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三,在运作上,民族电影市场化。民族电影的运作流程包括策划创意、投资制作、市场营销等。“民族新电影”的发轫之作《诺玛的十七岁》基本上就是走的市场化运作之路,严格按市场规律运作。《诺玛的十七岁》的创作坚持与市场结合,在选材、立意、形式等方面都从市场需求出发;实行责任制,将导演和编剧的稿费作为风险抵押;争取社会投资,按股分红,摄制片头广告,注重宣传造势,委托发达地区有实力的发行公司发行,争取经济效益的回报。“云南影响”新电影系列更是坚持低成本市场化运作,走以策划创意和宣传造势为市场营销手段的市场之路,成为云南“民族新电影”的典范之作。云南民族新电影的发展已经突破传统民族电影时代的计划生产模式,开始根据市场规律优化配置影视资源,正在迈入主动经营的市场导向时代。

第四,在战略上,民族电影品牌化。“云南影响”新电影系列以品牌创意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参与国际电影交流,成为云南发展民族新电影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是云南民族电影品牌化的一个成功案例。“云南影响”新电影系列体现了民族新电影的品牌创新特色:一是以低成本市场化运作实施规模化电影工程的全新理念,二是以云南各族人民的生产劳动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着意反映云南改革开放的新变化的全新主题;三是用具有不同的审美眼光和艺术手段的10位青年女导演着力表现云南的全新导演陈倡四是通过满足广大群众的心理期待与文化需要建构中国电影更趋合理协调的全新生产结构。五是以规模效应的突破与创新呈现亮点和塑造品牌进而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全新思路。“云南影响”新电影系列是云南首次打出的云南电影品牌,它的启动标志着云南影视产业进入规模化、品牌化的市场运作阶段。

第五,在定位上,民族电影特色化。在全国影视市场的竞争中,云南民族电影以何安身立命?云南电影与其他地域的电影有何差别?其竞争优势在哪里?通过近几年云南民族新电影的实践摸索,云南影视界已经形成了清晰的市场定位,这就是“云南是天然摄影棚”的品牌共识。云南在发展影视产业上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云南有着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的影视拍摄条件,处处都是天然的摄影棚;云南气候宜人,可以全天候拍片;云南的辅助业非常发达,群众演员的费用只是北京等地的1/5,而且能歌善舞的云南少数民族,可以为导演提供最好的素材;更重要的是云南的影视题材丰厚,拥有众多少数民族题材和重大的历史题材,完全可以成为广大影视作品的题材来源。无论在哪里,云南影视人都会把“天然摄影棚”的资源优势推销给寻求最佳摄影外景地的影视剧组。云南民族影视产业“天然摄影棚”的定位已经深入人心,为影视界所公认,成为云南民族影视产业吸引投资拍摄的最大品牌亮点。宣传“天然摄影棚”的定位,突出云南民族电影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实现民族电影的特色化,这是云南“民族新电影”的主要内涵之一。

可以说,上述五个导向是云南“民族新电影”在电影产业实践中逐步清晰和确立的,都是云南传统民族电影所不具备的,是民族电影的新质内容。作为“民族新电影”的主要内涵,这五个导向也是“民族新电影”的五个主要特征。

二、“民族新电影”的理论意义

准确把握“民族新电影”的科学内涵,对于发展云南民族电影事业和云南影视产业试验区的建设,显然具有很现实的理论意义:“民族新电影”是云南电影产业发展的理念、旗帜和宣言书。

第一,“民族新电影”的提出标志着云南民族电影的发展进入一个具有电影新质的历史新时代。“民族新电影”是在2006年提出来的,但是它的开端应该是2002年。因为根据其概念内涵的规定性,它与传统民族电影有着质的区别,是不同于20世纪的云南传 统民族电影的,其标志就是《诺玛的十七岁》在2002年的摄制发行。“民族新电影”的提出科学地解决了符合电影发展规律的云南民族电影分期问题,而不是照搬历史学研究中所遵循的“十七年一时期一新时期”这样的固定分期模式。“民族新电影”的提出为云南民族电影史的建构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民族新电影”的提出标志着云南民族电影的发展进入理性自觉的竞争时代。云南传统民族电影的历程显示,20世纪的云南电影探索是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的,完全是一种基于泛电影学(主要是文学)的实践,缺少电影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民族新电影”的内涵体系规定了云南民族电影的发展导向、摄制原则、运作方式、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这为云南民族电影的发展和参与全国影视产业竞争建构了一个更高的理论平台。“民族新电影”则意味着云南民族电影在发展过程当中注意了理性提升,注重了整体品牌塑造,强化了外向营销,增强了整体市场竞争力。

第三,“民族新电影”的提出标志着云南民族电影的发展进入建构整体形象的产业时代。由于云南传统民族电影的拍摄制作并不是云南本土机构承担的,因而是一种分散的发展,难以形成集中性优势;再加上当时云南民族电影受题材决定论的影响,忽视民族电影本土化的创作生产,整体建构云南民族电影的共识也就没有现实的基础。“民族新电影”的提出则完全建立在云南本土民族电影实践的基础之上。云南电影主管部门在文化产业竞争中形成衡量民族电影全局性发展的观念,认识到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是云南民族电影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必然要求,因此,坚持民族电影产业化发展导向,以品牌化带动规模化发展,建构民族电影产业的整体形象,这就成为云南民族电影发展的现实选择。云南民族电影的历史实践已经证明,云南民族电影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是民族电影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进入21世纪,云南民族电影产业的辉煌成就已经得到业界的认可。在北京举行的云南民族新电影推介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就对云南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充分肯定,认为云南民族新电影丰富了中国电影的类型,拓宽了电影创作的思路,提升了少数民族电影的水准。许多电影界人士也认为,“民族新电影”是云南电影打出的云南品牌。可以这样说,“民族新电影”的提出是云南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中国电影历程中又一次具有较大规模效应的突破与创新。

[作者简介]魏国彬,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云南保山师专中文系老师,从事民族影视艺术研究。在核心刊物发表有《文化营销传播论》、《新闻策划与报业发展》等多篇论文,著有专著《电视剧市场学导论》等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