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普遍开设了西方经济学(或称经济学基础、经济学原理),但是,由于经济学理论本身较为抽象,而教学方法又相对陈旧,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效果总体上并不理想。在经济学理论走向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形式下,探讨《西方经济学》教学新方法,构建创新性教学体系显得更为重要。

一、当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 “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导致《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不高

“满堂灌式”教学方式的缺陷十分明显一是把讲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教学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课堂交流,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

2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不高

学生不能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用来解释当前的热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就是说经济学本身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结论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原理的形成思路,也就是一种思想方法、思维过程。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学生习惯通过死记硬背来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一些结论性的原理,而对于原理的形成思路却不甚了解。所以,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只会“纸上谈兵”。

3 考核方法简单导致《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不高

对经济学的课程考核,常用期末考卷作为唯一的评价尺度,不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况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教师考前给学生划定考试范围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学生考前突击一下就过了,考试结果难以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指标设置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措施与思路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在教给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领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注重对学生进行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努力培养学生对经济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一)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经济思维的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发现学生选择经济类专业的目的相当明显,就是将来能为自己赚更多的钱。但面对一系列的公式、图形以及原理。他们显得茫然,加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经验性案例,学生往往对基础理论知识感到索然无味,失去兴趣。因此出现了轻视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倾向。实际上,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经济理论或原理构成经济学基本的研究平台。有些理论本身的价值并非直接解释现实,而是为解释现实发展更新的理论提供研究平台和参照系,借鉴这些方法,人们可以对如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得到启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重视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并尽量实现这些基础理论知识的内生化.使之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以培养对经济问题的直觉性思维和非直觉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注重经济分析方法的训练

在内容体系上,以微观经济学为主。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微观部分的内容在他们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和毕业后的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大。所以,限于课时要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应以微观经济学为主,可重点讲解价格形成、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论等,对于分配理论和微观经济政策只需适当介绍。宏观部分介绍一些常见的概念与知识,如GNP、消费与投资、利率、通胀与失业、经济周期等,便于学生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在教学重点上,突出经济主体,注重经济分析方法的训练。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科学,着眼点是获得经济行为的最优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多种分析方法的介绍。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

创新性经济思维能力是指同时具备创新性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性的分析能力,对观察到的新问题,能采用新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得出原有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经济结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多媒体的案例分析引导法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需要大量的案例来说明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许多案例都会配合应用到图片,运用powerpoint幻灯片和相关的链接,且可以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有利于老师现场作出分析,从而提高到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2 案例讨论法

系统讲授完某章或某一问题后,由教师提出小案例,供学生课后分析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如在讲完“市场失灵和政府“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用信息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为什么历代皇要杀功臣”等案例或新闻材料。为便于开展案例讨论。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然后对案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聚焦式讨论,通过各种决策方案的比较形成新的认识。在小组讨论完成后,准备案例讨论的汇报材料,要求同学上台发言,这样,极大锻炼了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同学的幻灯片也越做越好,许多小组上台发言时,还会插播一些与本案例相关的广告片、宣传片等等,这样增加了案例讨论的生动’性、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