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电视剧的“山寨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电视剧的“山寨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世纪以来,通过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美国电视剧在中国内地青年受众群中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中国本地市场上亦日渐形成了一股模仿美剧题材和创作手法的翻拍趋势。其中极少数是借中国版美剧之势扬名,如《士兵突击》在热播后被某些媒体炒作为中国版《阿甘正传》,更多则是对剧情和人物设置全方位的模仿和抄袭。一时间几乎所有的知名美剧都有了中国“山寨版”,如中国版的《欲望都市》――《好想好想谈恋爱》、中国版的《绝望的主妇》――《你是我的幸福》《美丽主妇》、中国版的《CSI:犯罪现场调查》――《第八感》《死亡现场》、中国版的《迷失》――《末路天堂》、中国版的《越狱》――《远东第一监狱》、中国版的《反恐24小时》――《24小时警事》《危情24小时》、中国版的《丑女贝蒂》――《丑女无敌》、中国版的《急诊室故事》――《无限生机》、中国版的《成长的烦恼》――《家有儿女》等等。“山寨”是近年流行词汇之一。随着“山寨”涵义的不断延伸,网友将那些改头换面模仿海外热播电视剧剧情、人物和风格的“本土”电视剧,形象地称为“山寨剧”。头衔上的华彩无法掩盖内容制作上的巨大差距,从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上看,这些“山寨剧”多数辜负了众多年轻观众的期待。

2008年10月22日的《人民日报》上,以“荧屏刮起‘山寨风’”做通栏大标题,并以湖南卫视的《丑女无敌》翻拍美剧《丑女贝蒂》为例,对国内翻拍海外电视剧这一跟风现象进行了讨论与批判。①这篇文章还进一步指出:“现在中国影视的原创能力多少有些匮乏。一方面是翻拍成风,同一部名著甚至两三年就被翻拍一次;另一方面是‘跟风’成灾,清宫戏一红,屏幕上就到处都是‘辫子’。原创能力的匮乏,使得翻拍成为一种‘次优’的选择。”张颐武教授认为,现在的电视剧都有类型化的趋势,很多元素都在不断重复,相同或者相似题材、类型的电视剧已经培养起了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体,不少投资者、创作者出于商业运作的考虑,与其冒砸锅卖铁、赔本也赚不来吆喝的风险,倒不如在现有的题材下分一杯羹来得稳妥。

与当初《生存大挑战》《完美假期》等真人秀节目本土化遭遇的尴尬境地一样,国内对于一些知名美国电视剧生搬硬套的模仿,并没有带来社会的积极反响。中国本土电视制作机构盲目复制西方电视模式,忽略了节目受欢迎的要素,这种将西方创意强行转化的后果,只会压抑本土电视节目的原创能力,降低电视节目的品质。

西方电视模式本土化战略的实施,的确有利于弱势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符合成本效益,因为可以利用比较少的资源迎战实力雄厚的对手,但关键是要借鉴到核心精髓,而非邯郸学步。对于西方电视模式如果不经转换地机械套用,必将与中国的本土问题及本土经验存在程度不同的错位与脱节,导致为了西方理论而牺牲中国经验的结果出现。虽然在电视生产与传播各个环节上,西方电视节目题材创意的成功都有其鲜明的特色,但不能忽略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半个世纪培养起来的行业专业化因素是其成功的土壤。由于国情条件不同,我们不能全盘接收这些模式、思路、方法,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辨别、分析。

笔者认为,国内并不成熟的产业化结构和电视投资规模不适宜进行“克隆性”(抄袭式)的美国节目本土化改造。多数模仿剧目照猫画虎复制了美剧的人物设置、故事环境和大部分情节,而偏偏就是质量没有相似之处。尽管这些剧目借助“山寨版美剧”的宣传,攻势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反响平平,希望突破创新的精神换来的却是比国产电视剧更低的收视率。一位网友这样评价模仿《反恐24小时》的“山寨版”剧目《24小时警事》和《危情24小时》:“情节矫揉造作,时间安排漏洞无数,晚上8点外面天大亮。中国的编剧和导演没有能力驾驭如此精细的时间剧,怎么看起来战斗场面都很虚假。《反恐24小时》充分体现了制度和工作效率上的优点,而《24小时警事》里却充分体现了内地的公安部门的工作效率低下,那些中层领导居然整天站在其他人的身后看人家工作,不断催促,《反恐24小时》里相同岗位的人可是忙得不得了。”可见,如果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和管理水平等规制标准跟不上,即便是模仿也是很难成功的。

模仿与借鉴本都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理应提倡。“天下文章一大抄”不无道理,文艺美学中的“间文性”概念意在强调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不是自足的,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由此,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能够辨认的形式存在于其他文本中,在极端的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任何文本都是过去引文的重新组织。“间文性”的理论从侧面说明任何电视节目的制作与创新都离不开对优秀作品、产品的借鉴,某些低品质“山寨”电视剧、电视节目克隆的失败不应该让我们对西学东渐的“借鉴”浪潮产生质疑。相反正是因为中国电视的借鉴工作仅仅存在于皮毛,没有触及精髓,缺乏对西方电视文化和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度理解,这种本土化才会失败。缺少了制度层面的研究高度,对西方电视节目呆板、僵化的模仿借鉴只能是东施效颦。

今天热衷于网络美剧的都市“80后”“90后”,10年后会成长为引领中国消费的主流人群。观众审美日趋西化是一个值得警觉的事实,中国电视向西方学习借鉴的路还有很长一大段要走,目的是最终能够完成对西方电视的超越,在国际市场中彰显华夏竞争力,大力弘扬中国文化,创立中国电视的特色品牌。如今,被誉为“中国版老友记”的中国首部网络互动剧《Y.E.A.H》也与广大观众见面,媒体称该剧最大的创新之处是由网友确定的开放性结局。看来美剧的“模仿之潮”始终是一浪高过一浪,并且创作者们也日渐摸到一点门道。但是从几部互动剧收效甚微的影响力来看,其距离专业化程度还相去甚远。

反思中国的艺术创作,数量的飞速增长无法掩盖创作内容中的问题和困境。贴近现实的题材矫揉造作,而远离现实的题材又缺乏彻底的创新,夹在中间状态的中国电视质量上始终难以飞跃。2008年中国电视剧生产达到502部近15000集,但堪称精品,能够留下记忆的却非常少。无数的平庸之作、卑劣之作在耗费大量社会资源的同时,也在耗费着观众们宝贵的休闲时间。多数作品对生活缺乏深切体验和诗意性的提升,缺少艺术感染力,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只能停留在肤浅认识的阶段。武侠剧、戏说剧、罪案剧依然占据着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内容却逃避责任、放逐理想、恍如隔世,很难引起人们的现实人性体验,更有甚者在欢笑中宣扬暴力、劫杀、权谋,需引起世人的审辨。2000年以后,日常生活体验的作品日渐多起来了,一些作品表现出了另类人的“独特”体验,甚至连形形的“绝对隐私”也在公众面前大肆渲染。如果将张扬物欲、、贪欲,变成贴近现实的准则,所谓的现实主义作品只能宣泄本能体验,既无“审辨”“反思”“领悟”,更无审美判断。

当然,中西方电视文化在碰撞与互渗中也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近年来,美剧的“个人英雄主义”与国内“多侧面主旋律人物”两大创作规制开始融合。中国主旋律题材的进化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套上了类型片的外壳,增加了娱乐题材电视剧中的明星商业包装;二是提高了讲故事的技巧和悬念设置,使内容本身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三是在人物塑造上更贴近生活,更关注普通、底层人民,这与好莱坞乐于描写小人物的传统有些不谋而合。美国主流电影和电视剧为了凸显人物性格的丰满常常使用“正角歪写,反角正写”的策略,他们认为给正面角色加上一些缺陷能增强这个角色的可信度。因为借鉴了这种做法,《士兵突击》中本是正气歌的许三多被刻画成了一个愚钝的士兵;《红日》中本是反派大主角的国军整编74师师长被塑造成一个“忠义廉洁”的将领;《潜伏》中的地下党余则成和翠萍夫妇相貌平平、不乏缺点,论外表和魅力远比不上几位反派人物和配角,但个性鲜明、对党无限忠诚。特别“许三多”类的人物已经被升华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一种新时期“中国梦”的代言人,这和所谓的“美国梦”的题材有异曲同工之处――美国梦是“良善者必有运气”,中国梦则是“有志者事竟成”。

有人调侃中国电视塑造的典型人物宣传从“不是人(神)――像个人(个性丰满)――残疾人(性格缺陷)”。石光荣的霸王作风、李云龙的土匪性格、许三多的木头气质都成了新主旋律题材的讴歌对象。相比以往军旅题材的“家国同构”模式,《士兵突击》的明显不同是离个人理想的实现更近,离个人奋斗自我价值实现更近,而离国家军队国防建设的高度则刻意保持了可信的距离。②对典型人物、小人物的多侧面关注和个性挖掘促使主旋律题材的创作迈上了新台阶,创作者普遍摸索并认可了“新英雄主义”的创作规则,但此类题材的创作也容易陷入“偏执狂、笨蛋靠着执拗赢得尊重”的新编剧模式而难以推陈出新。另外,个性化的典型人物设置也陷入了程式化的创作趋势中,说粗口、不守纪律、傻讲义气、大男子主义似乎成了历史英雄刻画的新风向标,大有复制之势。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

①苗 苗,杨 暄:《荧屏刮起“山寨风”》,《人民日报》,2008年10月22日第11版。

②柴爱新,李 洋:《原地踏步就等于退步》,《t望东方周刊》,20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