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短片创作实践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短片创作实践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近年来,由各大高校大学生创作的短片在网络上兴起。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引领人,创作成果不仅展示了他们的能力,更传播了优质的校园文化,更能带动多产业的发展,所以他们的创作作品备受社会的关注。而大学生因生活在校园这个有局限的象牙塔里,不论是在生活阅历上,还是在理论技术和创作思维上,都有一定的欠缺。这不仅会影响日后大学生影视作品的创作,更会影响影视业的革新。本文将针对大学生短片创作中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进行探究,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大学生 短片 创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J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3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hort films created by the major college students are rising on the Internet. College students as leading people in the era, creative achievements not only show their ability, but also spread the quality of campus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 industry, so their works attracted the social atten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because of the life in the campu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ivory tower, regardless of is in the experience of life or in the theory of the techn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 lacking. This will not only affect the cre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but also affect the innovation of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In this paper, we will explore the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the short film cre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hort film; creation practice

1 大学生短片创作的迅速崛起

1.1 目前大学生创作短片已呈“遍地开花”之势

(1)校园短片创作兴起的外在动力。近几年来,社会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创作能力,积极倡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竞赛活动。2005年创办的“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现在共得到162所国内外高校的五千多名大学生的积极参与,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赛事比拼、作品交流、技能培训的综合平台,并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还有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全国大学生一分钟影像大赛等,都引起了各大高校学生的踊跃参加,并涌现大量的优秀的校园数字短片。

(2)校园短片创作的内在动力。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引领者,一直走在潮流文化的最前沿。新颖时尚、别具一格的短片创作在网络上火热开来,快速感染了一大批大学生的创作热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拿起摄像机,带上自己的创作团队走上了校园短片创作之路。短片竞赛等活动也受到越来越多专业院校的重视,但短片的撞车现象也不断出现,影视产业和教学脱节等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为了校园优质文化的有效传播和影视产业的持续发展,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影视创作观念。

(3)校园影视短片的创作意义。创作一部优秀的校园影视短片,需要创作者具备很高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说,需要创作者掌握影视编导、策划、摄影摄像技术、非线性编辑和特效制作等多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并运用视频剪辑、拍摄、后期影像制作等多项技术。通过创作校园短片,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更可以给影视业提供新鲜的创作思维以及创作动力。可以说这是一个展示大学生才能的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提高大学生的能力,为校园文化的传播做贡献,从而带动影视产业化的发展升级。

2 大学生在数字短片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

2.1 大学生阅历不足严重阻碍了短片创作的深度

受大学生阅历的限制,大学生所创作的作品题材过于单一。大多是记录校园中所发生的事情,人物也主要是身边的同学,故事也主要集中在校园友谊、爱情,情节撞车现象严重,故事题材没有深度,缺乏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活的关注。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每天都能从微信、微博、论坛上获取到多种题材的讯息,可以引导学生把创作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社会。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校外的公益类活动,和本地的电视台进行深度合作,到电视台开展实践教学。除此之外,各大高校在寒暑期都会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黑河学院2013 年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关注留守儿童、关注空巢老人、穹顶之下等多个方面,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编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中,拍摄出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例如,由聊城大学2012年拍摄的《一米阳光》则是以记述关爱留守儿童为主线而展开的感人故事。

2.2 学生创作及再创作思维的缺失

在中国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形成了平面化思维,绝大多数大学生拍摄的作品都是对校园生活的纯粹记录,缺少对题材的挖掘,欠缺内涵。

以大学生青睐的校园爱情题材为例,大多数作品停滞在用镜头语言表现主人公相爱时的开心和吵架时的伤心,很少有作品能够对爱情做出深刻思考。例如,爱情到底是什么?是短暂的还是持久的?真挚的爱情能给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当出现与责任相悖的爱情时,该如何抉择?诸如这样对于题材的深刻思考的作品很少出自大学生之手。而大学生欠缺思考能力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教育制度,西方教育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而我国教育制度恰好忽视了这方面的培养,这种缺失在学生短片创作上表现为拍摄作品的单调、无主题。因此,我们可以开展一些开拓学生思维的课程,从这些课程中寻找短片创作的新思路。

研究发现,教师的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仍存在严重的“学历主义”,很多高校的教师聘用标准依旧是以学历为主,这导致一些高校缺少真正能够潜心做学问的优秀教师,这也势必导致学生难以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要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我们就要从教育理念入手,学校管理者及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三观”。

2.3 操作技术不过关

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较高,但实际操作能力偏弱,很多学生不能够独立完成短片创作。如在作品的拍摄中对景别的掌握不够准确,景别直接影响了画面传达给观众的情感,每一种景别所表现出的情感是不同的,大学生的作品主要集中于使用全景和中景,而对近景和特写的使用较少。另外,对画面的构图、色调的处理比较粗糙。大学生操作技术不过关,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实践经验,因而有必要改革教学方式。以景别实验为例,在教学方案中,我们要明确景别的作用,并分别对“远、全、中、近、特”五种景别分别做相应的分析,比如全景是对大环境的交代,特写能够深刻体现人物的情感,突出事物的状态。

3 大学生短片创作改进措施

3.1 教师要做好大学生校园短片创作的引导者

教师的生活阅历较为丰富,掌握的影视创作理论知识深而广,要积极地指引大学生探索正确的创作途径,让学生认识到内容新颖、题材独特的重要性,并在课堂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出色地完成教学内容,利用头脑风暴法挖掘丰富的创作题材。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要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做好宏观把控,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作。此外,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多利用社会提供的平台传播大学生的思想和作品。

3.2 积极拓展校园短片创作的展播平台,将优秀的校园短片推向市场

新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校园短片的传播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网络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和扩散性,能够很好地传播大学生的作品。很多竞赛活动的设置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实力及创造力的机会,大量优秀的校园短片在这些展播平台中脱颖而出,并且得到了受众的认可。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作具有社会意义、引发人们深刻思考的作品,帮助大学生树立精品意识。

3.3 架起学生和社会交流的桥梁

与社会大环境相比,校园环境显得比较单纯,大学生的阅历和眼界容易受限。再加上薄弱的经济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在影视短片的创作,很难创造出上档次、有深度的影视作品,创作出了很多 “废片”,浪费了大量的创作成本。在影视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具有价值的影视作品,并及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论知识资源和有参考价值的影视资源。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勇于走出校园,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洞察社会热点,改革教学方案,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架起学生和社会交流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许晴晴.数字短片之我见[J].考试周刊,2009(47).

[2] 宋原.浅谈加强大学生 DV 创作指导及其德育功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3] 张钰.校园 DV 剧创作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4] 张维刚,刘成新.网络传播时代校园 DV创作发现与思考[J].电影文学,2008(3).

[5] 张钰.校园DV剧创作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9(4).

[6] 徐日君.浅析DV影像在高校中的兴起与发展[J].新闻界,2007(1).

[7] 吕志伟.DV剧,担负校园文化与时俱进使命的新贵族[J].电影评介,2006(24).

[8] 网络传播时代校园DV创作发现与思考[J].电影文学,2008(3).

[9] 李法宝.影视受众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10] 赵志刚,王菲菲,张鹏飞.我国数字短片生态状况探析[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9.2:65-67.

[11] 鲍海波,杨洁,王喜严.象牙塔里看媒介[J].新闻记者,2004(5):18-19.

[12] 张晓鸥.首映日[J]上海书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