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汉唐舞剧目的艺术趣味性及娱乐功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汉唐舞剧目的艺术趣味性及娱乐功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具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愉悦功能,可从古至今人们常会忽略艺术的审美愉悦功能,如果没有娱乐功能作前提,也就很难实现教育功能及认识功能。“人”是有感情的,并且人的情感要求是多方面的,不论是上层阶级,还是平民百姓,除了生活奔波之外,还要有精神上的休息。就如琴弦绷得太紧也会有断的时候,也需要保养和放松。因此艺术的“娱乐性”不可被忽视,它能让欣赏者身心得到愉悦,并且从中体悟艺术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及了解中国深远的“人文历史”的渊源。

关键词:巫术活动;乐舞礼教作用;娱乐功能的释放;审美情结;继承与发展

一、原始舞蹈是巫术活动

1.舞蹈起源于劳动。原始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许多都直接、间接地与劳动有关。表现生产劳动和生产劳动有关的舞蹈是原始舞蹈的重要内容,如表现狩猎生活、模拟生产劳动的动作,传授生产知识,祈祝劳动丰收等。因此,原始舞蹈不是一种娱乐活动,都具有功利性和巫术礼仪在里面。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方式的多样性,人类除了狩猎、采集野果等以获得生活资料外,还制造一些简单的装饰品,对色彩敏感起来,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从我们很熟悉的《舞蹈纹彩陶盆》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幅距今约万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先民们进行舞蹈活动的原始舞蹈形象,她们仍然是图腾活动的表现,具有浓重的巫术意识与祈祷功能。

二、周代规范祭祀乐舞――制订雅乐,将乐舞推向礼教化

1.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用乐舞来纪功德、祀神祗、成教化、助人伦。“舞以象功”、“舞以象德”是雅乐的宗旨。从“雅乐”舞蹈发展角度看,周代集前代乐舞之大成,珍视传统并继承传统。从舞蹈的政治作用看,周代充分利用月舞的特殊功能,有效地为其统治服务。然而,民间俗乐舞,一方面冲击传统的礼乐制度,使雅乐黯然失色,以致孔子发出了“恶郑声治乱雅也”的感慨;另一方面,有促进了表演性舞蹈的发展,培育了技艺更高的专业舞人(女乐)。

2.其次,雅乐因长期用于宗庙祭祀,充分体现了特殊的政治目的和宗教色彩,形式上日趋刻板与僵化,逐渐失去原有的生命活力和艺术感染力。再就是,周代民间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生动活泼的歌舞,称其“新乐”。“新乐”以勃勃生气成为人们宣泄情感的艺术,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之所以“礼崩乐坏”,周代统治者将乐舞只允许为社会上层等级服务,强压平民百姓的精神愉悦,常年生活在压抑中,忽视及排斥女乐(娱乐功能)的存在与发展,因此它的没落是必然的。

三、俗乐舞的兴盛,是适应了社会发展、文化需求、放开了礼教对乐舞娱乐功能的禁锢

1.到了汉代,是封建社会初期的上升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与一种开放的气度。另外,汉武帝给民间俗乐以合法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乐府,专门管制俗乐。汉武帝对外声称通过俗乐客观民风,实际上自身也意识到俗乐生气勃勃的艺术感染力,把俗乐舞作为宫廷娱乐的主要内容。因此,宫廷舞蹈有先秦时代的配合礼制、宣扬统治者文治武功的作用,变为主要以娱乐为目的功能,从根本上变革了宫廷娱乐的体制,就是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条件下舞蹈出现了欣欣向荣的飞跃形势。

2.汉代的舞蹈节目,艺术色彩尤为丰富。史书上记载了具体的舞蹈节目,有写实的表现农业劳动过程的《灵星舞》;有象征性强的,表现汉代人星象意识的《盘鼓舞》;有劲健粗粝的《巴俞舞》;也有柔美曼妙的“翘袖折腰”舞。所以在汉代,民间俗乐舞成为宫廷娱乐的主要内容。尤其是汉代的“百戏”活动出现繁荣的局面,除了当时国内安定,人民生活安宁等客观条件外,与当时的统治者为了满足个人享乐精神需求是分不开的。而且“百戏”活动不仅作为当时的主要娱乐工具,还作为对外炫耀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四、汉唐古典舞教学剧目中对古代舞蹈审美情结,娱乐功能的继承和发展

1.剧目《踏歌》,以两脚踏地为节奏,在大地复苏的春季,少女们在树下、草坪上、湖边以两脚踏地为节奏边歌边舞。既古朴又浪漫,蕴含着浓郁的民族意味,流露出对于田园生活的坦荡和陶醉。以至于在(魏、晋南朝宋、齐、梁、陈间)一直流行的一种舞蹈形式。《谢公屐》属于文人名士的社交礼节性舞蹈。表现南朝的文人士族的形象、气质和潇洒清凛狂放不羁的风度。体现出魏晋南朝的文学以及社会思潮。这两个剧目是一种文化韵味的美,使得观众回味深长。

2.有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审美需求的不同,舞蹈形式与风格也是多样化的。如《玉兔浑脱》是宋代的女子宫廷舞蹈。与民俗市井里巷舞蹈截然不同,它比较典雅。“浑脱”为胡语指帽子,“玉兔浑脱”是头上戴有精美的兔形帽饰,此舞或许是有一种对月亮的崇拜,在银波月色下清新安逸的流动着,再配上宋代词人陆放翁的《咏梅》配乐吟唱为舞曲,渲染出整个舞蹈的端庄秀丽清新淡雅的气氛,给观众一种飘逸舒适的感官效应。《小破阵》比起《玉兔浑脱》又是另一种审美风格。唐代女子流行女扮男装的审美风格,这一剧目既表现了戎装之后的女子飒爽英姿,又表现出女子敏捷、矫健的身手及女子的风韵秀媚。清代的宫廷舞蹈也与宋代的宫廷舞蹈的审美风格大不相同。《挽扇仕女》就是描绘清代仕女大家闺秀的形象,动作圆润含蓄、文化心态平和稳静。这个剧目就没有《玉兔浑脱》那么清新典雅,更突显了中国不同时代女性的习俗,上古、中古、近古有很大的差异,体悟到明清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数十年间女性的缠足时代对中国女性舞蹈有着深远的影响。

3.汉代舞蹈对姐妹艺术的借鉴主要是在杂技、武术和幻术方面。再加上汉代的开放气息影响下,女乐中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性,因此,舞蹈中的技术技巧更加的高难精彩。如前所述,著名的《盘鼓舞》就充分运用了杂技技能。那敏捷地纵蹑于盘鼓之间,高腾低跪、手摩足跃、屈身折体的动态舞姿,完全将杂技融入其中。而孙颖老师编创的剧目《抢鼓》中,不仅突现了汉代舞影的风格,还容纳了《盘鼓舞》中的技能技巧及动态舞姿。并且加入了趣味性,更加活跃了剧目的轻松氛围。在剧目中加入了许多你争我夺,互斗和互逗、嬉笑打闹的情趣内容,更增加了剧目的生动性。本来鼓上的各种高难技巧,应该是会让观众心惊胆战,扣人心弦、屏住呼吸的,但不利于观众身心健康,时不时来点趣味性内容,调节一下观众心理状态,让观众也有一个放松呼吸的时间,从感官上来看这是最佳的视觉效应。孙老师所编创的《戍卒乐》剧目中,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不是战场的秦兵英勇作战的场面,而是在战事处于喘息的时间里,秦兵自娱自乐的场面。抢着喝酒互相逗乐,玩着骑大马、滚雪球、颠屁股等儿时游戏,男扮女装做出很的姿态,招着自己的战友来自己,大家闹得不亦乐乎。剧目的编创里一改秦时兵马俑的肃穆形象,反映出他们生活当中最自然、最快乐的一面,也是苦中取乐,但又不失男儿的豪迈与刚健的本色,可又觉得他们军容整肃地在地下站了几千年,太累了,因此这个剧目让观众与秦时的征人一起轻松一下吧!

结论

“舞以达欢”,这是我们先人对舞蹈功能所作的十分精辟的概括。闻一多先生曾说过:“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本思想的觉悟,舞蹈的娱乐功能是不能被禁锢的。只有在娱乐功能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教育的功能。汉唐古典舞剧目中体现出了不同的时代审美风格,不同的形式内容,包含着不同的层次内涵。不光是提供能为欣赏者带来悦目怡神的“身心视觉感”,还能要让欣赏者从中体悟到舞蹈中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还表现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著. 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道一等著.精神的美食―艺术与人生.北京教育出版社

[3]隆荫培,徐尔充著.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4]刘芹著.中国古代舞蹈.商务印书馆

[5]费秉勋著.舞蹈篇.三秦出版社

[6]王克芬著.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