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类比,在陌生中寻找亲缘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类比,在陌生中寻找亲缘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什么是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作为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指运用此已知对象与彼拟知对象作属性比较,当此已知对象与彼拟知对象有相当多的属性相同或相似时,可以进一步推断两者在上述已知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之外,还能把已知对象其他属性推移及拟知对象,从而判定拟知对象亦有此属性。再简要概括之:类比思维就是根据已知对象与拟知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从而推论拟知对象与已知对象在其他一些属性上亦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

用符号清晰表示如下:

已知对象有属性a、b、c、d,

拟知对象有属性a、b、c,

可以判定,拟知对象有属性d。

当然,由已知对象和拟知对象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为根据,而将已知对象其他属性推移及拟知对象的“推移属性”并非必然如此。这种“推移属性”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尽管如此,这种类比思维仍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

比如,人们比较了牛黄和珍珠的形成过程。

牛胆有结石,并以结石为核牛继续分泌液汁形成贵重药材牛黄。河蚌体内进入异物,并以异物为核蚌继续分泌液汁形成珍珠。人们已经成功在河蚌体内植入某种异物培育出人工珍珠。根据牛黄与珍珠形成过程的相似,以及人工育珠的成功,人们推及在牛胆内植入异物,培育人工牛黄,经过反复实验、研究,也取得成功。人工牛黄培育成功就是类比思维的启示。

二、经典文本中的类比思维回顾

在一些语文教材中,有很好的类比思维案例,对此作回顾分析可加深对此思维的认知。

先说文本中人物所具有的类比思维――《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思维方式。

邹忌是怎样由自家事而想到齐王应该广开言路以免自己被蒙蔽呢?他在自己与城北徐公孰美的询问过程中发现不同的人――妻、妾、客,给出了相同的回答。他认识到三人相同的答案――“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是源于三人不同的身份及不同的心态,即妻“私我”,妾“畏我”,客“求于我”。邹忌由自己在家中遇到的情景从而联想到齐王也有这样的环境。“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认识到自己的属性――在家中受蒙蔽的问题,齐王在朝内也同样会发生。所以,他对齐王说“王之蔽甚矣”,由此说服齐王下令广开言路纳谏。

邹忌由己及齐王想问题的思维方法就是类比思维法。

接下来我们再从学过的经典文本看写作者以类比思维写作,特别是下判断、评论事情。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就是柳宗元之写《捕蛇者说》。

晚清学者林纾在《韩柳文研究法》一书中评论说:“《捕蛇者说》胎《苛政猛于虎》而来。”孔子说“苛政猛于虎”,柳宗元说“赋敛毒于蛇”,柳宗元的思想很明显是类比于孔子的思想推断出来的。让我们来剖析两人思想的渊源关系。先读《苛政猛于虎》。

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靠在车前横木上致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你)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公公)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于虎),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记住)之,苛政猛于虎。”

在这篇小短文中,我们看到一个社会现象:这位妇人一家三代人死于虎患,但她还不想离开这偏僻的山野,原因就是这里无苛政。就是说,人们为了躲避苛政的伤害,宁可冒虎害而居于此。孔子由此作比较性归纳从而概括出“苛政猛于虎”的判断。

《捕蛇者说》之捕蛇者蒋氏一家受蛇害与泰山之妇人受虎害很相似,其祖死于蛇,其父死于蛇,他自己“几死者数矣。”但是当柳宗元提出要为蒋氏出头办理停止他捕蛇抵赋的事情,而让他恢复服役缴赋的事情,他却“大戚”,说:“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这就是说,承担捕蛇抵赋之役所遭遇的不幸远远不及承担赋敛遭遇的不幸厉害。蒋氏不愿意“更役复赋”的态度与泰山之妇人宁可冒虎害不愿离去一样。孔子由泰山之妇人一家的遭遇归纳出“苛政猛于虎”的结论,柳宗元仿孔子自然而然比类泰山妇人之遭遇,引出蒋氏并告诉人们“赋敛之毒有甚是蛇”,并写出《捕蛇者说》,“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从而达到“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之目的。

在前边我们分析了文本中人物的类比思维,即邹忌由家事而推及国事讽齐王纳谏;接下来分析了写作者如何以类比思维由他人作品汲取营养提炼自己的观点,即柳宗元由《苛政猛于虎》而提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下面我们来运用类比思维大胆地尝试对事情作出判断。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曾说到: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面对这样的慨叹,鲁迅先生发出了严厉的斥责――“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于指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实事求是地说,面对这群求神拜佛的人,发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慨叹”,显然是不对的。求神拜佛的人毕竟是部分中国人,鲁迅先生的批判是有道理的。慨叹者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但是,鲁迅先生又是怎样评论这群求神拜佛的人呢?他说:“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问题来了。面对同一群人――由自夸地大物博到信国联再到求神拜佛,这部分的中国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固然是不对的,然而由此而评断说“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就对吗?是否可类比于鲁迅先生痛斥说“简直是诬蔑”的话语方式,这样“说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用于指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鲁迅先生的评断显然也错了。

三、类比思维在高考作文应试中的运用

至此,我们应该明白类比思维的特点,这可以用英国哲学家吉尔比的话来概括――“从已知和明显的东西揭示未知的依然神秘的东西,甚至从陌生的东西中发现熟悉的性质。”这就是类比思维的辩证性――“差异中的相似”,所以,从操作角度讲,运用类比思维是在陌生的不同事物中寻找两个事物的“亲缘关系”,类比就是比类,也就是从不相同中比出相同。正如老子所言“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其中的审美愉悦往往随着两种事物的反差愈大相似性愈强而愈有趣味,愈有警醒性的启示。

下面就以全国高考试题《树木・森林・气候》为例谈一谈如何运用类比思维写应试文章。原题如下:

题目:树木・森林・气候

一棵树木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气候温度适宜,树木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用上述现象作比喻,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写在横线上。

这道高考作文题审题不难,立论也不难。这是典型的类比思维应试题。找到社会现象中与“树木,森林,好的气候”相似的社会问题,应试文章构思就成了。比如说,社会上有一两个文明人典型,改变不了社会的不文明现象,只有每个人心中有文明意识,形成强大的文明群体,那么,就能创造比较文明的社会气候。就是说,社会上文明的个体愈多,才愈能影响社会气候。

这个问题的发展公式是这样的:“文明的个体愈来愈多,形成强大的文明群体,那么,必然会有利于社会文明气候的发展。”这样可以写出如下应试文章:

树木・森林・气候

――谈“树与气候关系”之于“人与社会气候关系”的启示

徐 江

成语有“缘木求鱼”之说。这话是讽刺人的行动与人的追求有矛盾,永远达不到目的。但是,缘木能求什么呢?苹果、梨、桃、杏、荔枝……种了什么树就能求什么。不仅如此,还能求建材、求写字的纸等等。缘木还能求什么?最有价值的求是良好的气候,生存的自然环境――防风、防沙、保空气新鲜。这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很重视的问题。

但是,一棵树不能改善气候,八棵、十棵、一百棵树木也不能改变气候,至多在夏天为人们提供一个纳凉的场所。树木对气候的影响靠多,由单棵树木变为森林,变为林带。人们植树造林,一棵一棵地增加,一亩一亩地增加,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山坡上,达到一定的密度,就成为林带,成为森林。这时,每一棵树都是一个制氧器,树叶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千棵、万棵、百万棵、千万棵、万万棵……由于规模效应,它们聚合在一起吸收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使空气发生质的升华、改变。它们形成的绿色长城就能防沙、防风、固土。反过来,良好的气候条件还会促使森林更繁茂。

人不仅需要有好的自然环境,更需要有好的社会气候环境。好的社会气候环境,不仅能保证人们安详地享受良好的气候环境,而且能促使良好的气候环境愈来愈良好。比如,仅以树为例来谈,你造林,他偷伐,毁树容易种树难。所以,没有好的社会气候是不行的,甚至影响自然气候。

然而良好的社会气候缘何而求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简单的,缘人!缘你、缘我、缘他,缘社会上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树立起这样的观念――我要做一个文明的人,大家形成一个强大的文明群体,共同创造良好的社会文明气候。这个道理与“树木、森林、气候”的发展变化规律一样,有一个、两个、百十个感动中国杰出人物是不足以形成社会文明气候的,必须有百万、千万……构成庞大的文明群体,努力工作,创造财富,修养精神,涵养德性。这样,社会文明气候才会有质的升华、飞跃。到那时,不用举办评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活动,也能“六亿神州尽舜尧”。这也许永远是理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社会文明人群愈壮大,社会文明气候愈好,社会文明人数与社会文明度成正比。

求自然气候洁净,求社会气候文明,缘木缘人是如此的相关相似。

就“树木・森林・气候”作类比思维联想及社会问题,试题本身就是要寻找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没有丰富的联想能力写不出这样的应试文章。而本文所选的相似点实际上又归于哲学上事物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即事物质变所需的临界点,那么,事物就会发生质的飞跃。树木与气候如此,文明人与社会文明气候也是如此,两个问题发展变化的规律都是如此。这里的关键是考生必须懂得两个道理,哲学的质量变化规律和类比思维规律。所以,一个高中生要懂基本的哲学常识和逻辑思维常识,且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其实这里面还暗蕴着假言思维,即假定一个条件,看事物在给定的条件下如何发展变化。比如,假如多植树达到一定的量,就会构成森林;假如我们的山坡成了林坡,我们这里的生存环境就会向好的方面发生质的改变,所有这些思维规律都是相通的。

这篇应试文章以“缘木求鱼”的成语开端很妙。一下子就把人们怎样“求”自己所要“求”的问题直接而尖锐地提出来了。全文紧扣缘何而求进行论述,集中,透辟。

(天津市南开大学文学院;30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