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教学能力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作者:温静 张斌 尹秀玲 薛艳茹 温雅丽 单位: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教务处 东北大学 秦皇岛分校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教务处
据教育部2010年数据显示,我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本科院校792所、独立学院316所[1]。可以看出,普通院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但由于近年来办学规模的不断加大及资源的短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特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与重点院校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提高普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对当代大学生本人和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2]。
1普通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在服务社会这一职能的前提下,对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已纳入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之中,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正逐渐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但各院校发展不平衡,存在以下几个共性的问题。
1.1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影响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实践教学资源不足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不足。近几年普通院校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总体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双师型”师资不论从数量还是水平上都相对偏低,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薄弱,多数专职实验教师由年轻教师兼任,而这些年轻教师刚刚走出校门,自身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不强,因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效果欠佳。二是设备资源不足。实验室仪器设备落后、陈旧以及高水平的仪器设备短缺,硬件设施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3]。
1.2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能力培养不到位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理念在某些普通院校根深蒂固,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缺乏专业技能训练和科研技能培养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相互衔接和合理安排,各年级的实践教学相互独立。重复性、验证性的实验项目较多,“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较少,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性较差。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实践与理论关系模糊,能力培养不到位。
1.3科研学术氛围不浓,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淡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实践的兴趣不高,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校原因。主要受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的影响,对一个学生能力的考核,主要取决于理论成绩,看考试分数的多少来评判一个学生能力的强弱,这种管理模式导致学生“只为读书而读书”,学校科研学术氛围不浓。二是学生自身原因。自扩招后,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多数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能力不足,没有精力去参加科学研究,因此,导致了普通院校科研学术氛围不浓,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淡薄。
2提高普通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实践教学资源。
2.1依托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以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前提下,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1)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和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发展实际,以“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理念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素质教育试点为主线,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2)更新实践教学模式,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将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思想贯穿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当中,使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都为这一目标服务。随时根据社会信息反馈,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对不适应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及时将科研成果充实到实践教学内容之中。将有待钻研探讨的问题提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接触最新的科研成果,推动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实践、去求解,为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良好的空间与场所。(3)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课程结构的合理化、内容的综合化、形式的多样化。彻底改变目前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要借鉴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智慧和资源。实践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情境式、提问式、交互讨论式、主题设计式等授课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个人的独特见解,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求同、求异、求变、求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提供人人都能动手、个个都参加实践的条件,给予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4)转变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加强评价监督力度。做好实践教学质量考核工作和评价监督工作十分重要,要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和方法,不能仅凭一张卷子来评价学生的综合成绩,可采用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方案设计、实验论证、社会调查报告等方式,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得出可以不是唯一标准答案的结果;考试内容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由随机性检查向科学化、制度化和常态化方面转变;充分发挥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监督、调控、引导与激励作用,及时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调控,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改进和不断提高。
2.2秉承“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坚持“育人为本”,就是要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目标定位。(1)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专业特点来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发明、制作、设计、论文、著作、竞赛等创新成果纳入考核标准,用创新学分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其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2)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和创新。学校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最主要的责任主体,理应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作为自己的责任。学校要给予学生广阔的创新思维的活动空间,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鼓励他们学会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励他们养成主动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5-8]。
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措施提高普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必须改善现有实践教学的条件,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力度,扩大实践教学资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
3.1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政府要加大对普通院校教学经费的投入,重点扶持薄弱省(市)和薄弱院校。在政府资金投入基础上,学校也应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包括科研经费、企业资助、个人捐款、科技成果的转让、技术服务等,集中资金改善现有实践教学条件。要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创造良好氛围和物质保障。
3.2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各种制度建设完善实践教学各种制度建设,确保实践教学有秩序运行。实践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主导者是教师,管理的依据是制度。在实践教学的管理方面,一靠教师和学生,另一方面要靠制度。制度建设要符合国家的政策和法规,要科学化、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在实践中要不断地完善、补充。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有序实施,才能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奖惩严明,才能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稳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强弱,关键要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9-11]。高校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科研活动的引路人;既是学生开展学术活动的启蒙者,又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推动力。“打铁必须自身硬”,因此,教师本身要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精深的专业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则教师本身需要的不仅是“一桶水”,而是一桶“源源不断的新鲜水”。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本学科发展的动态,不断汲取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成果,充实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3.4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基本保障,也是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走多学科交叉,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道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必须开发和应用校际间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改革和完善实验室资源的管理办法,相邻院校、同类院校、普通院校与重点院校之间要加强沟通,相互合作,充分发挥各院校实践教学资源效能,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为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技术支持[12]。
4结束语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普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只有在高等教育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使人才脱颖而出,才能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创造优越的实践教学环境,拓展实践教学空间,为学生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使学生自觉形成自我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