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殖民主义的书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殖民主义的书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台湾后殖民主义影片的创作时代与背景,探讨电影创作中被殖民者的复杂身份和多重的情感体验,解读台湾电影中对日本的后殖民批判与后殖民想象,力图在剖析台湾电影后殖民主义色彩的同时,阐释台湾电影的文化心理与殖民地之间的话语关系,从而展现其特有的后殖民主义书写方式。

[关键词] 台湾电影;后殖民主义;书写方式

【中图分类号】 D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365-2

近代台湾特殊的历史经验,产生了台湾特有的文化情结,也对台湾电影的书写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台湾电影中后殖民主义书写的演化,从早期的“抗日”主流印象,到以侯孝贤为代表的上世纪80年代后的多样化叙事的“殖民记忆”,再到近期的带有后殖民想象的台湾电影,这些话语表达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台湾社会文化的综合变化。

一、历史与电影的相互解读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台湾长期被殖民的局面直到一战结束。从1949年抗战胜利开始,直到90年代,统治台湾半个多世纪的是中国。这前后一百多年的时间,抗战胜利前的台湾遭遇日本的殖民统治;抗战胜利后,台湾经历随之而来的政治高压以及党派争夺政权的政事更替。虽然两岸关系也在不断更迭,但一脉相承的骨肉联系,使得台湾仍然深受着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的影响,这也根植于大部分台湾电影人的心中。

法国学者马克・费罗首创把电影作为历史进行研究的范式,认为电影借助某些能够增强影片功效的手段来介入历史,是“人类历史的代言人”,历史和电影第一次相互解读,是探究电影和历史关系的两个向度。这种研究方法具有明显的隐喻性。电影被看作是一个记录着历史进程、承载着历史记忆、甚至重塑历史面貌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解读影片的历史性更需要建立在特定的历史语境基础上。因此,剖析台湾电影的殖民因素,也需要建立在对台湾特殊历史经验认知的基础之上。台湾近现代史的特点,如果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就是传统中国文化与外来的殖民文化以及后殖民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这在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电影创作者在进行一种寻根式的身份拷问,这种对自我身份的“他者认同”以及不断地寻根溯源,便构成了台湾电影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二战以后,日本对台湾的影响并没有因为其殖民统治的终结而停止,日本元素一直是此后台湾电影重复展现的中心,有对反殖民抗战的重现,也有对殖民时期台湾社会经验的个人表达,直至近期对后殖民文化的批判与想象。

二、对被殖民者身份与情感的探讨――以侯孝贤为例

近代历史上,台湾曾经被荷兰、西班牙、日本三个侵略国占据。殖民经验给台湾带来的影响,一直是台湾文化几十年来不可避免的话题。台湾电影,作为文化的一种,总在有意或是无意的叙述、强调、表现“后殖民”这一叙事主题。新世纪以前诉说殖民经验的台湾电影,着眼于对于“五十年”的描述;新世纪以来此类电影则更多的是对后殖民的批判与想象,并渗透在众多影片的细节中。

这一时期的电影,由于创作主体的认知和立场不同,对于这一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生活体验也不同,自然会影响其追忆与记述的方式,从而使这一特殊时期的影像展示出更为多元的影像生态,本节以侯孝贤为例,分析这种多元化写作中的“殖民经验”。

身为台湾乃至整个华语电影的领军人物,侯孝贤是一位可称之为“电影作者”的导演。他有着自己独立的艺术追求,总是选择以风格化的形式来表达电影的内容和思想。侯孝贤的影像风格被总结为“静、远、淡、隔”,在代表作《童年往事》、《悲情城市》等作品中,以深刻的人文关怀、历史意识成为台湾电影的一面旗帜。他与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的风格相近,用固定机位长镜头来拍摄人物的日常生活,让演员自然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在《童年往事》中,少年阿孝所经历的多位亲人的死亡。生与死总是静静地在时问之流中发生,悲怆和失落往往成为导演隐而不宣的蕴藏主题。

1980年代,以侯孝贤、杨德昌、陈坤厚等为代表的新电影创作者们与李行等有过大陆生活经验的前代导演不同,他们出生、成长于台湾动荡的的社会变迁中,所以对台湾的本土文化有更多的接触与更深的体悟。他们试图从该时期台湾特殊的历史境遇出发,探析台湾社会的特殊性,多角度地梳理社会记忆,通过叙说人物的个人成长、家庭变故等,反映社会变迁,他们开创了具有个人化书写色彩的影像叙事模式。

然而,也有少量影片在表现被殖民经验的时候,对自身被殖民身份陷入了迷惘,甚至错误的认同倾向。《黄金稻田》虽然也展示了中国人抗战的苦难,但影片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与细节的展示上都犯了美化日本侵略者的严重错误,影片中推崇“大和精神”更使其身份认同陷入了危机。《天马茶房》中的日本人举止有度、儒雅绅士,而官兵则粗俗贪婪、猥琐不堪,影片刻意将光复前后的台湾做了对比,人物刻画亦极尽夸张之能事,这样的处理方式,将其对日本殖民者的怀念与讨好心态袒露无遗,甚至带有某些“”倾向。此类影片往往以带有偏见的历史观,解构历史的真实性,带有明显的政治偏见,对于自身的身份认同与情感表达也陷入错乱,不明所以。

三、关于日本的后殖民批判与想象

台湾自1895年至1949年受日本殖民统治的半个世纪,成为后殖民主义诞生与蔓延的根基,也为之后台湾电影创作中的后殖民想象提供了资源。1990年代后台湾社会逐渐被错误的历史观与混乱的身份认同所充斥,这也影响了台湾电影对“日本”及“后殖民”的批判与想象。

正如萨义德所言:“在各个殖民地,白色主人一度没有遇到挑战,但最后还是被赶了出去。这种对立的历史是显而易见的。相反,胜利了的土著很快就发现,他们需要西方。……民族资产阶级反过来时常用残酷的剥削和专制来管理新国家,使人想起了那已走掉的主人。”也就是说,被殖民者们往往在殖民主义之后,由于现实的不满足而演变成对过去时代殖民记忆的向往与想象。

《海角七号》所展示的传统民风民俗十分接近曾经红极一时的台湾乡土电影的风格,但其对殖民社会的追忆与“想象”,表现出一些后殖民文本的特点。《海角七号》用新旧两个中日爱情故事为线索,讲述殖民经验给台湾的一个海边小镇所带来的历史回忆。这些回忆无论好的或是坏的,都深深地存续、渗透在台湾社会当中。《海角七号》从一开始放映就受到民族主义和后殖民的解读甚至误读,引发了许多热议话题,褒贬之声不一,电影所透露出的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后殖民元素都将关联到台湾对于日本殖民者的文化情愫。影片深情地用旁白的方式念出魏德圣导演亲笔操刀的七封情书,毫不隐晦地表达了殖民者的另类殖民记忆。

另外,近期诸多台湾电影中都包含着台日历史关系的溯源与追寻。影片《刺青》中,刺青师竹子的母亲是日本人,她成长于日本,台湾女孩追逐着她的彼岸花刺青,在影片中,刺青成了暧昧不明的日本印记。电影《渺渺》的女主角也同竹子一样,成长于日本,用日语和外婆通话……还有许多的台湾电影启用日本演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日本――无论是作为一个意象还是作为具体的人的存在,在近期的台湾电影,特别是后殖民主义电影中成为必不可少甚至充斥全片的元素。

四、结语

纵观台湾电影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可以看出,台湾电影的创作主题、叙事主体与社会历史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互文性”关系。海登・怀特说过,“一切关怀历史的写作都是写作”,因为电影从一开始便是对社会历史过往与现在的一种重建,当电影作为一种书写历史的新形式介入历史时,其作用更值得关注,这也是我们关注台湾电影中后殖民书写的一个重要原因。台湾电影选择以何种立场与历史观呈现殖民主义内容,以何种形式书写后殖民主义,如何通过展现和重塑历史来建立正确的历史认知与身份认同,这些在很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台湾社会特别是年轻人对于过往历史的认知与自我的身份认同,因而研究台湾电影的后殖民色彩,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1](美)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卢非易.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9.

[3]王海洲.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4]焦雄屏.台湾电影90新新浪潮[M].台北:城邦(麦田)出版社,2002.

[5]孙慰川.当代台湾电影[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6]李强、周世群.台湾电影文化生态研究[J].电影文学,2008(20).

作者简介:刘文(1989-),女,汉族,湖南湘潭人,兰州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研究所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