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点燃“感动”的心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点燃“感动”的心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于2月27日落下帷幕。十座奖杯,十个感动人心的故事,让现场内外无数观众深受触动。这些故事里,有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有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的普通市民“炎黄”张纪清;有对麻风病人不离不弃,守望麻风村数十年的医生;有接力帮助残疾邻居、不离不弃39年的陇海居民大院……

他们中很多人,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多么波澜起伏的人生,他们所做的事情,用“炎黄”张纪清老人的话说,“只是一件小事”。但“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小善者必成大德。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和这些小事中倾注的点滴爱心,一点点地浸润了我们日渐冷漠的心灵,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整个社会。

而这种改变,正是“感动中国”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力量。

朱敏才、孙丽娜:――为霞留满天

【颁奖辞】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十年前,当他从对外经贸部驻尼泊尔的经济商务参赞的岗位上退休时,大家都以为他会回到北京过安逸的生活,但谁都没想到,他和他的妻子孙丽娜,一位小学的退休教师,却做出了到贵州山区支教的决定。

这一年,朱敏才63岁,孙丽娜50岁。

贵州省兴义市尖山苗寨小学,地处黔西南,海拔1300米,是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学校100多个孩子,却只有一名代课教师。尽管对生活的艰苦有一定预期,但尖山苗寨的环境,还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住的地方挨着厕所,夏天的时候,满屋散发恶臭,孙丽娜戴上两层口罩,仍然难以入睡;取水不便,他们的饮用水是在厕所旁边的一个水泥池子里收集的;山路崎岖,进出山里一趟要用两天时间。但尽管条件艰苦,夫妇俩仍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开设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一年多后,由于村民移民,学生减少了,朱敏才夫妇也离开了苗寨。在他们离开的那天,孩子们跑出来送行,一边哭一边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孙丽娜说:“我永生都难忘那天的离别。”

十年间,夫妇俩行程上万公里,执教了5所乡村小学,募集善款350多万元,改变了无数山里孩子的命运。因为长时间在山区生活,加上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现在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也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多年来,朱敏才一次也没有回过北京,甚至没有和儿女吃过一顿饭。而孙丽娜每次回北京治疗眼睛,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我妈每次走,都把她的人身保险单留给我,‘万一我要到那边回不来了,我有些身后事交代给你’,每次我都不想听。”女儿哽咽着说,“我觉得我要不听,她就没事。”

2014年9月,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夫妇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然而仅仅一个月之后,朱敏才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虽然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却终身瘫痪。

颁奖现场播放的视频中,孩子们齐声说:“朱老师,我们想你了!”而下一刻画面切换,躺在病床上无法言语的朱敏才用颤抖的双手在纸上写下了“我想上课”几个模糊的字。

镜头最终定格在了这里,全场观众泪流满面。

素材运用:执着与坚韧;选择;守望者;信念

张纪清:――涓滴见沧海

【颁奖辞】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你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

1987年,江苏省江阴市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1000元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这笔款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希望小学、敬老院、革命老区、地震灾区,都收过到类似的神秘捐款,落款都是同一个名字,炎黄。多年来,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为了纪念并感谢他,当地甚至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但“炎黄”本人始终未出现。

直到2014年11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汇款时突然晕倒,老人身上三张写着“炎黄”字样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人们寻找了27年的“炎黄”!

现年74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祝塘镇的首个万元户。当时原本准备建工厂的他,在目睹了一些因为无法上学而误入歧途的孩子后,决定将资金用来资助这些孩子读书。此后,他资助的范围逐步扩大:在外地出差,他帮助看不起病的残疾人;翻看报纸,他汇款给贫困山区的苦孩子。1987年,他得知镇里的敬老院正在筹建,就首次以“炎黄”这个化名汇出了那笔1000元钱。多年来,为了做善事,他的房子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如今,张纪清和老伴儿的主要收入是退休工资,但是捐款却没有中断过。张纪清坦言,署名“炎黄”就是不想让被帮助的人有负担,“我们做一点点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而在真实身份被发现后,张纪清又把当地政府给他看病的5000元钱,全部捐给了敬老院。

在“颁奖典礼”现场播放的视频中,老人说:“尊老爱幼、互相帮助、济贫扶困,不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优秀品质吗?”而当主持人敬一丹提到“您似乎不太喜欢别人过多关注”时,老人依旧谦逊,他说自己生母早逝,由祖母和继母养大,她们虽然没有文化,但懂得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教导他两句话,“长大以后好好做人,好好做事。”面对镜头,老人诚恳地呼吁,“千万不要忘掉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后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定不能丢!”

素材运用:凡人善举;高贵的心灵;执着的大爱

陇海大院:――和风春满园

【颁奖辞】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郑州二七区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在农场插队时,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随后,命运的打击接踵而来:1983年,家里的顶梁柱二哥因病去世;1987年,母亲患结肠癌;1997年,大哥患肺病;2005年,父亲患上老年痴呆;2008年,高新海的父母相继去世,只留下高新海一人。

当不幸开始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陇海大院的邻居不约而同地向高新海伸出了援手。“陪我去武汉、北京看病。一路上有他们在,什么事都不用心。吃、住、联系医院、买车票……我住院的时候,邻居们谁有空儿谁在那儿守着我,谁能请几天假就请几天假。为了陪伴我,有的邻居不在乎被单位扣多少工资。”30多年后,高新海仍然清清楚楚记得当时的情景。也就是从那时起,大院的邻居就开始帮助高新海,一帮就是39年。而当父辈们老去,孩子们又接过爱心“接力棒”,继续着父辈们的“事业”,爱心从来没有打过折扣。

如今,高新海学会了骑电动三轮车,他用这辆三轮车免费接送社区赶着去办急事的人,谁赶着去火车站,谁要去医院看病,高新海闻讯会立马赶到。

陇海大院精神是什么?“邻里互助、扶残助残、扶危济困。”几个老邻居异口同声说。

素材运用:温暖的手;真诚的心;善良;不离不弃

肖卿福:――忘己爱苍生

【颁奖辞】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你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你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

麻风病,让不少人谈而色变。而肖卿福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40多年,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为麻风病患者托起了生命的蓝天。

1972年,20岁的肖卿福从赣南卫生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肤病防治所,得知是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时,亲朋好友都表示反对。但是,肖卿福还是背起药箱,走进了黄麟乡安背麻风康复村。不过,“第一次进村,我害怕得一夜未睡,连床都没敢碰。”但医生的职责让他留了下来。

安背村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在村里,肖卿福既要当医生又要当护理员,不管是看病还是病人的日常料理都是他一个人在做。他经常独自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一路随访病人。他为病人打针、敷药、清洗溃烂的伤口,护理眼、手脚畸残的病人,给他们喂饭、喂水、抹身子,将救治麻风病人之责时时记在心上,从没有过任何埋怨。“要治病,先得走进病人心里。”肖卿福说。手机24小时不关机,随行的药箱总要放在身旁,因为“经常会有病人打电话给我,诉说心中的喜怒哀乐。”在病人眼里,肖卿福就是他们最亲近的人。

42年间,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过医疗事故。经过肖卿福和他的同行的共同努力,麻风病患病率从1966年的每10万人中23.5人下降到2009年的十万分之0.5。2010年,肖卿福荣获了麻风病防治领域的最高奖――马海德奖。而这一年,他也该退休了,但他闲不下来。

退休五年间,66岁的肖卿福依然坚持每周至少出诊一次,到村里看望治愈者一次。面对各种赞誉,肖卿福说:“我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还会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素材运用:不惧;勇气;医者仁心

(资料来源: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