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以读促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语文“以读促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能力评估咨询委员会给阅读所下的定义是:“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由此可知,小学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与学生主动积极阅读课文、不断提高阅读能力的关系。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学生主动积极阅读课文、感悟课文相对较少,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增强能力相对就少得多。有鉴于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加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笔者尝试了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取得了些许成绩。

一、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的实践经验中,教师们不难发现语文教学的成败取决于阅读是否有效落实。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和加强阅读在教学中的分量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关于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多数老师所用的方式是看阅读在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或者是学生阅读课文的嗓门,或者是阅读的数量。这些重视阅读的方式并非完全不可取,但是,阅读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体会、感受,就像一个好演员演戏需要走心,让学生进入文中,激发对阅读的渴望才真正发挥了阅读的作用。阅读的重要性还在于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把阅读转化成悦读,阅读仅仅是一种学习课文的方式,但是悦读是学生的一种兴趣,一种内在的需要。学生从自觉到如饥似渴地阅读,并从读中获取知识,从读中得到提升。

二、倡导合理的多元解读教学模式

1、多元理解应以教师为先导者

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首先要求教师能做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用心解读文本,单凭看教参,而没有自己的意会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专业素养。如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选文章,如果教师对作者的背景、人物的认识缺乏了解的基础,那么引导学生多元理解就是空话。

2、多元理解应以启发引导为基础

多元的理解不等于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只有通过教学活动,来提升他们的认识水平,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教师在观念上要改变传统一言谈的课堂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真正做到与文本、与教师的平等对话。

3、多元理解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多元阅读,语文教学不是学生单方面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学生与文本通过对话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多元阅读允许有差异存在,允许有不同视角……但是必须建立在合理性的基础上,特别是在价值取向方面教师应该加以引导。

三、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把教育意图蔽隐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可见人文性和工具性应该是水融、不分彼此的。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果只谈工具性,那么语文课就剩下孤立的字、词、句、篇的语言训练,那么语言文字就失去了它真正的美丽内涵,学生也就不能真正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人格美、语言美。反之把人文性过于强化,那么语文课就失去了学科本身的特点,成为了一种说教。二者之间应该是水融的,在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自然而然就有人文的教育因素存在,学生为情所动了,心灵有了触发,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去寻找二者之间好的结合点。

语文阅读教学中各种体裁课文的情境创设都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真正地喜欢语文;又要使学生在情境的欣赏和感染中领悟文意、探求新知,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