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企业集团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的确定及其量化管理策略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集团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的确定及其量化管理策略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货币资金在集团企业的实物资产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对保障企业集团的正常经济运作和提高经济效益意义重大。要确定企业集团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并在其基础上量化货币资金的管理,才能使企业集团货币资金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Abstract: Monetary fund occupied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physical assets of group enterprises. Strengthening currencie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guarantee the normal economic operation of enterprise group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monetary fund holdings of group enterprises, and quantify monetary fund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best holdings, can control practically the enterprise group monetary fund.

关键词:企业集团;货币资金;资金管理;最佳持有量

Key words: enterprise group;monetary fund;money management;the best holdings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037-03

0引言

货币资金作为企业重要支付手段,其收益率在所有资产中最低。为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就必须减少货币资金持有量。但如果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不足,就会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甚至使企业陷入破产境地。如何确定企业集团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优化企业集团货币资金量化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拟从货币资金持有量的研究现状出发,根据资金量化管理的基本原理,推导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分析货币资金量化管理的策略方法。

1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的研究现状

1997年陈俊霞就针对企业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的四种模式――货币资金周转模式、成本分析模式、存货模式和随机模式进行了分析[1]。2001年孙鑫又将货币资金持有量的确定分两种情况进行了阐述:一是企业未来货币资金需要量基本能予以明确的情况下,运用存货模式测算货币资金的最佳持有量;二是企业未来货币资金需要无法准确预测的情况下,运用随机模式测算货币资金的水平[2]。2002年,陆勇又对货币资金持有量的四种模型进行了相关评价,同时提出模型的选择需要考虑财务的适用性。[3]同年,李红卫,徐时红将货币资金持有量的确定分为两个模型进行了数学推导:一是不考虑短缺成本下的模型;一是考虑短缺成本的模型。以上研究都是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笔者将视角定位在集团企业。集团企业的货币资金因为其多层次、不确定和波动性的特点,注定了其不同于单个企业的资金控制。

2企业集团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的确定

2.1 基本原理企业货币资金的支出时间及支出量在大多数情况下呈现随机状态。假设企业只持有两种资产: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根据集团企业的经营历史,确定一个控制范围,即货币资金的最大余额(称为上线)和货币资金的最小余额(称为下线)。如果货币资金持有量超过最大余额量,则将其购买有价证券;如果货币资金持有量少于最小余额量,则出售有价证券兑换成流动性强的货币资金,直至货币资金保持在此范围之类。如图1 所示。持有现金的成本,如图2所示。

2.2 计算模型企业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的模式主要有货币资金周转模式、最低总成本模式、期量控制模式以及随机模式四种[5]。其中,货币资金周转模式是通过计算货币资金周转期和货币资金周转率,然后求出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其运用比较简单,但满足假设条件却不容易,只有那些定购定产定销的企业和收支固定的非盈利组织才适合采用该模式。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企业持有货币资金的成本,确定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1]。企业持有货币资金总成本最低时的货币资金量即为最佳持有量。运用最低总成本模式,有些资料比较容易取得,比如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货币资金管理业务资料。但是对于短缺成本和机会成本比较难以把握,由此降低了其决策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企业运用该模型时尚需参考其他决策资料才能作出正确决策。笔者主要介绍期量控制模型,即鲍摩尔模型以及随机模型(即米勒•奥尔模型)。

2.2.1 鲍摩尔模型威廉•鲍摩尔(William Baumol)是第一个将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结合在一起的人,并提出了现金管理的正式模型。[4]鲍摩尔模型(The Baumol Model)即是用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

TC=×K+×F

现金余额的总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

其中,F为售出证券以补充现金的固定成本;T为相关计划周期(如一年)内交易的现金总需要量;K为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即有价证券的利率。

若将上式对应于现金余额求导并令其等于零,就可以得到:

==

边际总成本=边际机会成本+边际交易成本

解现金余额方程,就可以得到现金余额C2最小值的求解公式:

=C=

鲍摩尔模型是对现金管理的一大贡献,但这一模型具有以下局限性:一是该模型假设企业的支出率不变。但在实际中,由于到期日的不同及无法对成本进行准确预测,只能对开支进行管理。二是该模型假设计划期内未发生现金收入。事实上,绝大多数企业在每一个工作日内都将既发生现金流入、也发生现金流出的情况。三是未考虑安全现金库存。为了降低现金短缺或耗尽的可能性,企业极有可能拥有一个安全现金库存。但是,如果企业可以实现在小时内出售有价证券或进行借贷,安全现金库存量就可以达到最小。鲍摩尔模型可能是最简单、最直观的确定最佳现金量的模型,但其最大的不足是假设现金量是离散量的、确定的。虽然鲍摩尔模型存在诸多缺点,但是将其确定的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数值与其他模型计算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经验数据,还是能够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2.2.2 米勒•奥尔模型默顿•米勒和丹尼尔•奥尔(Danicl Orr)创建了一种能在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每日随机波动情况下确定目标现金余额的模型。在米勒-奥尔模型(The Miller-Orr Model)中,既引入了现金流入量,也引进了现金流出量。模型假设日净现金流(现金流入量减去现金流出量)服从正态分布。每日的净现金流量可以等于其期望值,也可以高于或低于其期望值。我们假设净现金流量的期望值为零。与鲍摩尔模型相同的是,米勒-奥尔也依赖于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且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交易成本被认为是固定的,而每期持有现金的百分比机会成本则是有价证券的日利率。与鲍摩尔模型不同的是,米勒奥尔模型的交易次数是一个随机变量,且根据每期现金流入与流出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每期交易成本决定于各期有价证券的期望交易次数。同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就是每期期望现金余额的函数。如果给定企业现金控制下线(L),米勒-奥尔模型就可以解出目标现金余额Z和现金上线H。现金余额返回政策的期望总成本(Z,H)等于期望交易成本和期望成本之和。[2]米勒-奥尔确定,令期望总成本最小Z(现金返回点)和H(上限)的值为:

Z*=+L

其中,符号的上标“*”代表最小值;?坠2是日净现金流量的方差。

H*=3Z*-2L

米勒-奥尔模型的平均现金余额为:

平均现金余额=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米勒-奥尔模型,假设F=1000元,年利率为10%,且净现金流量的标准差为2000元。

则机会成本:

K为(1+K)365-1.0=0.10

1+K==1.000261

K=0.000261

日现金流量的方差为:

?坠2=20002=4000000

假设L=0

Z*=+0=22568

H*=3×22568=67704

平均现金余额==30091

运用奥尔-米勒模型,企业集团管理者必须先完成以下四项工作:一是设置现金余额的控制下限,该下限与管理者确定的最低安全边际有关;二是估计日净现金流量的标准差;三是确定利率;四是估计转换有价证券的交易成本。通过这四步就可以计算出现金余额的上限和返回点。

米勒-奥尔模型更加明确了现金管理的关键。首先,该模型说明最优返回点Z*与交易成本F正相关,而与机会成本K负相关。这一发现与鲍莫尔模型的结论基本一致。其次,米勒-奥尔模型说明最优返回点及平均现金余额都与现金流量这一变量正相关。这就意味着,现金流量更具有不确定性的企业集团应保持更大数额的平均现金余额。

上述模型为企业集团确定最佳货币资金余额提供了参考方法,但企业集团应根据其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计算模式,然后根据经验和预算期情况进行调整,使确定的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尽可能地符合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

3企业集团货币资金的量化管理策略

3.1 力争现金流量同步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一般情况下,企业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是不可能在同一时期等量发生的。如果流入量大于流出量,则可能会造成资金闲置,降低货币资金的收益;如果流入量小于流出量,则可能会导致支付能力减弱,进而影响日常经营业务的正常运作。所以,集团企业应该尽可能准确预测现金的流入量和流出量,争取做到现金流量的同步。

3.2 加速账款的回收加速现金流入企业的最有效方法是严格执行应收账款的收账程序。力求将企业各分支机构每天收到的所有现金和支票都存入企业银行账号;并对大额支票做特殊结算安排,做到“当天结算”入银行账户;还可采取电子资金划拨(EFT)和直接转账系统来加速从顾客的银行账户向企业银行账户的现金流转;尽量要求国外客户直接将款项电汇至企业的银行账户。

3.2.1 浮存用款邮寄浮存是指顾客邮寄一张支票,在卖者接到该支票前存在的一段时间;支票返回银行系统经过银行结账、转账之后,企业方能动用,称为处理浮存。顾客付款时间和企业在银行账户中的结算兑现形成了时间差,这期间占压的款项称浮存用款。锁箱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各种类型的浮存,企业可以在销售的主要地区设置销售机构,并设置相应的若干锁箱,委托当地一个银行作为。要想确定一个锁箱系统是否有利,企业需要比较银行费用(包括补偿性余额)和减少浮存的收益。

3.2.2 现金收集系统这是减少资金浮存的有效方法。它不同于只在公司总部设立一个收款点的做法,而是在收款额较集中的若干个地区设立若干个收款中心,并指定一个主要开户行(通常是总部所在地)为集中银行;公司客户的货款交到距离最近的收款中心,收款中心银行再将扣除补偿性余额后的多余现金解缴到公司指定的集中银行,供公司支付现金用。 收款中心愈多,补偿性余额总量愈多,释放的现金愈少,呆滞的机会成本相应增多。采取该方法收款的关键是,公司在进行可行性调研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收款中心的数量和设置地点。

3.2.3 现金流量同步法该方法的关键是,公司尽可能使现金流入和流出发生的时间趋于一致,使公司将所持有的平均现金余额降到最低水平。基于此,公司可以重新计算安排每月邮寄账单给客户的时间与支付本身所收到账单的时间,使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趋于一致,从而达到降低现金余额的目的。

3.3 控制货币资金的流出控制货币资金的流出,关键在于巧妙利用浮资。在不影响信誉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利用推迟应付账款的支付期等方式来控制支出。

3.3.1 规范应付账款的控制流程任何应付账款的不正确记录和不按时偿还债务,都会导致交易双方不必要的债务纠纷。加强应付账款控制的措施有:第一,应付账款的记录由独立于请购、采购、验收、付款的职员进行,保证采购环节的控制得以有效实施,防止错误和欺诈行为的发生。第二,应付账款的入账必须审核各种必要的凭证以后才能进行。主要包括供应商的发票,以及为核对发票正确性的其他凭证。如请购部门的请购单、验收部门的验收报告、采购部门的购货订单以及借款通知单等。负责应付账款的人员必须审核这些原始凭证是否齐全,日期和商品内容是否一致,有无经授权人的核准签字,发票的折扣是否与购货订单要求相一致,并且验算它们之间的数量、价格、加总合计是否正确。审核后应签字,以示这一控制过程已经完成。第三,对于有预付货款的交易,在收到供应商发票后,应将预付金额冲抵部分发票金额,以记录应付账款。第四,对于享有折扣的交易,良好的控制制度要求将供应商发票金额扣去折扣金额的净额来登记应付账款,以防有人在付款的时候贪污折扣。第五,每月月末核对供应商的对账单,由财务经理或其授权的、独立于应付账款明细账的人员办理。

3.3.2 使用现金浮游量浮游量是指显示在公司支票簿上的存款额与出现在银行账簿中的存款余额之间差额。因为有时企业账上的现金已经支出,但银行账户上的存款并未转走,由于某些企业在拿到支票或汇票后,没有及时到银行提款,从而形成企业所开提款支票总额与银行账户上登记的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企业如果能准确地估计浮游量,就可以运用浮游资金减少银行存款的数额,将余裕资金用于其他。

3.3.3 善于利用与银行的良好关系一方面,企业集团可以采取补偿性余额的方式享受银行的服务,包括票据交换、锁箱系统及资信调查等多项服务。另一方面,企业集团可以适当的利用透资制度,以弥补资金的短暂性短缺。企业还可采用以下这些方法,如利用汇票来延长企业开票到银行承兑的时间;处理掉任何不能维持其自身费用的资本性资产,非盈利性的或对企业运行不至关重要的资本支出尽量推后;加强收款程序的控制等。

规范公司各单位的对外付款行为,防范资金支付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企业集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申报与审批资金收支计划时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强调驻单位财务部门必须参与付款计划的编制并负责监督执行;第二,明确采购合同付款方式和付款期限,重大合同的有关财务条款必须有财务人员参与并确认后方能签订;第三,逐步推行现款支付与价格联动,确保一般物资采购价格逐步下降、紧俏物资价格不上升;第四,建立资金支付的内部牵制制度,确保公司资金安全;第五,规范债权债务的协查程序,要求各二级单位根据实际支付情况进一步细化,规范支付行为。

3.4 控制货币资金管理成本集团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强化货币资金的管理,降低货币资金管理成本:第一,利用网上银行;第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防范体系;第三,实施职务分离控制;第四,实行授权批准控制;第五,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第六,实行内部报告控制。

3.5 建立货币资金考核指标分管责任制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全面并且完整的货币资金收支计划方案。同时编制具体的考核指标,责任到具体的单位、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考核,借此提高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俊霞.浅析企业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的确定模式[J].财务与会计,1997,(6):42-44.

[2]孙鑫.企业货币资金持有量的最佳点[J].理财方法,2001,(3):37-38.

[3]陆勇.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模试评价与选择必须考虑财务适应性[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2,(2):62-66.

[4]李红卫,徐时红.最低总成本模式下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的确定[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2,(3):229-231.

[5]严军生,陆勇.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模式探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2):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