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模式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模式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指出了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完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方式的建议:加强道德文化教育,梳理正确价值观;发展校园足球,扩大足球人口;健全教练员培训。

关键词 足球 青少年 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不仅影响到一个国家足球运动的规模与水平,也决定着该国足球的发展潜力与竞争实力,解决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是中国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拟就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培养模式

1.2 研究方法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专家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先进足球理念的阐述以及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和欧洲足球先进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从而提出一些培养建议。

2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式现状

2.1 国内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式

2.1.1 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梯队培养模式

《中超俱乐部标准》规定中超俱乐部应该拥有三支后备梯队。尽管通过俱乐部后备梯队推广和普及,提高了青少年参与足球参与率,也有利于俱乐部发现与选拔足球人才,构筑了较为完整的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足球大环境的持续低温,政策波动较大,各俱乐部重视一线成绩,忽视后备梯队投入,缺乏建立梯队的基本动力。

2.1.2 足球学校培养模式

足球学校大多是坚持“育之以足球,树之以文化”的办学理念,训练和学习的一种完全自费形式的全日制集中管理模式。足球运动员这一职业已经成为一种高收入职业,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使许多家长把培养孩子的目标转向了体育方面,特别是足球运动员。随着职业足球的发展,足球学校也在全国各地广泛地兴办起来。

2.1.3 各级业余俱乐部青少年训练模式

业余足球俱乐部主要是指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组织的业余青少年足球训练,不以盈利为目的,是推动我国足球运动普及与提高的基层体育组织。现阶段,由于原有的训练体系相对当前的需求明显滞后,导致现有的场地器材、教练员等各项资源配置无法满足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提高竞技水平的愿望。

2.1.4 校园足球

2009 年 4 月 14 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目前,校园足球已在全国全面展开,并初具规模,影响不断加大。它“点燃了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希望,开创了中国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的新模式,将体教结合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助推器。在足球大环境处于冰雪交融的寒冬时节,校园足球带来了浓浓的春意”。

2.2国外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式

2.2.1 培训中心模式

英格兰、意大利、荷兰、德国等国家都属于这种类型。英格兰足球协会要求所有职业俱乐部都必须有足球英才中心或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并且规定青少年去俱乐部训练时,在路上花费的时间不少于60分钟。在欧洲17岁以后才被允许加入职业足球俱乐部。17岁以下的青少年基本实行“走训制”,即在培训中心接受专业足球训练,其余时间在正规的学校进行文化课学习。

在日本,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模式也属于这一种,但培训中心大多由业余足球俱乐部组建而成,也是实行“走训制”。

2.2.2 学校培养模式

韩国是实行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韩国足球运动员几乎全部来自于学校,并且韩国的俱乐部是不设置预备队的,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全部放在小学、中学、大学进行,并且必须修完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3 建议

3.1 加强道德文化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

青少年训练,必须重视学生的文化,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使青少年运动员从小树立为国争光、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竞技水平不断提高,突破以前我国成年队反差较大这一瓶颈。

3.2发展校园足球,建立流动通畅的多元立体模式

将开展校园足球纳入到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规划中,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参加到足球运动中来,形成热爱体育、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在学校广泛普及和推广足球运动,夯实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基础。

3.3完善青少年足球教练培训体系,提高执教水平

教练员是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实施者,执教水平直接关系到训练的的质量与培养的效率。因此,要加强青少年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练员培训、轮训制度,严格培训考核,提高培训质量,让其掌握先进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理念、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及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 杨一民,等.中国足球竞赛体系和训练体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9).

[2] 熊斗寅.比较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