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引领课堂教学的“四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引领课堂教学的“四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围绕着“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在团队的共同探索下,经过四年的研究,我们总结了以下四种引领课堂教学的策略:一是设计“核心问题”的教学策略,二是围绕“探究路径”的教学模式,三是创设“活动串”的教学策略,四是“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学的最高境界是“会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自主选择其中的1~2种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2010年10月中旬,福建省厦门市群惠小学开展了省级课题“‘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围绕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一教学理念,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在平时的实践研究中,我们思考着: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是否可以先确定以什么形式引领课堂教学,从而引导学生走向“会学”。在数学组老师的共同探索下,我们总结了以下四种引领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设计“核心问题”的教学策略

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课,一节课问题繁多,基本上把要学习的知识点都以小问题的形式提出,学生感到一片茫然,教学没办法突出重点。对小学生而言,问题多了,难以做深入细致的探索,因此,在一节课的安排当中,如果有几个探究问题,那么就要确定本节课的核心探究问题。这个核心问题既是学生真正感到困惑的问题,同时也是结合教学内容最具有数学思考价值的问题。在教学时给予核心问题充足的时间,并且保证核心问题得到深入探讨。

如,课题组成员陈美玲老师上的《圆的周长》一课,提出如下核心问题。

师:大家知道,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那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1.课件演示,寻找相关因素

师:好,请同学带着问题看大屏幕。

师:你发现,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师:大家看到,直径越长,圆周长就越大。因此,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

2.聚焦问题,讨论探究方法

师: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

师: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它边长的4倍。

师:那么,大家猜想一下,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会成几倍的关系?(核心问题)

学生大胆猜想。

师:那么,到底谁的猜想才是正确的呢?怎么办?(实验验证)

3. 分组测量,记录实验数据

师:具体说,怎么验证?

预设:可以测量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并用周长除以直径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师:要测量圆的周长,你有办法吗?

小结:无论是用围一围还是用滚一滚的方法,都是把圆周长这条曲线转化成直线来测量,(教具演示)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化曲为直”。

师:一切准备就绪,请看活动要求:

(1)量:利用手中的工具,测量3个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和直径。

(2)算:利用计算器,分别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想:圆的周长与直径有着怎样的关系?观察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合作学习。

本课先创设情境,引出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这一问题?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使学生明确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呢?这个问题探究的范围还是有点大,再由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四倍,引发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直径会成几倍关系?再次缩小探究的范围,然后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围绕“圆的周长与直径会成几倍关系?”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实验研究,目的明确,探究有效。

二、围绕“探究路径”的教学模式

围绕“探究路径”这一模式是我们在磨课活动中产生的,以《梯形的面积》一课为例,在之前的教学中,我们一直采用的方法是先转化图形,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之间的联系,最后再推导出公式。这样的教学给我们的感觉是老师引得多、学生学得不够自主,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不够。针对这些情况,课题组成员在备课时就一直思索着:怎样设计才能让学生学得更自主些,是否可以采用某种形式直接放手让学生探究。在讨论碰撞中,我们想到了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路径,让学生围绕探究的路径自主探究的形式。

如:课题组成员张老师上的《梯形的面积》一课。

1.开门见山,以旧引新

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那同学们快速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我们用到了剪拼的方法,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我们采用拼组的方法。那么我们推导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时都经过了哪些步骤呢?(板书:转化图形,寻找联系,推导公式)

师:猜想梯形面积与什么有关。(课件演示梯形的面积随着上底、下底、高的变化而变化。)

师:看来梯形的面积和它的上底、下底、高都有关系,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咱们还应该进一步地探究。

2.小组合作,实践探索

师:你们能不能根据转化图形、寻找联系、推导公式这三步骤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一般梯形。请看“学习小提示”:

(1)想一想:梯形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再动手用剪、拼等方法进行转化。(独立思考、操作)

(2)说一说: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在小组里说)

(3)议一议:怎样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小组里议)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合作讨论。

3.汇报点拨,得出结论

点拨1:怎样的两个梯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点拨2:那我们可以怎样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

(推导公式要寻找联系。要知道转化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存在怎样的联系,才能推导出公式。)

本课让学生围绕“转化图形―寻找联系―推导公式” 这一路径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并给了更具体的路径――学习小提示,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关系及怎样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最后再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适时点拨。采用围绕“探究路径”这一教学策略,给学生更多的探究时间与更大的探究空间,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学生在探究问题时有明确的研究思路,可以掌握一些研究图形面积的基本的思想方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创设“活动串”的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以“活动串”的形式引领课堂教学。

四、借助“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如:课题组江老师上的《平均数》一课。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你们都玩过投篮比赛吗?

某小学三(1)班同学进行的一次一分钟篮球比赛。你们想知道结果吗?

接下来江老师想请大家来做裁判,比一比哪个队的成绩好一些(见下图)。

师:江老师先来当裁判,我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发现女生队小兰同学投进的次数最多,所以我宣布女生队获胜,大家同意吗?(学生都表示不赞同)

师小结:看来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比较投中的总数是不公平的。

2.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师: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比个人成绩不行、比总成绩也不行。那到底哪队的成绩好呢?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提出要求:

(1)想一想,要比较哪队成绩好,你有什么好办法?

(2)移一移,可以移动学习单上的圆片。

(3)写一写,需要计算的同学可以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为每个小组提供一张小组学习单:(学习单上的圆片可以移动)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借助老师提供的小组合作学习单进行交流。

全班交流:

方法一:移多补少。

方法二:求和,再平均。

师:之前我们比个人成绩不行,比总成绩也不行,同学们现在解决了这个问题,那现在到底比的是什么呢?(平均数)

师:是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平均数。

3.教师引导点拨,逐渐明晰概念

师:那我们先来看看男生队的情况。这个5是小明投中的数量?是小亮投中的数量?是每个男生投中的实际数量吗?这个5,它表示什么呢?

(四人小组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5表示什么?)

师小结:这个5,并不是表示每个人实际投中的数量,而是表示男生队平均每人投了5个球,也就是男生队投篮的平均水平。在数学上,表示平均水平的数就做平均数。

师:明确了什么叫平均数,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求出这两个平均数的呢?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本节课以“哪队的成绩好”这一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领悟到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经历了求平均数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经历“平均数”产生、求“平均数”的全过程,学生自己动脑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群惠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