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内文化产业瓶颈及出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内文化产业瓶颈及出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扶持发展, 文化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但全球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仍占主角。 面对大量涌入的外国文化产品, 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支柱性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重大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全球化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冲击

1.加剧了世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西方国家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以其强大的资金实力、科技水平、经营理念,向全球扩张,挤压弱势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使得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 ”[1]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虽然跃居第二大经济力,但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与经济发展不相称, 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我国文化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西方国家的压力, 我国文化也面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的大规模渗透和侵蚀。从企业规模来看,西方已经拥有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巨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而我国的大型文化集团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不强;从技术上看,西方文化企业广泛应用数字、仿生等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融合,而我国的文化企业大多还停留于传统技术手段和一般文化产品的制作与开发。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成熟、经验丰富,且熟悉市场规则和市场运作方式。 我们虽然具有文化资源和主场作战的优势,但我们文化生产经营单位要想改变劣势, 同时壮大和发展自己,困难是相当大的。 目前,我国文化企业与国外强势文化企业和跨国公司相比,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 中外文化产业存在很大差距,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利益,而且涉及到我国文化安全。通过文化产业,西方国家不断扩大其文化的影响力,倾销其文化和价值观,对我国民族文化造成很大冲击,我国文化面临生存危机,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2.文化多元化导致价值观念多元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量外国文化涌入我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文化, 同时也对我国传统的主流文化造成很大冲击。 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激荡,文化开放性和流动性大大增强。 中国文化已经由单一的主流文化上升到一个挑战主流的多元共生的时代。 蕴涵在文化深层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核心, 文化多元化实际上就是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多元化。 文化多元化导致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文化的多元和不确定性,对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体系造成强烈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社会价值取向混乱。 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 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文化体系进行急剧渗透,倾销其文化和价值观。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在我国的流行,一些不良价值观也有抬头的迹象,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死灰复燃的趋势。 因此,大力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引导人们处理好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才能保持、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保持社会协调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3.我国文化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霸权的巨大压力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 文化的兴衰关系着国家的兴衰。 要征服一个民族首先要征服他们的文化。 在全球化浪潮下,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国家,一直把中国当作他们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重点。 他们以发展文化产业为借口,积极推行文化扩张侵略,对我国文化加大渗透和扩张。在美国强势文化的影响下,国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逐渐降低,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和中国的综合国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中华民族面临着维护自身文化安全的艰巨任务。

二、全球化时期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1.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导职能有待提高。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政府作用是全方位的,但主要职能应该定位在进行宏观规划引导, 对文化发展的方向、总量、结构和质量进行宏观调控,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以及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目前,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 文化产业缺乏总体布局,存在结构不合理、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等现象,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活,运行机制不畅。虽然这些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还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在总体决策、产业管理、运作方式、人才引进及先进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还需进一步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和执行力度。

2.文化产业发展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关文化和文化产业法律法规,文化产业立法取得了较大发展,基本构建了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机制和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法律机制。 这一切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立法保护体系已初步形成, 我国的文化产业正逐步纳入制度化、 规范化的轨道,但同时也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许多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如动漫、网络视听、数字文化产业等层出不穷,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却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立法滞后缺位。 其次,现有法律有一部分还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与国际接轨不够,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不适应文化产业全球化时展的要求。

3.文化创新能力较差

文化产业是最强调创新创意的产业。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繁荣的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对人们的思想也形成了强大禁锢,中国讲求中庸的传统文化,导致我国的创新思维能力较差。 我国文化原始创新能力十分欠缺,突出表现为:一是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产品制造能力强、创造能力差,具有世界范围影响的文化产品稀缺,且中国文化商品贸易逆差巨大;二是文化创意匮乏,文化创意人才短缺,领军人才更是稀少,对创意人才的管理和开发更是处于较低水平,这给我国文化产业利润增长带来极大的困扰和阻碍,创意人才严重缺乏已成为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三是文化业态创新不足,传统文化产业较多,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新兴文化业态是利用各种数字技术和软硬件载体,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进行整合,通过数字化创作、编辑、生产、制作及传递,向消费者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内容产品。 ”[2]文化业态创新尤其是新兴文化业态主要成形于国外, 我国尚处在 “拿来”阶段。 全球化导致文化竞争加剧,一个国家能否在文化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关键在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足,就会使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

4.投入不足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投资渠道单一及投资方式不合理,使我国文化产业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 一是投资渠道单一。 文化投资可以分为国有文化投资,民间文化投资和外资的投资。 一方面,长期以来,文化的经济效益没有受到发掘和重视,文化被当做是纯粹的社会公益事业由政府财政包办; 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产业准入门槛较高,导致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难以流入文化产业,致使我国文化产业资本来源单一、狭窄。

二是投资方式的不合理。 很多文化项目投资缺乏最终目标,投资和产出不协调,资金利用率低,缺乏市场化投资方式。 此外,我国文化产业的投入方式仍然以资金方式为主,金融介入程度低,缺乏股票、债券、基金等现代化的筹资方式和适应文化产业投资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三、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措施及策略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通过几年的改革,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活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还不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化管理体制不适应我国文化发展需求。 我国文化产业要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必须深入剖析文化体制,以改革创新求发展。 在新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打造新型文化市场主体;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逐步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继续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在财政、税收、技术、土地等方面给予文化产业更多支持,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体制环境。

2.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文化市场竞争机制

良好的法律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要加快立法步伐,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领域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管理;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打击各种文化侵权行为,为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立法保障。 政府要注重发挥市场监管作用,加大综合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条件。

3.整合资源,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

要注重文化品牌培养,加大文化产业集合力度。 一要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企业,培养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文化集团, 形成强势文化产业, 引领和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 发展一批产业集群,发挥龙头企业及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健康发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使其成为我国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 二要注重文化品牌培养,强化集聚功能。 发展自己的文化品牌,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文化品牌,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使得品牌建设和集聚功能的提升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鼓励文化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加强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的融合

随着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 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能为传统文化产业提供先进的手段和多样的形式, 还能拓展出新的文化领域,带来文化产品形态与业态的创新。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必将加速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次要鼓励文化内容创新,提高我国文化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文化产业进步的动力,人才是创新的源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培养和吸引人才,加大文化领域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 尤其是高端创意人才的培养,突破人才瓶颈,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5.拓宽融资渠道

资金短缺一直以来是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在加大政府投资之外,还要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拓宽文化产业资金来源。 要不断深入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放宽文化领域内国外和非公有资本的准入限制, 鼓励国外资本和民营资本以各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 吸引国外战略投资者对我国文化产业投资;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解决文化企业贷款难问题;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或通过企业债券等方式融资。

6.学习先进经验,把握契机,走外向型发展道路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 不仅要充分发展国内市场, 更要全面开拓国际市场。 当前,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全球文化产业面临重新洗牌,这对我国文化产业既是严峻的考验,也是难得的机遇。 要学习和借鉴国外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和国际通行的商业模式,按照国际市场规则运作中国文化产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打造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使我国文化产品打入国际主流社会,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使文化企业真正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十二五” 时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在全球化背景下,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既面临挑战,也孕育着巨大的希望。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把握机遇,迎难而上,我国文化产业定会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