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莎翁劝婚诗中女性形象缺失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莎士比亚与十四行诗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莎士比亚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在1590~1612年的20余年内共独立创作了三十七部戏剧,二首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鲁克丽丝受辱记》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词汇量最多的作家,至今没有人能超过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世界诗歌艺术宝库中难得的瑰宝,以其优美的文字、精练的语言、敏捷的思辨以及严谨的逻辑向我们展示了莎翁深邃的思想和极大的艺术表现力。全部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结构严谨。每首诗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三个四行,第二部分为一个两行,每行十个音节。韵脚为:abab cdcd efef gg或abab bcbc cdcd ee,这种形式被称为“莎士比亚式”。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前十七首为劝婚诗。劝婚诗中的主角是莎翁的男性友人南安普敦伯爵。他是莎士比亚的庇护人,是一个渴望自由,不想被婚姻的枷锁套牢的人。莎士比亚是受其母亲所托用十四行诗的形式来规劝风流倜傥、不思婚姻的伯爵尽快成婚,传承子嗣。劝婚诗围绕着对抗时间、死亡的唯一路径就是结婚生子,让自己的美丽容貌和优秀品质在后代身上永存这一论据展开。同时,莎翁的劝婚诗中女性形象的缺失也反映了同一时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从属地位。纵观劝婚诗,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莎士比亚在尽其笔墨去赞扬男性友人的美貌与智慧时,却极大地忽略了女性形象的描述。婚姻是双方的,必然要涉及女性,但女性形象以及女性作用在劝婚诗中似乎不那么重要,出现的次数也寥寥无几。十七首劝婚诗中只有三首提到了女性形象。在第三首诗中,诗人提到了两个女性形象,一个是可以结婚的对象,一个是母亲。“你就是欺世,不让人家做母亲。有那么美的女人吗,她那还没人耕过的处女地会拒绝你来耕耘?”在第一个女性形象的描述中,女性是完全处于被动的劣势的,是被选择对象,连做母亲的权利都是男性给予的。“你是你母亲的镜子,她在你身上唤回了自己可爱的青春四月天。”这里母亲作为女性形象的描写是使年轻友人产生共鸣,把自己的青春永驻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首诗里的两个女性形象归根究底都统一于母亲这一形象。在第八首诗中,诗人提到了“正如父亲、儿子和快乐的母亲,合成一体,唱一支动听的歌。”这是诗人第二次提到女性形象,依然是母亲。诗人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提到女性形象是在第十六首诗中:“And many maiden gardens yet unset, With virtuous wish would bear you living flowers――许多少女的花园,还未经播种,贞洁地切盼你那绚烂的群英。”从仅有的三首描述女性形象的诗中,我们可以读到当时女性是处于弱势的,仅有女性形象的出现也只是作为被耕耘、被播种者,作为生育对象、养育孩子的母亲被描述。女性被描述为弱者是有其宗教背景的。《圣经》创世说告诉世人上帝最先创造出来的是男人,而且是根据上帝自己的形象造的男人,所以男性是富于创造力的强者,而女人只是男人身上的一条肋骨,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弱者。所以,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男性代表了理性、统治,而女性则是感性、服从的代表。这从劝婚诗中少之又少的女性描述可见一斑。当然,和以往、当时代的其他作家不同,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前所未有地出现了很多形形、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但这些女性形象往往是依托于男性形象的。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剧中的女主角就有女扮男装的形象,在男装的掩饰下去行为,去展示她的聪明才智。莎士比亚并没有吝啬笔墨来描绘女性,但他毕竟是身在那个年代,他是进步的,但那个时代的局限也必然会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从劝婚诗中女性形象的缺失,我们可以看到,莎士比亚把女性摆在了低于男性的社会层次上,女性因为其生育、哺育功能而存在。莎士比亚并没有给予女性以真正的平等。
三、结语
莎士比亚的劝婚诗是以劝说男性友人结婚生子来保存美丽,战胜时间,与死神对抗以取得永生为主题的。从结构上看层层深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措辞来达到劝说友人结婚生子的目的。劝婚诗在赞颂爱情、婚姻的同时极大地肯定了男性形象,并且给予男性崇高的社会、家庭地位,但却忽视了甚至贬低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形象。莎翁劝婚诗中女性形象的缺失是时代特征在文学作品中的映射,这也恰恰反映了文学源自于生活。
参考文献
[1] 屠岸.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
[2] 王建会.英美文学词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3] 罗益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三个主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
[4] 张慧荣. 从《冬天的故事》看莎士比亚的中立女性观[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3).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