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必须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本文旨在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实效性

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05课程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迎来了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机遇。如何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方案,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明显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是高校理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进一步提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树立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提供理论基础。理想是精神的支柱,信念是前进的动力。正确的理想信念来源于科学理论的武装,来源于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生价值的清醒认识和把握。当前,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唯有强化理论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正确应对各种社会思潮和政治观点,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思想源泉。牢固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坚定不移地为祖国、为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思想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在学生中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提供精神支撑。良好的道德情操是立身之本,自觉的法律意识是成才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传授传统美德和道德修养,阐述国家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启迪大学生认识什么是高尚、卑劣、善恶、美丑等,引导学生提升精神境界,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支持保障。全面发展需要具备科学素质,健康成长需要掌握思想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帮助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既打开视野、丰富知识,又增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发展智力因素,又发展人格因素,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做到知行统一,德才并进。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避免空洞说教。一是要联系国内外的社会实际,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二是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正确认识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思想上的困惑,澄清学生认识上的误区;三是要联系中国革命的历史、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用生动详实的背景材料丰富教学内容,解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

2.坚持科学性和导向性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就会丧失其价值。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要求,在教学中必须旗帜鲜明地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突出理论的科学性,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着力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理想和价值取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路和对策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实践创新,探索新思路,寻求新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就是要以转变教学观念为先导,牢固树立“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人文关怀和指导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逐步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学生被动接受向主动探求转变,由以强调学科专业系统性、理论性向讲求针对性、实效性转变;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提升,在平等交流中追求真理,在对社会现实思考中选择真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把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并促进其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要求,以学生本位标准反思和评价教学效果。同时,既要坚持教育、引导和激励学生,又要尊重、关心和帮助学生;坚持从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完善课程体系,精心编写教材。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按照“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专题讲座课程”的思路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主修、辅修相配套的系列课程,再辅之以专题讲座课程,从而形成立体交叉式的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及时吸收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思想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其次,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编写全面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的课程教材;同时,适应教学需要组织编写有关辅助教材,形成包括基本教材、配套教材和电子音像类教材等在内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3.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实效性。

探索适应实施新课程方案及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第一,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贴近学生实际,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把单向“注入式”教学引向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认真探索、灵活运用启发式、参与式、问答式、探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第二,教学手段现代化。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建立教学互动网站,把课堂延伸到网上,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相宜的表现形式,构建一个全新开放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有条件的高校应尽快组织研究制作“精彩一门课”全程教学示范片和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具有浓厚的情感性和强烈的吸引力。

第三,实践教学规范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主动引入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激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长效保障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学分,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把教学实践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建立和发展实践教学基地,促进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

第四,教学考核综合化。打破传统教学考核的程式化,改进和完善现行考核评价方式和手段,逐步建立一套闭卷与开卷、笔试与口试、平时作业与期末测试、理论道德认知与实际表现相结合的综合考核的科学评价体系。同时,要改变只关注考试成绩,不考虑日常行为实践的学用分离现象,要把理论知识的考核与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表现结合起来,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4.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建立教学资料数据库。

高校要鼓励、支持和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重点加强对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内容和教学体系的研究,加强各门课程之间以及与中学相关课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紧紧围绕新教材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教学重点、社会热点、理论难点等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建立教学资料数据库,丰富和优化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与科研搭建信息资料服务平台。

5.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努力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如何,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教育者和传播者,也是大学生思想智慧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更是人格的影响者、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对待马克思主义只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较高的学识水平和良好的师德形象,开拓教学新思路,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要苦练“内功”,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把自己锻炼成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学科的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把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以科研成果提高教学层次和丰富教学内容,以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升科研的层次和水平。高校要重点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格局,努力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骨干。

参考文献

1 靳 诺、郑永廷、张渤军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永章.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