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蒙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蒙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蒙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主动地探索获取民族语文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是不行的。因而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双边有效的互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主人翁的态度,使学生愿学、乐学、善学。这是众多蒙语文教师的共识,我们都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奉献、求真、创新、奋力前行,实现人生价值。下面就谈谈本人几年来在蒙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由已知到未知,由感性到理性,这是一般的认知规律。蒙语文教学自然应遵循这一规律。如离开这一规律,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就无从谈起。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和学习兴趣。

1.由相似的内容引入课文

蒙语课文的文体较多的是介绍蒙古地区,从而了解蒙古民族的灿烂文化,由民族英雄陶格图的出生地吉林省的前郭尔罗斯旗导入到黑龙江省的后郭尔罗斯旗。从中国的版图上直观的找到两个地区,使学生易于接受,由此导入学生能更好地领悟两个地区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哈不图萨尔的后代,将地名与民族情感融为一体。

2.由相关的内容引入课文

在教学《蒙古人》一文时,先放映一段资料《蒙古草原》的蓝天、碧水、草地、牛羊、马群等场面,然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接着追问:“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大多数是什么民族的?蒙古人都集中在哪?有多少人口?他们的语言情况怎么样?”这就很自然地导入新课文的学习。

3.由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入课文

如学《好汉三艺》一课,教师先设置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找两名学生演示摔跤”学生回答后,教师趁势引导:“蒙古摔跤是传统的体育活动,它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摔跤,具有民族性,现在是大众化的传统体育。下面让我们目睹一下那达慕大会上的蒙古摔跤,同时再现其他两项射箭、赛马。”师问:“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射箭、赛马。”临时让学生模仿几个动作,师给予指导并介绍这三项是蒙古族的好汉三艺。在这种轻松的情景中体验到蒙古体育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二、课堂教学要以学生活动为主

在蒙语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这样的尴尬:有的内容教师讲得深、讲得透,甚至反复强调,而学生依然没有掌握,这是因为教师的“教”未能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如果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有所发现,就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开展多形式的学生双向活动,让学生讨论、质疑,教师把功夫用在“导”上,引导、指导、诱导学生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出现,而是以朋友、以学习的伙伴出现,教师甘愿放弃,把表现的机会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显露才华。让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学习生字词;让学生当“小记者”,向老师、同学提问。让学生当“辩论家”,两人一组展开争论;让学生当“演说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让学生当“编辑”,自编小报;让学生当“命题人”,设计课堂练习。

三、思维训练要注重创造性

现代蒙语文教学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力求要把具有思维价值的东西拿到课堂上来。

1.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有识之士提出了“大语文”的观点,学生知识的获得不完全在于多学几篇课文,从某种程度上在于课外阅读。学习《蒙古人民的礼节》一课,让学生了解的只是一些常见的礼节,通过课外阅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会回想到更多的礼节,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2.课堂的探究性学习

教师不再囿于教参,惟教参为准则,而是引导学生做探索者、创造者。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与课本不尽相同的观点,让大家展开讨论。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针对共性的问题展开探讨,蒙汉语的互译受民族语言的限制,翻译可以有所不同。对提出的问题不一定要有统一的答案,但一定要正视创造性思维训练的过程。

总之,实施蒙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尝试学生课堂主动参与效果更佳,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法国作家都德也曾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有牢牢记住自己民族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只有学生带着民族的责任感、自豪感,走进课堂、深入课堂、乐在课堂,无穷的动力才会在45分钟迸发出来。教师在课堂上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一切围绕学生展开活动,融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于一体的课堂,学生求知兴趣浓,更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我们借教学改革的东风,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蒙语教学,研讨出符合自己特色的新的教学法,为民族教育之花增辉添彩!为民族语言的传承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