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高专《工厂供电》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高专《工厂供电》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工厂供电》是高职高专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建设好这门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课程与工作岗位的对接。本文对《工厂供电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课程理念、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工厂供电》 项目教学 教学改革

1.引言

《工厂供电》就是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与分配,《工厂供电》这门课程就是研究如何向工厂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并保证其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的一门科学,该课程的特点是:先修课多,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要求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安装、维护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为今后从事供配电技术工作奠定基础。为实现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对《工厂供电》课程进行改革,由传统教学改革为项目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达到教学为生产服务的目的。

2.高职高专《工厂供电》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工厂供电》是高职高专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是很理想,与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对知识的需求有差距,学生的实践能力欠缺。为了满足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必须对《工厂供电》课程进行改革。

3.高职高专《工厂供电》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3.1对《工厂供电》课程理念、思路进行重新设计

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实用性强的特点,以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前提,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为主线,努力探索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等五个对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以满足岗位职业技能需求为目标,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本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为培养重点,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参照国家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通过岗位调研,与企业共同确定岗位,按岗位能力确定岗位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配置课程、构建课程体系。按典型工作任务需求选择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反映职业标准。

针对工矿企业变电所电气运行、维护、检修岗位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其工作过程所包含的工作任务群,对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模块,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教育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着眼于蕴含在动态行动体系之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重构专业的课程体系,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按工作流程划分为若干具体的学习情景(学习任务)。深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和情境教学、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按照专业岗位定位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提炼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思路进行课程开发。重视教学过程监控,将过程考核与任务抽查考核有机结合,且在过程考核中增加理论环节考查,加强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与总结提高,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知识与技能同步达标的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3.2对《工厂供电》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本课程依据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将课程内容设计为概述、高压电气设备、电气主接线、配电装置及接地装置、二次回路等五个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划分为多个学习子项目。

3.3对《工厂供电》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3.3.1仿真教学法

工矿企业变电所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操作事故带来的后果严重,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极高。为培养学习的操作技能,充分发挥仿真实训的优势,积极运用仿真教学。在仿真机上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学边练,对工矿企业变电所电气设备进行运行操作、故障模拟与处理,获得工矿企业变电所安全运行操作的知识与技能。仿真控制室与现场控制室实现全范围模拟,具有真实的现场氛围,仿真机上的实际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仿真教学提供了多次重复训练的机会并能进行过程评价。

3.3.2四阶段技能训练法

技能训练教学主要由以下四个步骤组成:

(1)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讲解任务要求,讲授必需的专业知识。

(2)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边示范操作过程边讲解工作要求与操作程序,告诉学生怎么做,学生模仿操作进行练习,通过理解操作过程。

(3)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训练,教师巡回指导,并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得到反馈信息,纠正错误。

(4)师生共同评价。学生完成训练任务后,完成项目报告,师生共同对训练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并归纳总结。

3.3.3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中引入来自工程实际的案例,通过案例讲解、学习相关知识,学生通过案例讲解分析,加深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如提供生产实际中发生过的事故或缺陷,描述事故发生过程的现象,组织学生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讨论、提出预防、处理事故的方法,然后在仿真机上进行验证,学会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总结经验教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应用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安全生产意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讨论,培养了沟通与表达的能力。

3.3.4任务驱动教学法

本课程有五个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设计了与典型工作任务结合的学习子任务,在教师和企业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布置任务、问题,学生带着任务问题深入到课程中,针对任务通过学习、实施、实践体验等环节,完成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习得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5角色扮演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10KV/0.4KV变电所为课程学习的载体,模拟工矿企业的真实场景和工作任务,学生3-5人分为一小组,每一小组为一个实际岗位,按照工矿企业变电所的实际岗位,学生和指导教师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如站长、班长、普通电工等,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具体任务。“角色扮演法”使学生体验了工矿企业变电所的真实岗位和生产任务,在学校学到了企业的工作方法,并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岗位责任意识。

4.结语

《工厂供电》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其特点是内容涉及面广,工程实践性强。为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供电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达到高职高专课程标准要求,几年来,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法,有效建立了课堂和社会生产的联系,加强了课程教学环节的工程实际训练,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扩大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介才.工厂供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2]石博雅.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考试周刊,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