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汉画像石博物馆展陈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汉画像石博物馆展陈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画像石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汉画像石遗存并加以妥善保护,依托独特的展陈形式将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展现出来,是相关博物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本文结合汉画像石的形态特征,阐述汉画像石这种特殊的艺术品在展示陈列时运用的独特设计方式方法。

一、汉画像石保护、陈列工作现状

我国发现汉画像石的地域很广,分布区域主要有4个中心:一是河南南阳、鄂北区;二是山东、苏北、皖北区;三是四川区;四是陕北、晋西北区。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县等地也有零星发现。汉画像石虽然发现地域广泛,但保存状况却令人唏嘘。

由于宣传普及程度不够,在民间,很多人对汉画像石缺乏认识和了解,部分汉画像石散落在民间,成为摆垒猪圈、铺路用的普通石块,还有一些则被随意露天堆放,任凭风吹雨打,导致石材风化,画面破损,严重降低了汉画像石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此外就博物馆的藏品范畴而言,汉画像石一般都是巨大笨重的石块,难以移动,在搬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磕碰的现象,石材一破便残,难以修复,严重破坏文物的价值。汉画像石本身的易破损性,为它在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带来一系列不利因素。许多博物馆为了图方便,其画像石展品陈列几十年不变。陈列的单一性和死板性,不仅难以吸引参观者的眼球,更难展现汉画像石的价值。

显然,在全面保护汉画像石的同时又合理地展示、利用它,是许多相关博物馆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汉画像石博物馆应有的保护手段及独特的展陈设计方法

在博物馆陈展中,与其他文物和展品相比,画像石具有体积较大、分量较重、艺术形式独特等特性,因此,在保护的基础上探索合适的展陈方式,是许多藏有汉画像石的博物馆尤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一)对汉画像石的保护具备的两种应用保护手段:

1 提高博物馆内在环境的保护水平

针对汉画像石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博物馆在摆放、陈列、展览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避免碰撞。汉画像石丰富的地区目前已建立专门的汉画像石馆,把具有代表性的汉画像石陈列于专设的玻璃柜内,柜与柜之间按一定的比例稳固,避免触摸移动,把大量重复的以及代表性不强的汉画像石按照类别和雕刻手法等置于不易碰撞到的空间内,既方便展览,又不易碰撞。其次,避免展厅(展柜)里温差过大。尽管石材对温度的变化不是那么敏感,但石料受热胀冷缩的影响,仍会引起物理结构的损伤,因此合适的温度也是保护汉画像石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博物馆内,不要把汉画像石置于温差太大的区域,如强烈的阳光下,或靠近窗户附近。再次,置放于相对干燥的环境中。虽然汉画像石―直被置放于墓地或祠堂,但出土后的汉画像石受湿度的影响也比较大,经常被放于室外的汉画像石,由于雨水的浸渍,许多汉画像石的画面已模糊,甚至有的已没有画面,和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博物馆中的汉画像石要放在湿度较低的环境中。

2 提高技术手段,做好修复还原

到目前为止,我国各地博物馆中收藏的汉画像石大概有―万余件,不可谓不丰,但受场地、资金等硬件条件的限制,在博物馆中展出的仅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而且展品的更换率极低,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大。如果博物馆能利用科技手段,将汉画像石大量地制成各种类型的数字化影像,用数字化资料可存储、可传递、可处理、可再生、可利用、可共享的特点,可以弥补汉画像石的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以及易损坏等缺陷。利用细致拟真的图像虚拟技术,可以预先展现汉画像石修复后的影像,从而检验修复技术、手段的可行性;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可以考察修复过程中的各项细节和修复后的耐久性,以此避免修复过程中出现的杂乱无序性,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持久修复;虚拟图像技术则可以大量而完好地从多角度展示汉画像石,使汉画像石实体保存在更加严密的环境中,从而延长汉画像石的寿命。

此外,除了多方面的保护,汉画像石博物馆展示也承载着传递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责任,所以也应注重与观者交互性较强的互动和沟通,并且要充分考虑受众心理,以人为本。这些必须依托设计手段来完成,故汉画像石博物馆展陈设计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延到内涵,以小见大,旁征博引,寻踪溯源的原则,其内容组织和展示始终应该把握着“人馆环境”以及“空间――时间――空间”的脉络。

(二)基于上述考虑,汉画像石博物馆应秉持以下展陈设计原则:

1 原状陈列法。源于国外博物馆陈列类型的“模拟性陈列”和“原状性陈列”可合理运用到画像石的陈列展示上,此种做法也可称为“情景再现”展示设计。其原则必须是以史实为依据,运用模拟某一时期真实的场景来揭示当时社会生活的状态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和艺术创造性。它在展示中的“情景再现”―定是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真实”(譬如模拟画像石的制作场景,再现汉代的“厚葬”的风俗场面),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是嗅觉等,给观众以各个感官的认识,更有利于人们对历史社会的了解。具体实施中通常与全景画、半景画、多媒体技术、虚拟成像技术等结合运用。

2 规模化展示。使用画像石、砖实物,配合展示主题,通过对大量画像石的合理放置布局,形成“石林”“碑林”,形成相对的展示规模。这种展陈方式简捷、直观、明了’可以使观者更直接看到实物,从而带来一种相对震撼的心灵感触。

3 墙体嵌入展示。半立体的设计手法,将实物与装饰性墙体融为一体,既突出画像石主体,又与展示氛围有机融合,相映生辉。

4 拓片展示。制作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人们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石器、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拓印出来。这种技能可用于画像石、摩崖石刻等的复制领域。限于运输、体积、重量,以及画像石的主题内容等因素,博物馆可制作画像石拓片,以之作为展示方式。

5 实物仿真展示。对于那些体量大,又不便于拓片的画像石,采用轻体材料制作仿真品进行展示,亦是常用的一种展示手段。目前,轻体材料的多样化,仿真技术的精湛化为生动还原大体量的汉化像石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

此外,汉画像石博物馆除了展陈设计独特外,在选择展示装置上以及灯光效果上也具备―定的独特性。通常在进行的文物陈展时,展示装置(展柜、展台、展具等)的功能,既要考虑对文物的展示,又要细致地考虑对文物的保存、保护,所以对展示装置在密闭性、温度、湿度、安防以及展柜的开启方式等都要做周密的设计与制作。用于画像石的展示装置,一般均采用开放式展柜与低平式展台,让观者既能近距离观看,又能保证展示效果。

由于画像石具有体量较大,多侧面观赏,以石刻纹理为主要展示内容等特点,所以在灯光效果设计上,区别于一般的展品所用灯光,不能选择具有放射性的灯光,此外还要严格控制光源的温度。

结语

受制于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画像石布展方法、布展手段和布展理念目前尚在探索之中,但博物馆业界的内外的专业人士应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勤于实践。只有借助合理的展陈设计,汉画像石这一独特的文化遗存才可以更好地把某一时段历史文化的灵魂展现给公众。完善相关的展陈设计,对于推动对汉画像石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进展,更好地弘扬和利用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