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文化史论文

中国文化史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论文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意义现状问题保护的动力保护的基本原则经费的负担和筹措

论文摘要:中国对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可以说刚刚起步,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和手段。本文通过介绍什么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意义、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希望能提供一些关于保护方面的思路,并引起人们对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关注。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众多承载着中华数千年文化、传统、历史的古城镇,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华夏大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文化体验的追求日趋流行,“历史文化城镇”开始为人们所熟悉。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含义

所谓历史文化城镇,就是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街道景观。例如,带门楼的宅第,树木繁茂的庙宇,高耸的城郭、宝塔,以及文明开化以后所产生的西洋建筑、桥梁、濠河……等的姿态。[1]每个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有其深远的由来和历史,如果能够为来访者提供详细了解的资料,则必然会给人们很大教育;如果能将它们组成一定形体,创造出我们四周的“环境景观”,那么就可以使平常完全生活在异地的人,扩大生活范围,弥补生活体验的不足。我们亲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的国土上,可以创造出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来。

但是文化城镇并不只是给外来者赏心悦目。文化城镇犹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这里反映着人们的实际体验,这是无法代替和置换的,他们将视它为自己的故土故乡。

所以,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就是在保存历史文化城镇物质遗产的同时,如民居、街道、桥梁,保护城镇建筑群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性环境。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意义

全文阅读

中国法制史课程多元化法学的论文

因此在以追求“务实”的法学教育环境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已经成为一门渐趋弱势化的学科。

运用讲授教学法,系统传递核心知识

由于中国法制史这门学科是以中国法制发生、发展为基本线索,以大量史料为理论来源,具有时间跨度长、涵盖内容广泛且零散、文字艰深晦涩、专有名词难以理解等特点,因此教师在采用讲授教学法时,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一)优化教学内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在讲授宋代法律制度时,教师先简要介绍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提高、文化教育的兴盛和思想观念的更新,还使得宋代法制文明依然居于世界的前列。随后教师以重点和难点为主线系统讲授核心知识体系,在两宋法制指导思想方面,应重点讲授程朱理学和永嘉功利学派对宋代立法思想的影响;在立法活动上,主要讲授《宋刑统》、编敕、编例和条法事类;在行政法律制度上,应着重于两府三司的中央行政机构、由御史台和谏院组成的中央行政监察机关、宋代科举制度改革和历纸、磨勘等职官考课制度;在刑事法律制度上,应把重点放在《重法地法》等刑事特别法和折杖法、编配法等宋代独具特色的刑罚制度上;在民事法律制度上,教师讲授的重点是,宋代因佃户、雇工、婢女等有了民事主体资格而扩大了民事权利主体范围,婚姻制度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而进一步强化了夫权,宋代物权体系以所有权、典权、永佃权等为主要内容,契约制度以担保制度、契约中介制度和竞标缔约制度为主要特色,继承制度主要是宗祧继承、户绝继承以及女性、遗腹子、私生子、义子、赘婿等的财产继承;宋代经济法律制度可结合王安石变法讲授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和市易法等,此外还有独具特色的禁榷律法;在司法制度方面,重点介绍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和审刑院,宋代临时审判机构——案议、制勘院、推勘院,还应结合《洗冤集录》、《折狱龟鉴》和《棠阴比事》等着作讲解宋代证据制度。 (二)从学生熟悉的背景知识人手,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笔者发现,学生们对他们所熟悉的的背景知识却很感兴趣。因此,教师应尽量以学生熟悉的背景知识为切入点,由此展开知识点的传授。在讲授宋代婚姻制度时,可以引领学生赏析宋代词人陆游的着名作品《钗头凤》。宋律明文规定,尊长对卑幼有主婚权和干涉他们婚姻的权利,因此尽管陆游和唐婉“伉俪相得”,但是“二亲恐其惰於学,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在讲授宋代良贱制度时,通过介绍抗金英雄岳飞父子被害后,其亲属遭到流放而没籍为官奴婢,揭示籍没罪犯为奴婢的制度在南宋遭到废弃。在讲授刺配刑时,结合《水浒传》第二十七回的记载,刑部官将武松杀潘金莲、西门庆的行为定性为“斗杀”,遂得减死,判“刺配二千里外”之刑,揭示宋代以刺配刑惩治凶徒已是司法中的普遍现象。以苏轼通判杭州时在风流和尚杀人案中的判词为例来阐释宋代法律与文学的关系,苏轼的判词是:“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空持戒。只因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毒手伤心,花容粉碎,色空空色兮安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全文阅读

试论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之中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含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饱含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本文探讨了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两者融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含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饱含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激励和引导作用。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之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以及创设教学情境等形式实现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的融合,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提高个人认识、提升自身修养。

一、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1、 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西方腐朽文化和思想随之不断涌入,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以致出现了许多中学生热衷于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却不知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领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感悟古人的精神气质,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例如教师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可以将儒家的“孝”文化、古代知识分子追求人格气节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教学,这样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全文阅读

论中国的茶艺及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兼谈中日茶文化的不同发展方向

[摘 要]早在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甚至远播青藏高原,并且出现了“茶道”一词。但是陆羽的《茶经》及以后的茶书都不提“茶道”,而是重点阐述品茗艺术(茶艺)。相反,日本将中国的饮茶引进本国之后,却发展为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茶道。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中日两国茶文化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中国文人们将饮茶发展为一门生活艺术,日本的僧侣由将饮茶变成为佛门清规。

[关键词]茶艺;茶道;中日茶文化;发展方向

On China's Tea Art as well as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Tea Culture.

——the Different Developing Directions of Tea Culture in China and Japan

Abstract: Early in Tang dynasty, the trend of tea drinking spread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the Chinese word Chadao(茶道) came forth, which disappeared later, and the book "Tea Classics" wrote by Lu Yu and other books on tea focus on explaining the art of enjoying tea (which is called Tea Art). Oppositely, Japan, after in- troducing tea drinking from China, has developed Chadao(茶道) under the thick religious sense. Different history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have led to the different developing directions of tea culture in China and Japan. Chi- nese scholars developed tea drinking as an art in life, while Japanese monks and priests regarded it as Buddha regulations.

Key words: tea art; Chadao; Chinese and Japanese tea culture;developing direction

“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由台湾茶文化界首先创造出来的,用以概括品茶艺术的内涵。但是品茶本身却是很早就存在,并且在品茶过程中生发出茶道精神。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茶艺与茶道无疑占据核心地位。不过与脱胎于中国母体的日本茶道相比较,中国的茶道似乎显得薄弱些,这很让一些爱国心特重的国人觉得尴尬,尽管底气不足,还是要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辩解。但是历史是客观存在,用不着回避,感情用事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不足之处,权当抛砖引玉,请大家指正。

全文阅读

试论初级阶段留学生中国历史文化课的几个教学方法

摘 要:中国历史文化常识课是高级阶段留学生常常开设的一门课程,但现在来华留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课也有着比较强烈的学习需求。如何在学生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教授这门课,本文试着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对外汉语 初级阶段 中国文化教学 方法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2012B201)

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学习汉语,来华外国留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这些来华的留学生学习目的不尽相同,学习时间也有长有短,从几周的体验式学习到几年的专业学习都有。对外汉语教学除语言的教学外,文化教学也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20世纪八十年代起,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逐步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视并展开了研究讨论,到现在已经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

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化教学,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如中国的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以及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二是指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的教学。本文所谈论的对象是后者。

根据当前的对外汉语课程设置,中国历史文化常识课一般开设在中高级阶段,学生水平一般较高。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这门课作为必修课开设在本科三年级。但是,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他们也有学习这门课的愿望,而他们的汉语水平又处于较低的层级。那么,我们能不能为这部分学生开设这门课呢?如果可以开设,该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

我们认为,可以为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开设这门课,只要教学方法运用得当,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教师用语的运用

全文阅读

历史文化与中国古建筑论文

一、重庆地区古建筑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概况

这一时期是文化交融的时期,先后经历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统治,两次湖广填四川(一次是在元末明初,一次是在清代前期)等的影响,造成了会馆的兴起。清末重庆开埠后,外国建筑文化渐渐对本土建筑造成影响,出现了西方风格的建筑、教堂等,也出现了富有当地特色的吊脚楼、古镇建筑、寺庙道观、会馆等。通过重庆考古所对慈云寺遗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察了寺庙主体及附属建筑遗迹33处,包括殿基址4处、房址2处、院1处、排水沟8条、道路4条、焚烧坑6个、佛台7个、佛龛1处。出土了铜、铁、陶、瓷、石等各类明、清时期遗物百余件。本次发掘工作最大的收获是弄清了寺庙主体区域的布局与结构。此次考古调查发现了大型台基5进、石碑3通、各类题记8则、各类造像5尊、精美石构件9件及墓地3处。结合出土碑刻、题记及石质文物雕刻工艺和风格判断,此处早期建筑基址的年代上限可及明代晚期,下限至乾隆五十四年;晚期建筑基址的修建年代则为乾隆五十五年,慈云寺遗址是重庆地区目前保存最好的古代寺庙基址,其布局清晰、结构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佛教考古价值,是认识与研究重庆地区的历史文化、明清时期佛教寺庙布局特点的重要实物参考。在汉东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城墙、房址、墓葬、灰坑、水沟、道路、陶窑等各类遗迹101处,房屋的柱洞、排水沟和墙体的基座等都被完整保留下来,面积共计10000平方米。此古城涵盖了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汉代、唐宋元及明清各个时期建筑风貌。随着文物发掘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揭示了重庆这一时期古建筑的文化原素和本地特色。时代不断地变化,各地区文化相互交流,地方特色建筑逐渐与古镇相互融合(如徽式建筑)。特别是重庆开埠以后,本地建筑受到外国建筑元素的影响,出现了西式的圆拱、柱式等特征。

二、重庆地区古建筑的主要特征及现状

重庆地区古建筑是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缩影,它除了继承了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基本构造,还有它自身的特色,虽然保存至今的很少,但是留下来的仍然具有很大的文物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一)古建筑的类型

重庆古建筑的类型有军事设施、公用设施、民用设施、园林设施和其他的古建筑形式。

1.军事设施。重庆因为地理环境特点的原因,有着非常丰富的军事建筑,如城墙、城门、碉堡等,这些军事建筑及设施分布在许多古城镇之中。重庆历来都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如巴南区的丰盛古镇在古代是通往南川、涪陵的必经之地,其在清代修有数十座用于防御的碉楼,现今保存完好的有10座。

2.公用设施。历史上重庆地区的公用设施有寺庙、道观、会馆、墓葬群、古镇村落老街和道路等。寺庙有很多,包括双桂堂、慈云寺、罗汉寺等;道观有老君洞、张飞庙、南山老君洞、沙坪坝龙泉洞等;会馆有湖广会馆、禹王宫、文昌宫等;墓葬有岩墓、砖墓、土坑墓等,古镇村落老街有磁器口、涞滩、双江古石板街、清西沱云梯街、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罗氏宗祠、巴县衙门等。

全文阅读

论文实例:中国北方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恢复及其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任战利,男,1961年07月出生,1994年09月师从于西北大学赵重远教授,于1999年07月获博士学位。

摘要中国北方是不同板块或块体的拼合体,发育其上的不同盆地叠置在不同构造单元之上,具有不同的构造样式及地质发展演化历史。中生代以来受到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和破坏。早、晚时期盆地的相互叠置,使其热演化历史呈现十分复杂的局面。恢复各盆地的热演化史不仅可以为盆地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直接为生产服务,而且可为陆内或板内大陆动力学和盆地动力学研究提供依据。本文以“活动论”及地质发展的“阶段论”思想为指导,将区域地质背景与盆地演化史相结合,应用多种古地温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对比,分别对中国北方各盆地热演化史进行了恢复,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块北方各盆地的古地温梯度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对不同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了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及进一步勘探的领域。

中国北方东北地区的松辽盆地、二连盆地,都为典型的裂谷盆地,具有相似的构造发展史。松辽盆地现今地温梯度为3.70℃/100m,平均大地热流值为68.65mW/m2,现今地温场具有中部高,边部低,呈环状分布的特点。多种地温研究方法表明松辽盆地古地温高于今地温,晚白垩世古地温梯度为5.00—6.00℃/100m,远高于现今地温梯度。

二连盆地热演化史研究十分薄弱,现今地温梯度在3.00~4.30℃/100m之间,其平均值为3.50℃/100m,估算的大地热流值在56.21~81.59mW/m2之间,平均为69mW/m2。二连盆地凹陷众多,分隔性强,各凹陷现今地温梯度及生油门限明显不同,生油门限受古地温控制。早白垩世地温梯度在3.50—5.50℃/100m之间,平均值约为4.66℃/100m,中侏罗世古地温梯度更高。

华北地区鄂尔多斯、沁水、渤海湾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之上,古生代华北盆地沉积、构造稳定,地温梯度较低。中生代晚期华北盆地经历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这次构造运动使华北东部地区隆起,西部地区坳陷。东部隆起区为降温过程,西部坳陷区为增温过程。中生代晚期鄂尔多斯盆地古地温梯度在3.30—4.80℃/100m之间,主要集中在4.00℃/100m左右;沁水盆地古地温梯度为5.56/℃100m;华北东部隆起区古地温梯度约为5.25℃/100m。新生代以来鄂尔多斯、沁水盆地整体抬升,发生降温冷却,而渤海湾盆地拉张断陷形成裂谷盆地,地层温度逐步增高。现今鄂尔多斯盆地、沁水盆地地温梯度分别在2.20—3.10℃/100m和2.60—3.00℃/100m之间,大地热流值分别为63.40mW/m2和61mW/m2。渤海湾盆地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值分别为3.58℃/100m和61.53mW/m2。

河西走廊地区的酒泉盆地群是两期不同性质,不同世代盆地叠加而成。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为拉张盆地,第三纪以来为挤压坳陷盆地。酒东盆地、花海盆地、酒西盆地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值都较低,地温梯度在2.51—3.00℃/100m之间,大地热流值在50—57mW/m2之间。中生代晚期花海盆地、酒西盆地、酒东盆地古地温梯度高于现今地温梯度,可达3.75—4.50℃/100m。花海盆地古地温高于今地温,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受古地温控制,酒西、酒东盆地热演化程度主要受现今地温控制。

吐哈盆地为新疆境内三大沉积盆地之一,现今地温梯度为2.50℃/100m,大地热流值约为44.48mW/m2,地温梯度分布总体上具有东高西低的特点。古地温恢复表明吐哈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温梯度较高,可达2.31~3.61℃/100m,平均值约为3.00℃/100m;早中侏罗世地温梯度较低,小于3.00℃/100m。吐哈盆地哈密坳陷、台北凹陷、托克逊凹陷构造热演化史差异较大。哈密坳陷、托克逊凹陷部分地区古地温高于今地温,主生油期较早;台北凹陷晚侏罗世以来虽然有过短暂抬升剥蚀时期,但总体而言,一直处于持续埋藏增温过程,有利于油气生成和保存,现今主力烃源岩八道湾组、西山窑组仍处于成油高峰期,是最为有利的勘探区。吐哈盆地油气具多期成藏的特点,可明显的分为三期,分别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及渐新世一中新世。

中国北方古生代华北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稳定的克拉通之上,克拉通面积大,沉积构造稳定,沉积层厚度薄,具有低的地温梯度及低的古地温。吐哈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之上,经历了拉张—裂陷作用,构造活动性强,地温梯度高于塔里木盆地及华北盆地。

全文阅读

中国古典舞历史文化论文

一、中国古代舞蹈形态秉承的历史文化精神

中国古代舞蹈不同的时期的形态都或多或少的对戏曲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戏曲艺术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借助于舞蹈,而且使舞蹈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之所以称戏曲艺术是中国古典舞的终结形态,也正是因为它融合了中国古代舞蹈从上古巫乐到宫廷舞蹈再到民间歌舞表演形式的精华,并能集中体现我们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的舞蹈形态。“圆流周转”的运动时空观。从戏曲舞蹈运动方式来看,包含着“欲左先右”“圆弧轨迹”的运行,并且还包含有“反复其道”“极则复反”的宇宙时空运行规律。比如:“拉山膀”“云手”“圆场步”等一系列的画圆动势。这样的动作形态正好与道家的“阴阳转化”不谋而合。可以说戏曲舞蹈的动作是糅合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而来的,这种“圆流周转”的运动时空观是戏曲艺术沉积的历史文化精神之一。“得意忘形”的人体审美观。由于这种独有的“圆”的运动方式是寄附于人体之上的,在戏曲舞蹈形态中还会沉积我们民族的人体审美观。中国古典舞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通过对人体的限制来体现“行云流水”的审美意象。所谓“得意忘形”,是不注重人的外观体态而重人的内在品行,这就与西方崇尚自然美、爱好人体艺术的思想有着本质的差异。然而这种对文化审美的限制也导致了在服饰上对人体的限制,演变到最后则成为了对女性身心有极度破坏的“缠足”。

二、中国古代舞蹈表演形式对当今古典舞发展的利与弊

中国古代舞蹈在从民间向宫廷和古典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把歌舞乐完全的分离,而是更好的吸收了这一经典的结合方式,有了更高层次的观赏价值。不仅是中国,亚洲舞蹈的表演形式也在发展中趋向于三位一体的传承,如中国的戏曲,日本的歌舞伎,朝鲜宫廷的“唐乐呈才”。从古到今“歌舞”两个字从来分不开,人们不管是在节庆活动时,表达爱情时,表达丰收的喜悦时,还是在祭祀、仪式活动中,都会出现舞者边跳边唱的场景,不少活动中舞者还会拿着民族乐器,边奏边舞蹈,或是众人在旁边边唱边奏乐,舞者在中央舞蹈,这样充分调动了群众的情绪,让每个人把自己的喜悦和情感宣泄出来,自娱性强。在中国古典舞蹈音乐向戏曲转化的过程中,这种歌舞乐三者结合的表演形式被逐渐认可和确定下来,京剧和各地的地方戏曲也被当做一种完整的艺术形式被后人传承和表演着。

与中国对比,在同一时空发展的西方艺术则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起初的芭蕾舞只能是在歌剧和一场表演的席间休息时段表演,后来才逐渐发展为独立的艺术。舞蹈和歌曲表演也完全的被分开。我们不能说那种艺术形式更胜一筹,但是对比芭蕾的继承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对经典的戏曲文化了解的太少,继承下来的传统剧目也太少。相比西方人对芭蕾的热衷程度,我们对戏曲的热衷就远不如人。虽然歌舞乐的结合,让我们的艺术发展到了一个高度统一的局面,可是明清前的很多经典古代舞蹈并没有被我们继承和发展,这也许就是文化高度结合的一个弊端。然而,芭蕾艺术在众多艺术家的努力之下,逐渐发展为独立的表演,我们不会看到芭蕾舞者在舞台上又唱又跳,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只有肢体语言。中西对比来看,并不能简单的说那种形式更胜一筹,可以肯定的是单一的表演形式和完全歌舞乐的结合都不能满足我们对于古典舞蹈继承和发展的需要。西方的艺术家们也在反思自己的艺术发展之路,在很多人厌倦了芭蕾的单调后,他们也在向歌舞乐结合的形式努力,比如新型的艺术形式——音乐剧。而中国的艺术家同样也该反思,我们的优秀传统艺术不仅是各种戏曲表演,还有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宫廷燕舞,宋代的纯舞等,既然在戏曲之前有如此多优秀的古典舞蹈,我们就应该学习和继承它,而担此重任的中国古典舞系在这条路上还需要走的更远。

三、当代中国古典舞建构的反思

建国以来,北京舞蹈学院建立了自己的中国古典舞领域,开始发展当代的中国古典舞。但是由于多年的战乱局面,艺术文化已经被长期的忽视而发展缓慢,所以在建国初期,中国的舞蹈事业刚刚起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也几乎是大多借鉴了戏曲的动作语汇,而学生的训练体系也只是选择芭蕾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很大的突破。直到80年代“身韵”课的创建和施行才逐渐改善了中国古典舞的教学和创作,然而这并没有从根本改变已形成的芭蕾训练体系和风格化古典舞的矛盾关系。直至现在,中国古典舞系仍旧存在这样的矛盾。就现在的古典舞而言,借鉴戏曲舞蹈的精髓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戏曲舞蹈是从中国古代舞蹈发展而来,并且秉承着中国古典的历史文化精神和审美意向。然而上面也说过,中西方的审美差异导致了两者的审美感受截然不同,既然如此用芭蕾集训作为古典舞系学生的基本训练体系当然不太合适,这也就是当代古典舞功能与风格的冲突。特定的训练体系对应特定的身体功能,这样才能使这个学科逐渐完善。从编创角度讲,目前很多古典舞的作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典舞,这也就使很多舞蹈在参赛或者演出时难以定义舞蹈类别,既然这样,与其“挂羊头卖狗肉”还不如直接改变方向叫“中国现当代舞”。其实,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没有什么不好,西方现代舞给中国的舞蹈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东西方的融合也是多元文化的产物,“中国舞蹈”有这样的创新一定程度上是有利的,然而在这个创新下面我们仍然不能丢掉的是“中国古代舞蹈”的这块牌子。

近几年汉唐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古典舞的一大发展,汉唐舞蹈具有中国古代舞蹈文化的相当代表性,发展汉唐舞也能体现出古典舞系建构的多元探索,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孙颖老师的不懈努力。提到孙颖老师就不得不提《踏歌》《楚腰》等经典舞蹈,这些舞蹈的背后是多少年的潜心研究所造就的,然而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如此的“十年磨一剑”,现代社会的“短、平、快”让很多学者心浮气躁,这也就是我们担心,前人在恢复古典舞经典的同时,一些人又开始破坏它。纵观这次桃李杯舞蹈比赛,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感受。我觉得现在的节目都经不起仔细的推敲。仅仅穿上古典的服饰,再套上个赋有诗意的名字就是古典舞了吗?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人们都很难静心潜修的去研究和学习一下东西,所以作品中出除了“炫技”之外,没有什么推敲的价值。如果是炫技,舞蹈又如何能及艺术体操呢。文化内涵、历史背景、情感表达、艺术价值,这些都是舞蹈区别于体操的重要因素。因此,从舞蹈本体入手,深挖、细磨,最后完成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有学习意义和观赏意义的剧作。

全文阅读

论中国音乐史上的文化交流

摘 要:中国唐代民族的大融合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唐代的歌舞大曲体现了历史上各族音乐文化交流的融合,也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各族音乐相互碰撞、渗透并交融佛教、道家音乐的产物。代表了当时宫廷音乐最高形式的作品是《霓裳羽衣曲》。

关键词:隋唐;西域文化;歌舞大曲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交流:

中国汉族在民间音乐史上,汉代的“相和歌”和“相和大曲”是以北方地区的音乐为主体的,到“六朝”时,则被以“吴歌”、“西曲”为代表的南方音乐为主的“清商乐”所取代。“清商乐”这一“九代之遗声”从此变成了古老汉族音乐之象征和代名词,至隋唐时期融入“九部乐”、“十部乐”的宫廷音乐之中,“清商大曲”则成为中国汉族歌舞音乐最高形式的一个发展标志。

自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以来,西域音乐便开始渊源不断地传入中原。西亚的生活习俗和音乐艺术开始风靡中原。这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南北朝时期相继由汉化的鲜卑人和鲜卑化的汉人统治,与西域更是血缘相近,地壤相接,“天竺乐”、“龟兹乐”、“康国乐”、“疏勒乐”、“安国乐”等西域歌舞几乎畅通无阻地涌入中原,风靡南北,形成了西域音乐在中原广为流行的蔚为壮观的局面,也为隋唐宫廷燕乐多民族音乐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印度佛曲也从天竺的佛教传播到了南北朝时期,由梁武帝亲制佛曲,开创了佛教音乐的华北。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一个最混乱的时期,这时期的音乐文化都处在一种各族文化音乐大交流、大融合的状态。一方面,汉族传统的“清商乐”承袭了各统治集团各个小朝廷、门阀士族、豪强大富家庭的饮宴娱乐中,另一方面,被叫作“胡乐”、“胡舞”的各少数民族民间又以胜利者的姿态风靡了南北两朝。如:清商乐中著名的舞蹈,《白紵舞》最初为三国孙皓时吴地的民间舞。后来,在统治阶层享乐需求下,它与佛曲相融合,后进入宫廷,盛行于六朝及隋唐。[1]宫廷中的《白紵舞》,虽然改变了最初作为民间舞蹈本来的健康,质朴的格调,罩上了些消极感伤的色彩。在魏晋南北朝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真实而深刻的展现了对生活的强烈追求。在这个基点上,《白紵舞》有它自身的意义。由于此时期常年战乱,人们心灵都已疲惫不堪,此时的玄学盛行,与其并存的还有佛学思想的传入。换个角度来讲,在人类最为悲苦的年代,能使人的心灵得到慰藉的是宗教,艺术只有很小的功能。

除了《白紵舞》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外,还有“胡乐”、“胡舞”与中原舞蹈存在着较大差异。尤其是在上层社会,喜爱胡乐、胡舞成为一时之尚。胡舞“或踊、或跃”的动势姿势特点、“醉却东倾又西倒”的痴狂情调,那样放荡纵情、无拘无束,十分符合鲜卑民族的审美理想。胡舞就是在这样一个适宜自己生长的文化气氛中不断发展,从而彻底改变了舞蹈发展的总体风貌。这种带有“阳刚之美”的风格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追求放荡不羁、超自然的时风颇为一致,形成了同时代精神律动与历史运行步伐的相协共振。这也为隋唐乐舞的空前繁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隋唐音乐交流:

全文阅读

编纂新文化史

摘 要:新文化史作为一种历史研究视角和方法,一度受到学界的推崇,英国文化史家彼得・伯克作为一名重要的文化史专家获得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关于彼得・伯克研究的分析,来探讨国内学者编纂和建构新文化史的过程,认为从关于彼得・伯克新文化史研究的编纂中可以看出,国内新文化史研究的编纂仍然是以一种传统的方法去看待一种新的编纂体系,很多研究成果并没有融入或超越这一新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新文化史;彼得・伯克;历史叙事

新文化史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和方法,一时间在国内史学界声名鹊起,关于新文化史的研究则连篇累牍,其中自2001年以来以新文化史为研究主题的文章就达到了683种之多,[1]其中关于新社会文化史的一年就有44种,译介的论著有百余种之多。同时,对国际学界新文化史研究的几个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历史学家林・亨特(Lynn Hunt)、纳塔莉・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以及英国文化史家彼得・伯克(Peter Burke)的相关研究也不断涌现。这些研究成果在叙述过程中试图爬梳、分析和探求新文化史的基本特点和编纂方法,这一行为在客观上体现了新文化史研究者的新文化史研究心态,本文将以国内彼得・伯克研究为出发点,重点探讨国内学者编纂和建构新文化史的过程。

1 新文化史研究

新文化史作为国际史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在国内的史学研究中,大部分研究成果是以理论研究的形式呈现出来,关于新文化史的产生发展以及其理论特点的评述更是占据了新文化史研究的很大一部分,大部分相关研究把新文化史形成的背景归结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法国年鉴学派以及后结构主义思想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共同影响,周兵还讨论了历史叙述主义以及史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对史学研究和新文化史的产生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影响,认为西方主流历史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包括三个重要方面,即从社会史向新文化史的转向,从传统文化史向新文化史的转向,以及史学研究对象向侧重文化分析与文化因素的转向。[2]张仲民的研究丰富和补充了新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些弊端,他认为新文化史研究的兴盛并不意味着史学研究应该排斥宏大叙述。[3]丰华琴的研究则是转变了前两位学者的论述,但她也仍以该四种理论发展背景调整为其具体的研究形式,她认为新文化史的三个转向是指“社会史”向“文化史”的转向,“语言学的转向”以及“叙事史的回归”,新文化史研究对象表现为三个层面,即心态研究取向、大众研究取向以及微观研究取向,并点破了新文化史研究给史学研究带来的三个重要思路,即历史是一种解释或者诠释,历史解释不应受到解释“范式”的制约。[4]吕杰摒弃了关于新文化史研究的传统方法,从话语分析与新文化史研究的合法性出发,去分析新文化史研究的知识社会属性,认为新文化史在那些理论背景的推动下成了代表历史学典范转移的一种话语。同时,在其实践过程中又必须不断进行调整,以维系其合法性。具体而言,就是不断调整文化的定义,调整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新对客观性的理解,从而实现由偏重解读符号体系的意义转向将符号与实践相结合,社会研究与文化分析的结合,重视虚构背后的建构过程。[5]王亮将新文化史的“新”简单地归结为指导思想的改革、书写方式的更新、研究领域的拓展三个方面。[6]关于新文化史的总体性研究也逐渐陷入一种“叙述性范式”,从介绍新文化史的概况到追溯新文化史产生的背景,再到新文化史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特点,最后归结到中国的新文化史研究,而对在新文化史兴起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人物研究则相对灵活一些。

关于娜塔莉・戴维斯女士与新文化史的研究,以及开始由起初的文本分析开始转向观念的探讨。周兵对《马丁盖尔归来》的形成和文本进行了分析,探讨其中蕴含的新文化史研究特点与方法,[2]夏小娜则突破了这种分析方式,以戴维斯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有关妇女史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探讨戴维斯的妇女史研究是如何充分地体现她的新社会史与新文化史思想。[7]关于新文化史范式形成的几个重要代表人物的研究也是学界梳理新文化史形成的一个重要方法,梁时英详细介绍了吉尔兹的著述历程、解释人类学理论及其研究实践案例,通过分析新文化史的兴起和考察若干新文化史家代表作,以期系统梳理吉尔兹对历史学方方面面的影响及提供的借鉴和启示。[8]张茜梳理与分析布尔迪厄在社会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理论框架和主要概念工具,通过考察布尔迪厄思想在新文化史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认为布尔迪厄对新文化史的理论影响主要是体现在理论观念上,其早期在人类学领域的研究实践、对文化概念与文化分析方法的重新解释以及他的实践理论和反思性立场等都给新文化史家提供了一个探究历史的独特的理论视角,指引他们走向了新的方向。[9]此外,还有关于林・亨特的研究成果也体现了从文本研究到其思想理论与研究实践的研究。①

新文化史的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范式”和代表人物,有些学者开始探讨“新文化史”对其他学科研究应用的可能性,如在“新文化史”的视野下重新审视文学、文学史、文学研究的现状,邓金明认为这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10]教育史的研究,[11]明清、民国社会史、城市史等中国史研究[12,13,14,15]也开始意识到引入新文化史的研究范式,还有研究涉及近年来国内关于新文化史研究成果的出版情况。[16]

2 彼得・伯克研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