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自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的鲜活教材。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把握,理解中国的国情,对大
>> 浅析近现代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Presentation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时代感 新背景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再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阵地作用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爱国主义教育切入点的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几个特点 浅谈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培养学生成功素质中的五个“有机结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贯彻中国梦的途径探讨 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 “文献阅读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参与式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红色歌曲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 微观案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选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08-05-02.
[3]李晓梅.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9).
[4]秦立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8).
[5]罗韬.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 育[J].教育探索,2008,(10).
[摘 要]理工类独立院校无论其自身定位还是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发现、研究这些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简称《纲要》)课程,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从理工类独立院校的特点出发,就如何提高理工类独立院校《纲要》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独立院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理工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117-02
笔者认为,历史教学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第二层是对历史史实的理解,第三层是对历史、现实的理解与领悟。
2007年全国高校开始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下简称《纲要》),从《纲要》开设的目的来看,第一与第二层境界是大学之前历史教学的重点,第三层境界才是《纲要》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使学生懂得近代中国的三个选择,树立正确的“三观”,主动投身祖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纲要》课程开设7年来,学界在《纲要》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大部分研究集中在《纲要》课程本身上,如充分发挥《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研究,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中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而对于课程面对的对象却没有太多涉及。
《纲要》课程面对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是否能有一套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呢?答案是否定的。教师必须要注意到教学对象的“异”, 运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看,对理工类独立院校《纲要》教学的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也是符合因材施教基本原则的。
一、理工类独立院校的特点
摘 要: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课程内容,在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怀、抗争意识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近现代史纲要课在高校思政课程w系中的作用为探究内容,在高效思政课程体系中融入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让思政课程有了落脚点。使得思政课程有国家大背景环境下的奋斗史做支撑,提高学生的政治性思维,并吸取前车之鉴,以国家发展的高度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为中国培养优秀青年。
关键词:近现代史纲要课;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作用分析
G641
一、前言
近现代史是中国的奋斗史、抗争史与血泪史。无数仁人志士的献身才有今天的中国,所以近现代史无疑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爱国意识的重要素材。虽然在近现代史中,前进过程中的中国犯过许多错误,但关键在于有人说真话,敢于做出实践,从而将中国引上正轨,而这些精神都是值得当代学生学习的。因此在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结合近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容能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坚强不屈等精神。
二、近现代史纲要课概述
近现代纲要课作为高校学生必须的一门课,在课程设计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初高中已经掌握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而高校近现代史纲要是作为一个概述,着重讲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化,讲述中国是如何从弱国、弱民的情况下一步步发展的。所以高校近现代史纲要课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不仅仅是讲述中国的历史,更是讲述中国的民族精神。而这种爱国爱家、坚强不屈、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精神对大学生三观的培养有着深刻的意义。将中华民族百折不饶的精神融入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讲解中能使高校学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不忘民族精神,将这些精神运用到学习、生活、工作中。
但从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上来看,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民族精神的传递,只是单纯地讲史实,并没将其中蕴含的思政课程内容结合到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因此学生难以根据史实分析了解当时的政治形势,也难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意识。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时代感是教师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关键着力点,要在把握教材主题的前提下,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坚持历史主义的态度,提炼富有时代感的教学案例,使纲要课的知识功能和价值功能得以发挥。
关键词: 学生主体性 教师着力点 时代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以历史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这门课程的意义显然十分重要,也取得重要成绩,而从现实情况看,这门课程自2007年开课以来面临自身的一些问题,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为:一是教学内容历史性强而现实性较弱,在课堂上容易仅仅讲历史而讲历史,注重课程的历史性,而忽视了教学的教育性,二是思想性强而趣味性不足;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被教材局限,这样的教学容易让学生觉得老师在空洞地说教;三是教学手段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少;四是教学形式灌输性强而探究性少,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形式,师生间形成“你说我听,你问我答”的僵化局面[1]。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自主性学习,学习方法呆板,主体地位未能得到体现。
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课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旨在围绕学生这一主体,使学生得到良好思维方法训练和深层次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所以当众多教育工作者面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面临的困境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于学生主体性的积极发挥上,进行众多主体性教学改革,并形成大量积极有效的经验,这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都不无裨益。本文在此基础上认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教学的活跃、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增强“纲要”教学的时代感。通过历史和现实的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有效强化教学效果,达到育人铸魂的目的。
首先,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必须树立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共同意识。不能“在尊重‘学生主体’原则的表面现象下,形式化地关注了‘学生’而实实在在地忽视了‘教师’”。主体性教学不是摒弃老师的作用,而是在现代教育中,面对社会的期望,教师要对自身的角色进行全面的自我认识,不停进行自我塑造。大学教师应该承担什么?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认为:第一是清晰的交流,第二是激励学生,第三是鼓励独立思考。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认为:第一是教学问,做学问;第二是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做人;第三是引导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真正有不同个性的人[2]。他们的看法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强调老师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在引导学生主体性参与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传授者变成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新型教育理念,勇于重建师生关系。由此可见,主体性教学的改革不仅需要教师有全面的知识架构,还要有教育学及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娴熟运用,要求教师必须是复合型的教育者。
其次,当代大学生有自身不同于以往的思维方法。出生于改革开放以后,“90后”的青年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他们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完全是在一种全新的时代环境下形成的。他们往往不是从历史来认识现实,而是从现实来反观历史。这个思维方法在于对历史的兴趣注入更多的现实观照,使了解历史与认识现实紧密结合起来[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讲述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里面有丰富的内容,但教材主要通过不同的关键事件将这一段历史串联起来,以及相关事件的历史经验教训等,相较于中学历史课本40多万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浓缩为20多万字,教材趣味性大大降低,如果教师只是把教材中的“现成理论”,传达给学生,而不关心学生是否真正懂得这些思想理论,并在思想上真实地受到触动。那么教师只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或“传达者”。教学缺少了现代视角,学生对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一些重大问题的现实意义的认识将会是模糊的;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的掌握也就难以尽如人意,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如此。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解释历史、说明过去,更是更深刻地认识现实。它除了要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之外,还要以满足现实社会对历史的各种需求为目的,以“有用”是否为标准,体现这门课程的社会功能,这是这门课程的生命力所在。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该满足于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客观描述上,而应以历史为武器,对现实进行反思,从历史研究中得出对现实的进步有某种积极意义的东西,以影响现实的历史。因此,教学要有时代气息,反映时代要求,与时代大潮同潮共涌,与历史发展互相激荡,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为学生今后一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提供文化的、道德的素养。要提高教学的时代感,应该注意几点:
一是要宏观构建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主题。什么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主题,《纲要》教材编写首席专家沙健孙认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他进一步明确指出:“有人认为,近现代史只有一个主题就是现代化,十五大明确否定了这一个看法……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进行革命,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但是,也有人指出:“现代化研究作为史学界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研究范式,《纲要》没有做正面的阐述。”[4]这是教材的一个缺憾。另有人主张:“从现代化视角来把握《纲要》的主线,既可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又能达到课程设置的目的,从而提高课程的实效性。”[5]这些分歧更提醒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具体课堂教学不能脱离主旨,专讲野史艳史来博得眼球,偏离教材主旨。
摘要:《中国近代史纲要》是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一门重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一,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特点,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本门课程教学大多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实践教学不足,不利于培养即能掌握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即能掌握方式方法,又具有创新意识;即有较强专业技能,又具备较高道德修养的综合性人才。为此,本文针对《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阐述,挖掘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纲要; 实践教学;教学实效性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政治渗透的一门重要课程。但其教学方式大多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实践性教学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增强《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至关重要。
一、《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高校《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将实践教学作为《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落实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具体体现,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加强《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总是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遵循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是理论“内化于心”的重要手段,利于学生在学习理论史实过程中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二)加强《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摘 要:各高校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许多教学模式,其中大多数还是以专题式教学为主。在纲要教学模式的探索上还要在评价体系改进和实践教学上进一步努力。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07年开设以来,各高校对其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许多教学模式。目前世界和中国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对这些教学模式进行总结,探索未来努力的方向,显得非常必要。
一、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教学组专题教学模式
北京大学采取的是这种教学模式,首先将《纲要》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设置成教学专题。每个教师承担自己最熟悉的3至5个专题。除了课堂专题讲授,还开展了其他的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方式。学生成绩主要由平时考勤、期中论文和期末开卷考试构成。这种模式教学风格多样,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同时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达到教学、科研的统一。[1]
(二)“MSD教学模式”
摘要:地方文化资源对于纲要课教学具有颇为重要的价值,能使纲要课教学内容充实、具体而生动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且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该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各种教学法的实施中。另外,在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应注意坚持以教材为主、合理利用、实事求是、典型性等原则。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纲要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7-0093-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一门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如今,为更好地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地方文化资源。确已形成共识的是:适当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可以提升纲要课的教学魅力。本文试对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地方文化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运用的主要价值 合理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观目前纲要课的教学现状,其主要价值体现为:
第一,从教学内容而言,地方文化资源可使纲要课教学内容充实、具体而生动化。近现代地方文化资源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一部分,同时又从微观角度再现着中国的历史。这些微观的历史资料,因其具有内容生动性、素材贴近性、形式多样性、空间拓展性以及价值导向性等特点,不但可充实纲要课的教学内容,还能使纲要课教学内容微观、具体且生动化。因此,也使得纲要课教师易于在课堂内外直观地创设历史情景,并把纲要课讲好、讲透、讲生动。
第二,地方文化资源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地方文化资源就是记录历史的珍贵史料,也成为人们感知过去的客观载体,对它们加以合理利用,能让历史直观地表现出来,能够避免空洞与枯燥的说教。因此有人指出,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纲要教学,“拉近了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距离,还使学生对中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三个选择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1]
第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地方文化资源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气息,“它讲述的人物和事件,距离学生比较近,它往往就是我们身边的、甚至曾经就是我们校园里的事件和人物,学生对其具有强烈的了解和认知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内容有亲切感,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和主动思考,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主体性教学。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主体性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137-02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必要性
主体性教学从教学过程来说主要包括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这两个方面。主体性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在于如何将两者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活动中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乐学、善学、优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教师的教学要求角度看,教师要做到“乐教、善教、优教”,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应该体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从教学任务来认识主体性教学,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并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创新能力与争先意识教育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教师要把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作为我们的培养目标,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自为的个体。其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及新课体系的建立,为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奠定了基础。随着网络的发展,与学生有关的网络资源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途径,教师和课本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并培养相应的主体性素质和能力。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主体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教师要考虑到学习者主体的个体特征,充分激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是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普遍存在的现状。一是部分教师对主体性教学的内涵理解欠透彻,甚至对其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二是不能以真正的科学方式进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三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环节中所采取的考核体系仍然存在着严重不足,制约了教学的主体性。可见,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体性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继续激发学生对纲要课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将主体性教学在课堂中得以更好的运用。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施主体性教学的途径探索
摘 要: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是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这部哲学史采用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历史演进的眼光,也处处体现出作者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时代精神。不过同时,由于该书的一些疏漏,引起了学术界尤其是梁启超的一些批评与争论。时隔近一个世纪重读这本著作,应该能引起我们对当下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评价与争论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52-02
一、《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写作背景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自小接受旧式教育。1902年去往上海求学,接触维新改良、革命派和西方的新思想,接受系统的现代公民教育。1910年,胡适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批留学生,出国留学。1915年进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美国著名的实验主义哲学家杜威攻哲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其哲学博士论文《中国古代逻辑方法的发展》,中论及的“孔子的逻辑”、“墨翟和后期墨家的逻辑”,“进化论和逻辑”等,是后来《中国哲学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基础。
胡适的《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大量学者认同此书是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哲学”一词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很多人在哲学一词传入我国后致力于中国哲学研究,但不成体系,没有章法,材料极为杂乱,把经学、史学、文学材料一锅煮。当时人分不清楚哲学和哲学史的分别,对于哲学的认知也是较为模糊的。
当时梁启超的《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对胡适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将中国学术思想史分为七个时代。胡适自传中说:“这是第一次用历史眼光来整理中国旧学术思想,第一次给我们‘学术史’的见解。”但梁启超在论其中的“全盛时代”时,把诸家学说的本论并没有详细阐述,因此胡适想替梁任公先生补作这几章缺了的中国学术思想史,这便是胡适著《大纲》的初衷。
二、对《大纲》的评价与争论
摘要:自从宣传部下达了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本科生教育理论体系的必修环节。这一举措,无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崭新的激情与活力,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教学的内容。由此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德育内化热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水平在这方面很明显地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德育内化;大学教育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白了就是人才的竞争,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实施主流化历史教育在各个国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学生的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这一条件的有效方式。然而,目前学生的历史教育高校是不足够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的历史教育学生。更新了人们的传统观念的历史教育学生,学生强调价值的历史教育,历史教育学院学生完整的科学体系,全面的教育实践促进学生更加迫切。因此,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加强大学生德育内化教学,培养他们具备优秀的思想品德,拥有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无疑是大学院校的首要任务与目的。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大学生德育内化的意义分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新的爱国主义教育,着重反映的爱国主义主题的“中国现代史”。我们知道,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要的原因如下:它是战略需要,涉及的国家的命运前途和国家;它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是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内容;此外,它还可以在现实中呼唤学生健康成长。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包括一些问题,原因可能是从五个方面:即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教育目的、教学载体、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
在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育内容后我们可以发现:首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反映了旧中国受侵略的屈辱历史,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其次,学生通过了解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内容,可以提升自我民族精神;第三,可以对加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党教育;第四,结合中国现代历史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创业、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主义道路爱国教育;再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以史为鉴”的一种手段,不但可以在理论支持爱国主义教育,在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和哲学理论领域,都可以为学生的思想进化提供一个平台;最后,该课程还讨论了爱国主义体现的方法与手段,给大学生社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现实依据。
调查结果表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大学生德育内化水平与学生历史意识呈正相关,与民族精神;教育水平高的历史的学生比史与大学生低教育有较高的公民道德修养;高教育水平的学生的历史比历史学院的学生与教育水平低的综合素质高。学生的历史教育在定性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文根据我国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大学生德育内化工作的现状,对大学生的历史教育、民族精神、公民美德和整体质量状况都试作分析。伽玛排名相关系数使用的原则,历史教育与大学生他们的民族精神,综合素质的公民美德和是否有意义相关的。
二、关于加强大学生德育内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