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教育课程

职业教育课程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职校职业指导课程教育

摘要:职业学校开设职业指导课,全面、深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职业指导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专业,了解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择业、创业、就业观念。职业指导课程的构建应以实用性、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为原则,对学生实行分阶段的职业指导,一年级开设择业指导课,二年级开设创业指导课,三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

关键词:职业指导;课程;目标;任务;原则;内容

一、职业指导课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1.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的分析情况,对学生进行学校、专业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职校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基本要求,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识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及相关职业群的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巩固专业思想,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2.以调查、测试及在生活中发现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其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今后升学和就业的大方向,主动发展自己。

3.对学生进行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使学生明确创业的意义,了解创业基本素质要求,培养创业能力,掌握创业方法和途径,在步入社会后真正成为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业绩的一代新人。

4.培养学生毕业时能根据社会需要与个体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在国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就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推销自己,最终实现就业。

5.及时向毕业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开展职业咨询、心理辅导,并向社会推荐学生就业。同时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就业情况和职业适应情况,从而适时、适度地调整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效益的目的。

全文阅读

职业教育德育课程论文

一、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职业教育的德育课课堂缺少职业特色。职业教育的德育课课堂没有职业特色,仍然沿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手段,所以产生了很多困惑:教师有困惑,因为所教内容学生不愿学,没有成就感;学生有困惑,因为对所学内容缺少兴趣,感觉所学没有用。最后的结果就是课堂僵化,缺少活力。(二)教材内容单调乏味。现行的教材内容主要以纲要性知识为主,缺乏对社会现象和学生现状的剖析。案例大多为学生不熟悉的人物,个别案例陈旧、缺乏时代感,缺少学生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传授知识。习惯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把教师和书本的思想灌输给学生,教师照书念,学生照书背,师生都围绕书本转。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内容缺乏理解和内化,缺乏实践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致使不少学生感到有些事好坏难辨,在遇到一些现象和问题时无所适从。(四)课业形式与学业质量评价方式不合理。受传统考试制度的影响,对德育的测评采用理论考试,一考定夺。这种评价方式重视知识考查,轻视能力和行为评价;重视笔试评价,轻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重视任课教师的个人评价,轻视综合评价;重视教育者的评价,轻视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因此,这种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很难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实际效果和学生的真实能力。

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宗旨

德育课程改革,旨在发挥德育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德育课堂育人实效,构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新德育课程观,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在渐进生成的教育情境中,师生共同对话、体验、理解和实践,实现共同成长。德育课程改革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原则,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改革,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德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德育课教学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三、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优化教材资源,更新德育教学内容。(1)打破章节界限,理顺教学内容。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在讲完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接着就讲第十一章: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和第十二章: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然后讲其他章节内容。(2)丰富教学内容,体现职业特色。结合时事讲德育,将“三爱三节”、“中国梦”实践教育活动引入课堂,促使德育回归生活。将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渗透进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育。(3)更新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征。例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将张秉贵的案例更新为青岛市道德模范许振超的事迹以及体坛明星姚明、刘翔等青年人崇拜的榜样人物事迹。身边的新时代的模范人物,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和学习。

(二)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德育教学模式。改变德育课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时间,开展参观访问、市场调查等活动课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为今后走向社会、就业和创业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结合本地区或本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案例,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等教学活动,进行即兴演讲等比赛。改革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合作、体验等参与式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主动学习。可将德育教学内容分解为各类教学专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社会、进入企业,在调研与体验中,分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创新课业形式,改革德育课学业质量评价模式。针对传统课业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生活,忽视学生的情感基础,作业内容封闭、程式规范单一等现状,倡导开放式、交互式等课业新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提倡各校开发、使用能够体现开放式作业特点的作业本。针对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相脱离,测试内容主要倾向于学生“知道”什么,而不是学生“能做”什么等现状,要转变单纯以知识测试为主的传统考核评价模式,倡导以“学习档案袋”形式,将考试成绩、习作、调查报告等纳入评价指标。通过考查知识与能力、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课堂评价和实践表现性评价相融合的多元评价的目的。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素养提升为目的的现代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学业评价新体系。

全文阅读

职业教育课程特点分析

摘 要:职业教育做为一种独立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型,其必然在性质、功能及总体框架方面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其他教育具有共同之处,但职业教育又做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实施,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等方面又表现出一些独立的个性。本文通过对这些个性的分析,最终得出职业教育课程应用性、综合性和适用性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特点

我国职业起步此较晚,目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普通教育课程的体系,适应两型社会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太完善。正确和充分认识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是建设符合职业教育自身、符合职业教育课程要求、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的前提。

一、职业教育课程个性分析

(一)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

职业教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与实际生产、服务和管理紧密相关的,是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是职业领域中所涉及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的整合,其重点是传授操作技能,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关注运用的条件、方法、手段及效果的评价等,而不是过分强调原理分析和理论推导。课程的重点在于生产、服务等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职业态度的养成。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基本上以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度。因此,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在内容上既有别于高教课程的理论性,又不同于普教课程的基础性。

另外,职教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使它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速度,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最快的反应,把社会需求当作职业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

全文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摘要:本文笔者先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便能够使高等职业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为社会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高等职业 教育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66-01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轻视公共课。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育部这一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培养目标,许多高职院校本着“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这一原则,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实践性教学,但这在另一方面引起了忽视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问题,尤其存在专业课、实践教学课大幅度挤占公共基础课课时的现象,校方的种种做法往往也对学生起到一些暗示作用,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公共基础课,认为公共基础课学不学都无所谓,而且在课程改革处于探索阶段的今天,某些专业课程内容安排也并非十分合理.这种激进的做法,造成高职生经过几年的学习不仅文化底蕴薄弱、人文素养缺乏,而且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也不够扎实,这无疑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追求大而全的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由于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最初移植于普通教育,短时期内没有摆脱学科教育的束缚,大多数课程仍然以学科体系为中心,将理论课程划分为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块,追求大而全,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职业需求,虽然教师对行动导向的课程模式认同,但是一旦进入实施层面,又自觉不自觉地返回到学科本位的老路,多数学校还是大量使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科本位课程概念,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教学实施还是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三)课程改革尚未与时俱进。无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决议或建议坯是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看进人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都己经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很多传统概念的内涵赋予了新的意义,这些新的内容在我圈高职课程中还基本没有体现.这一方面有我国高职课程模式尚未根本转变的原冈,也有高职课程的理论依据和借鉴国外的参照物不能与时俱进的问题。

(四)课程内容范例性不够。许多课程内容,联系生活不够,学生学的是死知识,不能相互连通,国外发达国家的课程教学则是以范例性为主,从范例中引出规律,建立原理和通则,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而我们的课程教学则从原理出发,举例来说明、来论证,本末倒置,课程内容还要具有迁移性,做到一门课的学习有助于另一门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习方式方法具有迁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全文阅读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1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德国职业教育认为,能力培养不是教授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体现了职业能力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与我国职业教育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实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在面对职业教育时更具体、更有操作性和检验性。本身把这三大能力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互相支持不可分割,同时所有的课程都围绕这三大能力来设计开发,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每一个老师的每一节课当中。三大能力目标是一个不能分离的整体,作为高职教育者,要努力改变原有的重视“专业能力”,割裂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现状,把三大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只有这样,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统筹三大能力的培养方案,也就是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到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开发;从学习情境的设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每一个教育环节都要根据实现职业综合能力这一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具体到教学方法上,德国为我们提供的3种方法:Planspeil教学法、Fallstudie案例分析法和Lernzirkel信息收集分析法中,笔者个人认为,采取前两者或者两者的有效结合方法是比较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教课程的设计框架。Planspeil教学法(简称Ps模拟实际操作),包括分析、决策能力,全面分析思考、解决矛盾的能力,交流能力,跨领域的视角,多专业、多岗位转换能力,总结提炼能力,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报告阐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针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共同思考,共同决策,强调团结协作,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此方法需要有足够的硬件配套设施,比如隔断式教室以及学生上课座椅的摆放等。Fallstudie案例分析法案例研究是一种与行动和决策相关的授课方式,它涉及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并且学习直接向确定的、有收获的生活状况调整。比如在《会展设计》这门课上,笔者提出一个特装展览设计方案的竞标模拟案例,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又分成4个不同的角色(甲方:上海诗蝶DHC化妆品有限公司企划部主管企划部助理;乙方:北京威势唯美广告策划有限公司主持设计师设计助理),不同角色对学生的性格(女生、男生、成熟、开朗等)、能力有不同的要求(交际沟通、设计陈述、制作经费谈判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感兴趣的内容,选择相应的任务和喜欢的角色组成小组。模拟的4个角色对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适合人数较多的班级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比较适合35人左右的班级。

2高职课程标准的概念

来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词条解释是: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总纲和分科课程标准两部分。总纲规定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学科的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教学时数表和教学通则等,分科课程标准,列有课程门目表和课程分年表。这是课程标准的雏型。来自《教育辞典》的词条解释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规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来自《简明教育辞典》的解释:其总纲部分,相当于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计划;其分科课程标准,相当于我国现行的分科教学大纲。结合相关的资料学习和个人高职教育工作的感受,笔者认为高职课程标准的概念应该是作用于指导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规范性文件。其性质相当于现行的分科教学大纲,主要以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精神、职业能力、职业行为)培养为核心,为教学提供的人才培养计划文件。①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课程总构思、课程设置目标、课堂内容(知识点、技能点、操作点等)、课程实施建议(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评价方法、教学资源利用。②需要注意的问题:a课程总体目标与专业设置目标相一致;b兼顾教育标准和企业标准,同时应在职业能力标准合格基础上适当提高;c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又以专业操作技能、现场解决问题能力为重点;d以就业为导向,合理协调理论知识和技能;e面向未来、积极调整、结合地方生产特点和服务区域经济。

3职业教育课程应当有怎样的评价标准

以往普遍认为,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成果的一个界定和验收,最终变为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数据性证明,笔者认为“教学评价与教学是统一体,而不是教学的附加”。教学评价植根于教学过程,教学本身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的动态系统,教授者与被教授者融入各自的心性、智慧和情感,教师和学生之间交互作用、高效率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习者和施教者思维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学评价标准应服从于教学“高效率”和“思维发展”这两个本源问题,把握教学工作的动态特征,对教学的全过程实施反馈、监控和调节,贯穿教学。现有的5种评价方法(质性、量性或者两者兼有)中,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互为支撑、互为关照的均衡状态最为理想。我们在评价教学的过程中,不应盲目信任取得的数据信息,不能夸大我们的主观筛选,尽量尊重事实,最大可能的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施加有利影响。与普通教育和基础教育相比,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制定的标准规范;二是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因此要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学生就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关系;三是高职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地区产业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设置教育专业,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认知特点,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高职课程的特点,高职院校要成立专门的课程标准评价小组,小组成员要扩展到课程标准的设计者、课程标准实施者、行业企业实践者。不仅如此,兄弟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也要参与课程评价的体系中来,确保课程标准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郭甜 单位: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全文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一、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一呼百应。在教育的过程中,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因此,进行课程改革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切入点,只有进行课程改革,才能实现培养目标与专业能力的有机结合。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国家要通过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才能真正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等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亦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于每位学生成长的重任,成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宽厚基础和坚实支撑。目前,中职学生的生源普遍年龄小、素质参差不齐。中等职业课程必须重视每位学生的潜能挖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同角色的成功者。经济社会要求人才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不仅定位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要重视学生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中等职业学校要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仅仅依靠扩大招生规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走促进内涵发展的道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全面审思和改革“传道、授业、解惑”式的教育教学策略。

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与策略

2.1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目的

实践整体教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服务地区经济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

2.2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扶持,构建全方位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更新观念,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应占主导位置。坚持产学全程合作,整合区域经济资源。

2.3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侧重点———课程整合、课程分层

全文阅读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探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展,高职教育的改革也逐步展开,其中课程改革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课程作为一种预设育人方案的教育活动,在教育工作中有特殊的地位,它先于作为育人过程的教学活动,是教学的基础或前提。因此,世界各类教育的改革均将课程改革作为教育和教学领域改革的突破口[1]。在实践视野中,课程是教学的一种资源,对教学具有规定性,而教学是对课程的利用与加工。不同的课程编排、组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过程。课程模式则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用的计划方式、所确定的结构体系和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的基本框架。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课程模式就是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课程体系框架,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可操作性,并且具有特定的课程结构和特定的课程功能,与某种特定的教育条件相适应。

它既是一种结构模式,也是一种功能模式,它一方面要规定课程内部构成并设定其相互关系,同时这种结构的建立又是以特定的功能假设为指向的。不同的课程模式反映了不同的课程观及其相应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和课程开发方法。课程模式的选择不仅决定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尽管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其间却出现了多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其课程模式名称的丰富程度远远高于其他教育类型,包括移植普教的“三段式”课程,20世纪9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双元制”(确切地说,双元制不是一种课程模式,而是指一种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体制)、CBE、MES课程以及本土创生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再到近年来逐渐受到推崇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多种课程模式。面对国内外如此丰富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多位职业教育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课程模式进行了梳理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石伟平利用三个维度,即课程与工作的匹配程度、课程的理论深度、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程度,将世界各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分成准备型、交替型、渗透型和双元型等四种课程模式[4]。他认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三段式”课程为准备型课程,而这种课程结构很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是整合度最低的一种;交替型即通常所说的“工读交替”、“三明治”课程,其代表为英国的职业教育课程,这种课程采取工读交替形式,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但由于它采取一个学期学习理论,一个学期实践这样长周期的交替,因此整合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CBE课程为渗透型课程,每门课程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具体规定了理论学时和实践学习的比例,由于把实践有机地渗透到了每门课程中去,因此具有较好的整合度;德国双元制中的双元型课程,由于企业和学校的密切合作,其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程度。在所有的课程模式中,双元型整合模式是最为理想的一种。

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劳耐尔(F.Rauner)根据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的不同,认为职业教育课程首先是“学科系统化”的,在经历了“职业分析导向”和“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后,目前正向“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发展。赵志群认为[5],从我国建国后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来看,也能清晰地反映这一脉络,其中“三段式”课程就是学科系统化的课程;职业分析导向课程是建立在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基础之上的课程模式,主要采用DACUM(Develo-pingaCurriculum)开发方法,包括CBE(CompetenceBasedEducation)课程、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课程;学习理论导向课程是按照学习理论确定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方法,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学生认知能力、一般行动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把有效的学习过程作为主导思想,包括“宽基础活模块(也称KH)”和“多元整合”课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分析的课程,典型的是德国目前正在实践的“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的学习[6]。

我国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也提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目前在我国一些地区正在开发和实施的项目课程被认为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7]。有人认为在我国职教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综合课程、模块式课程、“宽基础,活模块”等课程模式实质上也都是学科中心模式课程[8]。徐国庆从课程论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即课程是以理论为中心还是以实践为中心这一角度把课程划分为两种基本的模式,一类是学问导向模式和实践导向模式[9]。他认为在不同类型的教育中,由于课程目标不同,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在课程中不可能处于同等地位,而必须有所侧重。不同的课程模式必须在这种竞争中做出选择,选择的结果是形成了两种基本的、完全不同的课程模式,即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问导向模式和以实践过程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并认为两者至少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同,如表2所示。采取什么样的课程模式,应当以这种课程的目标来确定。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因而实践导向模式应当是其合理选择。

并认为已经实践10年的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开发的被称为“学习领域”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模式,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的高职院校正在探索与实践的项目课程也属于实践导向课程模式。综上所述,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课程编制者们正在倾向于采用以实践为导向来进行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以实践体系来替代学科体系的课程。因此,以实践为导向、注重加强与职业工作联系的课程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而课程模式的变革必然要影响到教学模式的变革。从实践意义上说,目前对职业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可能比对课程问题的研究还重要,因为这是近年来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事实上,用老方法上新课程的情况并不少见。职业教育的教学问题十分复杂,目前的探索还是相当初步的[10]。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正处于改革的进程中,新型的课程模式还处于试验和推广阶段,在教学实践中新老课程模式共存,这使得教学层面的改革情况更加复杂。因此,在当前职业课程模式变革背景下,对高职教学问题的研究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所急需的。

全文阅读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1.新职业的产生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契机朱凤荣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制度路径——以中山火炬职院生产性实训校区建设为例陈小明,李衡

3.信任的危机:分析哲学下职业教育名称考究梁鹏举

4.职业技术教育的本体及其认识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黄淑华

5.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评价温玉娥

6.高职建筑设备专业服务新农村教学模式探讨秦连银,张锐,李海涛

7.高职轮机专业双语教学探析张艳

8.生物制药中级岗位职业能力探析——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标的郭群

全文阅读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探究

一、概述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已慢慢演变为一种新型的课程教育模式,它主要以工作任务为职业活动的核心内容,以职业活动的过程作为教学组织的重要线索,与社会就业岗位需求相结合的一种能力培养、知识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在职业教育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中就获得了较为突破的成果,并且明确了以就业为导向作为课程的改革方向,同时提出了新的课程有效改革模式。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有效地加强职业教育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开发,建立适合我国目前教育模式的课程,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二、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项目课程的改革,需要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观点具备最扎实的理论基础。这种观点不仅是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获取到有用的专业知识,还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首要目的,课程结构的变化影响着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是社会与个人的沟通桥梁,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知识,还要通过外部的资源挖掘来融合到课程结构中去。从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角度看,课程的教育都有着两个最为基础的出发点,它们分别为工作体系和学科体系。工作体系的课程主要是将学生个体引入社会体系中去,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学科体系则是把学生个体引入不同学科中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能力的高低来源于知识的吸收程度,也来自于不同的知识结构体系之中。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就要将学术教育与学科体系相结合起来;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要将职业教育与工作体系相结合起来。

(一)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和杜威的“做中学”原则

多元智能的人才观通常会被认为:人只有智力类型上的不一样,绝对没有智力程度的高或低,有的人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有的人则拥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并不说明人存在有智商的强弱。很多人普遍认为,职校大多数的大学生之所以是高考的失败者,是因为职校大学生的逻辑和思维能力较弱,从而使得对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的提升都不如本科大学生,同时,职校大学生还存在着较弱的数理智能,预示着各个职校需要加强学生的数理智能以及其他智能的开发。职业学院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将陈述性的理论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然后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杜威则作出了学校即为社会和教育即为生活的教育理念,同时还提出了“做中学”的原则。职业学院务必要以理论为项目课程的基础,加强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案,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作为首要目标。

(二)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以及工作本位的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指的是:教师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来讲授知识,必须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尊重,耐心教导,细心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并挖掘出来。同时,课堂的氛围十分重要,教师要制造出良好的课程氛围,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学习关注度,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激发、自我改进等良好的习惯。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指的是: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因为知识不仅仅是从教师的教学传授中获得,还需要学生自身通过自己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借助如教师、同学等的帮助,充分利用所需要的学习资源,以建构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工作本位的学习理论主要指的是:技术实践的知识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核心,主要以发展特定的工作活动和必要的相关技术理论知识为目的。技术理论知识都是与工作任务在相关联的过程中被教师有效地进行传授,让学生得以吸收。学生还需要通过完成制定下来的工作任务来建构起属于自己并与职业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能够将其发展成为较为完整的劳动者品质。上述的三种理论都是将项目课堂基于工作任务而充分地引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由教师制造出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安排学生、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作为学习课堂上的主体,让他们能够在每一堂课中都能够拥有较高的自主性和自由能力,注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价值,细心地发现学生所存在的潜能并加以指导然后挖掘出来。同时,还要多组织学生多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体会社会经验,引导学生对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学习、合作、讨论以及到最后对问题的解决,有效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全文阅读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问题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日趋完善,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愈加突显。为各个行业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所在,因而其价值之重大更是不容忽视。本文旨在立足于职业教育,就项目课程的内在含义、项目课程与理论体系的关系、项目课程与CBE课程的关系、以及项目课程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做出探究,以期待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具指导意义的理论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关键问题

职业教育的目标指向在于实际应用,故而,职业教育的课程侧重于过程性知识的掌握运用,而较少强调理论知识的深入掌握。项目课程,即以项目为中心,以项目的完成过程为教学内容。为了对项目课程有更为全面系统的掌握,下文将对项目课程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究。

一项目课程的内在含义

近几年来,项目课程因其本质的应用性而受到职业院校的热切关注,同时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光。深入探求我们可以发现,项目课程的含义涉及三个理论,也即联系理论、结构理论和结果理论。

(一)联系理论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