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临床药学工作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展了临床药学工作。然而,临床药学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充分了解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才能对解决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目前,已有研究人员对我国的临床药学现状开展研究,例如有涵盖我国310家医院的邮寄调研[1],也有以药学服务学习班为契机进行的现场调研[2],这些研究对了解我国的临床药学的整体发展现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全国性的调研并不能反映地区的发展现状,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有差别化的对策,才能把这个地区的临床药学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因此,为了解某个区域临床药学的开展情况,笔者选择了福建省进行问卷调查,希望可以为相关医疗机构及其主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或制定相关制度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通过检索、收集、整理医院药学方面的文献资料,在与有关一线药学实践人员和管理专家讨论、观摩医院药学部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制定预调查问卷,并走访了多家医院进行预调研,根据预调查结果及意见反馈进行修改调整,制定了“福建省医疗机构药学学科现状调研”问卷,其包括临床药学等9个相对独立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采用邮寄的方式,对福建省二级乙等及以上的医院进行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89份,回收56份,平均回收率为29.6%,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医院等级越高,问卷回收率越高,问卷的回收率与医院本身对药学部门的重视程度和药学部门工作的开展程度密切相关。本调研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药学服务中临床药师的设置
在这些医院中,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有40家,占全部调研医院的71.4%,各级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医院等级越高,开展的比例越高,其中三级医院中开展临床药学的医院最多,为85.7%,较2009年一项调研报告中的全国平均数(65.16%)[3]有了显着提高。而福建省二级甲等医院和二级乙等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比例分别为60.0%和16.7%,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67.9%和22.8%[3]。这表明福建省临床药学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未来一段时间,要加大力量促进二级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在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40家医院中,各级医院临床药师数、专职临床药师数量及临床药师与医院床位比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临床药师数量和专职临床药师数量同样随着医院等级的递增而增加。《医院药事管理检查标准》中规定“三级医院配备5名以上、二级医院配备3名以上专职临床药师”,但目前,大多数医院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拥有专职临床药师5名以上的三级医院有7家(23.3%),而拥有3名以上专职临床药师的二级医院只有1家(10.0%)。
临床药师的职称、学历、年龄及工作年限情况见表4。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提出:临床药师应由具有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按有关规定取得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担任[4]。在表4中,临床药师本科以上学历在各级医院中都占据了大部分,有些医院还有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临床药师;而在临床药师职称方面,仍有1/3以上的人员为初级职称,这与临床药师的年龄和从事临床药师工作的年限有关,许多工作未满一定年限的临床药师还未能参加中级职称的评聘。
医院药学是医院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不论巨额药品收入对医院正常运营和不断发展的意义,单就其在整个医院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来看,医院药学也已变得日益重要,有些因素甚至已成为医院发展的瓶颈。医院药学是药学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药学分支学科,是药学科学与药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自90年代初以来,在大型、综合型医院里,尤其是在三甲医院里设置药学部的呼声渐起,声势日壮。医院药学管理工作重点向临床转移,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处于缓慢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改革阶段。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几年里,不少医院在踯躅彷徨之后,也悄悄开始了实践。这其中有一轰而上赶时髦的,操作起来极其简单,改个名字,摇身一变就成了药学部。也有的经过了深思熟虑,逐步变革,从组织结构、组织职能、运行机制等多角度进行认真研究,取得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总的来看,理论研究尚嫌欠缺。
从“药剂科”到“药学部”,难道仅仅是改个名字的问题吗?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论述。
1医院药学工作的特点决定了采用药学部制的必要性
1.1是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工作,无论其是否被掩盖在诸如任务、目标、远景、战略等名目之下,也无论其做出何种描述,终归是以技术服务为落脚点的。临床医学、医院药学和护理学自然是医院的三大支柱性技术学科,缺一不可。临床治疗,目前还摆脱不了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局面。因此,如何在诊断正确的前提下,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使用药物,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也是决定和判断一个医院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和主要依据。合理用药,当然是医师的责任,但更是药师的责任。这一特点决定了药师在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医药有机结合的工作,也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药剂科所能胜任的了。
1.2多而杂的业务内容医院药学工作大体可以包括药品供应、药品调剂、药品检验、临床药学、药学信息等。由于我院的独特性,还要增加保健服务、临床药理基地、药物制剂等。这些工作虽有一定联系,但专业性质和任务并不完全相同,每一个业务分支都应在组织结构上进行单独的技术管理,并置于统一的行政领导之下,才能更有地完成各自的工作。药剂科的任务仅仅包括药品供应这一环节,不适合多任务的管理要求,远不能概括医院药学工作的全部。药学部可能是目前可以选择的医院药学管理的最佳组织形式。
1.3临床药学工作是医院药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与融合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传统药学已经在向药学保健的阶段过渡。服务模式也正在从以药物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这种变革,要求药师走出实验室,走出药房,到临床一线去,与医师、护士一起,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良、精准的服务。药剂科管理体制,从根本上不适应这种变革。药剂科是以药品供应、调剂为主的业务单位,在组织结构、职能、职权等方面都先天不足,对服务模式的变革显得力不从心。对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更多地是起到了束缚而非支持的作用。
1.4以管理为重点医院药学工作既是技术工作,更是管理工作,它包括了对人、财、物和技术、业务的管理。一方面是对自身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担负着对整个医院的药学工作的管理。贯彻、监督、检查相关法规在医院中的执行,行使管理职能,已经成为医院药学工作一个重点。药学部制在这个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临床药学工作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展了临床药学工作。然而,临床药学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充分了解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才能对解决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目前,已有研究人员对我国的临床药学现状开展研究,例如有涵盖我国310家医院的邮寄调研[1],也有以药学服务学习班为契机进行的现场调研[2],这些研究对了解我国的临床药学的整体发展现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全国性的调研并不能反映地区的发展现状,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有差别化的对策,才能把这个地区的临床药学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因此,为了解某个区域临床药学的开展情况,笔者选择了福建省进行问卷调查,希望可以为相关医疗机构及其主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或制定相关制度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通过检索、收集、整理医院药学方面的文献资料,在与有关一线药学实践人员和管理专家讨论、观摩医院药学部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制定预调查问卷,并走访了多家医院进行预调研,根据预调查结果及意见反馈进行修改调整,制定了“福建省医疗机构药学学科现状调研”问卷,其包括临床药学等9个相对独立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采用邮寄的方式,对福建省二级乙等及以上的医院进行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89份,回收56份,平均回收率为29.6%,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医院等级越高,问卷回收率越高,问卷的回收率与医院本身对药学部门的重视程度和药学部门工作的开展程度密切相关。本调研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临床药学服务中临床药师的设置
在这些医院中,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有40家,占全部调研医院的71.4%,各级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医院等级越高,开展的比例越高,其中三级医院中开展临床药学的医院最多,为85.7%,较2009年一项调研报告中的全国平均数(65.16%)[3]有了显著提高。而福建省二级甲等医院和二级乙等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比例分别为60.0%和16.7%,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67.9%和22.8%[3]。这表明福建省临床药学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未来一段时间,要加大力量促进二级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在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40家医院中,各级医院临床药师数、专职临床药师数量及临床药师与医院床位比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临床药师数量和专职临床药师数量同样随着医院等级的递增而增加。《医院药事管理检查标准》中规定“三级医院配备5名以上、二级医院配备3名以上专职临床药师”,但目前,大多数医院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拥有专职临床药师5名以上的三级医院有7家(23.3%),而拥有3名以上专职临床药师的二级医院只有1家(10.0%)。
临床药师的职称、学历、年龄及工作年限情况见表4。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提出:临床药师应由具有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按有关规定取得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担任[4]。在表4中,临床药师本科以上学历在各级医院中都占据了大部分,有些医院还有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临床药师;而在临床药师职称方面,仍有1/3以上的人员为初级职称,这与临床药师的年龄和从事临床药师工作的年限有关,许多工作未满一定年限的临床药师还未能参加中级职称的评聘。
1我国医院药学的工作现状
目前,从基层医院到省级医疗机构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还没有完全达到《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以下简称“规定”]8%的比例。医院药学从事的工作主要有:
(1)药品调剂:70%以上的医院药学技术人员从事药品调剂工作,负责占医疗机构总收入中40%~60%比例的药品收入的物流管理和调剂,而且随着住院患者人数、门诊量和处方量的增长,搬运药品和发药的工作量仍在增加。
(2)临床药学服务:近年来,基层医院个别药师全职或兼职临床药师的职责;三级医院开始执行“规定”有5名具资质的专职临床药师。少量的临床药师,从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安全用药咨询与医院药品信息支持等,包括点评不适宜处方、参与部分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工作、提供临床合理用药的依据(血药浓度监测)。
(3)药政管理:医院药学部门负责全院药政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具体实施,提供临床用药比例调控的药学知识依据,监督实施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4)其他:部分医院的药学部门负责新药临床试验机构的管理工作、制剂生产、药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带教、科研等工作。
2新医改后医院药学处境尴尬
在以药养医时代,医院收取15%药品加成;部分大医院还有医院制剂收入,这两部分收入足以消弭医院药师的待遇及药剂科的各项损耗。药剂科是创收大户,为医院创造效益,所谓“以药补医”,医院可以盖大楼、买设备。整个药品供应链的价格虚高,医生多开药,开贵药使得老百姓在医疗终端的药房取药时支付昂贵的药品费,从而对医疗行业的部分不满情绪也迁怒于药师。最新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中,与医院药学有关的收费项目只有血药浓度监测、抗肿瘤化疗药物/肠外营养液集中配置、中药调配加工等内容,而西药调配、用药服务、临床药学等只字未提。与核医学科有关的放射性药物储存等被列入“规范”,其他与医护有关的用药内容也非常详细。从另一侧面反映医院药学在医疗机构中被重视程度不够。新医疗体质改革后医疗机构药品加成取消,医院药学的工作进一步被弱化。到目前为止,国内新医改颁布的任何文件都没有收取“药事服务费”、药事服务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的条款。药师们的辛勤劳动没有得到社会(含医院管理层、普通百姓及卫生行政部门)的承认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取消了药品加成,为节约医院药品调剂部分的成本,部分医改试点医院已将整个药剂科全部委托商业公司管理(托管方式实际上就是医药批发企业委派一些人员管理药剂科的工作),其后果是执行落实医院药事管理制度的主体不明确;国家多年来培养的药师将失去其作用,药师的积极性被挫伤,药师队伍逐渐萎缩,使医院药学学科失去了在医院工作中应有的功能和职责。
摘要:
药学部承担着医院内主要药事管理工作,为医院各项医疗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及药事服务,是医院重要组成部门。在医改逐步深化的新形势下,药学部职能转向临床药学发展,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悄然改变。本次研究基于医院药学部工作实际,针对药学部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优化药学部药事管理的对策,旨在提升药学部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管理工作高效发展。
关键词:
药学部;药事管理;医院管理;作用
药学部是医院的重点服务及支持性科室之一,药事管理工作遏制医院药物滥用、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是临床用药安全的守护者。在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机遇下,如何强化药学部药事管理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提升是研究的重点。为此,本文结合医院药学部管理的现状,对药学部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重点分析,并思索药学部药事管理的优化策略。
1药学部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1药学部药事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医院管理水平:
药物是医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药物质量、配伍、剂量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如若存在不当之处,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药学部药事管理水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医院是否注重药学部药事管理工作,有无改进其管理措施,促进其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也直接影响药学部管理水平及临床药学服务水平。药学部药事管理与医院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对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总结医院药师培训的教学经验、体会和存在问题。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开展层级培训,利用制度与绩效工具促进教学管理,在教学过程中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与计划、通过基于问题教学与互动式教学方法巩固教学效果,并且强化评估考核。初步建立的系统化、规范化医院药学教学培训模式,保证了药师培训的质量,提升了师资的带教能力与团队整体知识水平,保障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医院药学;药师;教学培训模式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药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药师是整个医院药学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药学教学工作不仅要满足药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目标,还需不断改革与探索医院药学多元化服务、差异以优化患者治疗结果的人才培育模式。目前,我国的临床药学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规范化培训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借鉴国外药学实践与药学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1],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优化调整,但学术性教育转型以及临床药学专业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致使人才培养的产出质量尚不能真正满足医院药学实际工作的需求[2,3]。因此,职业化培训与继续教育已成为提升医院药学人才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我国卫计委下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4]、《医院药师毕业后教育大纲》[5]等系列工作文件要求,结合某院药学学科博士授权点、北京市住院药师培训基地、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学学本科及多所院校的药学本科生带教基地等教学模块,依托医改前沿阵地的丰富资源与经验优势,将不同培训对象的教学培训经验进行总结。针对教学方案实施细则不够具体、教学对象缺乏学习主动性,教材不够完善,教学实施过程尚存随意性、师资自身能力与带教能力有待提高、主观性较强等实际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进,利用PDCA原理循环往复不断改进的过程,初步探索出系统化与层次化的医院药学教学培训模式。
1层次化的培训目标
构建多元化的药学人才队伍才能满足医院药学职能的不断延伸和发展,除配备药事管理和药品供应保障的药师以外,能够提供临床药学服务相关的合格药师。医院药学教育需从职业化教学为出发点,兼顾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和知识技能的需求,制定适合自身职业化需求的教学培训目标。医院按培训对象的差异性,将培训对象分为5个层次:住院药师学员、药学研究生、药学本科生、药学进修生、药学工作人员,见图1。5个层次培训所需达到的目标各有高低不同,但培训过程与培训要点互有交叉,共性的内容设置了普适性的药学基础培训,包括各类人员都必须掌握的药品基本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医院药学工作流程等内容,专业化的培训课程则更多侧重于临床实践能力的运用,包括参与患者用药教育、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临床实际用药的指导与规范等内容。
2教学管理中的制度工具
注重发挥“管理出效益”的管理理念在教学工作的应用,从而加快教学成果的产出。首先,强化教学管理过程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日常管理遵照《北京地区专科医师(药学)培训细则》《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的药房管理规范》《医院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制度》《休假与考勤制度》等相关规定执行。同时,按培训对象的层次性明确培训目标、培训模式、培训内容、考核方式、带教师资与日常工作管理的相关内容,初步形成了针对不同教学培训对象的教学规范与制度管理体系,为药学人才队伍的培养提供规划化的制度保障。医院组建了药师培训指导工作组,成员包括药事部主任与各部门负责人,主要负责各级药师的培训计划、监督及指导工作。药师培训指导工作组严格执行月度的例会制,阶段性的总结与解决现有问题。另外,优化师资团队的结构与质量,公开选拔具有优秀品质、较高专业水平、工作能力与带教能力的药师担任师资。以药师分级为依托,发挥绩效考核与奖金分配体系在教学管理流程中的促进作用,细化绩效考核标准与方案,将教学工作量、教学能力、教学成效、学员阶段考核成绩、学员满意度作为绩效考评的主体,实现教学工作的专岗专责与优劳优酬的绩效模式,更合理地配置与发挥师资能力。通过上述举措不断加强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将医改与科室发展经验运用于基地建设与教学,完善教学培训与轮转的制度与内容,以科室大发展带动师资与学员的能力提升,初步取得了基地教学水平与人员能力协同提高的共赢,做到教学相长。
3教学方法的临床实用性
摘要:药品是医院在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时不可缺少的物资消耗,药品耗费在医院各种物资耗费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药品会计对药品起到很重要的核算以及监督作用。在2012年1月1日实施新医院会计制度后,医院药品核算也发生了十分重要的变化。本文通过从药品会计的岗位职责着手,通过对新旧会计制度下药品核算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药品会计的相关工作要求。
关键词:医院 药品 会计核算 管理
组成医院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的部份就是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是医院经营管理的核心,还是医院内部生存发展的必要因素。为了能够使医院卫生事业在未来社会中有更好的发展,应当不断地组织规范医院的成本核算,使得医院内部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都得到很好的提升。而医院的药品核算作为医院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应当加强医院药品核算管理,针对新医院会计制度对药品会计所提出的要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地规范医院药品会计工作。除此之外,随着现阶段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药品已经被加入到存货的管理制度之中,药品核算管理在医院整体核算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对药品会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地核算、盘点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药品管理的需要,新会计制度要求医院药品会计能够将新旧会计制度下药品会计之间的衔接工作完成的更加顺利,还能够深入了解管理工作流程、明确信息操作系统,使得医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加深沟通,使药品核算管理在医院整体财务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医院内部药品会计的岗位职责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药品的核算管理工作对于医院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加强医院药品核算管理,已经成为现阶段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
医院内部药品会计一般工作范围包括:药库、药房以及制剂室等所需要的药品数量、金额的核算工作。同时医院内部药品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按照会计制度规定,正确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严格把好药品的购入及消耗关,及时处理账务。负责全院药品资金流通核算工作,积极配合药剂科做好全院的药品管理。第二,定期同药库、药房核对库存,每月同财务科核对金额,做到账账、账实相符。第三,严格审核药品购入发票,及时填制转账通知单送交有关部门进行审批后送财务科付款。第四,准确核算药库、药房药品的调拨、领用,及时编制药品入出库存报表报送财务科入账。在核算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对重大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报告。第五,负责医院制剂室的成本核算。每月上报的制剂产品产值、成本报表及各种统计报表,内容要正确、完整。第六,指导、配合、协助、监督药剂科做好盘点工作。
二、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下药品会计的差异
为了能够让医院药品会计人员了解到医院药品的详细耗用情况,《新医院会计制度》明确了相关核算会计科目,使相关会计科目尽可能的完善。但是不一样的会计制度下,医院药品会计账务处理的方式也不相同,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摘要:医院药学工作这一环节是医院整体运行中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就拿人身体这个整体来说,所有器官,组织,细胞等组成了我们人类一个个完整的个体。而无论哪一具体部位出了问题都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缺一不可。而医院药学工作就是医院整体工作的心脏部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医院医生治病救人,而患者的治病过程中基本都会涉及到药物治疗。我们可能都曾见过无数的案例,医生用药不对,或者护士用药剂量不准确,又或是不能对症下药,乱开药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医药市场,相关政府都可谓是要层层把关,因为其中的暴利诱惑很容易导致医药市场的混乱,所以严格的规矩制约是必不可少的。由大到小,由表及里,医院的药学工作就是医药市场的小小反应面。由此可以看出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性。而本文将针对于如今医院药学工作的普遍现象出发分析医院药学工作的现存问题有哪些和这些问题都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解决。
关键词:药学工作;医院;现存问题;处理措施
在中国一直都有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而对于医疗改革也迫在眉睫,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导致医疗改革举步维艰,2014年底有关非处方药销售政策引发一番热论,非处方药能够在网上销售。此消息一出,医药行业、医药市场带来极大冲击。所谓为改革者新,为创新者强,因为医药行业的问题再改革将会引发一些社会矛盾。而医院作为药品的主要使用地,其药学工作的问题自然也日益凸显,不可回避。
1 医院药学工作现存问题
1.1医院药品管理软硬件设施不完善
1.1.1软件方面 如今大多数医院都在使用专门的医院管理系统,即HIS。无论是民办私立性医院还是公立医院都开展与互联网结合的经营模式,但是医院普遍信息管理系统都发展的不太完善,虽说大多数医药科大学都相应的设立将医学与计算机结合起来的专业性学科,但是据目前高校情况来看,事实却是课程开设的争相模仿,医药类高校不能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也让这类学生在学习期间很是迷茫,而经过访问调查,85%以上觉得自己没有竞争优势,内心比较自卑,①在技术上比不上工科类专业性计算机的人才,②论起医学类专业性人才,自己的知识正可谓沧海一粟。所以医院真正的软件设施还是依靠非医学类计算机人才维护,所以在维护和设计相关医院程序或者录入相关医药类信息时难免会出现错误,就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1.1.2硬件方面 药品存放不同于其他物品存放管理,药品讲究空气湿度,阳光照射等因素的影响,一旦管理不善就会造成大量医药产品的失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医院还要安排其他的药品专业人员去购买新药品,所以药品存放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工作效率问题,而医院效率提高一分钟就意味着可能救治一条鲜活的生命。简洁存放有序的药房是医院的形象窗口,亦是医疗活动中需要强化安全意识的重要环节。
1.2药剂管理不受重视 药剂管理不受重视的原因在于药剂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首先在于药剂管理制度的不全面且不科学,制度的确立却不能根据事实情况去完善制度的缺点。制度本身还缺乏约束力。其次在于制度很难得到落实,因为当前大部分医院的现状就是花费很多精力在医院人事与医疗上面,虽说医疗与人事的管理是医院的重点,但是如果想整体运营非常成功就不能放过任何细节。就拿一些乡镇医院来说,这些医院由于很难吸引专业型人才服务于医院,药剂管理就更加随便,有些医院的药剂科形同虚设。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药剂工作管理十分混乱,管理制度不科学。
1临床药学发展环境、工作内容与任务
我院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由1000张床位的新院区、800张床位的老院区、150张床位的眼科医院、300张床位的区域性医疗急救中心和有300张床位并实行二级标准收费、药房托管药品零利润销售的综合性分院组成。医院将临床药学室单独建科,现有2名主任药师和15名具有硕士学历的年轻药师承担全院5个院区临床药学工作。工作内容为原卫生部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要求药学部门开展的临床药师工作试点、临床药学服务、临床药物利用监测评价、处方点评和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等除了药品采购、保管和药房调配以外的药学服务工作。
2临床药学实践模式与探索
2.1药师培养专科化,临床实践专业化
临床药师在选定的内科范围中先对专科药物治疗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定向培养。主要包括每天由固定专科副高职称医师带教,参与查房、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针对专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重点学习掌握临床专科疾病诊疗指南及进展,结合典型病例进行药历书写,及时了解临床医护人员在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医药专业人员互相学习交流,药师的专科临床用药知识与技能迅速成长。经1年的学习,除继续在该专科深入学习实践外,另对所负责各院区的与其专业相近的外科系统进行临床用药监测、评价和干预。例如:神经内科临床药师负责联系神经外科,负责处方点评监测网日常工作;呼吸内科临床药师负责联系胸外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麻醉科等,并负责麻醉临床应用监测及处方专项点评工作;血液肿瘤内科临床药师负责联系骨科、微创外科,并负责抗癌药、糖皮质激素和血液蛋白类辅助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专项处方点评;内分泌科临床药师负责联系心血管内科、老年病科、皮肤科、中医科、康复科,并负责全院ADR监测报告以及中药注射液等其他高风险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专项处方点评;消化科临床药师负责联系胃肠血管外科、肝胆外科,并负责抗菌药物监测网日常工作;肾内科临床药师负责联系泌尿外科并协助ADR监测报告工作。临床药师参与国家处方点评监测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工作,及时掌握全国及我院临床合理用药各项评价指标,实现医院合理用药评价的高标准。通过负责相关监测工作,工作领域由专科向专业扩展,工作范围由总院向分院扩展,并覆盖全院5个院区,实现了全院合理用药评价标准统一,药学服务从专科走向专业化,促进了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的提高。
2.2临床药师日常工作量化管理
临床药师日常工作包括:(1)每周在病房与医护人员访谈、访视患者,并对所负责科室出入院患者进行用药安全教育和咨询服务。特别是重点慢性病患者出院后的药学追踪服务、门诊处方和住院处方点评、典型教学药历与专项处方点评、药品使用动态分析报告等工作,上述工作均规定了量化考核指标。(2)每周1次参与所在科室的科主任大查房,掌握新入院和需要提供药学服务的重点患者的情况。每周至少药学查房2次。对新入院患者针对用药风险和依从性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教。(3)每周需主动与所负责科室的不同级别医护人员访谈不少于5人次,重点收集对药品供应、质量和疗效的意见与建议,针对性地提供药物信息咨询服务。(4)与医护人员讨论药物治疗方案,协助报告药品不良反应。(5)对使用化疗药物、胰岛素、中药注射液等高危药品和使用麻醉、遇光热不稳定、易变色变质的特殊药品以及每日联合用药品种>5种的患者进行重点访视,积极干预不合理用药现象。(6)每月至少完成3篇针对专科疾病药物治疗的典型药历的书写,分析临床治疗过程,总结药物治疗效果,评价用药合理性,积累专科药物治疗经验。
2.3临床药学服务与参与医疗质量综合目标管理一体化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将保障人民健康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中西医并重,将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进步、协调发展;坚持继承与创新,遵循中医药固有发展规律,继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通过体制、机制、科技和知识创新,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和服务水平;坚持发挥特色优势,着力运用中医药方法防病治病,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病、传染病和养生保健、亚健康保健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治未病”保健服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和拓展中医药在急救医学中的作用和范围;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政策、规划、投入等方面的责任,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中医药事业。
(三)主要目标。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律的体制和机制,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进一步强化中医药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中医药学术、科研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明显提高,将我市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中医药临床基地、中医药教育基地和中医药科研基地,中医药整体实力进入全省中上游行列。
二、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优化中医药机构布局。将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区域卫生发展总体规划,合理配置中医药服务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基本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继续抓好政府主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每个县办好一所中医院,形成以市、县级中医院为主体,以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室为重要力量,以中医诊所、门诊部、中医“坐堂医”等为补充,涵盖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功能的中医药服务体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二)健全中医医疗服务网络。
1.完善城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立以市、县中医院为主体,以综合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医科为重要力量的城市中医药服务网络。把政府举办的中医院建成区域内中医医疗、培训和养生保健基地,充分发挥其疑难病诊治、人员培训和预防保健的辐射作用。中医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之间要加强业务合作,实行双向转诊,上级中医医疗机构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业务技术进行指导。加强市中医院建设与管理,适度扩大规模,用5年左右时间使其成为北及地区名牌中医医院,并逐步建设成为全市中医药骨干人才业务培训基地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真正发挥“龙头”和辐射作用;条件成熟时,在云新城规划建设市第二中医医院,以进一步解决东部城区缺乏高水平中医药服务问题。加强综合医院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县级以上综合医院按标准设立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和中药房,并设置一定比例的中医病床,90%以上的综合医院5年内要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积极开展省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示范中医科创建工作,力争5年内再有1个综合医院中医科获得省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称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参照《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和《省乡(镇)村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2名以上中级职称的中医人员,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积极开展城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力争5年内有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省城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