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戏曲文化论文

戏曲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戏曲文化市场经济论文

一、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历史背景和总体概况

戏曲茶楼在性质上属于茶楼或茶馆的一种类型,它是把民间的戏曲文化与茶文化结合起来,让客人在饮茶的同时欣赏戏曲表演,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但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早在宋代,民间艺术就进入了茶馆,有艺人、艺伎在茶馆吹拉弹唱,地方戏曲也常在那里表演。清代中叶以后,说唱艺术已经成为茶馆的一项主营业务。但是在这一时期,此类茶馆的主营业务依然是饮茶,只收茶和茶点的钱,戏曲虽然在茶馆兴盛,但也不过是其附庸之物。二十世纪上半叶,戏曲和茶馆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一些茶园、茶馆成了戏园的代名词,是人们丰富自身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当时有许多名伶在茶馆献艺,吸引了众多茶客和票友,如在当时作为河南省会的开封市,就有着许多茶园以戏曲表演为主。此时这些茶馆的主营业务已经不再是茶,而是戏曲大餐了。当代,“戏曲茶楼”或“戏曲茶馆”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一目了然地揭示出这一类型的茶馆是以戏曲表演为主体、饮茶为辅助的。茶客来到戏曲茶楼不为饮茶,不为谈事,只是为了在此听上几段自己喜爱的戏曲。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丰富之余,必定会寻求精神家园的满足。戏曲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积淀,在民间拥有着一大批忠实的观众。在河南本土,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都常常能听到一些戏迷饶有兴致地在农家小院或者公园唱着戏曲,且周围必定会有许多人观看聆听。这也就说明了传统地方戏曲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依然有强大的市场。然而,城市不比农村可以接连好几天在一个空旷的地方搭台唱大戏,加之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生活节奏较快,故居住在城市的戏迷们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来观看戏曲表演。所以,20世纪90年代之后,大大小小的戏曲茶楼、茶座便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城市中应运而生,满足了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开辟了戏曲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而郑州市作为河南这一戏曲大省的省会当然不会例外。郑州市与河南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相比,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戏曲资源优势,因此也是河南省最适合开设戏曲茶楼的城市。首先,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处于中原的核心地带,凝聚了中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最能代表河南的形象。其次,郑州市拥有丰富的剧种,数十种河南地方戏、豫剧的五大流派及其几大调都在郑州汇聚,是名副其实的“戏曲大码头”。再次,郑州市是河南省剧团和专业演员最多的城市,它拥有省市级豫剧团和曲剧团共七个,公立的戏曲学校两个,专业戏曲演员众多。最后,郑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之一,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也是旅客们的集散地和中转站,方便吸引热爱河南地方戏曲的外地人来到郑州感受本地的戏曲文化,加之郑州本地也有众多戏曲爱好者,使得郑州戏曲茶楼有着相对庞大的受众群体和市场潜力,这一点也是众多优势中最为重要的。据调查所知,郑州市第一家戏曲茶楼于1993年由一位台湾同胞开设于二七广场附近的大同宾馆,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几个月,但它标志着郑州市的戏曲茶楼进入了开始阶段。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之间的七八年时间是郑州市戏曲茶楼最为兴盛的时期,先后有近百家戏曲茶楼在郑州市开设,而在2000年时,曾有五十多家并存。然而近几年戏曲茶楼却趋于平淡,不少茶楼关门歇业,还有一些在继续维持,但也只是惨淡经营,形式不容乐观。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郑州的戏曲茶楼有着令人欣慰的发展前景。因为戏曲茶楼已经在郑州市扎根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展示河南戏曲文化一个重要的窗口,具有坚韧的生命力。据统计,目前郑州现存的戏曲茶楼有三十家左右。其中高档的约有十家,主要分布在管城区、金水区和二七区的繁华地段;中低档的在十五家左右,主要分布在中原区和惠济区这些离市中心较远的区域。高档和中低档戏曲茶楼在受众群体、内外部设置、演员、演出形态、消费形式、消费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总体来说:高档的戏曲茶楼定位较高,茶客的经济实力较强,所以要选择繁华地段,打造优雅环境,这必然也导致其成为高消费场所,进而对演员的个人素养和唱功也会有较高要求,而中低档的与高档的相比就有着较大反差。郑州市戏曲茶楼主要的营业时间是晚上,而白天则处于歇业状态,这是因为戏曲茶楼作为一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可以使白天忙碌的茶客们晚饭后在此得以缓解、释放。

二、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价值

郑州的戏曲茶楼“像郑州这个城市一样,喜行不于色,藏民而不显于市”,是河南戏曲文化的独特景观之一。河南本土戏曲在这里上演,使郑州有了自己的特色,而这一切都体现在它的优点和价值上。

第一,与剧场相比,其演出形式比较自由、灵活。剧场演出的局限性在于它并不是每天都有演出,而且每次演出的是一个固定的、完整的剧目,时间较长。这就要求观众等到演出的那一天方可观看,且每次只能看一个剧目,观众一旦到了剧场没有选择演员、剧目的权力,只能听从剧团的安排。而戏曲茶楼在演出形态和演出方式上与剧场有着较大不同。戏曲茶楼作为一种商业气息浓厚、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满足客人需求是其最大的服务宗旨。所以,在这里茶客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他们根据点戏单点某几位演员的某几出戏,茶楼就会及时进行演出,其随机性、灵活性比较大。在这里观众每天可以在此听到几十个乃至上百个戏曲片段和各种剧种,这也正是戏曲茶楼十几年来依然坚挺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丰富了当下的娱乐形式,既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也给戏迷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河南地方戏曲是世世代代河南人民审美心理沉淀的结晶,在中老年人群中依然备受欢迎,所以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正为中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场所。郑州的戏曲茶楼不讲求气派豪华,而是追求简单大方。茶楼的空间面积一般都不大,可容纳五十至一百人。在内部布局上,前面有一个古雅明亮的戏台,旁边坐着乐队,后面摆放十几张简单的桌椅,使客人感受到场面的温馨,近距离的观看自己喜爱的戏曲。有的演员还会走进观众与其攀谈,使得演员和观众没有在剧场时的距离感,侧面上再次加深了戏曲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了地方戏曲来源于民间以还原于民间。一些茶客本身就是戏迷,他们有时也会按捺不住,主动上台献唱,乐队也会予以伴奏,而茶楼是不会像茶客收取伴奏的费用,只要茶客高兴就好。

第三,为专业剧团演员和业余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改善了许多演员的生活,也有利于提高演员们的演唱水平和综合素质。近两年来,河南政府出资扶持本地专业剧团发展,开展了“送戏下乡”的活动,专业演员也因此有了固定的收入。可是前些年,戏曲因受到现代流行娱乐形式的强烈冲击,一直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无论是专业剧团还是业余剧团,其演出都极少有观众,许多县、市级的中小剧团因没有经费扶持,没有收入来源,演员长时间发不出工资,最终纷纷解散,其演员也失去了生活保障。而郑州的戏曲茶楼吸纳了这批演员,给这些从剧团走出的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因为面向市场,所以必定会有竞争,这就使得演员们不断学习、锻炼、创新,以提高自己的唱功及综合素质。演员是戏曲表演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传承者,所以,演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对弘扬、革新中原戏曲同样有着重大意义。

第四,代替剧场或剧院成为外来人士欣赏河南戏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豫剧在全国是第一大地方剧种,南到台湾,西到,全国十几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专业的豫剧剧团,无疑是河南地方戏曲的骄傲,也是河南文化的重要特色。戏歌《烩面好吃豫剧好听》开头就有这样一句词:“没看过豫剧你不能算到过河南,没吃过烩面你不能算来过中原。”在现今旅游业兴盛的形势下,拥有着豫剧和烩面两大最具河南地方色彩的旅游资源的郑州,对外来游客具备着一定的吸引力。由于当今剧场经济发展不景气以及其定时定场的局限性,已经不能及时、全面地为外来游客提供精彩的演出了,而戏曲茶楼以其独特的戏曲文化、资源优势和自由性,恰好弥补了这个缺失。来河南旅游的人们,为了欣赏最精湛的豫剧,感受河南地方戏曲的魅力,最好的选择场所就是郑州的戏曲茶楼。

全文阅读

戏曲文化经济论文

一、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历史背景和总体概况

戏曲茶楼在性质上属于茶楼或茶馆的一种类型,它是把民间的戏曲文化与茶文化结合起来,让客人在饮茶的同时欣赏戏曲表演,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但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早在宋代,民间艺术就进入了茶馆,有艺人、艺伎在茶馆吹拉弹唱,地方戏曲也常在那里表演。清代中叶以后,说唱艺术已经成为茶馆的一项主营业务。但是在这一时期,此类茶馆的主营业务依然是饮茶,只收茶和茶点的钱,戏曲虽然在茶馆兴盛,但也不过是其附庸之物。二十世纪上半叶,戏曲和茶馆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一些茶园、茶馆成了戏园的代名词,是人们丰富自身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当时有许多名伶在茶馆献艺,吸引了众多茶客和票友,如在当时作为河南省会的开封市,就有着许多茶园以戏曲表演为主。此时这些茶馆的主营业务已经不再是茶,而是戏曲大餐了。当代,“戏曲茶楼”或“戏曲茶馆”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一目了然地揭示出这一类型的茶馆是以戏曲表演为主体、饮茶为辅助的。茶客来到戏曲茶楼不为饮茶,不为谈事,只是为了在此听上几段自己喜爱的戏曲。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丰富之余,必定会寻求精神家园的满足。戏曲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积淀,在民间拥有着一大批忠实的观众。在河南本土,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都常常能听到一些戏迷饶有兴致地在农家小院或者公园唱着戏曲,且周围必定会有许多人观看聆听。这也就说明了传统地方戏曲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依然有强大的市场。然而,城市不比农村可以接连好几天在一个空旷的地方搭台唱大戏,加之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生活节奏较快,故居住在城市的戏迷们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来观看戏曲表演。所以,20世纪90年代之后,大大小小的戏曲茶楼、茶座便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城市中应运而生,满足了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开辟了戏曲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而郑州市作为河南这一戏曲大省的省会当然不会例外。郑州市与河南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相比,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戏曲资源优势,因此也是河南省最适合开设戏曲茶楼的城市。首先,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处于中原的核心地带,凝聚了中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最能代表河南的形象。其次,郑州市拥有丰富的剧种,数十种河南地方戏、豫剧的五大流派及其几大调都在郑州汇聚,是名副其实的“戏曲大码头”。再次,郑州市是河南省剧团和专业演员最多的城市,它拥有省市级豫剧团和曲剧团共七个,公立的戏曲学校两个,专业戏曲演员众多。最后,郑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之一,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也是旅客们的集散地和中转站,方便吸引热爱河南地方戏曲的外地人来到郑州感受本地的戏曲文化,加之郑州本地也有众多戏曲爱好者,使得郑州戏曲茶楼有着相对庞大的受众群体和市场潜力,这一点也是众多优势中最为重要的。据调查所知,郑州市第一家戏曲茶楼于1993年由一位台湾同胞开设于二七广场附近的大同宾馆,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几个月,但它标志着郑州市的戏曲茶楼进入了开始阶段。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之间的七八年时间是郑州市戏曲茶楼最为兴盛的时期,先后有近百家戏曲茶楼在郑州市开设,而在2000年时,曾有五十多家并存。然而近几年戏曲茶楼却趋于平淡,不少茶楼关门歇业,还有一些在继续维持,但也只是惨淡经营,形式不容乐观。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郑州的戏曲茶楼有着令人欣慰的发展前景。因为戏曲茶楼已经在郑州市扎根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展示河南戏曲文化一个重要的窗口,具有坚韧的生命力。据统计,目前郑州现存的戏曲茶楼有三十家左右。其中高档的约有十家,主要分布在管城区、金水区和二七区的繁华地段;中低档的在十五家左右,主要分布在中原区和惠济区这些离市中心较远的区域。高档和中低档戏曲茶楼在受众群体、内外部设置、演员、演出形态、消费形式、消费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总体来说:高档的戏曲茶楼定位较高,茶客的经济实力较强,所以要选择繁华地段,打造优雅环境,这必然也导致其成为高消费场所,进而对演员的个人素养和唱功也会有较高要求,而中低档的与高档的相比就有着较大反差。郑州市戏曲茶楼主要的营业时间是晚上,而白天则处于歇业状态,这是因为戏曲茶楼作为一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可以使白天忙碌的茶客们晚饭后在此得以缓解、释放。

二、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价值

郑州的戏曲茶楼“像郑州这个城市一样,喜行不于色,藏民而不显于市”,是河南戏曲文化的独特景观之一。河南本土戏曲在这里上演,使郑州有了自己的特色,而这一切都体现在它的优点和价值上。

第一,与剧场相比,其演出形式比较自由、灵活。剧场演出的局限性在于它并不是每天都有演出,而且每次演出的是一个固定的、完整的剧目,时间较长。这就要求观众等到演出的那一天方可观看,且每次只能看一个剧目,观众一旦到了剧场没有选择演员、剧目的权力,只能听从剧团的安排。而戏曲茶楼在演出形态和演出方式上与剧场有着较大不同。戏曲茶楼作为一种商业气息浓厚、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满足客人需求是其最大的服务宗旨。所以,在这里茶客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他们根据点戏单点某几位演员的某几出戏,茶楼就会及时进行演出,其随机性、灵活性比较大。在这里观众每天可以在此听到几十个乃至上百个戏曲片段和各种剧种,这也正是戏曲茶楼十几年来依然坚挺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丰富了当下的娱乐形式,既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也给戏迷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河南地方戏曲是世世代代河南人民审美心理沉淀的结晶,在中老年人群中依然备受欢迎,所以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正为中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场所。郑州的戏曲茶楼不讲求气派豪华,而是追求简单大方。茶楼的空间面积一般都不大,可容纳五十至一百人。在内部布局上,前面有一个古雅明亮的戏台,旁边坐着乐队,后面摆放十几张简单的桌椅,使客人感受到场面的温馨,近距离的观看自己喜爱的戏曲。有的演员还会走进观众与其攀谈,使得演员和观众没有在剧场时的距离感,侧面上再次加深了戏曲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了地方戏曲来源于民间以还原于民间。一些茶客本身就是戏迷,他们有时也会按捺不住,主动上台献唱,乐队也会予以伴奏,而茶楼是不会像茶客收取伴奏的费用,只要茶客高兴就好。

第三,为专业剧团演员和业余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改善了许多演员的生活,也有利于提高演员们的演唱水平和综合素质。近两年来,河南政府出资扶持本地专业剧团发展,开展了“送戏下乡”的活动,专业演员也因此有了固定的收入。可是前些年,戏曲因受到现代流行娱乐形式的强烈冲击,一直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无论是专业剧团还是业余剧团,其演出都极少有观众,许多县、市级的中小剧团因没有经费扶持,没有收入来源,演员长时间发不出工资,最终纷纷解散,其演员也失去了生活保障。而郑州的戏曲茶楼吸纳了这批演员,给这些从剧团走出的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因为面向市场,所以必定会有竞争,这就使得演员们不断学习、锻炼、创新,以提高自己的唱功及综合素质。演员是戏曲表演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传承者,所以,演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对弘扬、革新中原戏曲同样有着重大意义。

第四,代替剧场或剧院成为外来人士欣赏河南戏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豫剧在全国是第一大地方剧种,南到台湾,西到,全国十几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专业的豫剧剧团,无疑是河南地方戏曲的骄傲,也是河南文化的重要特色。戏歌《烩面好吃豫剧好听》开头就有这样一句词:“没看过豫剧你不能算到过河南,没吃过烩面你不能算来过中原。”在现今旅游业兴盛的形势下,拥有着豫剧和烩面两大最具河南地方色彩的旅游资源的郑州,对外来游客具备着一定的吸引力。由于当今剧场经济发展不景气以及其定时定场的局限性,已经不能及时、全面地为外来游客提供精彩的演出了,而戏曲茶楼以其独特的戏曲文化、资源优势和自由性,恰好弥补了这个缺失。来河南旅游的人们,为了欣赏最精湛的豫剧,感受河南地方戏曲的魅力,最好的选择场所就是郑州的戏曲茶楼。第五,有利于借助戏曲向大众传播重情重义、惩恶扬善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历史文化常识。俗语有云:“黄土厚,黄土黄,黄土里长出了梆子腔。”中原戏曲诞生于民间,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其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和所蕴含的惩恶扬善的教化思想,都典型地体现着中原民众的审美心理和群体性格。河南戏曲无论是传统戏还是新编古装戏,都以历史题材居多。而这些脍炙人口的戏曲在郑州市的戏曲茶楼长期上演,使人听后酣畅淋漓,有着自己的善恶评判,同时也有利于普及历史知识。

全文阅读

地域文化与戏曲论纲

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是戏曲赖以发生、发展的土壤,正是这一土壤造就了戏曲“一体而万殊”的形态与风格,赋予了戏曲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地方特色是戏曲民族性的重要体现,这一特色在经济运行全球化和社会发展城镇化的“语境”中,仍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保留价值。取消地方特色,戏曲的艺术生命力将会削弱。

地域文化与戏曲的创生和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山水阻隔,往来不便,古代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很大,自古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这在方言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同一个县的方言往往有许多种,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使戏曲的创生和发展与地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戏曲创生之时的宋金之世,我国处于南北分治状态,加之戏曲创生于民间,因此,建立在各地方言和乐曲基础之上的戏曲,一开始就是以不同的地域文化为土壤的。元代文人周德清在其《中原音韵》中指出,南戏之创生与南方方言关系密切。徐渭《南词叙录》在论及南戏及北杂剧之创生时也指出:“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即其技欤?……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

戏曲的发展也得力于地域文化。明代海盐、余姚、昆山、弋阳“四大声腔”――特别是昆腔传奇造成了继元杂剧之后的第二次辉煌,而昆腔传奇的发生发展与南方――特别是江浙的山川风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地方化”一直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指向,戏曲的“全国化”通常以“地方化”为基础和途径的,没有“地方化”也就不会有“全国化”。目前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许多地方戏也正是这样形成的。如昆腔原为南戏流播到昆山与当地的语言、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后来成为辐射到全国的“国剧”、“官腔”,形成了包容丰富的“昆腔腔系”,孔尚任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太行西北尽边声,亦有昆山乐部名”,可见其流播广远。昆山腔的“全国化”又是以“地方化”为基础的。例如,至今尚存的南昆、北昆、永昆和湘昆都是昆山腔流经这些地区,吸收当地地域文化而形成的昆腔支派。这些支派吸取了当地地域文化的养分,丰富了自己的表现手段,因而“声各小变,腔调略同”(王骥德《曲律》),以其同中有异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不同地域的广大观众。

地域文化的主导成分其实就是民间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养育了古老的戏曲。戏曲与地域文化――亦即民间文化的密切关系在世界戏剧史上是并不多见的。古希腊戏剧诞生在雅典城邦,雅典城邦范围很小,几乎不存在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古希腊戏剧是由当时的雅典政府和部分权贵、富人所主导的,主要服务于上流社会,因此,古希腊戏剧多描写国王和天神,对地域文化少有依赖,她从诞生到消亡根本就不存在地域特色和地方剧种问题。作为西方戏剧的源头,古希腊戏剧的“一体化”特色对后世的欧美戏剧有着深远影响。

古代印度幅员辽阔,有种族博物馆和语言博物馆之称,种族众多和语言复杂是古代印度社会的一大突出特点。印度现有一百多个民族和565个列表部落,有179种语言和544种方言。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很大是古代印度的一大特点,地域文化对印度文化――尤其是俗文化建构的影响当远远大于我国。然而,由于梵剧是属于古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的艺术,主要服务于宫廷,其作者大多是宫廷文学侍从或皇室成员,主要采用婆罗门所使用的“雅语”――梵语,只有卑贱者和女性角色才使用“俗语”(亦即方言,主要由女性演唱的插曲――“达鲁瓦”也使用俗语)。梵语是贵族语言,普通民众不但不使用,而且是听不懂的。因此,梵剧与地域文化有关系,但远不像戏曲与地域文化那样密切。公元9世纪以后,印度的俗语戏剧兴起,梵剧就迅速衰落了。

全文阅读

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论文

一、我国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融合的优势和特点

我国传统的戏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诸多的优势和特点,这些优势及特点方便了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工作。这些优势和特点包括了以下几点。

(一)基础群众性特点。

我国的戏曲文化始于民间,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基础的群众性特点一直伴随着戏曲文化的发展。在新的文化环境中,虽然戏曲文化在文化工作中经常被群众所误解,但是在部分的群众中其基础群众文化的特点依然存在。

(二)独特的地方性特点。

在我国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其地方性特点极其显著。在各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具有地方特点的文艺活动具有很好地市场。在这一点上,我国的戏曲文化具有极大的契合性优势。我国的各个省份地区都存在地方性的戏曲,这些戏曲在出现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地方文化特点已经密不可分。所以这种戏曲文化的地方特点在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很好的发展优势,很容易和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融合。

(三)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

在我国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非遗保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利用这一工作积极的推动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工作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在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将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的工作经常被采用,而我国的各地方戏曲文化都处在各地区的非遗保护名单中。利用这一优势,将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融合,可以收到非遗保护工作的积极推动。

全文阅读

论戏曲演员文化修养对戏曲表演的重要性

【摘 要】戏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传统戏曲的流传,一直都是在“文化”的圈子之中。从各方面来看,无论演出或“本子”,甚至是演员,以至于“唱”“念”“表演”,都必然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展现。从社会影响上说,更可以看到戏曲对文化也起着一种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戏曲演员;文化修养;表演;重要性

应当说,戏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传统戏曲的流传,一直都是在“文化”的圈子之中。从各方面来看,无论演出或“本子”,甚至是演员,以至于“唱”“念”“表演”,都必然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展现。从社会影响上说,更可以看到戏曲对文化也起着一种积极的作用。

谭鑫培非常注意自身的文化修养,也注重剧本的文学性,有戏词不通或有悖情理之处,他都要请通人修改,当时的孙春山,就是谭鑫培的通人。孙春山是清同、光年间的京官,酷爱京剧,精通音律,善于编腔,据说余紫云、陈德林、王瑶卿等都曾与之有所往来。谭鑫培在京剧语言及音韵方面的成就,与孙春山的帮助分不开。另外,谭鑫培与梁启超、罗瘿公等社会名流也都有交往。那时的谭鑫培,无论是对艺术的理解或是对弄物的表现,都体现了他渐进的文化底蕴,演出水平日益提高,创作了一大批谭派剧目,一直延续到现在的舞台上。

谭鑫培善书画,他的居室名为“英秀堂”,梁启超曾在他画的《蓑笠图》上题写“四海一人谭鑫培”。从谭鑫培那个时代开始,名角们都一致认为,戏曲要取悦观众,除了演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外,剧本的质量是关键。但过去艺人们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有的甚至不识字,能自己编写或修改剧本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京剧发展到这一时期,特别需要有文化的文人的帮助,所以文人与京剧结缘,是时代的需要,是艺术的需要,也是观众的需要。

齐如山留过洋,开始他对京剧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在朋友的盛情邀请之下,去看了京剧,从此便一发不可收。他给梅兰芳的信中,谈到了自己对于京剧的认识,并对一些戏提出了修改意见。但他没想到,他在信中所谈的意见,多被梅兰芳接受并在演出中加以改正,而齐如山写给梅兰芳的数封信,也被梅兰芳珍藏着。由此,才有了他们之间长期的友谊与合作。京剧从民间走来,社会的诸多因素促使京剧逐渐占有了主导地位。知识分子参与其中的例子很多,清代的一些贵胄,如红豆馆主的参与,带动了皇族层次的参与,也成为清代社会的一大时尚。如庆亲王奕匡在府内大兴土木,修建戏楼,每逢重要的庆典和活动,都要大摆筵席,演戏3天。而载涛、溥侗更是自己聘请教师教戏,并购置戏装,组织戏班演唱盐溥仪的六叔父载洵喜欢唱老生戏,制作了大批的戏装、道具,经常在自己府中的小戏台上唱戏,主演一般都是王公大臣的子弟。溥仪的七叔父载涛不但能演出京剧,而且对京剧的研究也很精细,他模仿杨小楼的猴戏,惟妙惟肖。王公贵族的戏曲活动与京剧界专业演员的演出形成双向交流,推动了京剧艺术的普及和提高,梨园界的人士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也学到了很多文化知识和历史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表演技能。

在戏曲与文化的发展中,也不时会出现一些“失雅”的小疵,倒也应当加以注意。这是因为“流传”多在民间街肆之间,戏班中一些演员缺少文化的学习所至。所以出现一些“戏词模糊”、表演误解的现象,非常露丑可笑。这说明:演员的文化水平,必须着力加强提高才行。据说谭鑫培先生在演《失空斩》一出戏在上场前特别告诉鼓佬:今天不唱,改成“念”.鼓佬照办,来“小锣打上”。可是谭老夫子事先并没做出准备,他边走边想,瞬息之间到了台口,只好“念”出了“兵扎祁山地,要擒司马懿”这两句不甚严格的“对句”。当时就过去了,事后也没有再作考虑,但就成了“惯例”,一直演到了现在。这样一改,的确在舞台演出上“精粹”多了,是一种剧本文化上的提高。当然这是谭老夫子舞台演出上文化的高度所至。听说余叔岩先生也经常回顾、反思自己的演出艺术。在《搜孤救孤》一戏的“娘子不必胆怕惊”一段【二黄原板】中,有一句“舍子搭救忠良后”,他留下的唱片中在“忠”字后边加了虚字“哦”,行腔时多带了一个过门的高音,听起来很提神,但以后他自己觉得是多余的,不应该这么“唱”。这是一位老琴师邹老先生说到余先生对自己艺术如何严格时谈到的,令人听后很是敬佩。许多常见的“老戏”,在不同演员的演出中都差不多,只是由于演员各人的理解不尽相同而有一些个别的不同,而这些不同,恰恰表明了演员文化的高低。

再如《哭灵牌》的大段【反西皮]刘备哭二弟,叙述关羽的功绩时,老本子有两句唱词“华容道上你放曹操,大仁大义志量高”。极有文化造诣的艺术大家奚啸伯先生采取了一种办法:唱出“华容道上你放曹操”后马上收住,接唱“放曹操”扫尾'一翻水袖,一马虎,一模糊,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这些都是艺术家在实践演出中,认识到并因此做出了自己的变动,它表明了演员的文化水平对戏曲艺术的重要。

全文阅读

我国戏曲音乐文化研究论文

[摘要]戏曲音乐作为中国最具特色传统艺术瑰宝之一,其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首先分析了戏曲音乐的文化内涵,其次探讨了戏曲音乐的发展现状和意义,然后立足于戏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来谈戏曲音乐的创新手段。

[关键词]中国戏曲戏曲音乐戏曲音乐文化发展

一、戏曲音乐发展

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而戏曲音乐是戏曲重要的元素,可以集中地表现戏剧的内容。戏曲音乐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中国戏曲音乐是以群体风格、地方风格、民族风格为特征的。其发展历史悠久,民歌、百戏音乐、唐代的歌舞音乐和宋代说唱艺术音乐是其发展的基础。

在现当代,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典型品种,对戏曲音乐旧瓶装新酒、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以及对传统戏曲音乐的抢救、改善、发展、创新措施是音乐文化行为的重要方面。

二、戏曲音乐文化内涵

中国戏曲音乐是在中国民族音乐百花园的土壤中繁衍发展起来的,它的内涵及外延,形式与内容,风格与色彩,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水准,是我国各门类音乐的集大成者。中国戏曲是世界上比较独特的艺术现象,尤其是戏曲音乐,形成了与世界、特别是欧洲音乐迥然不同的风格及色彩。

戏曲音乐是以音乐展示剧情塑造戏中的人物形象,推动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它与戏剧表演紧密结合,并为戏剧表演服务。凡能流传下来的戏剧大都有优秀的剧本,又有美妙的音乐。

全文阅读

中国戏曲教化传统文化论文

一、走下神坛等级鲜明的仪典模式

原始宗教源于对自然和祖先灵魂的恐惧崇拜,具体体现在人们除了祭祀神灵以佑平安以外,事无大小,都要请示神灵,于是从国家到民间都巫风盛行,祭祀神灵是古人生活的重要活动。《尚书•伊训》: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礼记•郊特牲》:涤荡其声,乐之阕,然后迎声。声音三号,所以诏告天地之间也。《后汉书•礼仪志》蔡邕注: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上帝。《周官》: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德而礼古人认为人和神不可混杂,《国语•楚语》说:“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如此,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巫觋在祭祀活动中是人和神之间的使者,既代人向神传达世俗的意愿,又向人传达神灵的旨意。巫觋在祀神中的作用相当于后来戏剧的扮演者,他们依照不同的场面需要,装扮成不同的神灵。王国维说:“盖群巫之中必有象神之衣服形貌动作者,而视为神之所冯依,故谓之曰灵。”巫觋祀神的乐舞不是散乱的,它往往被组合成一定的形式来表现人们对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就产生了礼仪性的组合,这是戏曲教化的最初模式。

(一)以先秦现存的巫觋祀神乐舞中被认为最接近戏剧形态的《九歌》为例,《九歌》中包含了许多行动性的戏剧因素,有些篇章很容易使人产生戏剧情景的联想,被认为是中国古剧的雏形,“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是“戏剧式的写法”。闻一多先生认为《九歌》的篇章符合古代祭祀仪典程序,他在《〈九歌〉的结构》中描绘出当时祭场上的画面:“代表东皇太一的灵保(神尸)庄严而玄默地坐在广三十步高三十丈“有文章彩镂黼黻之饰”的八觚形的紫坛上,在五音繁会之中,享用着那蕙肴兰藉,桂酒椒浆的盛馔,坛下簇拥着扮演各种神灵及其从属的童男童女,多则三百人,少亦七十人,分为九班,他们依次走到坛前,或在各自被指定的班位上,舞着唱着,表演着种种程度不同的哀情的以及悲壮的小故事。”《九歌》用华美的文字承载了一个完整的祭祀活动,这个祭祀神灵的过程充满着由内到外的结构严谨、等级鲜明的祭祀礼仪,这些礼仪孕育着戏曲审美的因素。

(二)原始祭祀原本是为了驱疫祈福而祭祀神灵,宗教气氛很浓。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祭祀活动的宗教色彩逐渐褪色,在祭祀娱神过程中,巫觋的扮演愈加抒发人的感情和表现世俗生命的需要,借神的外像形貌体验演绎人的心灵,从上文所述《九歌》也可得知。无论是宫廷祭典还是民间祭祀不再是单纯的,而是被赋予更多的社会含义。《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不但祭祀的态度发生了细微变化,而且祭祀目的和作用也悄然变化。上古时代有一种祭礼叫蜡祭,也称“八蜡”或“大蜡”,是在年终时为酬谢与农事有关八位神灵而举行的祭祀仪典。到了周公制礼时,把祭祖和祭天帝合并到这个节日,称为“郊祀”,周代时教民祭祀是治国的重中之重,要求自上而下,从贵族到庶民,都要参加“郊祀”,借此培养对农业祖先的敬重。到了春秋时期,这种蜡祭达到了举国狂欢的地步,苏轼《东坡志林》卷二对蜡祭有详细论述,这样的“岁终聚戏”,礼义鲜明,有很明显的教化意义在内,苏轼称为“亦曰不徒戏而已矣”。祭祀活动中那些等级森严的众多神灵,他们在祭台上吟诵祈祷的同时,也向台下围观的人们宣扬着符合礼义需要的一言一行。如果说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衍生了中国戏曲元素,那么这些宣扬礼义的仪典模式也是戏曲的教化模式的萌芽。

二、超乎个人禁欲绝情的集体模式

祀祖、驱疫、蜡祭,原始宗教的祭仪性没有单一的祭祀方式和对象,却是一种共同的在祭祀氛围笼罩下的观赏活动。这种活动将天地鬼神囊括一处,需要极宏大的心理环境,台上台下达成默契,对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环境,如一个村落、一个小镇,有收放自如的占有力和集体感染力。汉代宫廷傩的一场演出要上场好几队陪衬演员,皇帝王公大臣亲临观看,官员家属百姓也来观看,演出和观众的规模都达到千人,到宋代,这样的活动观看的氛围是山呼海动。明代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述目连戏中有关套数演出时,竟出现“万余人齐声呐喊”的壮观场面。当演出内容和观众的心态基本一致时,个人淹没在集体中,其感染力是巨大的,中国古代的剧作家们沿用了这种戏剧的原始本质,通过对演出环境、观众心理环境的占有,去发挥更大的审美功能,包括教化功能。随着民智未开时代的逝去,从原始部落到封建集权大国,孔子的儒家礼仪消融了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保留了古老宗教氏族血缘关系,等待佛教和道教的来临,形成中国特有的三教合一的人为宗教精神。人为宗教精神表现在世俗化,理性化,对个人的控制,与物质条件仍旧缺乏的小农经济社会的要求相契合,人们需要伦理化、宗族化,需要个人矮化和共同契约来安定社会复杂的宗教情感构成中国文化的共同心理特质,也使得中国戏曲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性,在伦理道德教化时多数是一种宗教式的牺牲个人的集体模式。元人马致远的《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写任屠为了出家修行,不惜休妻摔子,完全灭绝个人,这是一种反映单纯宗教人生观的宗教剧。明代儒教和宗教联姻产生的伦理教化剧的极端例子有邱浚的《伍伦全备忠孝记》,此部戏说教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伦全伦备兄弟争死;大嫂淑清在新婚之夜张罗第二天婆婆的生日;弟媳叔秀为思念亡亲哭瞎双眼;妯娌二人割股疗治婆婆;淑清为传宗接代为丈夫找来小妾景氏,景氏又为保贞节而自尽。戏文里面的兄弟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完全湮没在孝道之中,更是一种牺牲自我的宗教精神,最后的结局是以仙境圣地为灵魂的归宿。此剧过于绝情止欲的说教超乎常人想象,以至让当朝许多有识之士都难以接受。徐复祚《曲论》云:“《五伦全备》纯是措大书呆子语,陈腐臭烂,令人呕秽,一蟹不如一蟹矣。”以儒教为中心人为宗教的理性精神,结合最初原始祭仪所遗留下对环境的主动占有和对观众仍旧发挥强大感染力集体感,中国戏曲反映出来的是超乎常人的禁欲绝情宗教式的教化,不敢过多表露个人色彩的,积淀在中国民族性格的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社会性、群体性的情感,转为人伦之情、群体之欲。

三、欲罢不能来返现实的报应模式

看过许多古代剧目,我们注意到中国戏曲总在教人们面对现实苦难既要接受现实,忍辱负重、又要虚幻企望,既然要忍受痛苦,为什么要有企盼呢?就像《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写窦娥备尝人间不幸,却当作是前生注定;这边才刚向天询问埋怨:“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那边又向天发下三桩誓愿,“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矛盾复杂的宗教情感却统一于丧失主体意志以屈从于社会力量或超现实力量(社会力量的虚幻形式)的民族文化心理特质。”它渗透交融了儒、释、道三教思想。儒家相信恶人不得善终,善人必有善报,“富贵天之数,兴衰有往还”;佛教讲求“因果报应”,“作如是因,获如是果”,恶业终得恶报,善业可解恶运,一切生物都依据其善恶给予的报应轮回不已;道教以善、功、福、仙和恶、过、祸、夭为报应链条。中国戏曲中有着特定的教化模式,即屈服于现实的苦难,又不现实地寄希望于来世可以脱离苦难,来来往往现实中的,也俗称轮回的报应模式,来源于这种忍辱负重、虚幻企望的矛盾宗教情感。这种来返现实的报应模式使得中国戏曲还总是尽量展示人们的善举或批判恶行,分别根据这些善举和恶行来分配现实利益。清人徐世栋说:“凡忠臣义士之遇害捐躯者,须结之以受赐恤,成神仙;乱臣贼子之犯上无道者,须结之以被冥诛,正国法。”中国戏曲中很少有性情复杂的人物,有专门脸谱,把角色从性格、人品上分得一清二楚。好人多半最终姻缘美满,功成名就,做了坏事的人终不得正果,因为报应总归有的,所以中国戏曲多是大团圆结局,看得大家皆大欢喜。为了满足这种既现实又虚幻的心理,“因果业报”不忍忠臣沉冤,不让奸臣贼子有善终,中国戏曲一面纪实,一面假设。从宋至清,以岳飞秦桧为题材的剧本很多,如元孔文卿《地藏王证东窗事犯》杂剧、明周礼《岳飞破虏东窗记》传奇、姚茂良《精忠记》传奇、李梅实《精忠谱》等,这些剧目以同一题材,又以不同剧种在各地盛演不衰,就是因为剧情描写了在地狱中严惩秦桧父子,超升岳飞父子,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古代剧作家利用了人们都相信鬼魂的这种原始,采用这种宗教式的虚幻式的报应模式大快人心,也深入人心。

全文阅读

论戏曲音乐文化的发展与探究

【摘 要】戏曲音乐 作为 中国 最具特色传统艺术 瑰宝之一,其生存与 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首先分析了戏曲音乐的文化内涵,其次探讨了戏曲音乐的发展现状和意义,然后立足于戏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来谈戏曲音乐的创新手段。

【关键词】中国戏曲;戏曲音乐;戏曲音乐文化;发展

一、戏曲音乐发展

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而戏曲音乐是戏曲重要的元素,可以集中地表现戏剧的内容。戏曲音乐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中国戏曲音乐是以群体风格、地方风格、民族风格为特征的。其发展历史 悠久,民歌、百戏音乐、唐代的歌舞音乐和宋代说唱艺术音乐是其发展的基础。在现当代,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典型品种,对戏曲音乐旧瓶装新酒、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以及对传统戏曲音乐的抢救、改善、发展、创新措施是音乐文化行为的重要方面。

二、戏曲音乐文化内涵

中国戏曲音乐是在中国民族音乐百花园的土壤中繁衍发展起来的,它的内涵及外延,形式与内容,风格与色彩,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水准,是我国各门类音乐的集大成者。中国戏曲是世界上比较独特的艺术现象,尤其是戏曲音乐,形成了与世界、特别是欧洲音乐迥然不同的风格及色彩。

戏曲音乐是以音乐展示剧情塑造戏中的人物形象,推动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它与戏剧表演紧密结合,并为戏剧表演服务。凡能流传下来的戏剧大都有优秀的剧本,又有美妙的音乐.

三、戏曲音乐文化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全文阅读

论居民戏曲音乐文化活动的作用

摘要:尽管当今社会受到媒体多元化及全球化的影响,戏曲的发展依然绵延不绝。居民戏曲音乐文化活动既具有休闲娱乐、净化心灵的作用,还具有文化传承、凝聚人心的作用。这对于培育和谐、健康、文明、诚信的民风,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戏曲音乐;文化;居民;和谐

中图分类号:J6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082-01

我国是一个戏曲音乐文化高度发达的多民族国家,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语言、美学观点等状况。

在我国历史上,戏曲曾经有过四个高潮时期:(1)元代用北曲演唱的元杂剧在戏剧文学、表演艺术、音乐韵律三个方面,在当时来说已经达到非常完美的境地,涌现了《西厢记》、《赵氏孤儿》等传唱不衰的名作,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等大批剧作家,并对世界剧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明代昆曲崛起,戏曲社会地位空前提高。元杂剧的浅显俚俗一变而为明传奇的深奥典雅,出现汤显祖的《牡丹亭》、高濂的《玉簪记》等。(3)清代第三个高潮,京剧诞生风行全国。发生四大徽班进京的重大戏曲活动。(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各种戏曲适应新生活和时代需求更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当今社会由于受到媒体多元化及全球化的影响,戏曲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日渐消退。大多青年人追崇时尚流行因素,使得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从参加者到接受者两方面的断层。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市民阶层及乡村,由于传统仪式的需要及政府的保护,同时加上中老年听众群的戏存在,戏曲的发展依然绵延不绝,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以岳阳市为例,除了有政府承办的“花鼓剧团”和“巴陵剧团”外,在民间还有常年活动的京剧社和越剧社等群众业余戏曲社。在节假日,很多群众都聚集在这些社团周围,开展业余排练、义务演出等戏曲演唱活动,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普遍欢迎和叫好。一方面,遍布社区村镇的各类“草台”和“嗜戏如命”的观众群体,为地方戏剧提供了最为广阔自由的活动平台,也成为戏剧艺术赖以生存的丰富材料和营养宝藏。另一方面,地方戏曲音乐文化所具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与时俱进的特征。广大居民不仅在观赏演出中满足了审美愉悦,而且也潜移默化地获得了伦理道德、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讯息。居民戏曲文化的发展在给人民群众创造美的感官享受同时,又能将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充分发挥艺术门类所独有的优势,反映现实,倾听民声,弘扬优秀道德传统,宣扬正气,在创建和谐社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戏曲音乐文化活动具有休闲娱乐的作用。戏曲音乐文化同其他音乐文化一样,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能让人迅速地得到审美带来的愉悦感,广大居民在观赏和演出中满足了审美愉悦。在这些活动中,通过音响运动引起机体的感性与理性的思维活动,调动机体积极能动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体验在居民生活中更为明显。居民在开展戏曲音乐文化活动时,参与人数多,而且人们之间有着比较亲密、合作的关系,能够比较完全地释放出自己的情绪,彻底地从精神上获得娱乐的享受。人们通过轻松快乐的审美享受来积蓄精力和活力,这也是戏曲音乐文化区别与其他文化形式的标志性特点。居民们日常举办的戏曲文化节、戏迷社等组织形式的日常性演练活动,使居民在美的享受中充分体验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放松,提高居民生活、工作的积极性,为营造和谐安详的社区氛围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戏曲作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成为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特点,也自然成为社区居民比较喜欢的一种的娱乐休闲方式。据有关当前城乡群众文化需求抽样调查数据表明,在所调查罗列的电影、电视、戏剧、上网、图书、卡拉OK等文化项目里,喜爱戏剧的群众达到66.7%,充分说明了在居休闲文化活动中,戏剧音乐文化活动仍然占着重要地位,在居民文化生活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戏剧音乐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教化的作用。一方面,戏曲音乐文化中贮存着较广泛的知识信息,健康美好的情感以及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等。比如地方戏曲音乐多以历史故事、人伦道德作为剧情内容,对自然、历史、社会等的正确认识,对和谐美好社会的热爱与追求,对丑恶、犯罪的讽刺与惩罚等等,运用各种感彩的乐调向人们传达的思想观念直接被人们吸收和接受,使人们受到文化知识的教育和社会伦理道德的熏陶。在社区里开展戏曲音乐活动,摆脱了常规的、空洞的说教,以音响为表现手段,将教育的内容用生动活泼的音符形式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对人的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净化和教育作用,对培养居民的道德修养,形成健康积极的社区氛围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开展居民戏曲音乐文化活动,让居民在戏曲音乐文化中感悟人生的美、生活的美,让音乐给人们带来和谐和安宁,让人们体会音乐带来的美的意境,从心灵上对周围事物产生美的感受,从而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以美的眼睛去看待去发现。通过戏曲音乐文化的建设要将音乐的魅力传输给人们,让人们充分享受音乐文化带来的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全文阅读

论传统戏曲文化交流与建设

摘要:本文以传统戏曲文化交流与建设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对我国戏曲文化交流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从不断完善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建立戏曲文化交流合作新载体、深入挖掘区域内传统戏曲资源、营造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对相应的文化交流建设策略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传统戏曲文化;交流与建设;政府引导

一. 戏曲文化交流现状分析

(一)传统戏曲交流合作方式亟须拓展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电视、网络已成为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社会中,戏曲文化主要通过剧场演出、社区演出以及农村演出的方式进行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网络等现代化传播技术已成为传统戏曲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但在戏曲文化交流过程中,与现代化传播媒介的融合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且适应区域文化传统西区交流合作的机制还不健全,无法为戏曲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传统戏曲交流合作途径不断拓宽

近些年来,国家文化部门逐渐意识到戏曲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传统戏曲交流合作途径不断拓宽,最突出的表现则是为传统戏曲演出团体和传承艺人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契机。例如,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下,针对传统戏曲艺术传承的职业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而且通过组织院校竞赛,促使不同戏曲院校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在文化交流活动一些具有艺术天赋的戏曲文化传承人逐渐被发现,并受到重点培养,进而为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传统戏曲交流合作瓶颈亟待破解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