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

新闻学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闻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分前期准备、中期活动、后期总结三个阶段。

由于团队成员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专业知识培训:有取得艾滋病预防培训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训资格证书的5 位,其他几位均参加过河北师范大学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培训班,拥有着良好的专业知识,因此我们的实践活动的难度就降低了许多。虽然这样,但我们丝毫不敢怠慢。在复习迎考阶段,我们就开始了前期紧张而有序的准备活动。大家通过上网查询浏览、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向红十字会的老师请教等方式,对预防艾滋病常识宣传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并组织问题、借鉴以有问卷调查、删改整合、印制了一系列的宣传资料和调查问卷,用以通过做调查问卷的方式,在掌握了群众对艾滋病基本常识了解情况之后,纠正其错误,引导正确对待艾滋病及其患者。大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照培训笔记,结合自己参加培训时遇到的问题,积极交流,为答疑解惑认真准备。同时,在河北省红十字会和校医院的支持下,我们拿到了许多相应的宣传画册,为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又增添了一份力量。

7月19日,别人还在考场奋战的时候,我们就结束了期末考试,带着前期的充足准备奔赴向我们的实践基地——石家庄市桥西区新石南二居委会。由于我们团队的部分成员是志愿者,经常到居委会所属社区里搞志愿服务工作,因此为本次社会实践的沟通问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经过沟通商量,我们的实践活动基本按照原定计划进行。我们分工合作,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写板报,有的发问卷调查,有的张贴宣传画,大家忙的不亦乐乎。对于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大家及时地交流、解决,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我们把事先刻好的艾滋病预防宣传光盘送给社区居委会,并为居民们播放。同时,也集中对一部分居民进行小班培训。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同时也积极地听取他们的意见,更好地完善实践活动。

活动的下一站:石家庄市桥西区新石南一居委会所属社区。由于社区比较大,因此我们在这里付出的时间和心血就更多。原定计划顺利地进行着,但是暴露的问题却越来越多。由于一部分居民是河北医科大学的老师,因此在他们面前,我们就有“班门弄斧”的意味了,老师在填写调查问卷的同时,对我们的整个活动给予评价、并且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调查问卷中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因此,我们也得到了一个再学习的好机会。

在我们实践的这两个小区里,由于居民都比较混杂,因此碰到了许多问题:拒绝接受调查问卷的人不少,接受调查问卷的却又拒绝填写有效信息的也有,当我们为此作出解释时,还有一部分人对此表示强烈的不满。每个人的发出的第一份问卷都是深刻的记忆:很少能以顺利地成功开头的。因此,在不断地碰壁、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探讨、不断地交流中,我们一点点地进步着。由于问卷调查中的一些问题比较开放,可能会涉及到人的隐私等问题,我们在做调查的时候也会觉得很尴尬,但是想到自己实践的目的,也就没什么不好意思了。

在结束了每天的活动后,我们都会及时地对当天的活动进行总结、评价,以便于次日活动的顺利进行。其实,在每天的活动中,我们的交流和总结就从来没有间断过,谁有了心得体会,谁有了新的想法,谁有了好的主意,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地让整个团队活跃起来。

活动中,我们巩固了专业知识,增强了个人能力,同时,也学习到许多新的知识,在每天的合作与配合中,我们的感情也逐步升温。李露家在石家庄,但是离我们的实践地点比较远,因此她就搬来和队友一起住,在整整几天的时间中,我们是工作中的好搭档,又成了生活上的好朋友。晚上睡觉之前也不忘说说今天自己的感触,谈谈对某个调查的理解,欢笑中我们在一起。

开学后,我们还将把自己的事业进行到底。与红十字的老师联系,一同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分析当前社会的现状并且制定出下一步活动的方案和计划,并综合结果写出一份调查报告,以供预防艾滋病事业使用和参考。

全文阅读

新闻教育媒体分析论文

一、研究缘起

新闻教育热为新闻媒体培养了大量人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伴随着是来自业界和学界不绝于耳的批评之声,矛头直指各大学新闻院系的新闻教学在教学体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新闻教学内容与新闻媒体实践严重脱节。对此,无论是新闻业界还是学界都不断有人撰文讨论,直陈弊害。但这些讨论几乎都是“定性研究”,因此,对高校新闻教学与媒体接轨状况的实证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本研究旨在开掘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它将细致地呈现新闻院系的学生、教师以及媒体从业人员(主要是记者和编辑)对当前新闻教育中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认识。《辞海》对教学的定义是:“教学指学校工作中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①因此,教学应该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共同活动。而以前有关新闻教育的讨论多是新闻院系的教师或媒体从业人员操控话语权。这里隐含的意思是说,我们将重点讨论作为新闻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对新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认识。第二,现行新闻教育与媒体是否脱节?新闻教育是否应该与媒体接轨,怎样接轨?我们将通过实证调查来比较学生、教师和媒体从业人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的异同,为以后的新闻教育改革提供一些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作为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新闻院系师生及媒体从业人员关于高校新闻教学与媒体接轨状况的实证数据,再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共包括7个部分:“总体状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践”、“与媒体的联系”以及“个人基本信息”。

(二)样本选取。采用配额抽样法。学生样本来自于四川、重庆、湖南、湖北、陕西、北京、上海和广东12所高校的新闻院系,主要由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通过在全国各地的同学这一人际传播网络来发放问卷;媒体从业人员的样本则来自于四川、重庆、湖南、江西和广东各省市的省级和地市级媒体;教师样本来自四川、重庆、湖南、湖北、陕西、北京和广东部分高校。抽样时,主要考虑了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决定抽取400人来进行调查。其次,按教师、学生和媒体从业人员身份进行配额,教师和媒体从业人员各50人,学生300人。第三,考虑到大一学生对专业认知尚不全面,研究生数量总体较少,所以我们对学生按年级进行配额,样本中有大一及研究生各50人,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共200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6份(其中学生277份,教师40份,媒体从业人员49份),有效问卷率为91.5%。

(三)变量设置。本研究的主要变量有“职业身份”、“满意程度”、“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践”、“专业背景”等,依靠这些变量的关系,可以勾画出当前新闻教育的真实状况。

三、数据分析及讨论

全文阅读

对落实新闻教育时代性、实践性的探索

摘要:《重大新闻报道》课程是以国内外各大媒体正在集中报道的重大新闻为学习、报道对象,以不同类型重大新闻报道的策划、报道规律、报道特点、报道角度、报道形式等为知识体系,以组织学生策划、报道重大新闻为训练载体,提升学生的策划以及报道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媒体的最新报道成果;组织学生学习政治、经济、法律、体育、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增强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意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面对新闻教育存在的弊端,该课程在新闻教育时代性、实践性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上做出了大胆而具有开拓性的探索。

关键词:重大新闻;学生主体;职业能力;新闻教育时代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63-02

《重大新闻报道》课程是北京吉利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创新课程,属全国首创。该课程开设于2009年3月,在新华社原副总编辑曹绍平教授的带领下创立而成。该课程摒弃了以往以书本为主、以理论为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它以媒体正在集中报道的重大新闻和热点问题为主要授课和训练内容,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准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参与重大新闻的策划与报道,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比例。该课程注重国情教育,注重增强学生对社情民意的了解,侧重培养学生作为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改革至今,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得到了业界、理论界专家以及学生的高度好评。

一、《重大新闻报道》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内容紧扣重大新闻,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重大新闻报道》课程以媒体正在集中报道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和训练载体。以2012年的选题为例,我们关注、报道了访美、朝鲜发射卫星、旅游景点票价问题、美国总统大选、十的召开等重大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重大新闻报道》课程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引导学生持续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改变了以往“新闻专业学生不知新闻”的怪现象,培养了学生每天关注新闻的良好职业习惯;也着力培养学生洞察社会、分析问题、把握时代的综合能力。《重大新闻报道》课程注重关注媒体最新报道成果、报道理念、报道形式,上述内容都渗透到课程之中,是授课的重点,这改变了“教材陈腐落后,知识更新落后于实践”的现状。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无疑是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头等大事。2009—2012年,我院以全国“两会”为平台,通过寒假作业、集中授课、系列讲座、现场报道等形式,将“两会”和“两会”报道全方位植入了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重大新闻报道》课程属于创新课程,没有可以参照的教材,所以制定该课程的课程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至今,我们已对该课程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我们制定了《重大新闻报道》课程的教学合同,该教学文件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就对该课程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和把握,并对所学内容和所能达到的目标有明确的认知。

二、《重大新闻报道》教学方法的创新——增大实训比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1.利用“两会”时机,突出现场报道。在“两会”期间,我们组织学生对新闻会进行现场报道,实质是通过营造媒体工作环境,让学生报道新闻会,提升其上岗能力。通过反复报道新闻会,学生的新闻敏感能力、标题制作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选择新闻角度能力、制作版面能力等核心专业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全文阅读

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本文试探讨和分析什么是应用型新闻人才,怎样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即从目的、内容和方法上对本科应用型新闻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新闻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新闻教育

如何应对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界共同面对的一个新课题,①新闻教育也不例外。我国新闻教育在“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教学和教育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新闻教育严重滞后于新闻实践。为应对世界新闻传媒发展对新闻教育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人才,一些新闻院系开始实施“新闻教育改革计划”,探索本科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之路。

应用型新闻人才内涵解析

应用型新闻人才特征。应用型新闻人才应具备这样一些特点:在人文、社会科学、艺术或自然科学方面具有扎实基础,掌握现代传播知识与技能,实践和应用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符合这些特征的人才,称其为应用型新闻人才。

这里,要作几点说明:首先,人类文明积累的知识浩如烟海,一个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掌握其中的很小一部分,然而“扎实基础”是必需的,而“度”的问题需要教育者根据培养目标去把握。其次,“或”这个字表示应用型新闻人才并非必须在人文、社科、艺术和自然科学各方面平均用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或者特长个性化地重点发展某一领域的知识,也就是处理好知识的“博”与“专”的关系。其次,掌握现代传播知识与技能是必需的,这是作为“新闻人”的根本要求。再次,对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较强应用能力是应用型新闻人才区别于其他类型新闻人才的最显著特征。例如,较强的英语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中英新闻和节目的采写、编辑能力,媒介市场分析、策划、运作管理能力,初步从事国际新闻研究和报道的能力等。最后是创新精神。新闻节目的制作,不仅仅是应用,也包含着相当程度上的创新。个性化不一定意味着创新,创新却一定是个性化的。例如,创作一部纪录片,除要熟悉相关背景知识外,更要有别具慧眼、独辟蹊径的思路。从剧本创作到镜头拍摄,再到影片剪辑,每一个环节无不充满作者对社会独特的观察与思考。再如,媒介品牌推广,策划者首先得有一个活动创意,然后才能将媒介品牌信息融入这一载体,传播出去。显然,这又将是一次又一次的创新过程。准确地讲,创新是知识与能力更高层次和级别的应用。

如何理解“应用”?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重在“应用”二字,不仅要看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还要看学生是否会应用,是否应用得足够好。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②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运用,而能力就是怎么用。至于两者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将人类流传至今的文化知识输入到当代人的头脑中去的过程,强调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多寡和质量。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对一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乃至创造力进行培养的过程,强调学生能力的获得,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调和的观点则认为知识和能力应协调发展。究竟怎么才算是协调呢?是知识多一些还是能力多一些?还是各占一半?事实上,知识的多少与能力的大小不一定成比例,同等知识水平的人的能力有时可能相差甚远。而其知识对人的能力的发展作用并非总是正向积极的,知识丰富的人如果出现某种思维定式,或者对已有知识过分依赖,则知识可能制约能力的发展。

全文阅读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折

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社会学科,实践教学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新闻采编等业务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新闻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起步早、发展快,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最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媒介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利用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出复合型高级应用型新闻人才,成为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不少开设新闻专业的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1]但是从总体来看,虽然很多高校在广电新闻专业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各个高校之间缺乏交流,对实践教学的探讨还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⒈新闻专业培养的学生“上手快,后劲不足”

我国的新闻教育历来强调新闻专业的应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和用人单位实现“零距离”对接。但是,最近几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偏向,新闻业界普遍反映新闻专业培养的学生工作以后“上手快,后劲不足”。“上手快”是指新闻专业的学生对采访编辑等业务比较熟悉,很快能进入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可是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后劲不足”,因为要写出一篇有分量的稿件,仅仅依靠熟练的采编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业务能力必须建立在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之上。所以,很多新闻媒体如果需要经济记者,就招聘经济专业毕业的学生,需要考古类的记者,就招聘历史专业毕业的学生。虽然这些专业的学生开始不熟悉新闻采编业务,但是他们有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随着他们新闻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最终脱颖而出不足为奇。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新闻媒体角色的转换,不仅要传递信息,更要做出解释,帮助受众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这对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学实践教学如何应对这一变化,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⒉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最近几年,新闻教育飞速发展,各高校纷纷设立新闻专业。截至2007年,我国现有新闻学类专业点已经达到661个。[2]随之而来的是新闻专业的学生人数剧增。而各地新闻媒体的数量基本上是稳定的,这么多学生不可能都去新闻媒体实习。重点院校可以凭借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新闻媒体建立实习基地,而地方院校的学生很难找到去媒体实习的机会,有些高校甚至把给学生找实习单位的任务压给老师。

另一方面,和其他文科专业相比,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验实训需要的硬件设备投入较大,建立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动辄需要百万元的投入,地方高校因为财力所限,很难建立起设备齐全的实验教学基地,硬件设备投入的不足也制约了广电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

二、更新教育理念,探索适合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全文阅读

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写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写课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新闻采写课应强调业务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经验的传授,新闻采写课教学应结合课程教学过程与实践经验,探索出了适合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为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以培养学生的新闻采编实践技能。

关键词:新闻采写;实践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24-01

就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写教学而言,其学科的实践性特征和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指向十分明确,实践性教学是新闻传播学教学的本质要求。对于新闻采写课来说,尤其要强调业务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经验的传授,以培养学生在报道、写作和编辑方面的实践技能,因此新闻采写课的教学必须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

一、对新闻采写部分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适当调整

首先,将原来新闻采访、消息写作、通讯写作三门课程合并为新闻采访与写作一门课程,总课时为120学时(以理论讲授为主)基础上,将理论讲授压缩为80学时,增加实践课时40学时,这不仅可压缩重复内容,内容设置和安排更符合新闻传播实际和操作步骤,而且在学时上明确和保证了新闻实践的实施。其次,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加大实践考核比例,对实践考核标准进行量化。学生在上新闻采访与写作课期间必须在校内外新闻媒体发表多篇新闻稿。实践分为零分的同学不能参加期末考试。再次,不断探索新的符合新闻采写课教学实际的各种实践教学形式,如创办班报、召开模拟新闻会等,引导学生从校园新闻做起,培养新闻意识。最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包括利用网络构建沟通、指导的平台;利用摄录设备对模拟新闻会录像,之后进行点评;不断收集音像资料补充教学资源等。

二、以社会需求和就业需要为实践教学的导向

近年来,我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就业总体向好。但根据最近3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有一个明显的趋势:直接去媒体的人数锐减,而从业于企业(包括影视传播公司)、公务员(还有事业单位)的人数增长迅速。这个事实说明,职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在组织实践教学时,不能只盯着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这么几个有限的地方,而是应当以社会需求和就业需要为实践教学的导向,来调整实践教学的思路。新闻院系在组织新闻传播教学时,要看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宣传、企划、公关人才的大量需求。现在所讲的“新闻传播”,应该是广泛意义上的“大传播”,它包括文化传播、对外传播、政府传播和企业传播等,因此,新闻专业组织教学实践中应当安排一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实习岗位。

全文阅读

地方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 要:随着新媒体产业化的发展,社会需要高校培养合格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地方高校应立足本地,实施差异化定位,改革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新闻专业理论素养、具备新闻职业道德和掌握新媒体业务技能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更好地为当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服务。

关键词:网络与新媒体;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10-02

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印发的专业设置规定进行修订,形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以下简称新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此次修订专业目录和专业管理规定,有助于建立科学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新目录中,作为新闻传播学类的一个特设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增设符合当前新媒体产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新媒体产业发展将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岗位,尤其是网络、新闻、编辑、广告、创意、营销、编导等专业的新媒体人才和技术人才需求量较大。有专家预测,“未来3-5年,我国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将达60-80万人”[1]。

随着新媒体技术和产业化的发展,全媒体化信息传播格局改变着媒体行业、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传播方式、传播格局和传播理念,也在改变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2012年新目录出台,暨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28所高校率先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13年,又有29所高校申报该专业。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必须着眼地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差异化办学,才能更好地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如何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是摆在地方高校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培养目标:差异化定位、避免同质化

随着传媒产业化的发展,各地高校新闻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教学点不断增加、各高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与此同时,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同质化问题愈加突出,导致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与社会发展需要严重脱节。究其原因,是我们没有对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造成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导致某一类型人才培养过多!

地方高校在建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时,首先应明确网络时代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首先应该对新媒体是什么有清晰的认知。笔者认为,新媒体就是一个信息传播平台,这个平台具有开放性、融合性、交互性等特点。其次,应该通过调研掌握本地区新媒体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通过对教育部新专业公示的信息分析,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四川外国语大学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有别于其他高校。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新媒体广告设计、策划、传播、管理能力的新型复合人才;四川外国语大学则将复合型涉外信息传播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

全文阅读

立足齐齐哈尔市传媒环境培养创新型新闻人才

[摘 要]本文立足于国家及省、市的发展规划与部署,结合具体学科的人才培养特征,探索校地合作共建的新思路。力求在充分把握学科发展与时代规律的基础上,调整新闻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实践指导的方式方法。创新型传媒人才首先是适应地域文化与发展需求的人才,这是提高传媒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振兴地域文化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传媒环境;传媒人才;创新培养;“三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096 — 02

齐齐哈尔市举全市之力推进“三化”建设步伐,凝聚各方智慧,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在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统领的思路下,各行业重新定位,加强自身建设,明确目标,全力完成具体工作。作为当地新闻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新闻学及相关专业承担着向当地提供新闻宣传后备人才、承担舆情调控重大课题和加强市域文化融合能力等重要任务。如何统筹各项任务,在与地方政府开展有效沟通的前提下,改变与强化新闻人才培养思路,扎扎实实出成效,稳扎稳打出成果,突破传统出人才,使高校新闻学及相关专业成为齐齐哈尔市大刀阔斧搞建设,深入基层为民生,真刀真枪抓三农的总体建设部署下的舆论调控中心和宣传阵地。与此同时,活跃的地域传媒环境同样给新闻学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实战平台与机会。以解决问题,并能够在活动中检验实践教学成果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合理化组织和管理是高校新闻学及相关专业要面对的新挑战。

一、变革中的传媒环境需要创新型新闻人才

近年来,中国传媒面对社会和媒体自身的转型,尽心竭力求突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也要随之转变。培养更加适应传媒环境变化和社会变革的新型传媒人才,不仅要关注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教学理念,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时代感和实效性。新闻人才培养与时代对接,重要的是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原有的新闻实习实践思路,完善一条更加有效的,能够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对接的培养思路,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尝试。新的传媒时代需要有信心、有能力、有胆识、有担当的创新型新闻人才。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新闻人才除了要有综合完善的知识体系之外,还要有敏锐的时代洞察力,有服务人民的反哺情怀,有综合全面的国际视野,更要有不畏艰险的执着精神。这些新闻人的优良素质应该纳入新闻人才培养的体系之中。学生参与地方建设,打开门来办学,让学生在社会参与中提升社会人意识,不局限于校园环境和学生身份,这种人才培养思路更有利于新闻人才的成长。

新闻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思路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那就是要接地气。要和时展、国计民生紧密相连。因此从当地传媒环境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寻找自我价值,在服务于地方建设的行动中获得检验和提高。这种走出校门、反哺社会的探索是一种“双赢”的期许。我国政府2013年工作报告中对本年度政府工作提出建议,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三化”建设同样是我市立足市情确定的重大发展战略。以“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统领,凝聚共识,发挥各领域优势,才能汇聚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建设性的建议。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除了大刀阔斧搞建设、抓改革,不能忽略文化发展和对人民精神需求的关注。伟大的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城市的信心来自全民的信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作为科研力量的集中地,要进一步思考履职尽责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高校新闻及相关专业的科研力量与后备人力资源可以在这个背景下发挥优长,并得到锻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集中精力探索“双赢”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全文阅读

财经院校新闻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财经大学新闻专业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讨了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问题,提出要全面依托财经大学开办新闻专业的有利因素,搭建专业发展平台;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建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等措施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理想就业。

关键词:新闻专业;就业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150-03

一、引 言

财经传媒热及大众媒体的“经济化”,使经济新闻及传媒人才走俏。财经院校依托经济管理学科的优势,寻求经济管理学科与新闻学之间的契合点,开设新闻专业培养经济新闻与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我校新闻专业(经济新闻方向)自2005年招生以来,到目前为止已有3届毕业生,2009届有毕业生50人,2010届有毕业生96人,2011届有毕业生95人。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分析新闻专业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讨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就业现状分析

(一)就业总体情况

依据表1的统计数据分析,毕业生就业呈现以下特点:第一,三届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较好,总就业率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8%,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6%。说明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新闻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第二,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企业,部分学生进入国企和三资企业,且呈逐年增长趋势,更多的毕业生进入一般中小企业。2009届毕业生进入企业的人数占本届学生总数的68%,其中进入国企和三资企业的比例分别为8%和4%;2010届毕业生进入企业的人数占本届学生总数的59%,其中进入国企和三资企业的比例分别为14%和4%;2011届毕业生进入企业的人数占本届学生总数的82%,其中进入国企和三资企业的比例分别为15%和7%。这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基本相符,“各地将进一步畅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城乡基层、中西部就业的渠道,使高校毕业生真正‘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1”第三,部分学生升学和出国;少部分学生进入机关和事业单位。为响应国家有关部门的号召,部分学生进入部队、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和城镇社区就业。

全文阅读

高校新闻学专业的系统建设探索

【摘 要】从高校新闻专业建设的现状与挑战入手,分析目前新闻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规划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方略,确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和培养机制。

【关键词】高等院校 新闻学专业 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43-02

党的十报告对高等教育的总要求是推动内涵式发展,依照创新教育的原则,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已成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那么,高等院校如何快速适应创新教育发展的要求,以专业的科学定位为前提,以课程结构化构建为基础,以提升实践应用的针对性为关键,以职场对学生能力满意度评估为目标,办好新闻学专业,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快速构建适应职场需求变化的新知识与新能力是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的基础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工作岗位的标准与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要求劳动者具有创新的理念、良好的素质、综合的能力。在这种意义上,高等教育必须长远规划,做好自身的专业建设,加强与社会的对接、融合。尽管有些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已意识到形势严峻,从而积极探索,调整专业发展以适应时代要求,如开设新专业、重置专业课程、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重。然而,现实的具体操作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受旧有教学理念影响,依循原有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模式;理论单一,知识的传递不能顺利对接社会实际;管理缺失,学生的能力提高不明显,用人单位不满意,教育效益低下。因此,要想切实提高新闻专业的办学效益,真正解决当前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就必须用发展的思路和观点,深入实际,调查分析,寻求适合社会和职场需求的高等教育模式,尽快建构和发展适应市场变化的学科与专业。

当前,对毕业生而言,知识是适应社会的基础,能力是步入社会的关键。因此,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建设必须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既要提供给学生与时代相契合的新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拥有满足时代要求的新能力。据调查,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有70%以上从事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职业,这要求就业者必须具备多种知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应具备除新闻传播专业外的有关社会、审美、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科技、设计、管理以及公关等方面的多种知识。因此,高校在进行这类专业建设时,应注意专业的适应性、针对性与关联性,尽可能地为学生摄取与社会及职业需求相一致的知识提供条件,快速构建适应职场需求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学会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比如,调整专业课程结构,从人文、经济、政治、科技等几个板块来建构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力。此外,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不等同,拥有知识并不意味着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许多高校的新闻教学实践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或知识储备能力,这与学生走上社会时所需要的那种工作能力概念并不吻合。对当代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重要的不只是接受知识的能力,还要有运用知识进行观察、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新能力。因此,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在传授知识以外,还要努力提供能让新闻学知识有效转化为能力的途径和平台,如利用专业实习、实训、社会调研与实践等,提高和培养新闻学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与发展创新能力,使其自身的成长最终能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有效地契合。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