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审美教育

小学审美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谈小学美术审美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在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中又指出:“小学美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它是借助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对儿童少年来说,主要是进行美的启蒙教育,通过艺术教育使他们从小就能在马克思主义审美观的教育下,使审美活动与审美创造得到健康发展。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这些年来我在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始终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审美启蒙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

一、激发兴趣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首要的一点应该使孩子们对所接受的新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实践证明,孩子们对所参与的事物,如果没有积极的感情参与认识活动,不可能表现出兴趣的特点来。兴趣与好奇紧密联系着,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积极参与。教师善于诱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形成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一环。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如《中国画写意蔬果》一课,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和认识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绘画——中国画,这节课的成败就在于教师能否通过讲述和介绍,使这一传统艺术在孩子们的心灵上烙下深深的印迹。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教师可以把新知识编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讲给他们听。如,我在向学生介绍中国画的特点——“落墨不可更改”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位才学出众的宫廷画家,有一次得到了皇帝亲手赏赐的一幅绫子,并命他在绫子上作画。画家由于高兴贪饮了几杯酒,不料他在作画时手打颤把一滴墨抖落在了绫子上。画家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玷污皇帝赏赐之物弄不好是会掉脑袋的。后来,画家急中生智,巧把墨点儿画成一只苍蝇,这幅画后来得到了皇帝的夸奖。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学生听了老师讲述的这个小故事后,古人的智慧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孩子们便能大胆放手作画了。

二、培养想象力

美育是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美,反过来对人进行教育,使人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中不仅要获得物质上的满足,而且还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艺术设计和创意的范围十分广泛,美蕴藏在人类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优雅别致的环境装饰,五彩缤纷的生活现象,人类端庄高雅的行为举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艺术作品,等等,都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摇篮。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现实生活的美,也就无法正确认识与理解艺术美。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美术课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

如,我在教《染色图案》时,经过反复琢磨和设计,特别是根据染纸图案这一民间工艺品本身所赋予的花纹自然色彩对比强烈等美感形式,分别染制了小花伞(八角形图案)、小领结(条纹图案)、花裙子(小碎花图案),还有头饰、小手帕等备用。面对黑板上两幅范作染色图案,先由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然后提出两个问题,使欣赏与生活联系起来以引发学生联想。提问一 :“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种图案吗?”回答是肯定的。提问二:“根据你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忆能不能用它设计一两件服饰?”因为图案是染在正方形纸上的,很容易使学生联想到围巾、手帕等。当学生说出“手帕”时,教师取出事先染制好的漂亮手帕对折三次插在上衣口袋。这给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由读懂到联想就是创造性的想象活动。这一问一答的环节诱发了学生从观察生活到联想设计的欲望。

三、陶冶心灵

全文阅读

小学美术审美教育

【摘要】学生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在实际绘画创作中的思维能力以及学生最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都取决于学生的审美标准。因此,小学美术的审美应该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把握,培养学生从认识美到体会美再到创作美。本文通过对传统欣赏教学和绘画教学的总结,对小学审美教育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小学审美教育

1美术教育的人文缺失

1.1应试教育的无心艺术的经典产生于哲学,而哲学中几乎所有的流派,都非常强调人文教育。而应试教育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一层不变的死板框架,扼杀了一切创造性的灵魂。而艺术的美感来源于什么?是来源于教学中老套的条条款款,还是天马行空的创新真谛?艺术本是没有定性的东西,在艺术创作中,感受往往从四面八方袭来,让创作者的心为之震撼,为之感动。而艺术的应试教育,把这颗心毫不留情地掠夺掉。随之而来的是,老师的“无心”,学生的“无心”,无心的教育和学习只会有一个结果,艺术被扼杀于摇篮,取而代之的是利益。

1.2美术远离人文精神尽管当前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在我国人文素质的地位并不高。“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人文科学知识和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建立的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精神收获的总和。人文素质涉及的是人自身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它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显而展示个人,它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美术的良好艺术氛围是教学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社会不良思潮的荼毒,艺术没有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炒作和学术造假屡见不鲜,美术已经不知不觉远离了人文精神。

1.3教师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美术教师要在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课中进行教学,就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人文素质,才能给予学生以人文精神的感召,才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尊重学生的本质,学生的利益,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当前很多教师在小学的美术教育中,只重视绘画技巧,忘记了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间,感性的智慧占主导地位,往往远离了人性化教学的顺其自然、因材施教。“名师出高徒”,作为艺术类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身正为范。

2.欣赏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从自然环境中发掘美好事物,了解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是欣赏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学生丰富了他们的美感经验,才能提升他们的审美评价能力。如何从不同角度、不同元素、不同心情去“读”懂美术作品中的美感和内涵是欣赏教学的重要方法和策略。

全文阅读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探索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也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新人。

[关键词]:小学音乐 审美教育 小学生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特性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诸多文化现象之一。音乐艺术的特性和审美教育目标相结合,赋予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情感性、表现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

1.情感性

情感性作为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应该在音乐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在唱歌、奏乐、欣赏还是在律动、创作时,教学的双方都应该激发、保留、发展对音乐情感体验的内在需求,在音乐课堂内外营造出浓浓的音乐情感氛围,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愉悦身心,完善人格。

2.表现性

音乐表现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学科基础,音乐的表现性必须在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从音乐表现出发,在学生产生音乐表现得冲动与意愿的前提下,在学生参与音乐表现得过程中提出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的任务与目标,却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引导、推动学生的音乐表现,使他们在创造性的音乐表现中升华音乐审美感受体验。

全文阅读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探析

摘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的手段,让学生拥有美的情操,从而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小学阶段是学生审美教育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的教育至关重要,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用音乐浇灌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美好心灵

审美教育也称为美感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一门可以陶冶学生性情、增加学生艺术涵养的学科,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可以灌溉学生的美好心灵,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充满美的艺术殿堂。

一、小学音乐与审美教育的紧密联系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中美的音色、美的节奏、美的和声以及美的旋律可以构建充满美的音乐艺术形象,再通过学生对音乐的演唱和欣赏等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也是人们的高级精神需求。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审美无处不在,我们对事物价值的判断和倾向、对美的追求和审视都是通过审美来实现的。小学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具备美育功能的课程,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通过小学音乐的教学,可以将音乐作品的情绪、人文内涵和思想倾向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具备鉴赏和评价音乐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积极的审美情绪,让学生在美好的音乐艺术殿堂中陶冶情操,所以小学音乐和审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策略

全文阅读

诠释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摘要:审美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同时肩负美育的使命。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探讨在创设情景中激发美、在反复诵读中体验美、在分析品味中理解美、在想象中感悟和回味美等,充分论述语文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对学生实施美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激发美;体验美;理解美;回味美

审美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同时肩负美育的使命。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对学生实施美育。

一、在创设情景中激发美

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情趣,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方式,创设恰当的情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审美情趣。如在导入新课时可利用讲故事、玩游戏、听音乐、看影碟等方法来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感受美、发现美,进而激发美的情感。如《草原》一课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课前,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介绍草原的美丽风景片。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草原的美丽景色展现在学生眼前:蓝天白云下面一望无际的草原,绿色的小丘,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学生仿如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心情格外愉快,兴趣盎然。这时我充满激情地导入:草原多美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草原,去欣赏美丽的草原风光,和草原人民一起载歌载舞吧!通过一段影像,在课堂上创设了一个生动逼真而富于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大草原的美,其审美情趣很快就被激活了。

二、在反复诵读中体验美

我认为,语文审美的起点是对课文的反复诵读,这更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语言固有的韵律美,以朗读为主旋律来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教师指导学生读,一方面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掌握生字词,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语言的畅达美感。从语言文字入手,披文入情,引导学生对那些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细细思考,品味赏析,再由文及意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文章的思想性,把握作者的感情脉搏,就能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审美效果。如《桂林山水》一课中描写山水的句子,把桂林的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奇、秀、险”表现得淋漓尽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不仅用词十分准确,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和生动的比喻。在学习这类句子时,就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读中体味各分句的结构联系,细细品读句中的韵味,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和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三、在分析品味中理解美

全文阅读

小学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一、从课文的意境中发掘美对课文意境的挖掘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认识的开始。意境,是形象思维派生的奇葩。如何使学生形象地体会文章的写意与环境,伴随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这个思维过程进入文章的意境,是受教育者自觉接受美育教育的重要前提。

为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能在学生的心中扎下根?那是因为作者所勾画的登高极目所见的壮阔景象,使人产生了胸臆顿开的意境。那是由于他们受到要想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以最大的努力,去攀登更高的境界这一道理。其意远在诗外。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景取意,深情绵邈。诗人对挚友离分时的描述,是为抒发人与人之间本该存在的那些无限深厚的情谊。其意含蓄,耐人寻味。

陆游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诗句,用气节高坚的梅花作为美的象征。物我交融,发人深思。诗人以梅花目拟,寓于“境”中那种人与梅的高风亮节,就是人类与物类美的情操。我们在教学中抓住由文章的“境”所蕴含的“意”,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去深入体会诗情画意。例如,同学们去玉泉山野游,当步入群山时,他们诵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同学们登高远望时,不由脱口而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当个别同学学习缺乏毅力时,同学们诵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的诗句共勉。

在教学中还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正确的区分美和丑,明确:①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奋斗和劳动的境界,是人类力量的美;而不努力追求“欲穷千里目”的懦夫懒汉、鼠目寸光思想是人类的丑。②高尚的友谊,以及诚实、勇敢、胸襟豁达是人类情感的美;而狭隘自私乃至着眼于渺小的个人恩恩怨怨、虚情假意其丑无比。③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气节,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是人类气质的美;而懦弱、动尧沉沦、自暴自弃的颓萎的精神境界,以及那些卑躬屈膝、丧失国格和人格的奴才相,更是丑陋的行为。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对文章意境开掘的深度,决定着所确立的学生审美认识的高度。

二、从课文的人物形象中发掘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各式各样使人赏心悦目、充实饱满的人物形象,这些正面的人物形象,都为少年儿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对“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的边疆勇士,对强敌面前临危不惧,不辱使命又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对在海边月夜手执钢叉看瓜刺猹,天真活泼、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对舍身炸碉堡英勇献身的,对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都铭刻心中。我们启发同学从横刀立马,威震边关的我国古代戍边将士的飒爽英姿,联系到在降化中学暗堡桥下,手擎炸药包,拉动导火索用生命换取胜利的爆破英雄,联系到在祖国边疆为维护祖国尊严英勇献身的滚雷英雄,深入敌后的孤胆英雄。他们一顶钢盔、一杆钢枪、一腔热血、一付无畏的面孔,是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美。我们在教《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时,启发同学们从为了全民族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呕心沥血的伟大形象,联系到孔繁森等为祖国进步而默默献身的平凡形象,都是将自己的生命同祖国人民的脉博息息相联。虽然不是在炮火硝烟之中,而是在平凡或不平凡的岗位上,只要将自己的生命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形象同样伟大。他们的骨灰即使洒向祖国的江河大地,仍然在人们的心里挺立着一座座不朽丰碑。他们是伟大祖国的骄子,由于他们个体形象美,反衬出祖国母亲整体形象的美。对于这些光辉形象的挖掘,可以使屹立在学生幼小心灵中的英雄们的丰碑,更加辉煌壮丽,使他们萌发崇高情操的胚芽,这是实现审美素质教育作用的直接手段。少年儿童对英雄主义的美、爱国主义的美,对信念、理想美的追求和向往,势必形成一股重要的、潜在的社会改造力量。

三、从课文的语言中发掘美马克思说过:“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成东西的。”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大部分文章在语言的使用上同样遵循这一法则,都具有严谨、含蓄、生动、精辟、明快的特点。

全文阅读

聚焦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小学语文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课程通过审美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天性,激发小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坚持以小学生为课堂的中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高效童趣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生;审美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11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70

审美教育可以优化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调动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深造。小学语文在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课文不仅具有语言美,还具有意境美,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小学生的审美教育,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可持续发展。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主要从创设情境、锻炼想象、感受语言、实践活动四个方面阐述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对语文教育有所帮助。

一、创设学习情境,阅读美文美句

小学语文教材是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材料,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合理开发和拓展,以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材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语文学习的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还要鼓励小学生积极阅读美文美句,积累语言素材,使小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比如,在讲小学语文《爬山虎的脚》时,我这样引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葡萄是依附架子往高处爬的,那么不用架子就能往高处爬的植物是什么呢?请仔细思考。”当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我在大屏幕上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大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然后,我巧设疑问:“叶圣陶的笔下爬山虎的叶子是那么的美丽,那么哪位同学能把那种美读出来呢?”这时,学生都积极进行朗读,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最后,我要求学生仿照《爬山虎的脚》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二、锻炼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共鸣

全文阅读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教育涉及的案例基本都在突出审美教育在学生课程中的比重,增加审美能力,不应该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延伸到课本外寻求一种全新的审美教育,要将小学课程中的审美内容不断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去。利用课程中的课文潜移默化地为学生增加审美意识。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各种审美元素

自然之美,它所蕴含的美好的视觉冲击力,是孩子们幻想的天堂。自然之美能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广阔,想象力更为深刻,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了许多自然美的元素,有人工改造的修饰大自然的美;有教师在课堂讲解《桂林山水》的山川之美,那微风吹过的波光粼粼、绵延不断的山脉、山水相间的屹立;有《海上日出》的壮美,那是生命的象征,那是浩瀚海中一叶扁舟,望着那橙红色的天空,身临其境的美感;有《燕子》的活力之美,自然界中的生物丰富多样,与众不同,是生命的奇迹,飞向天空的自由,所具有的飞翔之美。

二、美无处不在,需要发现美的眼睛

通过相关课程的教学,形成了教学案例,这些课程的安排和教学案例是潜移默化地把审美情趣、审美韵味、审美能力灌输给学生们,提高学生在课文当中感受美、欣赏美、辨别美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深入浅出,讲授相关的审美事物,让学生发现这些集中在日常生活中的美,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更是无处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应该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课本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在课堂外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时,引导学生观察环境,注意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鉴别,提高学生在社会中对事物美的感受。美是无处不在的,这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汽车外观设计流线的美感、形形的高楼建筑等,都在生活中得以体现的淋漓尽致。教会学生用眼睛记录下来,用手中的摄影机拍摄下来,用文字记录下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案例主要体现在课本教材中,教师不仅仅在课堂中增加了对美的事物的讲解,更是将蕴含其中的审美意识灌输给学生们。讲解课文时是画面的讲解,也是想象的讲解,学生不仅提高了审美意识,而且对审美能力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些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涉及的审美教育案例,势必会影响学生在审美领域的感受。

作者:刘淑英 单位:辉南县样子哨镇大椅山小学

全文阅读

小学生审美教育论文

一、让小学生了解自然与生活中的美,认识美术与自然的相互联系

大自然给了人类无穷无尽的奥秘,同时也让人类认识了它的美,美术教师要从大自然的美着手,把小学生引入对大自然美的认识当中,并结合大自然的美让小学生联系并学习美术知识,通过学习美术知识产生认识美与创造美的意识,从而提高审美能力。美术课堂如果能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同时,为学生选取一些与学习目的相符的自然环境作为学生的活动地点,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走进大自然”一课的情感价值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热爱大自然。如果我们让学生把对大自然的美的认识只停留在课堂上,而忽视对学生的实践教育,那这样的教育只能是空谈,根本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与学习意义。因此,美术教师要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教育意识,把学生的美术学习空间放大,带领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置身于大自然当中,从中发现美、了解美和认识美,并在美术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并学习美术与大自然的关系,从而把大自然的美运用于绘画中,把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融入自己的绘画创作当中,这才是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是美术教育的前行目标。总之,美术教学不只是局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不是老师按教学模式给学生灌输的传统教学,而应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让学生观察与留心生活中的美和生活、自然中的美术知识,让大自然成为学生学习美术的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结合与相互促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让学生深入并探究生活,培养审美习惯和能力

小学生阅历尚浅,对生活的观察度也不够,致使对学习美术这门学科的认识不足。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多进行思想交流,让学生懂得并明白学好美术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美术绘画技法和技能,还要把自己的认识、理解与感受及思想情感真实地融入绘画中,将自己的喜怒忧乐表现出来,在表现情感的同时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来搜集资料,探究人类劳动工具发展的美术活动或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认识,深刻感受美与生活的关系,才能让学生关注生活美的点点滴滴,从而培养审美习惯和提高审美能力。

三、让学生接触并感受艺术,提高审美的品位与素养

美术课带给学生的是一场丰富的视觉盛宴,让学生接触并赏析优秀的美术作品是美术教师的职责。除了欣赏课,每一种教学活动领域都可以带领和启发学生进行作品的审美。现在的美术教材中附有很多印刷精美、富有情趣的大师作品,如果教师能充分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带领学生赏析,教学效果会比单纯的传授技法要好。随堂欣赏隐藏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同时还能起到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作用。

总之,作为美术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直接接触各种艺术作品的机会,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较强的艺术审美感受能力,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观察生活,去发现美并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能单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要让学生在充分利用美术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和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作者:明日单位:吉林省舒兰市第四小学

全文阅读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分析

《新课程导学杂志》2015年第九期

一、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力

在审美教育中教师同样应当注重对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激发,这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将会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小学生们正处于思维高度活跃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头脑中经常会冒出一些奇异的想法,对于一件事物他们也会有和寻常视角完全不一样的观点与感受。学生们的这些特质都很珍贵,教师要保护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不仅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这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懂得如何去欣赏美好的事物,是对学生审美教育非常有力的推动。

从实际的教学情况中我们看到,现在许多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禁锢,通常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大家的独立思考能力完全得不到发挥,这一点很有必要得到改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可以在课堂上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展开对于叙述想象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与丰富。例如,在学习《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曲目时,歌曲有句歌词这样写道:“时间像小马车,时间像小马车,答答答答答答向前跑,大家各自做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想象一下时间飞驰的样子,联想到小马车在前进的过程中那种飞奔的感觉,进而使学生感受到一种飞跃的美。这是很好的教学引导,不仅能够让大家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中,这也是对于学生审美想象力的一种很好的激发,这些都能够让审美教育更好地在课堂上得以展开。

二、丰富音乐教学活动

想要让审美教育更进一步地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得以渗透,教师同样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的展开来深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中很好的辅助。学生们不仅乐于参加各种趣味化的活动,在过程中也能够很好地展开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音乐素养的锻炼,这将会是对于课堂教学非常有效的辅助。

音乐教学活动的形式可以十分多样,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一些适宜的活动。比如可以通过举办唱歌比赛、小歌手展示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演唱深化对音乐作品意境的理解和体验。通过校园广播站播放一些优美的歌曲同样能达到培养孩子审美情趣的教学目的,也可以让孩子以作文或周记的形式展开对于某首他们感触很深的歌曲的记录,这将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查阅时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引导与点拨。通过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带给孩子们潜移默化的熏陶,孩子的音乐知识面也能逐渐增广,鉴赏音乐的能力自然能够得以提高。丰富的音乐活动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这同样是展开对学生审美教育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总之,让审美教育更好地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得以渗透的方式有很多种。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要通过更多有效的教学引导来逐渐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挖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成效。同时,要注重对于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培养,这将会让学生们更加懂得如何去欣赏美好的事物,也是对学生审美教育的非常有力的推动。此外,可以借助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活动来进一步展开对审美教育的渗透,这将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