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周记格式

小学生周记格式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拘一格写周记

【关键词】不拘一格 周记 写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B-0068-01

写周记是公认的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在高中,学生的周记大多是随笔,但大多只流于形式,学生随便应付了事,随笔成了“随随便便地下笔”,质量一般不高。笔者在教学中始终把学生写周记当作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学生不拘一格写周记,并对学生周记进行分类指导。

一、生活观察感受型

常规的周记一般是记录生活观察感受,主要写近来的所见所闻,如写某堂印象特别深刻的课、同学之间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当天的天气和自己的心情等。笔者指导学生写生活观察感受型周记,不像命题作文那样规定文体、限制要求、限定字数,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可以写几十字的片段,也可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可写亲眼目睹的、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校园故事,也可身处其中成为故事的主人公;可写自己对某事物的认识、看法或感触,也可通过周记告诉老师鲜为人知的秘密;可写成借物言志的抒情小文,也可是赏心悦目的小诗……总之,学生可以不拘一格,任意挥洒,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诉诸笔端。

二、读书笔记型

学生的生活比较单一,要经常写周记,还得写有意义的事,实在有些勉强。写读书笔记其实是很好的方式,同时也是以写促读的有效手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何促使学生去读,如何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阅读要求,写读书笔记是有效的手段之一。

全文阅读

小学生读书笔记的分段训练

摘 要:对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分段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受益匪浅。

关键词:读书笔记;写作水平;语文素养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真正的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将自己在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笔者六年来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写读书笔记的分段训练,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了不同年龄学生的课外读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初级中学输送了一批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

我的分段训练步骤如下:

一、低段(一、二年级)读书笔记训练

1.训练前期准备

培训家长,达成共识,让家长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助手,使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2.训练形式

全文阅读

浅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摘 要: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学习者必须通过数学思维把新的知识消化、吸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把新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结果,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数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关于思维的教育,数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善学生思维的品质。

关键词:数学思维;数学思考;讨论氛围;数形结合;数学周记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思维的过程。但思维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试从几个方面阐述。

一、营造讨论氛围,活跃数学思维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时,当学生理解了面积的意义,会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之后,先要求女生闭眼,男生先观察一张长方形纸片并数出上面有几个小方格(4×6=24格);然后交换形式,女生数出另一张长方形纸片有几个格子(2×3=6格),接着交流“男生看到几个格子?女生看到几个格子?你们觉得谁看到的纸片可能比较大呢?”全班都认同了24格的纸要大,但是在吴老师一句“你同意吗?”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果24格的格子很小,而6个格子的格子很大,结果会怎样?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最终得出“格子大小不一样,不能进行比较”的结论,明确了在比较面积时对格子(也就单位大小不一)的要求,深化了学生对统一单位重要性的认识。

吴老师营造的这个讨论氛围,不仅使学生去想象对方格子的大小,进一步丰富学生头脑中形成的面积,以及将要学习的面积单位的表象;还能使学生在严谨的讨论中充分认识到面积单位的重要性,强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如此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在进行着真实、有效的数学思考。

二、利用数形结合,提升数学思维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千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数学中,数和形是两个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课堂上,教师巧妙地运用直观图形,将无形的问题直观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数学特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全文阅读

班级日记写作实践研究

摘 要:班级日记既是一种班级管理模式,又是一种写作训练模式。文章主要探究了班级日记的方式和操作策略,以期提供一些班级管理经验。

关键词: 班级日记;方式;操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15

班级日记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参与、轮流记叙班级生活的日记形式。它既是一种班级管理模式,又是一种写作训练模式。通过班级日记将班级管理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既能够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又能让学生将课内的作文教学和课外练笔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

一、班级日记的实施方式

班级日记分为单式循环日记和复式循环日记。单式循环日记主要针对学生较少的班级,让学生按照学号或者座位号轮流写作班级日记,学生间互相评价,以达到共同提高。复式循环日记主要针对学生较多的班级,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五人,每个小组共用一个日记本,每天一人,一周轮换一次,然后共同交流,互相评价。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写作日记的频次和数量,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同时可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二、班级日记的操作策略

(一)激发兴趣,增强动力

全文阅读

我的学习生活我做主

镜头一:

清晨,金色的阳光洒遍崭新而祥和的校园,宽阔的学校大门口一群身披绶带的学生面带微笑、落落大方地迎接着每一位进校的师生。那真诚的微笑、贴心的问候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镜头二:

课间,漫步校园,繁星点点般散落在各楼层的“小红帽”会抢入你的眼帘。他们可能快步迎上扶起跌倒的小弟弟,随手捡起漏落地面的杂物;他们可能及时制止奔跑的学生,及时劝阻一场场“突发战事”;他们可能指导小同学做有趣的游戏,组织大同学开展时事大讨论……

镜头三:

上课了,环顾校园,咦,怎么会有一个个佩戴胸章的孩子在巡视校园?他们用手势及时提醒课堂内走神的学生回到课堂;他们会用关切的目光暗示老师的言行要规范;他们会迅速地帮助课堂上生病的学生联系家长……

镜头四:

放学了,回首校园,一群臂带红袖套的孩子们正在逐室检查。从环境卫生到门窗关锁,从散学纪律到清校情况。那一个个“红袖套”俨然就是一位位当班的校领导。

全文阅读

小学日记教学反思分析

摘 要:日记是记录一天发生的事情,是培养学生记录事情,为以后的语文写作奠定基础。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比较简单,所以记录的日记内容比较单调。因此,老师应该教会学生记日记,尤其是在语文教材中开始引导学生学习记日记的时候,老师更要教学生记日记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日记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记录生活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从而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

关键词:小学;日记教学;反思

一、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兴趣

1.让学生感受到记日记的快乐

在教授学生记日记的规范格式的时候,也要保证学生感受到记日记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主动自愿地去记载日记,而且记载的都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比如,人教版《北京的春天》这篇课文,里面描述的是春天。而春天就在每个人的周围,老师可以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春天的模样记录到日记当中,让学生在春天的气息里记录下快乐。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记日记的快乐,才能让学生坚持住记日记。

2.借助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欲望

老师可以定期开展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发放奖品,再要求学生对这次的活动进行记录,其中最好有表达自己的感想的内容。并且让学生对活动的记录感兴趣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比如,根据《看雪》这篇课文,可以延伸出一项活动:在借助体育课的时候,让学生打雪仗。打雪仗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雪的美好,还可以让学生互动。从而引起学生记日记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记录这次打雪仗的快乐时光。

二、指导学生记日记的方法

全文阅读

“微格化”教学与管理模式的践行与反思

【摘 要】我校积极倡导“微格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我在教学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效果,学生自学能力,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更能勇于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敢于发表见解,创新意识较浓厚,更富有朝气;我的班级管理效率提高了,形成了班风正、学风浓的班级。

【关键词】“微格化”教学与管理模式 践行 反思

我校积极倡导“微格化”教学管理模式,在学校的重视与支持下,我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积极运用这种模式,深入挖掘这种教学与管理模式的内涵,也取得了初步效果。我深切的感受到“微格化”教学管理模式为我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这里我将一些做法与大家共享,如有异议的观点与做法我们将共同商榷。

一、何谓“微格化”教学管理模式

“微格化”教学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协作学习的学习形式和管理模式,它突出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合作性和活动性。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二、怎样进行班级分组

把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是进行“微格化”教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分好组是充分发挥“微格化”管理功效的关键所在。不当的分组会导致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微格化”模式也就不能够很好的发挥其功效。

我在小组划分时采用的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我把学生先按成绩进行分组(依据学生的名次,如我班有66位同学,每组6人,可分11组。1—11名的同学便是每组的学,然后依次为22—12,23—33,44—34,45—55,66—56,第一组的成员分别有1、22、23、44、45、66名的学生。),我还充分依据学生的综合能力、气质、性格、性别、身高等将学生分组, 这样有助于打破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障碍, 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采用异质分组,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总之,合作学习的分组技术不同于以往的能力分组,兴趣分组,这些都是同质分组。合作学习小组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而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小组分好之后,一般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便于对小组的管理和考核。

全文阅读

建立学习小组漫谈

【中图分类号】G632

在大力倡导课堂高效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已被广泛使用。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收获,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 合理建立学习小组

1.分组依据:学习小组的建立必须考虑学生性格、学生成绩,同时注意男女搭配;人数上一般以3至5人为宜,以前后四人为一学习小组,易行方便。

2.分组步骤:

(1)若前后偶数排,四人一组;若前后奇数排,后三排三人一组,其余排四人一组。

(2)以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总分为根据,按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分成三个大组。全班前四分之一学生为第一组,全班最后四分之一为第三组,中间一半的同学为第二组。

(3)分别从第一组和第三组中各抽出一位出来并在一起(注意并不一定是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组合,而是尽可能不同性别、性格、兴趣和爱好、文理课爱好不同)。

全文阅读

有效解决周长和面积容易混淆的问题的研究

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计算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一些学生求面积套用了周长的公式,求周长却套用了面积的公式;得到的面积用了长度单位,得到的周长反而用了面积单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混淆呢?一是学生对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没弄清,二是学生对周长与面积公式的意义不理解。进一步地追溯根源,则是不适当的教学造成的。那么,在教学中应当怎样解决周长和面积容易混淆这个问题呢?

一、注意运用直观演示法和实验操作法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圆的周长”时,先准备好一块木板做成的圆和一根细绳子,通过演示,得到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的初步结论。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按邻座4人一组,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将事先准备好的直径分别是2、3、4、5厘米的硬纸板,在有厘米刻度的尺子上滚动一周,记下各圆周长的数据,并分别算出圆周长是该圆直径的多少倍,从而导出公式:C= πd。

这样,整个教学过程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学生对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内在联系就理解得比较透彻,记忆也牢固多了。如果我们在教学周长与面积等几何知识的过程中,从教具、学具的准备到运用,都考虑周到,通过看一看、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活动,使每一概念或公式的形成都有清晰的表象支撑,那么学生头脑中的概念与概念、公式与公式之间就会径渭分明、互不干扰了。这是解决混淆问题的根本方法之一。

二、要启发思考理解,不要搞死记硬背

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理解了才有助于记忆,有利于运用。在初学周长和面积公式时,一定要启发学生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思考,理解其推导过程,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否则,且不说像“边长×4”与“边长×边长”"2πr”与“r2”这些表述形式近似的公式,就是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学生也会张冠李戴,对不上号。因此,在组织学生学习有关公式时,教师一定要循循善诱,一步一步推导,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一步一步理解。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预先布置学生自己剪出1平方厘米和1 平方分米的纸片,上课时先拿出来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使学生对面积这一空间观念有了初步认识。接着,教师出示了小黑板上的题目:用数方格的方法,说出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图略):

这道题的练习,目的在于使学生不但能说出结果,而且能说出简便数法的思考过程:第一个图形,上边一排是4平方分米,下边一排也是4平方分米,二四得八,是8平方分米。第二个图形,一排是3平方分米,有3排,三三得9,是9平方分米。这一练习过程为推出面积公式做了很好的铺垫。为了引导学生寻求更简便的方法,教师又出示了以下例题:“有一块长方形玻璃,长4分米,宽3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同时,出示与玻璃形状大小相同的方格图(一方格为1平方分米)。教师一边用手里的1平方分米的纸片量着图,’一边启发说:“长方形玻璃的长4分米,就可以横着连摆4个1平方分米的方格;宽3分米,就可以竖着连摆3个1平方分米的方格;也就是一横行摆4个,可以摆3排。一共有多少平方分米呢?”学生答:“12平方分米。”教师问:“怎么算的?”学生答:“4乘以3等于12。”教师问:“4和3分别指长方形的什么?”学生答:“4是长方形的长,3是长方形的宽。”教师问:“长方形的面积12平方分米,刚好是长与宽的什么?”学生答:“长与宽的积。”至此,教师板书写出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也可采取类似方法逐步推出。

全文阅读

周代食举乐考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义之邦”,礼仪在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为重要的是周代初成的礼仪文化,它为后世的文明礼仪奠定了基础。在此,要研究探讨的则是周代礼仪中的礼乐,礼乐作为重要的嘉礼音乐被当时的统治者大力发扬。本文将对周代飨燕礼仪中的食举乐作详细的分析,食举乐作为燕乐(君与臣以及四方来宾宴飨所用之乐)的一种在当时必不可少的宴飨仪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诸多关于礼乐文化的典籍中,《周礼・仪礼・礼记》是最能反映宗周礼乐文化的书。金文达老师在他所编的《中国古代音乐史》中谈到周朝的礼乐制度相传为周公所制,规定了吉礼(祭礼)、军礼(行军,出征)、嘉礼(婚宴,加冠)等,是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所谓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1]可见礼乐作为一种及其重要的音乐制度存在于当时的朝代,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所重用。[2]相对的食举乐亦是,《周礼・ 秋官・ 大行人》载: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侯之爵,以同邦国之礼而待其宾客・・・・・・ [3]这便说明周代的食礼也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食举乐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得到发展并为历代君王所用,成为后世礼仪制度的典范。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各朝各代的天子宴飨或诸侯之间宴飨的时候都会以歌舞乐的形式助兴。其实这种宴飨仪式早在周代便以成立了,可求证于《礼记・礼运》,其中记载:王每天吃饭时用十二口鼎,同时还伴有奏乐,膳夫先试尝王再吃。没有吃完的东西还得伴着音乐退回厨房,故有“以乐飨食”之礼的说法。《礼记・王制》记载: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4]283以及《周礼・春官・大司乐》中讲到:王大食,三宥(王初一,月半用膳加牲;三宥:三次进食),皆令奏钟鼓。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 [4]51这便证明食举时是有音乐的。

食举乐中各个乐师分工不同,然而其中最让我们为之感动当属所用的美妙乐曲了。如《南陔》中“孝子事亲,当竭其力,父母恩之,昊天冈极。”般歌颂孝义及家庭和乐的句子;再如《由仪》中亦有歌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夫妻相敬、兄弟相好等的诗句。由此得出食举乐中的音乐内容大多以宣扬君臣道义、文明礼仪为主,这便从音乐内容这一方面显现出周代食举乐的礼仪典范。

食举乐以其独特的形式存在于周代,其形式和使用场合在《周礼・仪礼・礼记》中都有详细的记载。主要存在于乡饮酒礼及燕乐中。乡饮酒礼主要活动是以敬老爱幼为主,音乐在我国周代乡学酒会中起到了烘托气氛辅助礼仪的一个作用。乡饮酒礼约分四类:第一,三年大比,诸侯之乡大夫向其君王举荐贤能之士,在乡学中与之会饮,待以宾礼;第二,乡大夫以宾礼宴饮国中贤者;第三,州长于春、秋会民习射,射前饮酒;第四,党正于季科蜡祭饮酒。不光乡饮酒礼的种类有严格规定,还有其中主客的拜见次序,及进出先后也有严格规定,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音乐在这种场合中的井然有序。据史料记载来看周代礼乐种类繁多,而燕乐在其中可谓是不可或缺。燕乐是诸侯和王公大臣之间举行宴事时的礼仪,整个过程都会以音乐做辅助,谓之“以乐飨食”。

在我国古代,礼乐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尤以“礼仪之邦”的周代最甚。[5]而且在周代天子宴飨时的音乐与诸侯间的宴飨音乐是不一样的,如天子宴请群成的时候便会演奏《诗经・小雅》中的《湛露》,其中用比兴的手法将天子比作太阳,君臣比作露水,预示君臣要以君王的旨意行事,否则便像露水见到太阳一样消失。由此可知食举乐不仅仅是用在宫廷中,还被诸多的王公大臣所用。并且从《周礼・春官》中也可以看出,周代的嘉礼针对不同的场合都有严格的分类,也详细的标示出食举乐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食举乐起到了活跃邦交,维系列国间友好和谐关系的作用。

周代的食举乐虽在各个方面没有之后音乐发展的那样有声有色、分类详细,但是根据周代的相关文献考察来看,足以说明食举乐在周代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音乐仪式,地位绝不亚于其它音乐种类。[6]它以独具特色的音色向我们展现了周代宫廷宴飨的盛大场面。虽然周代食举乐没有一个详细的定义和分类,但是根据史料记载来看周代的食举乐在当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后世朝代食举乐发展的雏形,也是现代礼仪的典范,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