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产业专业

文化产业专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专业建设对接产业文化

进行行业企业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掌握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及岗位工作职责等信息,不仅是一体化课程开发非常重要的一步,对于技工院校的任何专业建设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专业建设只有与产业发展、产业文化进行良好对接,才能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层次,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技能人才,在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和培养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

本期我们选取了第二批一体化改革试点专业中四个专业的行业企业调研的部分内容,希望给相关专业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和启发。

计算机广告制作专业

——调查概况——

本次调研涵盖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20家广告设计制作行业相关用人单位,其中国际广告公司3家,国内大型综合性广告公司4家,国内大型企业广告部3家,国内中小型广告公司6家,印刷公司1家,平面媒体1家。

广告设计制作人才有了新定义

随着网络技术、虚拟现实、人机互动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广告设计制作行业正在经历信息化技术发展带来的又一次变革。顺应信息化的要求,广告设计制作也越来越多地需要依托互联网进行工作,而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人机交互、个性定制、即时更新、多媒体的设计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设计理念、功能、语言表达和形式上都将出现许多新的课题,这将迫使我们不断思考新的发展方向,积极研究新的技术问题。

全文阅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职业规划书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职业规划书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要求

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目标,以扎实的文化传播理论知识为培养基础,以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灵活的市场营销思维为培养核心,突出策划和创意综合能力的培养,为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广告行业培养具有创意和创新能力的较高层次的综合管理人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文化学、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交流史,产业经济学、管理心理学、文化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文化管理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公共事业管理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概论、公共部门公共关系、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艺术基础、美学概论、世界文化简史、民俗学、宗教文化概论、广告学、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地理学、出版管理学、文博基础、影视产业概论、文化旅游概论、动漫与数字产业概论、管理文秘等。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缺乏,文管专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全文阅读

高等美术专业与文化产业论文

一、美术专业与文化产业高关联度的多维背景分析

1.传统绘画久远的艺术品性基因相对于作为声音艺术的音乐,美术一直来更具有可流通和可收藏的艺术商品的属性。在古代,绘画是美术最主要的艺术形式,物质性和实用性是其典型的特征,它比音乐更早地作为一种艺术品进入市场的交换和流通。首先,绘画的创作和留存都依赖于实实在在的物质性媒介,最后呈现为一种形象性的实物痕迹。而音乐表演虽然在过程媒介上也是实物性的乐谱和乐器,但是它的作品呈现结果却是时间性的声音,不可视、不可触和不可留。历史上由于技术的原因一直做不到对音乐表演的作品留存,后来虽然有了黑胶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和光碟、数码影音等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记录工具,但与美术作品的可直接展示和欣赏相比,音乐表演的作品的影音留存和欣赏都具有依赖播放工具以及对时间和场地的特定要求,这样就在还原程度和效果上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其次,对于每一张美术作品,基于其每一次手工创作的特性,作品结果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性。而音乐在发明记录工具之前它肯定是不可收藏的,而有了记录工具后,由于其刻录所借助的是机械工具,它又存在着可复制甚至是大量复制的可能性。因此,美术的创作特点和媒介特性使得它比音乐更具有成为一种典型的艺术品的可能。这一点,在东西方古代的艺术家相似的生存方式上就已得到印证。在古代,绘画很早就成为了一种可交换和可流通的商品,东西方的古代画家都可以通过出售自己的作品来进行日常谋生,而那时的音乐家大多依赖宫廷官府和乡绅的资助和供养,通过为他们提供表演而不是通过出售作品来得以生存。综上所述,美术作品在媒介和留存上的物质特性赋予了它在展示、装饰和投资等方面丰富的实用,这种实用转化为艺术品属性作为基因一直从古延续至今。

2.小康社会的多元消费对于创意设计的普遍性需求设计相对于造型在美术中是一个偏向于实用性的子学科,现代设计初始于工业化时代而同步于现代艺术的发展。工业化大生产满足了社会对于商品的量的需求,随着商品生产数量的不断递增,同质化的商品越来越多,这时设计的出现和介入使得商品的生产转向了差异化和人性化的追求,从而实现了商品质的提升。现代设计的第一个重要时期是包豪斯时期,它让世界充分认识到了设计的巨大能量和超凡意义,从此设计与物质文明开始了同轨融合和同步发展。从生产者一方来看,设计可以让产品更符合大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提高生产效率,让产品更实用和美观来获得更好的销路。而从消费者的一方来看,好看而具有特色的产品可以获得视觉上的愉悦,彰显个人的审美品位和文化气质;而产品的人性化可以让自己在生活中获得舒心的使用体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在当代,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升级发展,设计的任务还关涉提高产品的能效,节约能源,从而实现生态环保。从工业化初期发展到现在,设计自身的专业系统性和丰富性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拓展,从而对生产和生活的覆盖和介入都达到了十分高的程度。当代中国正在全面步入小康社会,而小康社会的生活特征是由满足基本温饱需求转向对生活质量的提高,表现为生活从必须性的数量型满足向转向了选择性的质量型满足,同时生活和消费中文化性需求的比重逐渐增大。这种变化具体体现为对于消费和商品的要求是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进而要求融入更多的人性化和文化性的内涵和底蕴,这一切,都需要各种创意设计的介入和参与才能得以实现。生活和消费中的设计需求体现在小康时代人们的吃穿住行的每一个细节和层面,我们从一天醒来开始,看见的和使用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与设计分不开,例如:你从早到晚使用和接触的每一样器具都经过产品设计,你穿戴的服饰需要服装设计,你住的房子和家具来自建筑设计和装潢设计,你看的书和网络都经过了平面设计,你看到的形形各类媒介的广告都融合了平面和广告设计,你买的每一样东西现在都有着越来越丰富和特色的包装设计,你游览的公园景区离不开环艺设计……等等。小康社会对于设计的需求正在爆发性地被唤起,让设计和创意全面介入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好的设计和创意不但能带来使用的审美愉悦和人性化体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几何级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断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升级和换代。如今从设计到生产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每个过程和环节都已经发展为各种细分性的产业,这些产业广义上都可以定义为文化产业。无论是信息社会、娱乐或体验经济还是基于符号与意义的经济,文化产业确实扮演了促进变迁的核心角色。所以,这也是我国在当前的经济转型升级中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核心任务的原因所在。

3.图像化时代新的消费行为特征进一步促进了对于美术与设计的需求21世纪,随着数码成像技术以及互联网的成熟和普及,人类媒体由文字时代进入了图像时代,人们传播、阅读和交流的更多地选择和信赖图像而不是文字。首先,在数码成像时代,数码摄影、摄像和手机照相技术的日益发达使得图片的生产变成了一种十分便利的事,这是一个全民生产图像的时代。其次,图片和影像具有天生的直观性和生动性的基因,更容易让人作为认知的媒介。再者是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图像传播的质和量都有了保证,使得人们广泛地利用图片进行展示和交流有了技术上的保障。这种图像生产和传播技术的革命性改变也促使当代社会的消费行为的革命性变化,从地域性的实体店消费快速地转向于无地域限制的网络消费。人们能信赖和接受这种全新的消费模式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可以通过网店上传的各种图像和视屏来甄别和挑选商品,众多的图片可以从各个角度和细节对商品进行具体形象的介绍和展示,人们通过图像来获得如同现场购物般的直观感受,正是这种强大的视觉传播保证使得网络消费逐渐成为了当前主流的消费方式。绘画和设计作品都是一种广义的图像,应该说绘画是一切图像的母体,这种图像化的渊源联系,使得美术在图像消费时代的作用和优势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在网络消费时代,图像的制作和传播展示都离不开美术,首先是图像的拍摄关涉美术中的摄影摄像专业,其次是图像的后期制作需要图形设计软件的处理,再者是网页的展示需要特色化的网页平面设计。而销售的产品为了在海量的商品中凸显个性和差异性,更是在产品设计和包装设计上花尽心思而争取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购买。所以从更宏观的层面上观察,当代社会更是一个泛图像消费时代,除了网络消费,人们对于图像的需求还反映在日常化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日常阅读、社交、基于数字图像的网络游戏等,在数字图像时代,基于泛图像消费而延展的各类产业成为了引领创新性的文化产业,美术设计作为消费性图像的生产之“器”,社会对它们的需求也被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高度。

二、美术专业与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高度契合

1.当代文化产业在内涵和外延上的拓展文化产业的概念源起于20世纪4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虽然文化产业概念的出现已近八十年,但是对于文化产业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切定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是:结合创造、生产和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本质是无形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基本受到著作权的保障;其形式可以是货品或服务。文化产业的内涵皆具商品和精神的双重属性。然而在二十一世纪之前的50多年里,文化产业在各国的经济结构里一直被当做是隶属于第三产业的一个小角色,文化大多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教化和传播的工具,并没有被真正视为一种与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而在外延上,大多只是包含影视、表演、娱乐和出版这几个传统文化领域。到了当代,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工具和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生产方式也变得十分多元和丰富,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相应的发展变化。当代的文化产业已经涵括文化和创意的双重内涵,一方面是与文化、艺术和娱乐相联系的具有创新性并产生社会和经济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是通过设计介入所有门类的生产和服务对其进行创意性的文化植入和价值提升的创意产业。随着文化生产和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之人们对于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展,文化产业的外延已经跨越文化本体的界限,扩展和渗透到社会生产、经济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创意产业中,除了文化的融合,设计是主要性的手段和内容,设计不单单是外观的改变,更是理念和观念的显现,所以在当代,随着文化与创意的融合,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延伸,它们已经覆盖了绝大部分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在许多发达国家它已经超越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成为新的支柱性产业。

2.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具体政策内容与美术专业的高度关联我们以浙江省的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来具体考证美术专业与当代文化产业的高度关联性,浙江省是传统文化大省,也是文化产业发展得较为趋前和成熟的省份,他们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中,明确了该省今后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业、新闻出版业、数字内容与动漫业、文化会展业、文化产品流通业、文化产品制造业。在这类文化产业中,六大类从字面上直接与美术专业关联,只有影视服务业和文体休闲娱乐业与音乐表演专业在字面上直接关联。而深入剖析,这类中全部包含了美术专业。由上表可见,美术专业和文化产业高层度和高密度的关联,这种文化产业规划让高校美术研究实现了纯学术效应向社会效应的转化,也说明美术专业在当前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一种政策性和规划性的认可和重视,已经成为了文化产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学科基础和学术源泉。

三、美术专业与当代文化产业关联的途径和方式

全文阅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资建设问题研究

【摘 要】通过调研,发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创新意识。基于此,本文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应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在岗教师的专业培训,鼓励现有教师进修深造,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二)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三)外聘专家教授,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师资建设;转型;产学研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由于其发展迅猛的态势,因此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从2004年教育部批准中国传媒大学等4所高校开办该专业以来,到现在已有近百所大学争先恐后的开设了该专业。然而该专业由于办学时间短、办学基础薄弱、办学经验不足,致使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以及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笔者将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为题,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以及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解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形成一系列文章,供各位同行参考。本文仅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资建设问题进行探析,不成熟之处,还望各位同行能给予批评指正。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市场对该类人才的急需,加快了各高校专业设置的步伐和招生数量的扩大。然而,由于历史上没有设置过相应专业,导致该专业师资储备严重不足。目前,该专业的在岗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其他相关院系中调配过来的,专业师资的人数少,水平低成为该专业师资现状的突出表现。具体来说,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基础知识薄弱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创办时间不长。虽然近几年来,一批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补充到了教学队伍中,但是从整体上,真正属于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并不多,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艺术学等其他相关专业调配过来的。这些教师在自己原有的学科领域内理论功底雄厚,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研究成果丰硕,但当他们从原有学科领域内转型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领域内后却难以得心应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文化产业缺乏深刻了解,对文化产业的运作规律不是很清楚,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所致。

全文阅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思考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

教育部明确认可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从2004年开始,至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历史已有10余年。2004年,教育部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云南大学四所全国重点高校开办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试点招生。2005年,教育部又批准了中央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截止到2014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举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高校的构成来看,根据浙江传媒学院“全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课题组的统计,大约能够占到50%,综合类大学(含师范类)居多,其它高校如艺术类高校、财经类高校和其他多科类大学相对要少一些。从高校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每个高校都是以学校原有的学科专业和教学资源为基础来建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首都师范大学以文学院为依托介入文化管理,首都师范大学的传统学科文学有很大优势,学科力量深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由于专业建设时间较短,而且由于文化产业概念很宽泛,口径广泛,包括9个大类和29个小类,各个高校在建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时也主要依靠本校原有的学科专业,就使得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没有普遍的经验模式可循,各个高校也主要依靠原有的专业来建设和摸索。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没有普遍的模式可循,且每个学校发展情况不同,导致高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1.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归属不明,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从文化产业管理的院系归属来看,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新闻与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专业对文化产业管理均有涉足,这样就造成以文化产业学科的特性和专业特点难以达成共识,各高校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有着不同的观点。由于文化产业包含的内容很多,许多产业门类都属于文化产业,这就导致每个院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定位都不一样,人才培养目标也存在较大差异。

2.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文化产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培养的应该是复合型人才。目前来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多依靠高校原有的自身专业,如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专业,这些专业有深厚的学科基础,可以为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传统的学科偏重理论而轻视实践教学,这样就会导致文化产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笔者曾在北京的文化产业公司实习,从公司对市场的把握来看,公司对文化产业的敏锐性要远远高于学校,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公司在其商业模式的选择上、经营管理上也是经常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变动。从师资来看,由于文化产业管理是新设专业,专业设置之初,师资力量就不足。有过文化产业从业经历或者文化产业专业的硕士、博士并不多,导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来教授课程。

全文阅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刍议

[摘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新专业,2004年首次在高校中开设本科专业。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本专业也迅速发展,现在已经形成本硕博层次齐全的高等教育专业。在这几年教学经验与学术讨论的积淀之下,反思最初的课程体系,正是一个恰当的时候。通过对非艺术类普通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这一个层级课程设置的讨论,探索其内在规律和科学性,理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根本性思路。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本科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

[中图分类号]G12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24-02

一、课程设置的框架

我国高校本科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五大类别。公共基础课包括“两课”、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体育和军事理论。这几门课程是大学本科学生任何专业都要学习的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学分和课时占本科生毕业所需学分和课时的四分之一左右。通识课是为了使大学生广泛地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而开设的限选课。一般学分设置在10学分左右,课时数在150~200课时左右。实践课包括军训、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通识课和实践课的学时学分占总学时学分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本科课程设置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不同本科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不同专业的本科学生学习不同知识的重要体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学分一定会占到总学时学分的一半以上。在一些院校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区分的比较明显,专业基础课是指专业所在一级学科的基础课程或者所在学院的平台课;专业课是指本专业所特有的,明显与其他专业不同的专业课。而有些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区分并不明显,而统称为专业课。

有些学者认为现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杂乱无章,在专业课方面需要开什么课、开多少门课、每门课教授多少学时,课程之间的层次和先后顺序都没有统一的认识,更缺乏严密的论证。大多数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是仓促上马,课程的设置多是依据所在院系原有的师资情况而定。也有学者认为,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一定需要全国一致的课程设置,可以从开办高校自身的特色出发,通过实践得到不同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办学的经验,这能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目前,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大致可以分为艺术类院校、财经类院校、政法类院校以及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和师范院校。其中,艺术类院校多以经纪人、艺术管理和院团管理为其特色;财经类院校多以文化产业经济、金融管理为其特色;政法类院校多以政策与法律问题和版权法为其特色。后三类院校的情况较为近似,特色不足的问题也比较一致。但总的看来,如果课程设置差异性太大是不利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如果课程设置完全不同,无论科研项目的涵盖范围,学术评价的标准都会遇到很大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如果所学内容没有共通性,社会对于该专业的认同度会大为下降,学生就业也就成了问题,跨学校考研升学也会有障碍。所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必须有几门必开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大众文化研究、文化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法规与政策、文化市场营销和传播学。无论哪一类的院校都应该在这八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建设自己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二、课程设置实例

如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安排。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课程被分为了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三个部分。

全文阅读

文化产业专业教师教育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河南省开始推动文化改革人才培养建设,在全省14所普通本科高校建立了第一批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但是,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已成为该学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是短期内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主要渠道。要对文化产业专业教师进行再教育,需要一定的经费做保障;投入多少经费取决于如何对文化产业专业教师进行再教育。因此,方案设计与经费保障机制就成为文化产业专业教师教育研究中需要考虑的两个关键问题。这两个问题是互为条件的:方案设计需要以经费做支撑,经费保障情况制约了有效的方案类型。这就是本文选题的逻辑。刘春花从伦理角度思考了教师教育的意义,即教师教育可以实现教师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提升[1]。曹夕多指出,教师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其中直接产品属性偏向于私人产品,间接产品属性偏向于公共产品[2]。王玉良和曹惠容对国外教师教育经费进行了研究,发现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很重视教师教育,经费来源或以政府拨款为主,或由各级政府与学校共同分担,或由政府、社区、学校、个人共同分担[3-4]。李星云对江苏省教师教育经费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应大幅增加教师教育的经费投入,逐步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进一步加大在职教育培训力度,完善经费投入法规体系”[5]。经检索发现,关于教师教育经费的研究仅有寥寥的几篇,尚未有关于文化产业专业教师教育的研究,而对文化产业教育问题的关注往往指向了学生培养。显然,该问题尚未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这也恰恰说明,本文选题正好弥补了对文化产业教育研究的不足。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培养文化产业的学生,还要考虑如何提升培养文化产业学生的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后一问题的研究对于文化产业教育意义重大,没有大批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专业教师,显然不利于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教师教育经费保障理论和实践的不足、文化产业专业建设的需要和教师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选题有其合理性和现实意义。根据本文选题,我们计划从文化产业专业教师的特点、文化产业专业教师教育方案设计和教师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三个方面入手解决该问题。

二、文化产业专业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其问题

文化产业专业教师教育具有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和专业教育等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文化产业专业教师都是在职人员,所以面向文化产业专业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具有在职教育的特点。在职人员因为要兼顾其工作,所以无法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只能在本职工作之余进行再学习。所以,对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师教育宜安排在周末或者在寒暑假,并采取集中授课与学习的方式。其次,对文化产业专业教师的再教育属于教师职业生涯继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无论师范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所开展的教师教育都主要面向中小学教师。但是,由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高校教师提出了继续教育的要求,河南省在2013年正式执行该项要求,开始对高校教师进行继续教育考核。在2014年实际执行时,高校新组建的教师发展中心负责组织和管理继续教育培训。继续教育的考核包括对公需课和专业课的考核。所谓公需课,在当前还有些名不副实,因为它是行政主导下的产物,并非真正解决教师需求而开设的课程。可以通过、参与项目、参加学术会议和获得奖励来抵算专业课相应的学分。但是,对于公需课不能通过这样的形式抵算学分,甚至自己自愿到其他高校参与课程研修的课程也不能算做自己的“需求”课程,教师只能在继续教育管理系统里对所开设的网络课程进行选课,或者通过集体参加河南省认定的有培训资质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的课程来获得学分。而且,公需课需要学习者交纳一定的费用,这大概就是“公需”的要义所在。由于2014年是头一年实施,河南大学所需交纳的68元公需课人头费用由单位代交。郑州市则要求高校教师每人交纳200元,此举引发高校教师广泛的质疑。如果所在高校没有培训资质,那么就需要高校教师参与网络课程学习,其所支付的费用更高,而且要把原本宝贵的课余时间消耗在他们并不认同的所谓“公需课”上。再次,对文化产业专业教师的再教育具有专业教育特点。也就是说,文化产业专业教师真正需要的是能够提高专业能力、扩展专业知识的课程。只有这类课程才有利于文化产业专业教师的成长,提高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业务能力,最终提升文化产业学科的整体水平。河南省的文化产业专业发展滞后,2006年信阳师范学院是省内第一家获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直到2010年才又增加了13所高校。但是,对新学科投入不足使得文化产业专业的发展步履维艰。河南省各个高校对新专业开办费的规定并不一致,例如河南大学在《河南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的表述是“适度投入”,信阳师范学院的表述是,如果“普通专业获评优秀等级”,给予其“一定经费”支持。只有成为省级或校级名牌专业,才能得到有力的支持,但是这对于新设专业是难以实现的。没有专门经费的保障,无法吸引相关学科的教师转型到文化产业专业,对现有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会产生打压,因为教学工作是在摸索中前进,所付出的精力远远超出了传统学科。更为致命的是,如果没有经费保障,对文化产业专业教师无法实施专业能力提升的计划,从而会影响文化产业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而对招生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完善文化产业专业教师教育的方案设计

没有明确指向的教师教育,就难以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面向高校专业教师的教师教育,不同于面向中小学教师的以教学法和信息技术水平为指向的教师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职业的继续教育,因为高校专业教师本身就是专家型的教育工作者,按照大众化设计的继续教育课程对高校专业教师没有吸引力,而且无法提升其水平。针对前述文化产业专业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其问题,本文提出以需求为导向、以效果为目标的文化产业专业教师教育方案。

(一)对文化产业专业教师继续教育需求进行专题调研

在针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时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不问教师需求,强行塞给教师一些课程。这种武断做法不仅让教师很反感,而且培训带给教师的效用很低,培训的效果很差。因此,无论从成本-效益分析,还是从成本–效果分析看,这类培训都是无价值或者仅有较低价值的。自《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无论是否愿意,河南省高校教师都必须参与此类继续教育。从笔者所接触的高校教师意见来看,大家普遍对公需课有较大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公需课缺乏与专业背景的结合,不能提高参与者的水平,但是却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由于每年都需要完成公需课,且此要求针对全省所有专业技术人员,人们还担心,公需课会成为有关机构和少数人员牟利的一个工具。但是,遗憾的是,以人事机构为代表的主办方较少关注此类问题。在他们看来,培训课程是有必要的,而且是高质量的。事实上,这种想法只能是一厢情愿。对继续教育必须也应该做到按需提供。不少文化产业教师都是学有专长的学者,而且对自身需求有明确的判断。这显然不同于一张白纸似的大学生,因此不考虑需求的单方面供给得不到大部分教师的肯定势在必然。为了提高继续教育的成效,需要对文化产业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需求进行专题调研。对于一个学校而言,从事文化产业专业教学的教师数量并不多,对于新开设该专业的学校该专业教师人数更少,所以调研难度不会很大。通过与该专业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可以了解不同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期许,在此基础上组织对他们的继续教育就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全文阅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突破了传统授课方式,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被广泛使用。全新的个性化教学、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变、教师角色的转变、现代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翻转课堂”这一教育“进口产品”在经过本土化实践的不断探索中,逐渐被认知和推广。以新兴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是否应该引入“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新兴专业有何作用?怎样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翻转课堂”体系?值得全面探讨和分析。

二、翻转课堂产生的背景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理念,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所高中。2007年春,该校的两位教师考虑如何给因病无法出席课堂学习的学生补课时,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教师讲课音频,并将制作好的视频放置到网站上以供缺课的学生使用。从未缺席的学生也使用在线材料,主要用于复习和强化课堂教学内容。不久他们进行了更具开创性的尝试——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形成了早期的“翻转课堂”。

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引入“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新兴的文化产业人才应该是懂得经营、擅于管理的复合型经营人才。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包含许多学科门类,涉猎面较广,包括经济、文学、艺术、管理等学科,它属于一个复合型专业。第一,学生数量较少便于开展翻转课堂。2004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云南大学四所高校中首先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授管理学学士学位。这标志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正式设立。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几十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在校生总数仍然偏低,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第二,师资队伍跟不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已经有了一批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并充实到教师岗位中,但远远不能达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师资的要求。很多高校的任课教师甚至是从其他专业调转过来的,多数属于“半路出家”,这使得专业教师十分紧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实践性,这要求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但是,中国从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门人才凤毛麟角,有些只作为企业的单一人才,不能兼职做专业教师,导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从业教师实践经验几乎为零。

四、怎样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模式

人们认为,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模式,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观念体系、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结构的构建和优化等方面入手实施:第一,汇聚信息资源。在“翻转课堂”里,教师需要提前布置上课任务,需要学生进行信息搜集,极大的丰富了教学素材,同时课堂上进行信息汇聚,讨论教学目的,教师参与并评价,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个体无法掌握所有的教学资源,通过慕课教学,成为一种更为积极的教学手段。基于这些教学特征,人们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对教师与学生的定位重新定义,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教师也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类教学的实践特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第二,加强课程群建设。管理学类课程群要使学生掌握管理学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掌握一定系统知识后更多的是要充分了解文化资源,发挥开创性的思维。“翻转课堂”的推广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开放慕课,通过这一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学校的内容,感受不同的授课和学习方式,亲身体会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的碰撞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课程群建设无疑是一种难得,也使“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另外,教师授课时要预留实践环节,可与一些社会活动、比赛、案例研讨等紧密结合,突出实践环节在课程群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技术整合形成专业合力。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基础广泛而分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往往出现各个来源学科各自为政、各门课程之间互不协同的问题,难以形成专业教育的合力。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技术整合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比如录制微视频、制作微课、采用数字化互动教材、开放的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等,这些都需技术更新提升教学手段,因此,数字化的教学课件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课下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全文阅读

地方性高校文化产业专业课程设置

一知识体系完整可控

创办初期,由于定位有误、外界期待过高,不少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多是块块相拼,条条相并,主线不突出,条、块不融合,没有也很难做到各种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在该时期,“拼盘式”的课程体系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不少地方性院校将管理类、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艺术类等课程直接照搬组合,甚至连应有的整合改进工作也没有进行。[2]这就必然导致从社会期待和自我设想出发,而不是从真正的市场需求和知识组合的内在规律出发而设计相应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盲目性,也很难实现既定目标。这种多方混杂的课程拼合,除了脱离现实条件与违反内在规律之外,更是超出师生的传授和接受能力范围。它在本质上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可控可传的知识体系,而是杂合的几个不同的课程的知识体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这种知识体系完全超出了院系师资的能力范围。即使是教师想融会贯通,也可能无法驾驭和控制这些不同的知识架构;对学生而言,更是过于庞杂、庞大,难以达成创办者的设想。近几年来,各校尤其是地方性院校开始反思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弊端,认真分析分层、真实、有效的市场需求,“熔炉式”的课程体系设计遂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追求。这就要求专业创办者真切明了每一门课程的地位和应有功能,按照“有主线、成体系、分方向,可操作”的内在专业要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实现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如石家庄学院就结合自身实际,在2009年之后连续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相应的课程设置,逐渐扬弃了原来大而全的课程安排,重新设定了发展方向。①即使是“211”层次的华中师范大学,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进行了相应的更动,日渐聚焦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②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主线”应是文化的“产业化”。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首先应是如何将文化做成“产业”,或做好、做大“产业”。因而,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地方性高校一定要紧紧围绕“产业化”的主线,以市场细分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指针,遵循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和规律,科学配置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体系。创办者一定要清楚勾勒出专业人才发展所需的“知识树”与“能量棒”,深入研究知识、能力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绘制出专业课程的拓扑关系图,并以之为准,恰当安排每一课程的开设时间与学时。课程安排依序而行,依(地)位而定(学时),决不倒叙、插序,更要坚决摒弃因人设课。课程之间要相互紧凑,有内在必然联系,而不能是松松垮垮,联系或然,多有疏离。在既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对课程开设与否以“必须”为原则进行衡量:有用即开,无用或用处不大即可删减。这样课程相互之间才能做到有主有次;有源有流;上承下接;左右互补;相互支撑;融为一体。同时,凸显专业发展主线,知识体系可以传授、可接受、可控制。

二出口明确可寻

文化产业涵括丰富,专业建设也是多种多样。在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后,各校对于培养“什么都懂”的复合型人才的定位与期望已经逐渐下降。“万金油”式的复合型人才虽然依然吃香,但在市场愈加细分与专业建设日渐分化的情况下,认同度似乎也有所变化。有一技之长在身、有明确专业方向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各方认可。因而,地方性院校在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同时,尤应专、通兼顾,尤其不能有“通”无“专”——因为地方性高校“什么都懂”的“通”虽不一定能够培养出来,但“什么都不精”的“虚泛”的确还是有极大可能制造出来的。“通”指培养学生对于文化产业的宏观认知、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相应的产业背景知识。“专”则要求有明确的具体行业领域知识背景和相应实践操作能力。有通无专,无以入职,对接市场,适应需求;有专无通,无以发展,类同技工,自我降低。要始终围绕“可以从事什么行业?”的课程指向——专业人才“出口”来设置发展方向和课程体系,做到通、专结合,虚(理论思维能力)、实(实际操作能力)兼顾。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建设获得多方认可,长远发展。若课程整体指向模糊不明,则培养的学生只能泛泛奢谈而空无所依(没有一技在身、没有填补市场人才需求的针对性,独立性差,可替代性强),人才“出口”自然不畅,无疑会造成师生怨声载道,丧失发展信心,社会质疑批评,破坏发展氛围。因而,在现阶段地方性高校无法培养,也不宜培养的“万金油”式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情况下,不妨摒弃贪大求全的既有取向,从培养专门用途的“清凉油”式人才做起,圆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以便专业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默默为培育“复合型”人才的理想积累经验,持续向之迈进。“万金油”固然霸气多用,但是却非人人可成,也很难完全解决今日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清凉油”固然小气单纯,但却始终知道有什么用、如何用,以及用在什么地方,有自己的独立性且替代性不高。在高端院校学生凭学校品牌就可以吃饭而低端地方院校学生只有真正的本事才能吃到饭的残酷现实下,地方高校只有苦练内功,明确课程指向,找准人才出口,才能圆满实现预设的专业建设目标。在这一方面,艺术类院校的专业建设尤其应当引起关注和学习。整体来看,现阶段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艺术类院校相对较为成功。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多是驾轻就熟,顺势而为,课程指向明确科学,人才出口精准顺畅。其他类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则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方向细化可行

地方性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方向的设置除了要符合学校自身的层阶、类型,考虑所在区位等因素的限制性外,还要能够通过制定与实际开设相应的课程群而加以实现(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作为研究方向虽可行,但是现阶段若作为专业发展方向则在课程设置上却无法落实,很难开设出成熟、足够的课程来支撑这一方向),要“课”有所设、“向”有所定,“力”有能达。最重要的是,要慎重选择并能够开设出最切合专业发展方向的核心课程、特色课程,并能够围绕方向课程开设出一组或多组相应的支撑课程(专业方向选修或者必修)。将这一发展方向的具体要求加以切实实现,这样地方性高效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才可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适应需要。方向课程选择与设置的关键在于“真实”、“有效”、“精当”。一般而言,一个专业的课程由全校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其他专业选修和实践课程组成。在这其中,专业方向课程是一个专业发展的特色所在与精髓所在。它直接承担着凸显特色、掌控方向、区分他者、定位自我的重要功能,是一个专业的自信与个性所在,是专业的DNA密码,也是最能体现专业方向发展设想的载体。因而,方向课程的设置一定要“真实、有效、精当”,不可过多。所谓“真实”、“有教”,即是指课程名目和授课内容要名实相符且有实际效用,而不是像专业开设初期普遍存在的“挂羊头卖狗肉”——如课程名称是《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实际讲授的却可能是《项目管理》,名实不一,理论、实践相隔,夸夸而谈,迂回曲折,答非所问,没有直接针对性,缺乏有效性,让人大失所望。所谓“精当”,即首先要求课程要直接贴合与紧扣发展方向,而不是用其他沾边的相关课程滥竽充数。课程内容要在发展方向的范围内直接出真知、出特色、出个性,而不是普泛性的侃侃而谈。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做到虚、实相应,理论和实践融为一炉,与其他理论性或专门的实践性课程相区分。在学时设置上,要有一定程度的倾斜,以凸显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地位和特殊性质。其次,课程数量不求多,2—3门课程即可。但在这2—3门课程中每一课程的周围都要有主题、范围相近的诸多支撑课程保驾护航,而不能以往一样因人设课,课、课分离,随便拼凑。一定要切实以发展方向引领课程设置,创设一种周边课程呼应相援,前有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和学科基础)相接,后有专业选修课程相续、相连的金字塔课程体系,彻底摒弃因人设课的陋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专业发展方向设置的初衷和目标。

四能力确实可育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因其与市场需求密切相依的特殊性质,故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始终突出能力建设——以能力本位思想为指导,进行相应培养方案和具体教学体系的设置。按照“必须,足够,留余”的基本原则,对能力目标进行相应区分、辨识和实践培养,尤其应当特别强调围绕文化产业相应领域的经营管理能力与商业运作能力而展开,重点打造学生“知源(明了文化资源,即拥有相关行业知识背景),能化(能使之产业化,即商业运作),会管(懂行业与项目管理)”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专业建设的最终成果表现为学生所具备的各种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解读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切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能够自我发展提升的学习能力等等。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最核心和最重要的能力则应该是能调动、召唤已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并将之进行“产业化”的经营操作和事务管理能力,而主要不是类如艺术专业学生经过培训后所具备的那种直接创作能力。能力要素的设置首先要“科学”。即学生日后从事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要素设置要准确、齐备,不能偏颇或者残缺。有关人员应该仔细分析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从业过程和从业行为,从中找出从业人员应该必备与可以选择具备的能力要素,以从业过程中必需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取舍安排,以确定何种能力要素需要在、必须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进行相应安排,而有些甚至在学校教育中都不需要安排。其次,能力要素的设置要“可育可达”。能力要素设定标准既不能太高——超出地方高校所可能提供的资源、设施条件和师资的能力范围,又不能自我矮化,设置的能力目标过于简单可达。相关院校只有准确评估自身条件和专业、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可能前景,遵之行事,制定恰当的能力培养目标和具体实现途径——能力可以培养而且能够培养的时候,设定的能力目标才可以实现。因而,能力目标的设定不仅要和人才培养的类型要相匹配,不能脱标(超标、低标),更重要的是不能纸上谈兵——“说得天花乱坠,做得一塌糊涂”,而是要通过制定合理、具体的课程体系和实践途径能够达标。

全文阅读

打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

【文章摘要】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而提出来的,为培养文化产业高级专用人才的新型专业。从我国2004年创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以来,纵观全国的高等院校,其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方向辨识度不高、在课程的开设上缺少核心线路、没有充分利用探索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打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对此,文章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以及改进方法进行剖析,希望能够为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提供理论指导,培养新一代文化产业高级人才。

【关键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问题;改进方法

0 引言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和经济形态,影响了人们对文化产业本质把握,不同的国家站在不同的立场以及不同的角度对文化产业都有不同的理解。21世纪,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目前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从全世界的经济结构来看,文化产业也已然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例如,日本在文化产业上就狠下功夫,动漫、游戏以及衍生产品,都有力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的发展。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开始于2004年,最早开设此类专业的有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以及云南大学这四所高校,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国内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逐步显现出诸多问题,如何打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也成为各大高校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1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

1.1 跨学科的交叉性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