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方性高校文化产业专业课程设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方性高校文化产业专业课程设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知识体系完整可控

创办初期,由于定位有误、外界期待过高,不少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多是块块相拼,条条相并,主线不突出,条、块不融合,没有也很难做到各种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在该时期,“拼盘式”的课程体系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不少地方性院校将管理类、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艺术类等课程直接照搬组合,甚至连应有的整合改进工作也没有进行。[2]这就必然导致从社会期待和自我设想出发,而不是从真正的市场需求和知识组合的内在规律出发而设计相应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盲目性,也很难实现既定目标。这种多方混杂的课程拼合,除了脱离现实条件与违反内在规律之外,更是超出师生的传授和接受能力范围。它在本质上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可控可传的知识体系,而是杂合的几个不同的课程的知识体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这种知识体系完全超出了院系师资的能力范围。即使是教师想融会贯通,也可能无法驾驭和控制这些不同的知识架构;对学生而言,更是过于庞杂、庞大,难以达成创办者的设想。近几年来,各校尤其是地方性院校开始反思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弊端,认真分析分层、真实、有效的市场需求,“熔炉式”的课程体系设计遂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追求。这就要求专业创办者真切明了每一门课程的地位和应有功能,按照“有主线、成体系、分方向,可操作”的内在专业要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实现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如石家庄学院就结合自身实际,在2009年之后连续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相应的课程设置,逐渐扬弃了原来大而全的课程安排,重新设定了发展方向。①即使是“211”层次的华中师范大学,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进行了相应的更动,日渐聚焦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②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主线”应是文化的“产业化”。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首先应是如何将文化做成“产业”,或做好、做大“产业”。因而,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地方性高校一定要紧紧围绕“产业化”的主线,以市场细分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指针,遵循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和规律,科学配置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体系。创办者一定要清楚勾勒出专业人才发展所需的“知识树”与“能量棒”,深入研究知识、能力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绘制出专业课程的拓扑关系图,并以之为准,恰当安排每一课程的开设时间与学时。课程安排依序而行,依(地)位而定(学时),决不倒叙、插序,更要坚决摒弃因人设课。课程之间要相互紧凑,有内在必然联系,而不能是松松垮垮,联系或然,多有疏离。在既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对课程开设与否以“必须”为原则进行衡量:有用即开,无用或用处不大即可删减。这样课程相互之间才能做到有主有次;有源有流;上承下接;左右互补;相互支撑;融为一体。同时,凸显专业发展主线,知识体系可以传授、可接受、可控制。

二出口明确可寻

文化产业涵括丰富,专业建设也是多种多样。在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后,各校对于培养“什么都懂”的复合型人才的定位与期望已经逐渐下降。“万金油”式的复合型人才虽然依然吃香,但在市场愈加细分与专业建设日渐分化的情况下,认同度似乎也有所变化。有一技之长在身、有明确专业方向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各方认可。因而,地方性院校在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同时,尤应专、通兼顾,尤其不能有“通”无“专”——因为地方性高校“什么都懂”的“通”虽不一定能够培养出来,但“什么都不精”的“虚泛”的确还是有极大可能制造出来的。“通”指培养学生对于文化产业的宏观认知、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相应的产业背景知识。“专”则要求有明确的具体行业领域知识背景和相应实践操作能力。有通无专,无以入职,对接市场,适应需求;有专无通,无以发展,类同技工,自我降低。要始终围绕“可以从事什么行业?”的课程指向——专业人才“出口”来设置发展方向和课程体系,做到通、专结合,虚(理论思维能力)、实(实际操作能力)兼顾。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建设获得多方认可,长远发展。若课程整体指向模糊不明,则培养的学生只能泛泛奢谈而空无所依(没有一技在身、没有填补市场人才需求的针对性,独立性差,可替代性强),人才“出口”自然不畅,无疑会造成师生怨声载道,丧失发展信心,社会质疑批评,破坏发展氛围。因而,在现阶段地方性高校无法培养,也不宜培养的“万金油”式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情况下,不妨摒弃贪大求全的既有取向,从培养专门用途的“清凉油”式人才做起,圆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以便专业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默默为培育“复合型”人才的理想积累经验,持续向之迈进。“万金油”固然霸气多用,但是却非人人可成,也很难完全解决今日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清凉油”固然小气单纯,但却始终知道有什么用、如何用,以及用在什么地方,有自己的独立性且替代性不高。在高端院校学生凭学校品牌就可以吃饭而低端地方院校学生只有真正的本事才能吃到饭的残酷现实下,地方高校只有苦练内功,明确课程指向,找准人才出口,才能圆满实现预设的专业建设目标。在这一方面,艺术类院校的专业建设尤其应当引起关注和学习。整体来看,现阶段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艺术类院校相对较为成功。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多是驾轻就熟,顺势而为,课程指向明确科学,人才出口精准顺畅。其他类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则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方向细化可行

地方性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方向的设置除了要符合学校自身的层阶、类型,考虑所在区位等因素的限制性外,还要能够通过制定与实际开设相应的课程群而加以实现(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作为研究方向虽可行,但是现阶段若作为专业发展方向则在课程设置上却无法落实,很难开设出成熟、足够的课程来支撑这一方向),要“课”有所设、“向”有所定,“力”有能达。最重要的是,要慎重选择并能够开设出最切合专业发展方向的核心课程、特色课程,并能够围绕方向课程开设出一组或多组相应的支撑课程(专业方向选修或者必修)。将这一发展方向的具体要求加以切实实现,这样地方性高效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才可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适应需要。方向课程选择与设置的关键在于“真实”、“有效”、“精当”。一般而言,一个专业的课程由全校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其他专业选修和实践课程组成。在这其中,专业方向课程是一个专业发展的特色所在与精髓所在。它直接承担着凸显特色、掌控方向、区分他者、定位自我的重要功能,是一个专业的自信与个性所在,是专业的DNA密码,也是最能体现专业方向发展设想的载体。因而,方向课程的设置一定要“真实、有效、精当”,不可过多。所谓“真实”、“有教”,即是指课程名目和授课内容要名实相符且有实际效用,而不是像专业开设初期普遍存在的“挂羊头卖狗肉”——如课程名称是《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实际讲授的却可能是《项目管理》,名实不一,理论、实践相隔,夸夸而谈,迂回曲折,答非所问,没有直接针对性,缺乏有效性,让人大失所望。所谓“精当”,即首先要求课程要直接贴合与紧扣发展方向,而不是用其他沾边的相关课程滥竽充数。课程内容要在发展方向的范围内直接出真知、出特色、出个性,而不是普泛性的侃侃而谈。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做到虚、实相应,理论和实践融为一炉,与其他理论性或专门的实践性课程相区分。在学时设置上,要有一定程度的倾斜,以凸显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地位和特殊性质。其次,课程数量不求多,2—3门课程即可。但在这2—3门课程中每一课程的周围都要有主题、范围相近的诸多支撑课程保驾护航,而不能以往一样因人设课,课、课分离,随便拼凑。一定要切实以发展方向引领课程设置,创设一种周边课程呼应相援,前有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和学科基础)相接,后有专业选修课程相续、相连的金字塔课程体系,彻底摒弃因人设课的陋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专业发展方向设置的初衷和目标。

四能力确实可育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因其与市场需求密切相依的特殊性质,故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始终突出能力建设——以能力本位思想为指导,进行相应培养方案和具体教学体系的设置。按照“必须,足够,留余”的基本原则,对能力目标进行相应区分、辨识和实践培养,尤其应当特别强调围绕文化产业相应领域的经营管理能力与商业运作能力而展开,重点打造学生“知源(明了文化资源,即拥有相关行业知识背景),能化(能使之产业化,即商业运作),会管(懂行业与项目管理)”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专业建设的最终成果表现为学生所具备的各种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解读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切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能够自我发展提升的学习能力等等。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最核心和最重要的能力则应该是能调动、召唤已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并将之进行“产业化”的经营操作和事务管理能力,而主要不是类如艺术专业学生经过培训后所具备的那种直接创作能力。能力要素的设置首先要“科学”。即学生日后从事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要素设置要准确、齐备,不能偏颇或者残缺。有关人员应该仔细分析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从业过程和从业行为,从中找出从业人员应该必备与可以选择具备的能力要素,以从业过程中必需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取舍安排,以确定何种能力要素需要在、必须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进行相应安排,而有些甚至在学校教育中都不需要安排。其次,能力要素的设置要“可育可达”。能力要素设定标准既不能太高——超出地方高校所可能提供的资源、设施条件和师资的能力范围,又不能自我矮化,设置的能力目标过于简单可达。相关院校只有准确评估自身条件和专业、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可能前景,遵之行事,制定恰当的能力培养目标和具体实现途径——能力可以培养而且能够培养的时候,设定的能力目标才可以实现。因而,能力目标的设定不仅要和人才培养的类型要相匹配,不能脱标(超标、低标),更重要的是不能纸上谈兵——“说得天花乱坠,做得一塌糊涂”,而是要通过制定合理、具体的课程体系和实践途径能够达标。

虽不脱标,但若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设计去“达标”,仍是一种不可宽恕的失败。笔者认为,部分院校“文化创意”方向的设置及其能力培养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实际上,文化产业未必都需要创意,有创意的文化也未必可以变成产业,因而地方性院校实在不必跟风换名。文创的需求实际上也多是理论上的估算而不是多数地区文化市场的现实吸纳能力。实际上,今天冠名创意的专业设置很大程度上仍旧是艺术类院校传统专业的新瓶旧酒与传媒专业的攀附扯旗。如果说艺术类或传媒类院校开设此种专业,尚有情可原,那么非艺术传媒类院校或者非艺术传媒院系开设此种专业,实在是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创意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实际上是触类旁通式的发散性思维所致,依靠更多的是从业者长期的积淀、熏陶和实践,而主要不是即时的培养。一个好的成功的“创意”,从意念变成现实依靠的更多是从业者拥有的宽厚专业背景知识,对于市场需求的准确认知和敏锐感受,以及对于商业运作过程和手段的透彻了解和熟练运用。这种能力培养显然是传统的(非艺术传媒类)文科院教学实践(课程安排、技能培养)很难甚至无法培育出来。这种新兴的“时髦”专业在尚未探索出一条比较成功的人才培养途径之前,非艺术类院系尤需谨慎上马、冷静观察,而不应随波逐流,别树新帜。近几年,由于国家的大力提倡和学界一些学者拼命吆喝,创意产业遂成为一个媒体热议、社会公众熟知且涵括众多领域的概念,大有取代文化产业概念及创意的春天即将到来之势。这种再次响起的“狼来了”式的话语制造和自我赋权,颇类如前些年催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呼喊。虽其心可谅,然其果却涩——在一定程度上等于制造又一次专业发展虚热现象。真正的产业人才需求并不是通过学术界的呼唤和造势而形成的。学术研究虽然可以如此造势,市场亦可通过相应的政策制度去刺激,但它终究需要的是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较长的时间去逐步发展,成长成熟,产生需求。若此时大干快上,则不免又出现学术研究红红火火,就业却冷冷清清,“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基本脱节”的情况。[4]那种具备“全球化、系统化”理念,能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纵贯古今,驰骋中外”的国际性、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设想与能力目标,固然高妙美好,令人垂涎侧目,但对于地方高校来讲,显然是过于高远,更“力”不可达。

五一知识体系完整可控

创办初期,由于定位有误、外界期待过高,不少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多是块块相拼,条条相并,主线不突出,条、块不融合,没有也很难做到各种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在该时期,“拼盘式”的课程体系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不少地方性院校将管理类、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艺术类等课程直接照搬组合,甚至连应有的整合改进工作也没有进行。[2]这就必然导致从社会期待和自我设想出发,而不是从真正的市场需求和知识组合的内在规律出发而设计相应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盲目性,也很难实现既定目标。这种多方混杂的课程拼合,除了脱离现实条件与违反内在规律之外,更是超出师生的传授和接受能力范围。它在本质上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可控可传的知识体系,而是杂合的几个不同的课程的知识体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这种知识体系完全超出了院系师资的能力范围。即使是教师想融会贯通,也可能无法驾驭和控制这些不同的知识架构;对学生而言,更是过于庞杂、庞大,难以达成创办者的设想。近几年来,各校尤其是地方性院校开始反思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弊端,认真分析分层、真实、有效的市场需求,“熔炉式”的课程体系设计遂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追求。这就要求专业创办者真切明了每一门课程的地位和应有功能,按照“有主线、成体系、分方向,可操作”的内在专业要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实现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如石家庄学院就结合自身实际,在2009年之后连续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相应的课程设置,逐渐扬弃了原来大而全的课程安排,重新设定了发展方向。①即使是“211”层次的华中师范大学,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进行了相应的更动,日渐聚焦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②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主线”应是文化的“产业化”。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首先应是如何将文化做成“产业”,或做好、做大“产业”。因而,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地方性高校一定要紧紧围绕“产业化”的主线,以市场细分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指针,遵循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和规律,科学配置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体系。创办者一定要清楚勾勒出专业人才发展所需的“知识树”与“能量棒”,深入研究知识、能力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绘制出专业课程的拓扑关系图,并以之为准,恰当安排每一课程的开设时间与学时。课程安排依序而行,依(地)位而定(学时),决不倒叙、插序,更要坚决摒弃因人设课。课程之间要相互紧凑,有内在必然联系,而不能是松松垮垮,联系或然,多有疏离。在既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对课程开设与否以“必须”为原则进行衡量:有用即开,无用或用处不大即可删减。这样课程相互之间才能做到有主有次;有源有流;上承下接;左右互补;相互支撑;融为一体。同时,凸显专业发展主线,知识体系可以传授、可接受、可控制。

作者:崔家田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课程动态可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