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统编教材管理论文

相当多的史论文章所引用的史料常与史实不符。统编语文教材中《过秦论》《六国论》《伶官传序》等都有这类问题。有些问题在课本注释中有简要说明,有的在语文教学中引起争论(这些争论也见于报刊杂志)。《过秦论》中叙述战国四公子,统率了不同时期的各国20位名将进攻秦国,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历史事实的,但是作者为了反衬秦的强大,为了说明“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有意采用了夸张的手法。这是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因而没有考虑其是否符合实际。这种情况正如朱一新《无邪堂答问》中所说:“诸子发摅己意,往往借古事以申其说……冀以感悟时君,取足达意而止,亦不复计事实之舛误。”先师余嘉锡先生也认为“(刘)向之为学,虽非后世之考证家,然博极群书,尤熟于《左传》……岂不知司马子反、叶公子高、令尹子西与昭奚恤非同时人?然所以采之者,取其‘惟善以为宝’之意耳……虽时代名氏之不合,然不可不谓之善言理也。”所以读这类文章应侧重理解作者所论之“理”,不必拘泥于史实是否真实。

然而上述课文中因史实舛误而引起对某句或某词的误解,则是在教学中应探讨的问题。

《六国论》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的“速”常见义项有“招致”和“迅速”两义。先秦典籍中两义就同时存在。“速祸”的“速”,如果劝迅速”义,就今天来解释应该说是正确的。秦灭六国是秦国的既定国策,灭燕只有先后之分,并无招惹与否之别,不刺秦,秦也必然要灭燕,刺秦正贻秦以迅速灭燕的口实。但是这不符合苏洵的原意。苏洵引用荆轲刺秦,强调的是招来祸患。苏洵把六国分为三种类型:赂秦的韩、魏、楚,与嬴的齐和抗秦的燕赵,而燕之所以灭亡是由于荆轲刺秦而招祸。后文也说“刺客不行……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因此就苏洵《六国论》的本意说,“速”用的是“招致”义,不然,岂不是把今人的观点加之于古人了吗?再说,苏氏颇着重于六国灭亡的先后。其实六国相继被灭不过短短九年时间而已,苏氏所以强调时间早晚,也是为了证明赂秦者先亡,不赂秦者不致先亡或不致于灭亡的论点。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前的一段议论,主要论点是:盛衰之理在于人事,强调后唐庄宗宠信伶人导致国家灭亡的史实。其中一句说:“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如果把这句中的“困”字理解为“围困”,也不合史实。《伶官传》记了四个伶人: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门高)。敬新磨以诙谐谏庄宗,无劣迹,谋反杀死庄宗的只是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和他指挥的军队,并非数十伶人,所以这里的“困”理解为“困惑”“沉溺于某项事物”较为合适。这和最后“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困”同义,而且也是呼应的。

因此阅读或讲解这类文章时,第一,要着重讲作者所说的“理”,也就是作者所持的论点,不必纠缠所引某事是否真实;第二,在某些词句上要根据全文论点来作解释。

因事及人,以评论人物为主的史论又是另一种情况。史传后的作者论赞且不说,自唐宋以来的史论则多是评论人物之得失,且大多数是表示了作者与一般不同的见解。苏洵的《管仲论》责管仲不能临死荐贤;苏轼的《贾谊论》讥贾谊不善处穷,“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认为蔺相如完璧归赵乃一时之幸;以及《晁错论》《豫让论》《信陵君救赵论》等,都无悖于史实,而能言之成理。阅读这类文章对培养求异思维能力是有效果的。

也有一种史论读起来颇有意思。侯方域的《王猛论》,说王猛“及其不得已而见用于异国,犹忄卷忄卷不能忘晋,盖识大义者也。”“猛存则以秦存晋,猛亡犹欲以秦存晋”。持论实在让人感到勉强,但仔细想来就会恍然大悟了。

全文阅读

铁路职工培训统编教材质量评价

摘要:基于已有的教材质量评价科研成果和铁路职工培训实际,建立铁路职工培训统编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定量评价模型;最后举某铁路局职工培训统编教材评价的实例说明具体评价步骤。

关键词:铁路职工培训 统编教材 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一、教材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研究者一般认为应从材料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表达这三个维度出发评价教材的优劣。高凌飚认为,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教材评价应有知识、思想文化内涵、心理发展规律、编制水平、可行性、特色与导向性六个基本维度。

为便于具体实施教材评价,一些研究者建立了各有特点的教材评价指标体系。高等教育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组建立了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和印装质量三个一级指标在内的三级指标体系。叶涛等结合专业课教学的特点,建立了适于专业教师和学生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些研究者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来确定评价体系中各层指标的权重,对被评教材质量进行排序,从而得到定量决策依据。

铁路职工培训统编教材是指由铁道部或铁路局统一编写的教材,它们大约占铁路职工培训所用教材60%的比例。使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等主要数据库进行检索(截至2011年12月),笔者鲜见关于这类教材质量评价的研究。这些教材与铁路人力资源培训、开发质量密切相关,在研发等各环节的投入也很大,其质量值得认真评价,本文对此课题进行探索(本文仅限于文字类统编教材)。

二、铁路统编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全文阅读

课标教材“统编”理念与实践之我见

摘要: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创新编写课标教材是守正出新,但是编写教材应该有一个适合学生的“统编”标尺。这一尺度包括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学段层层提升教学内容的“统编”,也包括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学段级级衔接教学内容的“统编”,还包括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学段编写班子统一的“统编”。现实的情况是,编者没有完全给一线教师一个明确的“此统编”。新课程的统编问题,是一个理念和实践对接的问题,是一个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实验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

关键词:课标教材;统编;理念;对接;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3-0056-02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放手让各研究机构、出版机构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创新编写课标教材,原本就是守正出新。但是,无论哪个研究机构或出版机构编写教材,都应该有一个适合学生的“统编”标尺。

“教材是给学生看的,教材的主人是学生。”这一适合学生的“统编”,应该包括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学段层层提升教学内容的“统编”,也应该包括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学段级级衔接教学内容的“统编”,还应该包括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学段编写班子统一的“统编”。可见,此“统编”并非课改之前的彼“统编”也。只要一线教师吃透了这些“万紫千红”之下的“春”,那么,春光融融的课堂将百芳争艳。但是,现实的情况是,编者没有完全给一线教师一个明确的“此统编”。能够完全转变教学方式的教材还在期待之中,“转变教学方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教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何编写出真正适合学生主动探究的教材,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存在着情趣寡淡的缺陷:先是政治的泛化,接着是德育概念的狭隘化、公式化,极少考虑情趣的因素……”政治大于认知,思想高于认知,道德越过认知,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严重错位;种类大于认知,芜杂高于认知,知识越过认知,教材种类与学生认知相去甚远;跨度大于认知,坡度高于认知,标准越过认知,教材衔接与学生认知难以挂钩。看看,小学开设了多少门课程;再看看,初中开设了多少门课程;最后看看,高中又开设了多少门课程。这些课程能不能进一步整合,某些内容能不能进一步融合,不必要的内容能不能加以舍弃?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的课程不用说在编排上都有一个系统的设计和安排,但是,从小学到初中的衔接,从初中到高中的衔接,甚至于从高中到大学的衔接,三套编写班子是否在编写时真正做到了跨度、坡度、标准上的恰切衔接呢?单元和单元之间,章节和章节之间,这种螺旋式的提升是不是让教者、学生能够稳步接受呢?有研究指出:“新教材模块化设置及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安排知识,不少章节内容和顺序被打乱,知识的逻辑线条被人为割断。”此言得之。

就教者的理念而言,即使编者科学解决了“此统编”的问题,一线教师还是在多年的惯性下行进。

一是我们的教师苦,即使吃透了新的课程标准,也没有时间深究新的课程标准统筹之下的所有教材。或者说,即使阅读了编者有关编写意图的介绍,也没有时间去通过研究教材真切体会这一意图是否达到。

全文阅读

统编教材名著类课文教学研究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倡导“整本书阅读”,专门编排了国内外名著的节选或梗概,将阅读视野由单篇、短章引向整本、整部,这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有着重要价值。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名著类课文的内涵本质,全面把握教材的编排体例,找准学生“兴趣点”,关注教学“发展点”,聚焦故事“精彩点”,直击文本“思辨点”,搭建阅读“迁移点”,实现有深度的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小学语文;名著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1]基于这一理念,统编教材强调“读书为要”,按“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建构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将名著阅读纳入教材主题,着力探索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

一、统整建构:小学语文名著类课文的编排体例

名著类课文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两种呈现方式:一是散见于相关主题单元,如《火烧云》《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二是集中于独立主题单元,将五、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设置为名著单元。以名著单元为例,统编教材的编排特色如下:1.从序列设置上看,安排“最佳的”时机教材将名著类课文自成专题,放置在五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这是基于学生需求及能力考量的。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如还是停留于简单的篇章阅读已不能满足学生阅读定位,此时进行名著类学习,并以此带动整本书阅读,学生的阅读量、阅读品位都能得到相应提升。“第二单元”这一位置也是最佳的,学生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情绪、兴趣、习惯趋于浓厚,阅读名著类课文时也就动力十足。在最佳的学习时间接触名著,以最佳的学习状态阅读名著,学生的阅读效果也一定是最佳的。2.从单元主题上看,选取“最好的”篇目五年级名著单元的主题是“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之旅”,选编的课文出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六年级“外国文学名著”单元,选编的是《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原著节选。阅读篇目从国内到国外,让学生在国内文学外经典中遨游,为整本书阅读开启一扇窗户,感受国内外名著的不同写作风格,享受由此带来的不同阅读乐趣。3.从要素定位上看,习得“最优的”能力在两个单元的导语页中,编者从读与写两方面对语文学习要素作了确定:“读”要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并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写”要学习写读后感以及作品梗概。在每篇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中,也对语文要素作了进一步细化。如五年级下册名著单元中的《草船借箭》课后习题要求“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对概括内容的一种方法指导;“课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是从重点句入手去分析人物;“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从读前、读后去体悟人物,并延伸课后去读原著。4.从单元框架上看,形成“最全的”体系名著单元主要包括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部分,构筑了一个循序渐进、梯度发展的微型名著课程体系。口语交际从“说”出发,以阅读的名著为范本创作课本剧进行表演,交流读书心得。习作从“写”出发,引导学生表达自己阅读名著的感受,把握名著的叙述要点,用简明的语言对其内容进行概括。“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从“互动”出发,罗列一些具体的阅读方法、策略,唤醒学生阅读名著的体验,在分享中巩固学法、提升能力。“快乐读书吧”则从“带动”出发,由选文引向原著,用“你读过吗”板块分别介绍了《西游记》的系列故事、《鲁滨逊漂流记》的学者评论,再次激发学生阅读整本名著的兴趣,对阅读整本书的方法进行指导;用“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向学生推介更多的名著,让他们课后进行整本书阅读。纵观各部分,从名著学习、学法指导到阅读推介,构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缩影。

二、聚点拓全:小学语文名著类课文的教学立场

名著类课文的篇幅较长,学生阅读时理解内容有一定难度,不能很好地把握情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一文为例,谈谈名著类课文的教学策略,并由“一篇”引向“一本”,推动整本书阅读。1.找准“兴趣点”,以猜测引发期待名著类课文教学,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兴趣,融情节、知识、兴趣于一体,促使学生愉悦地进行名著阅读。就《景阳冈》一文而言,学生已从影视剧、动画片或绘本中接触过《水浒传》,对其中的人物、故事有所耳闻。鉴于此,教材将“猜测”定位为这篇课文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此作为教学切入口,在“猜”中进入文本学习。(1)趣猜“情节”。上课伊始,可直接拿来《水浒传》原著,呈现目录:“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安排学生选择其中感兴趣的一回猜猜故事内容,由此明确课文《景阳冈》正是选自“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接下来的课文学习也就变得更为有趣。(2)趣猜“人物”。教材课后“资料袋”列出了一些人物图片: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小旋风柴进、行者武松……教学中可先入为主加以呈现,让学生根据以往认知进行猜测,趣味十足。(3)趣猜“词语”。课文有一些有意思的生僻语言,如“梢棒”“筛酒”“请勿自误”“各宜知悉”“吊睛白额大虫”……可在阅读前加以出示,指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方法猜测:“梢棒”看教材插图即可理解;“筛酒”“请勿自误”“各宜知悉”联系上下文就能推敲出来;“吊睛白额大虫”结合影视作品就能理解。2.关注“发展点”,扣主线熟悉情节名著类课文篇幅一般都比较长,阅读时要抓住复杂的人物关系,梳理故事发展流向,把握情节内容,使阅读走向深入。要达成此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整体感知名著的前提下,采取提炼关键词的方式,梳理课文思路,并借助这条发展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景阳冈》课后练习第二题就对此作了方法性的渗透: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喝酒→()→()→()阅读过程中,教师不妨出示这道题,安排学生通读课文,尝试习得熟悉情节的方法。在充分阅读后,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了整体把握,不难从课文中提炼出关键词:喝酒、上冈、打虎、下冈,扣准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点。此时,再让他们根据提炼出来的小标题,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对故事及故事中的人物已经有了较深的印象,说起来就较为顺畅,表达也比较有条理,为接下来的情节品读及后续名著阅读奠定了基础。3.聚焦“精彩点”,以复述深研核心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是名著魅力所在。学习名著类课文,教师要从语言入手,在咀嚼玩味语言的同时,关注语言形式、感知语言内容,最大限度地挖掘语言内涵。《景阳冈》对“武松打虎”这一情节的描写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具体梳理如下:这一系列动作把当时的情景写“活”了,将老虎的凶猛残暴、武松的机敏英勇表现得真实可感,画面十分生动。课后练习第三题适时采用“复述”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品读: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教材聚焦精彩场景,要求学生不仅要完整、具体地复述,还要加上自己的创意,让故事讲述变得生动起来。教学时,可围绕课文这一“精彩片段”从两个方面展开交流:老虎是怎样“拿”武松,武松怎样“打”老虎的?武松在打虎时心里可能想些什么?问题的引领,让学生再次重温故事内容,想象武松打虎的动态画面,对人物语气、表情和动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就能把精彩故事讲得更加精彩。4.直击“思辨点”,探争议深化认知阅读重在发展学生的思维,名著类课文教学也不例外。教学中应从文本的“思辨点”生发,激活调动学生的阅读思维,鼓励他们围绕有争议的内容发表个人阅读体悟,从而促进学生对主题内涵的更深理解。《景阳冈》一文把武松豪爽、勇猛的形象写活了,学生也都打心眼里喜欢他、崇拜他。可教材却偏偏打破常规化认识,在课后练习第四题中列举了对武松的两种不同评价,让学生联系阅读体悟进行交流: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评价的不同,武松形象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思辨点”。教师可以借此设计一场微型辩论活动将阅读引向深入:安排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到课文中寻找依据阐明观点,完成后根据所持观点分组展开辩论。在问题的驱动下,阅读目的性更强,学生积极主动研读文本,目光也会变得尖锐起来,思维异常活跃。有了深入的阅读、思考,学生在辩论环节说之有据、言之有理,抓住文中“四次看榜文”“初见老虎大叫一声‘呵呀’”等内容丰富对武松的认识:武松并不相信景阳冈上有老虎,所以初次见到老虎才会惊讶地叫出声来,不得不硬着头皮与老虎打斗,真是“爱面子惹的祸”。看似平常的探究活动,让“武松”这一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真实,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评价能力也在阅读中得到了深度培养。5.搭建“迁移点”,由一篇走向整本名著类课文教学不能止于文本内容,而要联系教学内容进行一篇到一本的桥梁架设,引领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名著,运用单篇课文学习中习得的方法进行名著阅读。《景阳冈》的学习关注的只是“武松打虎”这一精彩场景。而武松在《水浒传》中占有重要地位,书中关于他的故事还有很多: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怒平都监府、挺阻招安计、单臂擒方腊……在引导学生阅读整本小说时,可以围绕武松进行全面品读,多元、深入地解读武松个性,制作人物档案,同时将视角延伸到更多人物,以图表形式呈现原著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图表的介入,让整本书阅读变得清晰明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阅读关注点,快速阅读相关章节,提取感兴趣的信息,从而深化名著阅读的感悟,使整本书阅读真正落到了实处。浸润语言、触动心灵、领略人生,是名著类课文阅读的独特价值。站在整本书阅读视角教学名著类课文,从单篇走向整本,学生语文学习将更有深度。

参考文献

全文阅读

从记忆系统看英语教材编写

摘 要: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开发语言能力,即运用大脑中的语言机制生成和理解语言。在中国的英语学习环境下,记忆系统理论的运用和记忆能力的培养对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更有效。

关键词: 记忆系统 英语教材 英语学习效果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开发语言能力,即运用大脑中的语言机制生成和理解语言。教育者不仅传授知识,还应该指明通向智慧之路。而目前中小学及大学的英语教材编写与英语教师在教学法上侧重于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技巧,对学生学习必须具备的智能――记忆能力的开发与发展有所忽视,更谈不上作针对性的引导。

1.记忆系统研究

目前很多人对记忆系统背景不是完全了解,其实记忆训练可以追溯到三四百年前。记忆状态可以分为感官记忆(sensory storage)、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长时记忆是我们学习过程中追求的。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内容无所不包,能反映人在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中的一切经验和活动。根据研究,长时记忆包括范畴、命题、概念、词汇、程序、情景、表象、语言范例等多种内容。这些内容都和语言有关。所以,外语学习及教材编写必须考虑和有效利用记忆系统。

从中国的文化历史背景来看,记忆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学习历史上崇尚背诵记忆,早就有“学而时习之”,重复或背诵的学习方式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记忆系统。小时候学东西时,总是很自然模仿人家或者讲我们听到的东西,因此,背诵、重复的学习功能是从小自然而然建立起来的。由于这个功能可能是我们最容易掌握的功能,很多人把背诵的工作描述成死背或硬记,由此很多人也负面地认为“背诵”是不好的工具。而事实是在中国的英语学习环境下,记忆系统理论的运用和记忆能力的培养对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更有效。

2.目前中国的英语教学环境

2.1语言定位。

全文阅读

从《新编汉语教程第一册》浅析对外汉语教材语音编写的系统性原则

作者简介:崔小洁(1990.06-),女,汉,团员,江苏省泰州市,未婚,学历:研究生在读,所学专业:国际汉语教育。

摘要:本文将以《新编汉语教程第一册》为例浅析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系统性原则。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系统性;语音编写

刘先生在2000年提出了系统性这一原则,指出:语言知识传授和语言技能训练、综合课教材与专项技能课教材要平衡;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单元复习及自测试题要配套;入门、初级、中级、高级教材要衔接;利用现在教育技术手段,注意录音、录像、光碟、多媒体等手段的运用。刘先生从宏观角度提出了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系统性这一原则,是合理且必要的。本文将从《新编汉语教程第一册》的语音编写浅略分析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系统性原则, 希冀从微观角度分析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系统性原则的必要性。

赵金铭先生在《跨越与会通――论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与开发》一文中指出,“一般说来,学习2905个汉字和8822个词汇单位需要3000个学时,费这么长时间主要是因为汉字,而学习使用拼音文字的语言,一般750个学时就够了。”他指出:通过拼音学习汉语,至少比通过汉字学汉语效率提高3倍以上。汉语拼音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这种优势,使得充分利用汉语拼音教学汉语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界的一个普遍认识。

《新编汉语教程》是一套专为海外学生编写的供基础阶段教学使用的汉语教材。本教材共四册,另有四本练习册与之配套。第一册1~10课为语音和汉字入门阶段。正如教材前言中所说,单纯的音素教学枯燥乏味,难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在语句中学语音,处理不好,语音就要“夹生”。怎样编排好汉语拼音,怎样磨好这把学习汉语的利器,怎样处理汉语拼音和汉字的衔接以达到提高汉语学习效率的目的?

首先看《新编汉语教程第一册》1~10课每一课的内容:

一、语音

全文阅读

盲人统编教材经络腧穴学教学方法探析

【摘 要】根据视障学生的特点,对经络腧穴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其中包括分组教学法、手把手演示法、角色扮演法及多媒体模型应用等。

【关键词】视障学生 经络腧穴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58-01

视力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视觉障碍一般包括盲和低视力两种类型。由于视觉的缺失,限制了视障学生对事物感知的广度和深度。根据缺陷补偿原理,视障学生的听觉、触觉往往比明眼人更好。因此,我们要强调进行缺陷补偿和发展优势教育。要重视个别教育,在教育中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

经络腧穴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好以后的各科按摩的基础。本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课堂理论讲授相比,它与临床结合紧密,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方法:

一 分组教学法

视力障碍班级学生年龄差距大,文化水平不同,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教学上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组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优化组合不同文化层次的学生。分组原则主要根据视力、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方面。保证每组学生中都有全盲学生、低视力学生、明眼学生。从中选取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教师在统一讲解理论课程后,首先教师要手把手确保小组长定位准确,然后由小组长手把手地教组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 手把手演示法

全文阅读

北师大版和人教版教材“统计”领域编排体系对比思考

【摘 要】 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都把培养统计观念,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作为教学重点。然而人教版教材逻辑性强,编写严密;北师大版教材突出了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本在内容的编排上北师大版思路比较跳跃,针对两个版本教材统计领域编排体系的比较来获得教学上的启发。

【关键词】 统计;教学内容;比较;人教版;北师大版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材也在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根据《标准》编写的小学数学教材共有八个版本,其中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这两个版本的使用面较广。但通过笔者观察,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很多教师不能吃透教材,存在统计学知识的缺失。在教学“统计”领域内容时还难以适应新教材的教学,不能较好的把握教材。因此,把握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对一线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一、相同点

1.两版教材均采用螺旋式编排体系。螺旋式课程重视教材内容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发展阶段,而且在不断反复和深化知识的过程中,有助到学习的迁移。

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经过一系列数学学认知(思维)活动过程而得到的。两个版本的教材在安排教材内容体系时都考虑到了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由直观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呈现教学内容。对于统计内容,低年级,借助于直观,让学生了解统计图,初步形成统计观念,在中高段才开始学习比较复杂的数据分析和一些统计的量,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为统计观念的形成作孕伏。人教版教材如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分类”,第83页的数学乐园和第120页的习题“先涂色,再填数”,北师大版教材如第四单元的分类。

这些内容安排都为以后学习统计作铺垫,是学生能更好地形成统计观念。

全文阅读

浅析独立学院自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的必要性

摘 要:为适应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风格,探析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文章将从教学现状以及教学实施情况等多方面探讨独立学院自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的必要性。

关键词:独立学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材 实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159-0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等院校理工类、经管类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专门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也是近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以来,它的理论与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同时它又向基础学科、工科学科渗透,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发展成为边缘学科。与此同时,独立学院的高等教育机制才刚刚在我国成立。为了办出特色,各独立学院都在探析新的教学体系和办学模式。一般来说,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对教材教辅依赖性很大,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对独立学院学生来讲,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教材选择不当,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独立学院的基础课之一,在教材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面临很多的挑战。本人从独立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结合教学现状和教材实施情况对独立学院如何自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 独立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授课现状

独立学院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产生的,起步较晚,教育教学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是教育的核心,教材又是教学的基础,那么选择适合独立学院学生自己的教材是显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尚没有独立学院专用的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与独立学院其他教材一样大多选用一二本院校的,该门课程的授课状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培养目标不同,一二本院校的教材主要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而独立学院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一二本院校的这些教材不能体现独立学院教育的灵活性。

(2)教材理论性很强,教材中的定理证明、公式推导及计算推演占据了主要位置,这对独立学院这些入学分数较低、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太难,太枯燥,学生普遍对这种数学理论感到“恐惧”,学习起来也相对困难,这些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跟不上进度。

全文阅读

民航行业统编教材诞生记:从零星尝试到系列出版

统编教材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教材名目繁多的竞争市场上,行业统编教材因其定位精准、实用性强和不可替代性而独具一格,备受关注。因此本文主要结合民航统编教材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行业统编教材开发和建设的路径,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范本”,助力行业发展。

热词:统编教材 专业出版 民航行业

当前,各行各业对高质量、“订制式”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解决人才的适用性和专业性问题,一些专业水准高、实用性强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的行业统编教材得到大力开发和推广,其中,有些优质教材还实现了“墙内开花,内外兼香”的效果,赢得了社会受众的广泛好评。在诸如“指定教材”“推荐教材”“规划教材”等各种教材名目的激烈竞争中,行业统编教材因其定位精准、实用性强和不可替代性而独具特点和优势。行业统编教材,顾名思义,就是服务于行业发展,满足行业特色人才需求而组织业内人士统一策划、编写、审定、出版、管理和评价的教材,从而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提高行业人才培养质量。在集中和优化教学资源、规范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行业统编教材也为整个行业的人才培养标准提供了相对统一的参照尺度。

鉴于以上思考,我社依托民航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民航行业学科建设的迅猛发展,于2011-2015年在民航特色专业如飞行、空管、机务、空乘、运输、机场、安保等选题方面进行深耕细作,推出一批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和实验实践类教材。回顾整个策划出版周期,我们始终不忘,紧紧依托民航行业发展,准确把脉民航行业人才培养需求,切实做到行业统编教材的开发、编写和出版工作真正服务于民航行业发展。

一、全面调研民航统编教材市场――结合行业发展,先从空管专业着手,分步骤实施

由于行业统编教材的开发、编写和出版涉及整个行业的需求,在最初策划阶段尤为审慎,首先开展全面市场调研,进行可行性分析。从全行业发展来看,近些年来,中国民航业作为朝阳产业发展速度惊人,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人才需求巨大,人才缺口矛盾突出。而且在行业发展的带动下,民航院校的发展速度和招生规模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为民航行业统编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创造了需求旺盛的机遇期。从民航院校建材建设情况来看,民航教材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就,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数量大幅度增加,教材质量不断提升,教材专业门类更加丰富。但就民航每一个特色专业来看,诸如飞行、空管、机务、空乘、运输、机场、安保等专业的选题规划数量和教材建设成果并不均衡;而具体到每个院校,其教材建设和开发重点又各有侧重,造成优势资源分散,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缺少细化的标准与衡量尺度。而开发、编写和出版民航统编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克服校本教材或自编教材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并能够汇聚各院校的优势资源和最新成果。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为少走弯路、及时总结经验,就整个策划阶段而言,我们结合行业人才培B需要和民航特色专业教学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首先采取先从某一成熟学科开始,先期完成后,视市场反馈情况再开始进行其他特色专业统编教材的开发。经过综合考虑,确定先从民航学科发展比较成熟的空管专业开始着手。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都在开办空管专业,而且招生量逐年稳中有增。此外,空管也是民航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签派员被称为“不握操纵杆的飞行员”,从业人员数量可观。这就为民航空管专业统编教材的编写、使用和推广提供现实基础。

事实证明,“空管先行”、分步骤实施是正确的。民航“空管专业统编教材”于2012年首次推出,作为民航教育史上首次具有自己行业特色的专业统编教材,在业内获得很大关注和引起广泛响应。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