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食品科技

食品科技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食品科技的前沿

民以食为天。

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环境中,领悟到食品对身体的重要性,尤其对高质量的食品更是青睐。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在肉类的成熟机理,果蔬采后生理等的研究,新型食品发酵微生物和酶的筛选与鉴定,酶技术、超高压技术、辐射技术在农畜产品贮藏加工中的应用基础及其应用研究;同时在农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功能性食品的开放,农畜产品加工的质量控制以及利用声、光、电磁等无损检测技术与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提高人们对食品高质量的需求及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此,记者一行专程前往该学院采访了陆兆新院长。

具有儒雅的风度和睿智的思维的陆院长在百忙之中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席长谈使我们了解到:该学院以研究农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即注重系统研究和专门研究相结合,又注重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相统一。紧密围绕我国农业产业化和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要求选题,并与国际研究和标准接轨。该学院在近几年内获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

该院在食品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研究方面的特色是:新型食品发酵微生物,如纳豆和丹贝:新型食品用酶,如原果胶酶、羧肽酶等;固定化细胞及酶技术;食品发酵高效菌株选育及超浓食品发酵剂生产技术,切割蔬菜流通过程中微生物生长模型建立;食品微生物的分子检测及标记等,在国内同行中具有明显优势。

该院1996年以来,共获科技进步奖3项,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九五”攻关和省部级及地方科研项目23项,出版教材及专著7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40多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5篇,SCI论文2篇。

该学院在农产品贮藏加工与质量检测方面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产食品质量检测与评价;二是农产品贮藏保鲜;三是农产品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在农产食品质量的检测和评价方面,主要研究果蔬农药残留和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技术及农产食品成分和功能的评价。在农产品的贮藏保鲜方面主要从事果蔬等采后的贮藏、保鲜机理及鲜切果蔬及净菜的研究应用,农产品深度加工与综合利用方面重点研究农副产品在原料处理、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以此为据筛选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和配方,用以指导生产实践。在研究该项目五年来共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承担国家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级科研项目2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60多篇,其中SCI或EI收录16篇。

该院最新研究课题是肉品成熟和蛋白质凝胶机理的研究、中式传统特色肉制品的现代化研究、肉品质量控制和标准研究、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类胡萝卜素级收机理研究等。通过人才引进,使该院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1999年12月将研究室更名为“农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实验室”,并批准为南京农业大学重点实验室。目前该院实验室共有在编固定人员23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高级实验师10名,中级职称5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7名,占30%,硕士学位的13名,占57%,非在编人员(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和客座研究人员)共83名。研究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形成了训练有素、工作协调、学风良好、严谨敬业的学术梯队,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能力。

全文阅读

粮油食品科技

1.平房仓储藏小麦粮堆温度场的数学模拟梁醒培,吴锐,赵玉霞,赫振方,李东方,甄彤,LIANGXing-pei,WURui,ZHAOYu-xia,HEZheng-fang,LIDong-fang,ZHENTong

2.稻谷湿热处理对稻米和米粉性质影响的研究熊柳,王涛,孙庆杰,XIONGLiu,WANGTao,SUNQing-jie

3.大豆豆皮与麦麸膳食纤维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影响的研究王苏闽,闾怀中,WANGSu-min,LVHuai-zhong

4.各系统面粉品质特性与方便面品质关系的研究阚翠姝

5.稻壳制备高纯白炭黑的工艺研究郭树军,周新木,刘厚凡,岑志军,GUOShu-jun,ZHOUXin-mu,LIUHou-fan,CENZhi-jun

6.磨粉机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及降噪措施王松林

7.大豆蛋白亚基组成对其功能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宋鹏,周瑞宝,魏安池,SONGPeng,ZHOURui-bao,WEIAn-chi

8.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高凯翔,李秋庭,陆顺忠,姚春杰,GAOKai-xiang,LIQiu-ting,LUShun-zhong,YAOChun-jie

全文阅读

农产食品科技

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植物蛋白质构重组技术研究进展

植物乳杆菌SC2胞外多糖合成条件的研究

海藻酸钠复合膜降低排酸牛肉失水率的研究

枯草芽孢杆菌淀粉酶高产菌株的紫外诱变研究

北虫草酒的研制

乳酸球菌胞外多糖合成条件的优化

突变微小毛霉天冬氨酸蛋白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全文阅读

食品与发酵科技

1.四川泡菜香气预处理及其主要成分的研究张其圣,陈功,余文华,李恒,刘竹,张颖,李洁芝,游敬刚,ZHANGQi-sheng,CHENGong,YUWen-hua,LIHeng,LIUZhu,ZHANGYing,LIJie-zhi,YOUJing-gang

2.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及其抑菌性能研究邱松山,姜翠翠,海金萍,QIUSong-shan,JIANGCui-cui,HAIJin-ping

3.正交优化同时蒸馏萃取白胡椒精油的工艺研究柳中,宁娜,LIUZhong,NINGNa

4.直投式菌剂发酵泡菜的动态研究余文华,张其圣,陈功,刘竹,张颖,李恒,李洁芝,吴奇谦,YUWen-hua,ZHANGQi-sheng,CHENGong,LIUZhu,ZHANGYing,LIHeng,LIJie-zhi,WUQi-qian

5.郫县豆瓣自然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张琦,汪先丁,杨虎,杨志荣,孙群,ZHANGQi,WANGXian-Ding,YANGHu,YANGZhi-rong,SUNQun

6.荞麦中β-葡萄糖苷酶提取条件的研究张卓,陈晓平,ZHANGZhuo,CHENXiao-ping

7.微波杀菌延长南瓜营养湿面保质期的研究吴振,张珂,赵国华,WUZhen,ZHANGKe,ZHAOGuo-hua

8.红曲色素生产中浸提液的蒸发及酒精回收的设计研究刘殿宇,陈丽,LIUDian-yu,CHENLi

全文阅读

食品工业科技

1.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钱和,沈丽燕,宁炜,薛莹,冯园

2.良心行业不能承受之痛!——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 丁焕,人和

3.味精问世百年的增鲜调味品市场 李莎

4.是"某品牌"害了三鹿 李光斗

5.员工辞退企业应慎重对待

6."读者信箱"

7.益生菌和肠道健康 金苏,杨海燕

8.精度、质量、服务使生产过程更安全、透明、有效——访德国赛多利斯中国区 Ingolf Popelg 副总裁与德国赛多利斯PWC市场/销售经理 Andre Marzinowski 李莎

全文阅读

食品安全科技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提高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科技意识,推进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强化知识产权的形成与保护,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中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任务目标

重点解决食品安全中的关键检测、技术标准、控制和监测等方面的科技问题和公众食品安全科技知识匮乏问题,建立符合我市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以提高食品质量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举办食品安全科普活动2次,受益群众达1000人次;组织研发食品安全共性技术或关键技术3项;申请支持转化应用食品安全科技成果3项,建立食品安全科技示范点3处,协调申请知识产权5件。

三、具体安排

(一)开展食品安全科技普及活动

分别在农村和城市各巡回科普1次。科普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宣讲食品安全和检测知识,讲述购买食品的小常识、饮食方面应注意的事项以及防范不安全食品的办法,提供食品质量安全、知识产权申报与保护等问题现场咨询服务,开展主食营养、粮食鉴别、膳食结构等方面知识和问题的互动交流。

(二)加强食品安全技术创新

全文阅读

创新食物营养科技 加快食品工业转型

《纲要》关于“食品加工业发展目标”部分强调指出,“加快建设产业特色明显、集群优势突出、结构布局合理的现代食品加工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品牌信誉好、产品质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中型食品加工及配送企业”,要求“到2020年,传统食品加工程度大幅度提高,食品加工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全国食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构建现代化食品加工产业体系,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分析,2013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35263家,与上年底相比增加1571家,增幅4.7%。食品工业以占全国工业6.8%的资产,实现了占比9.8%的主营业务收入,创造了占比

12.7%的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占全国工业的20.9%。食品工业在全国工业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明显。

《纲要》强调要发展“方便营养加工食品”。当前,“方便营养加工食品”是年轻一代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主要选择。因此,要“加快发展符合营养科学要求和食品安全标准的方便食品、营养早餐、快餐食品、调理食品等新型加工食品,不断增加膳食制品供应种类”。食品工业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新时期新一代居民的食品消费新需求。

《纲要》还提出“加快传统食品的工业化改造,推进农产品综合开发与利用”。中华民族在5000年的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传统食品丰富多彩,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具有强烈的市场需求。在工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时代,传统食品工业的工业化、标准化和自动化,将是中国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适应新的消费需求、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所面临的新挑战,也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传统食品工业化是指按照一定标准、规范和流程,由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制作,由自动化的流水线代替单元操作,实现操作规范化、生产机械化、工艺自动化、产品标准化的新型生产方式,以形成和其他制造水平相当的食品产业或产业体系。

目前,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的发展面临五方面的挑战。一是制作原料标准化程度低;二是工艺合理化和标准化水平低;三是食品制造设备落后;四是科技支撑能力不足;五是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因此,《纲要》在“政策措施”中“加快食物与营养科技创新”部分指出,针对食物、营养和健康领域的重大需求,引导企业加大食物与营养科技投入,加强对食物与营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研究。

全文阅读

网络下食品科学科技查新探索

1食品科学科技查新类型

1.1科技成果查新

申请科技成果鉴定之前需要进行科技成果查新。查新的内容包括科技成果的创新性,主要是提供该成果相关的事实依据,因此,科技成果查新是申报科技成果奖励的必备条件,是成果鉴定和评审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专家依据科技成果查新,能客观公正地评价研究成果,从而减少评审失误,同时保证实事求是地反映科研水平。科技成果查新的委托人除需提供本项成果的主要研究内容外,还需要提供其科技成果申报书的各项内容,如本项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关键技术方法、主要特点和技术创新,同时要提供论著被引用的证明、专利证书、国内外发表论著、科研合作单位及其知识产权关系的证明材料等。

1.2专利申报查新

专利申报查新要求国内没有公用,国内外未公知。检索时间限制为申请月或优先权日之前15-20年,所以其新颖性是混合性的。专利申报查新要求委托人根据具体申报专利的类型提供申请的全部资料,然后委托查新机构对专利在相应范围的相关内容进行检索,对检索结果出具查新证明。

2最常用的检索系统

食品科学科技查新实质是通过科技文献检索和对比分析,对食品科学研究项目的新颖程度做出判断。因此,信息资源或检索系统的选择,即确定数据库集合,筛选密切相关的文献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目前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形成了信息海洋。进行检索时,如果没有针对性地选择数据库资源,就有陷入信息黑洞而盲目探索的可能。因此,为避免重复劳动和漏查密切相关文献信息,必须确定最基本的科技查新信息资源。虽然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科技查新行业组织的共识规定了文献检索范围大的框架,但仍需要根据具体科技查新项目具体选定实际使用的信息资源。根据经验,对于食品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类、应用基础研究类科技查新项目可以选择以期刊文献类数据库为主的信息资源。

全文阅读

食品科技职员道德的建设阐述

一、少数食品科技人员违反科技道德行为的表现

(一)为了利益不当使用回收技术回收沟油少数科技人员为了配合不法生产者获取更大的利益,将地沟油不当地回收并重新加工成食用油,严重地危害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什么会对身体有害,因为在回收加工的过程中添加了有害的东西,比如双氧水和稀硫酸,还有脱色剂和花生精等物质。回收的地沟油在外观上与正常的食用油没有什么区别,这使得公众辨别起来十分困难。而且目前还没有方便快捷和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我们要充分认识地沟油对人的身体的危害,因为它对人的身体的破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也说明科学技术如果没有得到正当的使用,就违背了科学技术造福社会和民众的初衷。少数食品技术人员利用地沟油它来谋取私利,为害社会,令人感到愤怒。

(二)为了名利推广不成熟的食品技术在研制的一些技术还存在争议和风险时,少数食品科技人员不顾这项技术是否成熟的事实,为了一己之私贸推广有争议的食品技术。比如说反式脂肪酸。它是人们为了降低食品加工的成本,改善食品口感,把液态的植物油经氢化技术加工成与动物油脂一样的固态。反式脂肪酸究竟有没有害,目前该不该禁,现在还没有定论。然而有的食品科技人员对此贸然推广。与此相类似的有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是科技人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把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以改造生物的一些品质,如形状、消费质量和营养成分等。而那些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虽然没有确切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有害,但也不能证明它在长时间内会很安全。也就是说,反式脂肪酸和转基因食品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需要科技人员对他们作安全的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没有做出之前,不能推广类似食品技术。

二、少数食品科技人员违反科技道德行为的原因分析

食品科技人员违反科技道德行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食品科技人员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的,自身必然受社会的种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因素会影响到科技人员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取舍。要考察科技人员社会道德责任应从科学家自身以及社会环境中寻求答案。

(一)科技价值中性论的误导长期以来人们固执于一种信念即科学技术是价值中性的,与伦理无涉。之所以出现科技伦理问题,是因为人们不恰当地使用了科技成果。就如同人们使用枪一样。其实,这种科技价值中性是一个认识的盲区。科学技术本身是价值蕴含的。以前的所谓科技乐观论或科技价值中性论都不是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的全面认识。科技既是系统化的知识,又是探索未知世界的活动,还是社会的体制和组织。如果说知识形态的科技是价值中立的,但科技方法的应用和科技产品的创造则是受社会文化的影响的。在科技体制化和职业化的今天,包括食品科技在内的科学技术是越来越受社会需求和人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目前国内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讨论中关于它的危害性,如转基因食品会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会在食品中产生较高水平和新的毒素,或者会产生过敏或变态反应,因为基因技术会在食品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和未知的变态反应原等。因此,我们应当谨慎对待转基因食品。然而少数食品科技人员在没有经过严格和充分的科学认证的前提下,就贸然保证转基因食品没有任何安全隐患,这样可能对公众产生一种误导,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见在当代大科技时代,科学技术并不是价值中立的,食品科技人员应当承担起社会的伦理道德责任。

(二)食品科技人员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按照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同时,社会经济生活也制约着人们的道德选择。食品科技人员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也必然要受到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自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我们在引进西方的资金、技术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价值观也一起带进来。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是一种唯利是图的价值观。生活在社会之中的食品科技人员也有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追求,他们也面临着道德的抉择。当今社会是市场竞争的社会,适度的竞争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是由好处的。因为它能激发科学家的研究热情,提高科研效率。但如果这种竞争是在不正当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就容易失去正确的方向。比如有的科技人员追名逐利,伪造数据,疯狂作假。不顾及公众和社会的利益,不考虑自己科研成果的质量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少数食品科技人员在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三、加强食品科技人员的道德建设

全文阅读

科技对食品安全的副作用及其化解

〔摘要〕 科技发展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科技自身的局限性,科技后果的不确定性,科技成果的滥用。科技发展使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即“无法感知”、“不可计算性”和全球性。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需要通过法律遏制危害食品安全技术的开发和滥用,通过检测手段防范科技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通过政策引导减少有副作用科技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科技,食品安全,新特征,思路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5-0075-03

我国近年来连续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从可致癌的孔雀石绿水产品、苏丹红“红心蛋”、硝基呋喃多宝鱼到三聚氰胺奶粉、毒豇豆、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皮革胶囊等,严重损害了政府权威、危害了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都显露出科技的身影。现代化的食品工业是以科学技术为根基的,大量的食品科技甚至其他领域的科技被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领域,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多风险。

一、科技何以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为什么科技会造成食品安全风险呢?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指出:“科学与技术是允诺和威胁的化合物,它可以满足我的需求——如食物、取暖和运输——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共同的、全球生存的这个基础构成威胁。” 〔1 〕 (P412)因此,他强调科技要为由它们自身所创造的风险负责。具体原因包括:

(一)科技自身的局限性造成新型食品安全风险。其一,整个客观世界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科学却把客观世界分成一个个部分、一个个方面去研究,造成对自然规律的不全面甚至错误认识。随后,我们又运用这样的科学知识去改造自然,必然会造成潜在的危险。如,肥料化学只研究如何使农作物增产而不关注长期使用化肥对农产品的副作用,农药科学只研究什么样的农药能除掉病虫害,而不考虑高毒农药会造成食物安全风险。其二,科研成果大多是在实验室条件下产生的,许多科学技术在未经长期实践检验就被尽可能快的运用到生产领域。乌尔里希·贝克就指出:“由于在得到充分探索之前就被实际运用,科学自己废除了实验室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伴随而来的是,研究自由度状况已经被改变。研究自由意味着运用的自由。” 〔2 〕 (P80 )这样,当人们把具有副作用的科技应用于食品生产领域时,就会造成前所未有的风险。而且,随着食品科技及相关科技的迅猛发展,食品及原料在生产、加工、运输、包装、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科技副作用共同叠加后,使得食品安全的风险进一步增加,甚至可能造成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灾难性食品安全事件。

(二)科技后果的不确定性是造成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指出:“科学理应使世界的可预测性增强,但与此同时,科学已造成新的不确定性——其中许多具有全球性,对这些捉摸不定的因素,我们基本上无法用以往的经验来消除。” 〔3 〕 (P195 )近年来,现代科技发展造成的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根本没有预料到的风险,也是无法用以往经验消除的风险,如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等等。科技成果的使用后果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逐渐显露出来,除非造成实际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产生严重影响,否则,人们并不明确地知道正在应用的一些技术会产生哪些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的范围有多大、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当人们发现某种科技应用后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后,防范风险就已经很难了。1939年,瑞士的保罗·穆勒发现DDT是一种高效杀虫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用DDT对抗黄热病、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虫媒传染病,并广泛用于灭蚊以控制全球疟疾的传播,穆勒因此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几十年后,人们发现DDT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高度富集,对人类的肝脏有影响,并有明显的致癌性能。现在,尽管许多国家禁止使用DDT等有机氯杀虫剂,但是,我们的食物中仍然能够检测出DDT的残留,它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仍将在很长时间内影响全人类。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