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年亚文化论文

青年亚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年亚文化理论论文

纵观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次当代艺术思潮和创作美学转变都是由青年人所推动的。70年代末“星星画会”的街头展览和政治讽刺美学;80年代的“美术新潮”以及在“现代”、“前卫”名义下的大胆实践;90年代的艺术家聚居群落与“近距离”创作;新世纪之后“八零画派”的新写实与艺术市场上的日益红火的新生力量,这些现象展示了青年群体在审美文化演进与艺术语言创新方面天然具有的引领作用和突破能力。鉴于青年艺术的独特地位,对不同时期青年艺术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实践策略和价值导向进行梳理和研究便成为了开展当代艺术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而作为西方青年文化研究中具有优良传统和丰富成果并在不断发展的重要理论方法,青年亚文化理论能够为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提供诸多启示。

一、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经典范式及其演变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随着年轻一代对各领域事务的广泛参与,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青年”概念得以出现。美国芝加哥学派和英国伯明翰学派先后对青年亚文化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范式。20世纪末以来,西方学界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在对以往的亚文化研究思路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后亚文化理论”的概念,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亚文化出现的新状况做出了回应。

1.芝加哥学派及其“规则-越轨”范式

芝加哥学派开创了越轨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罗伯特•E•帕克指导自己的博士生运用“民族志”的方法对包括青少年犯罪亚文化在内的各类亚文化现象进行参与式研究,并用“社会解组”理论来解释都市亚文化群体产生的根源。1955年,芝加哥学派的另一位社会学家艾伯特•科恩提出了“问题解决”概念,认为下层阶级青少年的越轨行为是一种用以解决自己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地位挫败问题的独特方式。芝加哥学派后期的重要人物霍华德•贝克尔在其1963年出版的《局外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标签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不同社会群体在互动与博弈中对越轨人群和越轨行为的建构过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强势群体利用自己的霸权地位制造出各种规则,而正是这些规则给边缘群体本来无可厚非的行为贴上了“越轨”的标签。芝加哥学派从越轨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出发,围绕社会规则的建立以及解组展开研究,开创了亚文化研究的“规则-越轨”范式。这一范式涉及了越轨行为的动因、越轨人群的身份认同以及强势文化对越轨行为的塑造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伯明翰学派及更晚近的亚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伯明翰学派及其“抵抗-收编”范式

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几乎所有的英国青年亚文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开创了具有政治实践旨向的文化研究事业,被称为“伯明翰学派”。他们继承了芝加哥学派的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并融入了英国本土将具体文化现象置于社会历史之中进行考察的学术传统。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他们更是从欧陆哲学中吸取营养,将意识形态主体建构理论、文化霸权理论以及结构主义符号学等引入亚文化研究。将亚文化现象看做是边缘人对主流文化和霸权文化的抵抗是伯明翰学派的重要研究方法。其研究表明,亚文化抵抗是通过一种亚文化成员共同享有而又与主流文化迥然有别的“风格”来实现的。他们从阶级和权力的视角出发,努力从“风格”之中挖掘弱势青少年群体进行“仪式抵抗”的潜能。与“风格”相对应,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收编”。他们认为,亚文化抵抗的“风格”形成之后,处于支配地位的强势文化和利益集团便会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遏制和收编。收编通常以两种途径进行:一是商品的方式,即把亚文化符号和风格转化为大量生产的商品,从而消解其先锋姿态和价值深度;二是意识形态的方式,即主流文化通过自己支配的媒介对边缘群体的“异常行为”重新加以界定,并贴上相应的标签。由此,我们可以将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思路概括为一种“抵抗-收编”范式。这一范式通过揭示抵抗的权力和阶级背景,抵抗所借用的“风格”及其实践策略,主流文化和强势媒体对亚文化风格的塑造与收编等方面,向我们呈现了战后英国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发生、发展的社会学机理,对我们研究今天的青年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极具开创性,但他们的研究方法也存在诸如对风格和抵抗的过分强调,对亚文化只采取了共时性的态度,缺乏历时性的分析,过多的强调了阶级等宏大结构的决定性等问题[1](P10)。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语境中,人们开始对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思路进行反思与修正,“后亚文化理论”应运而生。

3.世界新图景与后青年亚文化研究

全文阅读

浅论青年亚文化的媒体特征

摘 要:本文从青年亚文化受不同时代媒体类型变迁影响关系入手,揭示青年亚文化即便具有自我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但与媒体的变迁也有深刻的文化互动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不同媒介时代的青年亚文化都具有明显的各自特点,从而呈现不同的青年亚文化的媒体特征和多义倾向。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媒体特征;话语权;新媒体;多义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205-02

和国外的青年亚文化一样,中国的青年亚文化也是随着大众文化的勃兴而生成的,它的存在与媒介文化息息相关,与大众传媒的变化与沿革保持着紧密的关系,青年亚文化生命体中保留着大量的媒体特征。这些媒体特征,有大众文化生成的共性内容,也有青年亚文化发展变异产生的特质。

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当前媒介文化本身也经历着多重变化,媒体的存在方式不断推新,媒介的存在方式的生成,影响着青年亚文化人群的塑形。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影响下的受众和新媒体影响下的受众,有着不仅仅是审美方式上的差异,在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信息接收方式及反馈方式上都有巨大的不同。同时,媒体的话语权掌握和信息方式也在发生颠覆性变化。从“他媒体”到“自媒体”,从传统的把关至上的媒体流程到当下随手拍随手的新流程,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媒体权力革命。

也正因为媒体本身的变化转向,才深刻影响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形式和特征。本文以此为切入口,初步探讨青年亚文化的媒体特征。

最早提出青年文化的是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而社会学意义上的青年文化紧紧依托经济学和政治学、人类学。它从阶级和国家政治的角度看待青年工人阶级和青年无产者的生活形态和阶级意识。因而,在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文化批判时,这些青年文化人群被学院精英认定为“反文化”、“幻觉文化”、“堕落文化”,是“垮掉的一代”[1]。这种20世纪60年代生成的新型文化被认为是“相对普遍的富足,大众文化的发展,战前与战后两代人之间的裂痕,延伸的中等教育以及以青年为中心的文化形式的出现”[2]。在人们心目中,青年亚文化人群“群魔乱舞”,是“享乐主义扩展的结果,是上层阶级早已实践了的放荡行为的民主化过程”[3]。这段表述可谓青年亚文化的几个特征。一是言明了青年亚文化的社会角色,边缘化的角色。二是言明了青年亚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关系,文化取向和生活方式具有裂痕。三是青年亚文化的表达方式,是“群魔乱舞”式的享乐和行为上的放逐。四是青年亚文化的社会作用,是解构文化和文化幻觉的温床。

全文阅读

试论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心理对峙

试论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心理对峙

一个文化多元杂陈状貌的时代悄然而至,站在这个文化勃兴的时代长廊,我们没有理由回避那些最为活跃的文化类型。青年亚文化,无论从其承载、消费、再生产环节看,还是从其不断涌现的态势看,它都是当代中国文化版图不可或缺的地标。“研究个体心理,就是要分析个体在其身临的社会条件和具体情况下的活动。”[1]我们首先要清楚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界定。普遍来讲,传统文化接受群体大多是80年代以前的人群。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则是80年代之后,具体说就是所谓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间产生的心理对峙原因分析如下。

一、童年经验的排他性

童年经验,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它是一个人在童年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意识等等。这一元素不仅是人认知积累的来源,更对个人的心理发展,即个性、气质、思维方式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从这一角度来分析两种文化接受群体心理对峙的原因。

传统文化接受群体的童年时期所接受的文化多是道德、教条、伦理等等,这些文化也就潜藏在他们的内心,当他们对外在事物进行批评时,就会本能地显现出这些童年经验的迹象。因为随着他们后天的知识积累这些经验会随之融入其中,从而形成一种既定观念,致使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有了一个“标准”,对于不满足“标准”的事物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便会一定程度上的排斥。而“青年亚文化是由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2]青年亚文化的属性特征几乎与传统文化是对立的,所以会被本能地排斥。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多出生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他们受物质享受的影响极大,致使陷入一种“迷狂”,又由于与前者相同的原理,他们大多本能地排斥传统文化,或是无法使其成为他们的中心兴趣。

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观点说:“一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的每个早期阶段仍同由它发展而来的后期阶段并驾齐驱,同时存在早期的精神状态可能在后来多少年内不显现出来,但是其力量却丝毫不会减弱,随时都可能成为头脑中各种势力的表现形式”。[3]将人的童年经验可以看作是一种内心潜力,当人们的主导观念受到充斥时它便会发挥作用,而且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力量去抵制外侵的与观念不符的事物。所以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必会因此而形成心理对峙。具体说来,这就是二者童年经验的对峙所导致的。

二、恐惧感下的自保心理投射

通常情况下,当人们真切地热爱某种事物时,当有人试图甚至威胁到其存在和发展时,便会本能地站出来保护它们,而且像保护自己生命一样。这是心理保护机制的一种变式投射:一般是指将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的现象。从这一角度讲,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心理对峙就是源于彼此的自保心理对对方的投射。就像两个对立的学派为了自身不被对方驳倒,就要不断地去攻击对方,并认为对方是“错的”,把对方看成是自身所不能接受的某种事物。同时,传统文化接受群体也存在一种恐惧,即他们担心后生群体对新文化一味地沉迷接受,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淡化而失去主流地位,甚至在几十年、几百年后可能会是传统文化的末日。因而他们要去抵制亚文化以自保。而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则是受于传统文化对其的压制和批判而同样地进行自我保护。

全文阅读

试论动画引起的青年亚文化问题

[摘要] 数字、媒介、信息是当今时代的主流,这些科技的发展为动画的发展提供了长足的发展空间,而动画的发展也影响了一代代年轻人。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叛逆、好胜、强调个性、放荡不羁的性格催生了亚文化的形成,他们以一种潜隐、无声的“狂欢仪式”来对抗“主流文化”、“父辈文化”和“学校教育”。

[关键词] 动画 亚文化 对抗 虚拟

一、什么是青年亚文化

众所周知,文化大体上可分为主流文化、大众文化、高雅文化和边缘文化四大类,亚文化即边缘文化。青年亚文化在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形成并呈流行趋势,各种各样的亚文化形式和思潮开始进入大众社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引起了一批社会学的学者对亚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文化人类学中所说的“亚文化”概念,指的是“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的价值体系有所不同的群体文化”[1]。“青年亚文化可以概括为年轻人为了有别于主流文化而创造的他们自己的文化,以‘叛逆’为主要色彩,以示青年文化偏离、排斥甚至对抗‘化’或‘主流文化’的整体态势。”[2]

青年,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正在走向成熟但又尚未成熟,喜欢接受新事物,存在着自我意识的矛盾性:闭锁但又渴望交往、反抗又屈从、自卑又自负、自信又气馁……青少年的这种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也必然会产生属于自己的文化——青年亚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物质生活非常丰裕,青年更加喜欢表达自己,证明自己,叛逆、好胜、强调个性、放荡不羁的性格催生了亚文化的形成,青年亚文化宣扬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而正是这一点,青年亚文化才格外引人注目。青年亚文化在早期表现出强烈的抗争意识,而在当今社会,抗争意识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狂欢仪式”。审美虚拟化、消费个性化、行为另类化,他们宣扬非暴力,以一种无声的、潜隐的方式来对抗“主流文化”、“父辈文化”和“学校教育”。

二、青年审美的虚拟化转向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追星族,他们不仅打心眼里喜爱明星,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开始效仿明星的仪态、着装、价值观念,明星成了时尚的代名词。当下,动画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崇拜动画中的虚拟角色,这就使得青少年在心理上从对活生生人的崇拜转变成了对虚拟角色的崇拜或喜爱。动画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是和现实世界平行的另一世界,它的原型来源于现实生活,并超越于现实生活。青少年就是在虚拟的世界中体味真实、追求理想。青少年对生活充满着激情与幻想,但幻想和现实往往存在很大差距,幻想的完满和现实的残酷相矛盾,青年人则更加青睐于以想象构思的“虚拟世界”,并以此来补偿现实。

观影中的置入感使得他们把现实世界融入其中,cospaly把青少年对动画的虚拟审美推到了极致。cospaly最早的译名来自台湾,是costome paly的缩写,意为“角色扮演”,指的是由真人利用服装、道具、饰品、化妆来模仿或装扮游戏、动漫作品中的虚拟角色(包括人物、动物、超人、植物等),类似于“动漫真人秀”。青少年以比赛、舞台表演、社团等形式参与其中,cosplay很重要的就是服装展示和角色表演,市面上也有很多服装店,但这些服装的价格不菲,而且很多动漫迷们为了忠于原著或凸显自己的风格,大多都亲手制作服装。

全文阅读

文化关系场域中的青年亚文化批评

最近十余年来,青年亚文化逐渐成为人文社科领域关注的热点,学界越来越不满足于以翻译域外相关理论并加以研究的“纯学术”话语方式,而更为自觉地将国外的理论运用于对本国青年亚文化现象的观察、研究和批评之中。作为较早系统介绍和研究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的学者,胡疆锋一直对中国当代青年文化和青年亚文化进行着敏锐、细致、跟踪式的观察,并致力于以清晰而又贴近的青年亚文化理论视角,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阐释和批判。这本《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表征与透视》(以下简称《表征与透视》)便是其多年努力的结晶。

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发明一些集合性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特定的范式去把握和阐释各种社会现象。“青年亚文化”正是这样一个概念,它在美国芝加哥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那里,是因应当时特定的社会情境,观察年轻人的文化实践,并对之进行阐释时运用的概念。也因此,随着社会情境的变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然会发生变化。当我们将这一概念引入学术研究时,所面临的一个危险便是,无视自身的社会情境和文化语境,搬用现成的教条,犯下刻舟求剑、削足适履的错误。《表征与透视》对此显然高度警惕,著者特别费心地在导论和第一章都强调了我们今天谈论青年亚文化的社会语境,并据此界定“青年亚文化”。

人看成一个整体,并过度强调了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其实,该著作者与主张“青年消失论”的学者们,都敏锐地注意到中国当下文化的结构性变化,但是面对这一变化展开文化批判时所持的价值立场和观察视角殊为有别。其间的差异或在于,“消失论”者是以曾经的精英文化为标准,表达对大众文化(massculture)的批判,而该著作者则站在相对温和的平民立场,在对大众文化(popularculture)表示理解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解析和批判,并探讨青年亚文化与其发生的关系。同为“大众文化”,但是在两者心目中的含义不尽相同。持温和立场的《表征与透视》,以严谨的态度剖析复杂、多元、深含矛盾与冲突的青年文化构成,而并非追求痛快淋漓的言说,发表居高临下的论断。

通览全书后回头来看著者对青年亚文化的界定过程,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其一是将青年亚文化置于中国当代整体的文化形态和格局之中加以考察,尤其是参照主导文化对青年的期待来厘定青年文化的存在,从而区分出青年认同文化、青年亚文化、青年反文化、青年负文化。也就是说不是依据年龄,而是依据其与主导文化的距离来区分青年文化,这就凸现了青年文化与主导文化的关系状态,也表明著者意欲以此来把握青年文化。在这个序列中,“青年认同文化”与“青年负文化”分别位于正负两极,前者以“认同”界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这个概念在文化研究中固有的含义,即以“我是谁”发问的身份辨识和自我定位,而更接近于一种承认和趋同的意味。而“负文化”的“负”具有相反、背离、抛弃等含义,以之命名的青年文化便意味着对整个序列的颠覆。因此可以说,这个序列是包含着著者的立场预设和价值评判的“结构化”结果,它承认了主导文化的霸权地位。从逻辑上看,这意味着放弃对主导文化的省察和质询,但在很大程度上,它更是一种在中国当下特殊语境中进行言说的策略,即在两端固定的情况下,可以更为充分地谈论中间状态的青年亚文化和青年反文化。

其二,与上一点相关联,著者不仅在与主导文化的关系中,而且在对青年文化总体的把握中来界定青年亚文化。著者指出,青年亚文化是“通^风格化、另类的符号对主导文化和支配文化进行挑战的一种附属性文化方式,具有抵抗性、风格化、边缘性”。这一界定本身基本上承袭了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观念,但由于著者将青年亚文化视为青年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而赋予这一界定更多的文化比较的内涵。首先,它避免了两个极端:一个是将青年亚文化视为青年文化的例外状态,另一个是以青年亚文化取代青年文化。其次,著者以青年亚文化为论说的中心,但并不意味将它从青年文化的整体中抽离出来,而是在与其他青年文化类型的比较中展开言说。再次,著者注意到青年亚文化存在的流变性和不确定性,这并非对经典亚文化理论中所指出的抵抗/收编模式的简单套用,而是充分关注青年亚文化与其他青年文化,与商业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等主导文化的混杂、互动、互渗、融汇的具体情况。

上述两方面不仅反映了著者所强调的“结构论”旨趣,反对以年龄来界定、衡量和评价青年文化的“世代论”,而且更意味着他以青年亚文化的言说勾连起复杂的文化关系,形成视野开阔的文化批评的场域。

于是,我们看到,著者在指出恶搞亚文化不乏智慧和创新,并可疏导郁闷情绪的同时,也注意到其中越出底线者对重要精神资源、民族传统的冲击与破坏。他在仔细剖析恶搞的典型案例《Q版语文》的戏仿与狂欢化之后,特别指出它与巴赫金的狂欢化文学的区别,并揭示它与商业炒作、资本运行、利益争夺的密切关联。著者还从网络文学对各种民族主义和国家问题的想象与思考中,解析出网络亚文化的“象征性解决”与现实困境及历史上的民族意识之间的密切关联,并甄别和批判了其间狭隘、激进、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土主义等。在对流行歌曲的谱系进行全面的描摹中,著者则解析出其间的怀疑者、出走者和破坏者这类“非角色青年”创造的亚文化,认为“他们的寻找、实践、建设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他们的浮躁、偏颇和失败也引起人们的深思”。他在谈论青春题材的电影时,批评中国的“怀旧经济”庸俗化,有意无意地遮蔽过去的那些庸俗、阴暗、琐屑,镜头多聚焦于个体成长中的经历,而很少深入触及相关的社会文化语境与生存环境;与此同时,他又从中洞见了青年亚文化的认同焦虑和危机。由此可见,这些论述不仅指认了青年亚文化的确切存在及其意义,而且也揭示了其所产生的文化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指向了主导文化所宰制的文化整体的裂隙。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著者将青年亚文化置于青年文化序列之中,呈现为一种“在……之间”的状态,待看完全书对具体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的论述,我们则可以感受到,与对青年亚文化的定位相适应,关于它的言说形成了一种中介的力量,贯通起不同的文化形态,并将价值评判蕴含其间。这样的论述表明,著者力图从广阔的文化批评领域中提取和淬炼青年亚文化的因素、质地和内涵,并在与文化、政治、经济、传媒、教育等领域复杂的联系中辨析其价值,评价其功能。这就显示出著者强调青年文化的“结构性”的意义。当然,对“结构性”的强调带来的“空间感”,也可能会冲淡对青年文化思考的“时间感”,即历史意识。著者对此颇为警惕,我们看到他对网络文学的民族主义问题的探讨,就深入到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但在对其他现象的思考和评析中,历史感则相对淡薄一些。

全文阅读

亚文化“风格”背后的风景

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胡疆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青年亚文化理论”,在当今中国重新焕发意义,这可以从霍加特“文化是普通平凡的”以及霍尔“普通人并不是文化的”两句经典话语琢磨出一些味道。粉丝文化、微博段子、恶搞娱乐以及网络文学的全方位覆盖,均以青少年这一庞大受众作为载体,而分析影响力颇大的青少年社会文化现象,急需合适的、具有实践价值的理论基座以支撑。

在亚文化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形成品牌的研究成果包括《亚文化读本》《大众传播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2)》等著作以及诸多国内知名学者的学术论文,但可以说,首都师范大学胡疆锋副教授所著的《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是目前国内形成该领域研究成果最早、论述最为系统的专著。

斯图亚特·霍尔在《仪式抵抗——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中指出:“……边界与形式依靠特立独行、关注焦点以及领土空间聚合起来。当这些被牢固界定的群体同时通过年龄与代际得以区分时,我们就称它们为‘青年亚文化’。”进一步看,青年亚文化与社会潮流遵循的大众文化具有复杂辩证的关系特征,这种关系不同于单纯的对立抵抗或是屈从附和,而是依据不同情况存在相对应的一种杂糅的暧昧状态,这种状态在约翰·菲斯克的著作中被命名为“协商”。菲斯克如是说:“正如前缀sub所示, 亚文化是更广泛的文化内种种富有意味而别具一格的协商。”

因而,单纯通过抽象概念定义出“青年亚文化”的内涵是困难的,因为这种“协商”关系并非静止不变,而是依不同情况而不断变化。因此,胡疆锋在《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一书中(以下简称《伯》),敏锐地以亚文化的具体特征,反推、瞄准、进而命中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的内在规律。依据菲斯克对于“协商”的定义,“青少年亚文化”主要表现出三点特征,即“抵抗性”“风格化”以及“边缘化”。当斯图亚特·霍尔继承霍加特担任CCCS(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后,他逐步强调以结构主义作为文化研究的主流方法,从而使得“清纯文化、媒介文化、政治文化、审美文化……只要存在大众文化的地方,从广告到电视,从电影到文学,都留下文化批评的身影”。而胡疆锋先生把握到了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的核心特征——“风格化”。正如《伯》一书征引英国学者所述:“风格是个体判断其他人是否属于同一群体的一种方式。”

《伯》一书提到,“风格”之于霍尔是“吸引人的关键要素,要理解风格,不能忽略的是亚文化‘做什么’,‘如何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78页)。而对于亚文化“风格”的定义,菲斯克的论述更为具象:“风格是文化认同(身份)的表达,是赋予群体有效性和一致性的强有力的途径。”具体看来,《伯》将青年亚文化的“风格”归纳为一种倾向于产生“组织化”的趋势——“亚文化团体的成员围绕特定的活动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体,在特定的地方活动,使用内部成员通用的音乐、服装和说话方式。”(79页)霍尔在长论文《亚文化,文化和阶级》中明确指出,风格问题,对战后青年亚文化的形成至关重要。他认为,尽管无赖青年、光头党、褪色牛仔裤等外在形式和佩戴装饰显眼张扬,但这些并不是“风格”,霍尔进一步论述道,“制造出一种风格要依靠风格化的行动,他们产生了一种组织化的集体认同,这一认同存在于一致而独特的‘生存之道’之中”。以一句美学研究的口头禅为例,胡疆锋指出,伯明翰理论认为风格常常是“有意味的形式”,其重点在于“形式”基础之上的“意义”,正如伯明翰早期代表人物菲尔·科恩一直尝试的那样,他着重分析的并非亚文化青年们扎眼的外在表象,而是探索导致“风格化”产生的象征性建构方式。

“青年亚文化”的“风格化”,主要体现在“窃取”与“拼贴”两个具体表现形式,菲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中通过具体案例形象描述了“窃取”与“拼贴”的形象过程。当今年轻人发明的新鲜网络用语广泛流行——“喜大普奔”(即喜闻乐见、大快人心 、普天同庆、奔走相告)、“人艰不拆”(人生已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必拆穿)、“累觉不爱”(太累了,觉得自己不会再爱了)、“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但觉得很厉害)、“啊痛悟蜡”(啊,多么痛的领悟!其后加上网络特有的“蜡烛”表情)、“男默女泪”(看了令男人沉默,女人流泪)、“细思恐极”(仔细想想,恐怖之极)——诸如以上“拼贴”形式形成的网络用语,已迅速占领了年轻人交流的网络、移动社交工具,并且其传播呈现快速更替的特征。例如,曾经的“OUT”等流行的网络词语也已经“OUT”了,网络用语正在不断更新换代并且来势汹汹。究其原因,这些流传较广的词语,带有将严肃事件娱乐化的普遍特质,其往往以四个字来代替过去数十个字才能完成的形容词,使得传播这些词语的年轻受众感受到对过去传统教育中语言习惯的颠覆感,在严肃话题中寻觅娱乐效果的满足感,甚至有将平淡情感狂欢化的兴奋感(例如“喜大普奔”四个字明显产生群体性的狂欢仪式意象),以及年轻人自身产生的、能够对抗父辈传统的权力感(例如“人艰不拆”四个字,激发出年轻人未曾经历过的、但却极度渴望能与父辈拥有的“阅历”相抗衡的沧桑感)。这种以“拼贴”形式完成的亚文化风格,令这些年轻人获得了以娱乐语汇释放内在压力的自我补偿,他们因这些新鲜词语产生“共鸣”,聚集到一起,当家长们对产生自己过高的期望时,青少年以亚文化网络语言的创造,疏解了这一父辈期望带来的压力,因此,这些带有强烈拼贴性的亚文化语言才会快速得到青少年的认同,并得以迅速传播。

可以说,当代中国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正迎来极为重要的研究阶段。胡疆锋先生的《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一书,归纳出翔实的青年亚文化经典理论,其对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商业问题尤其是以艺术文本为主体的商业产品营销方法、边缘文化在何种程度上应该被收编与扬弃的问题、粉丝炒作现象如何被深入认识问题等,都引发了普遍性的启发和思考。

全文阅读

大学生成长忧思:基于青年亚文化的考察

【摘 要】青年亚文化的蔓延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高校要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契机积极回应青年亚文化的冲击,有机地将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融合起来,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兼顾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要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冲击;校园文化建设

当前各类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不同的社会思潮不断地向社会大众兜售自己的内容体系和价值主张。在这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场域中,大学生往往根据自身的喜恶、当前生活的需要或者自身对社会现象的评价,从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选取某个文化片段,以区别于主流文化的风格和内容,彰显青年群体的个性和观念,这种文化被称为青年亚文化。

一、青年亚文化时代表征

要准确理解青年亚文化,首先就得明确亚文化的基本内涵。亚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亚文化主要是指与主流价值观念、文化主张、生活方式相对比,处于次要从属地位的文化,有时候也被称为次文化。狭义的亚文化在使用的时候就已经附带了价值判断的色彩,专指不良的亚文化,用以描述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相背离的文化观念、价值主张以及行为方式。本文所使用的亚文化,是指狭义上的亚文化概念。

亚文化根据思想主张、传播受众、产生地域、发展历程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而青年亚文化主要是指20世纪6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的社会文化形态。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的主张和利益。这些青少年的思想行为与成人世界所推崇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两者之间直接发生对抗。青少年与成人世界发生冲突,青少年往往是处于劣势地位,被迫孤立和边缘化,而青年亚文化则是在这种场景中悄然崛起的。因此毫无疑问,于主流文化、权威文化而言,青年亚文化是具有颠覆性、批判性和破坏性的。青年亚文化自兴起以来,所主张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不断更迭,承载内容的媒介也在更新换代。就思想主张来看,青年亚文化已经不再体现为当初的纯粹张扬个性,背叛主流文化,而更多地体现在“哈韩”、“哈日”的外国文化崇拜,“杜甫很忙”的文化恶搞。而从传播媒介来看,青年亚文化近年来借助新媒体的“东风”,从以前的服饰、流行歌曲等可触表现形式向虚拟的社会空间“进军”,在网络、手机、微博等平台上迅速蔓延开来。

二、青年亚文化:大学生成长的桎梏

(一)弱化大学生的民族身份意识

全文阅读

浅析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青年亚文化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年亚文化不断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阐释了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并通过研究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意义,深入分析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最终对青年亚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进行研究分析并得出部分结论。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本文为辽宁省2011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立项课题(项目编号WSZ201106)研究阶段成果。

青年亚文化一词和相关的研究在我国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尤其是在高校里,其对大学生思想有着重要的的影响,但并未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本文立足我国实际,对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做出理论上的阐释,使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能够正视青年亚文化问题,并深入研究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问题。同时积极寻求青年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接点,从而制定出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应对策略,来减轻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青年亚文化的内涵

亚文化(subculture,也译作 “次文化”)源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学鼻祖芝加哥学派提出,对于亚文化以及青年亚文化,不同的学者和学派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定义,根据国内外学者对青年亚文化的界定,可以这样来理解“青年亚文化”的含义: “是指青年群体由于受个体青春期的影响,产生与主流文化有一定差距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因此在解决社会结构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过程中,表现在话语方式、行为方式、想象方式等方面的标新立异,形成了偏离甚至排斥主流文化的青年亚文化。”由于这种文化代表的是青年群体的利益,被在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的青年所接受,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青年亚文化是一种处于边缘、次要与支流地位的亚文化。

作为亚文化的一个分支,青年亚文化必然具有亚文化所共有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等特征,但是,除了这些共性特征之外,青年亚文化还具有与青年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突出特点,如动态性(不稳定性)、多元性、相对独立性等。

二、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全文阅读

论亚文化视角下的当代高校文化建设

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亚文化概念的提出及其演变过程。接着重点论述了当代大学生亚文化的传播影响力特征,即新的媒介应用使得观念的文化极大地让步于技术的文化。在强调高校亚文化积极、正面意义的同时,本文也指出高校亚文化现象中的消极因素,提出了需要正确认识亚文化现象、合理引导亚文化建设的观点。

关键词:亚文化;高校亚文化;高校文化建设;引导

一、亚文化、后亚文化和青年亚文化

亚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1886年。尽管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范式时对这一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文化而言的,是某一群体所持有的有别于其他群体或整个社会的文化。加拿大学者布雷克如此定义亚文化:“由处在从属结构位置的群体发展出的一套意义系统、表达方式或生活方式,以回应占据主导地位的意义系统;它表明处于从属地位的群体试图解决那些产生于广泛的社会背景当中的各种结构性矛盾。”[1]亚文化的载体包括亚文化现象以及相关的艺术作品和表现形式。

20世纪末,随着亚文化现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变迁,特别是出现了“后现代世界”的青年亚文化,当代亚文化进入了后亚文化时代。1987年钱伯斯在《大都市图绘:通往现在的可能性》中使用了“后亚文化风格”这一短语,而伯尔默斯1996年的专著《时尚的演化:第三个新千年我们穿什么》和马格尔顿1997年的文章《后亚文化主义者》则使得后亚文化这一概念变得广为人知。

2001年5月在维尔纳召开的“后亚文化研究:大众文化及其影响下新后亚文化的形成研讨会”被认为是后亚文化时代到来的标志。伯明翰大学在2002-2003学术活动年中的“青年、文化和社会”论坛上,专门用一周时间讨论了“后亚文化理论:从批评到拒绝”这一主题。这标志着后亚文化研究作为一个独立领域得到了正式认可。

在后亚文化时代,亚文化这一术语被解构和重构,甚至一度出现了指称混乱。如班尼特称之为“新部落”,而雷德黑德使用“部落文化”,马费佐利则提出了“俱乐部”和“新俱乐部”概念。对此,霍金森评论道:“目前还无法明确概念和解释过剩的原因,但如果认识到不同的概念用于抽象不同的社会事实,这一困惑就能部分地得以减轻。”[2]例如,以“部落文化”指称在某个特定的地点共同消费的“趣味”,而“新部落”用来分析当代城市部落视域中的变迁和杂交。一旦明白不同的概念可能是相容的,就有可能理解“后亚文化研究”。确切地说,后亚文化研究关注的是新千年以来社会变革中发生的青年亚文化现象,致力于揭示在全球化主流文化与各地本土文化重新连接和重新结构的过程中,它如何产生种种新的混交文化。

二、高校亚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特征

全文阅读

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廖耀华: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摘要]青年亚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流,是我国青年群体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与行为。其对青年群体产生的影响对高校思政工作者带来了不少的挑战。本文分析了青年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对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工作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202-03

1概念的界定

11青年亚文化的内涵

本文中对青年亚文化的界定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为基础:第一,这里所指的青年亚文化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几十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第二,青年亚文化是指我国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亚文化;第三,由于本课题重点讨论的是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虽然青年中大部分是大学生,但这里的青年群体远远大于和包含大学生在内。因此,本文中青年亚文化是指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流,区别于主流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我国青年群体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