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年心理学论文

青年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少年积极心理学论文

一、积极心理学的实质

传统心理学秉承因果诊断治疗模式,过多考虑个案消极方面,未能从整体生态的角度探讨个人与环境互动与发展对个体复原的作用。这也导致了长期以来,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即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人类的失败上,而很少关注健康、勇气和爱,从一个人正向、积极的能力与特质,从增加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动力过程给个人带来的能量方面来研究。由于传统心理学研究对人类积极品质缺乏探究,因而不能从实质上解决个体心理问题。事实上,创伤后心理健康研究应该更多思考人性的积极面,重点在于帮助公众更健康、更美好地生活。积极心理学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影响下应运而生。积极心理学从积极心态出发要求人们解读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每个人都有积极力量和品质,我们目的就是协助他们发挥这些品质的作用,达到改善创伤后生存状态和心理困扰,实现幸福生活与快乐心态。已有研究表明,拥有积极观念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更好,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不顺心以及各种丧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从应用视角看,积极心理学就是强调用一种积极的眼光和方式看待问题、困难和挫折。面对现代生活中诸多不如意的现象,我们不能一味的埋怨,我们必须想办法改变这种不如意,那么我们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接受这种不如意。我们都在说一句话:“态度决定命运。”积极的心态必定会给我们的生活(而无论是正常、平凡的生活,还是经历过变故和灾难的生活)带来希望和改变。

二、创伤中的心理复原力

(一)复原力的产生与实质

如上所述,传统心理学一直认为,消极的经历一定会导致消极的发展结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面对同样重大压力事件,青少年及成人产生反应和后果并非完全相同。即“有些人不会出现明显的身心状况甚或崩溃的现象,而有些人即使在微弱的压力情况下则出现情绪困扰”。甚至“有些人在出现压力症状反应前,其人格特质已有某种程度的异常”。这种发现提示我们:个人对环境的知觉、建构与反应的差异在哪里?这个差异又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建康和行为反应的表达层次?早在20世纪70年代,个体面对创伤事件所表现出系列心理反应的这种差异,引起研究者对人类应对创伤能力的高度关注。复原力(resilience)的定义因强调的侧面不同而不同。我们认为,复原力是指个人具有或学习到的某些特质,这些特质或行为会因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而保护个人不受压力或挫折情境的影响,使个人重新获得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因之发展出健康的应对行为。心理复原力是一种在困境中迅速崛起的能力,它是一种能帮助人们克服压力和挫折,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求得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且,这一能力并非一成不变,是可以根据后天的训练加以巩固和提高的。当遭遇创伤性事件时,一个拥有复原力的人,不但能缓解压力而且能从压力中学习,使自己更加坚强。复原力一直存在于人的心底深处,平时不大会注意它,但是一旦面临压力和挫折,复原力将帮助人们减轻痛苦。近年来,复原力在许多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强调在理解个人成长和发展时要多关注优势而不是劣势,重点是健康而不是疾病,强调要充分发挥个体积极能动性,要着重关注人达到最佳状态的条件和过程。

(二)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

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是指个体本身具备的具有保护因子作用的心理能力和人格特质。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个体安全、情感支持、沟通、认同、解决问题等保护作用,使个体修正对危机情境的反应。个体在危机中拥有越多的保护因子就越能促进复原。心理学家Konrad整理出以下几种复原力保护因子:与父母维持良好的关系;有自我价值感;能与他人合作;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能信任他人;有内控性人格;有问题解决能力;有思考的能力;具有幽默感。台湾学者萧文教授认为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有7种:(1)具有幽默感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件;(2)虽置身挫折情境,却能将自我与情境做适度分离;(3)能自我认同,并具有独立控制环境的能力;(4)对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来导向的特质;(5)具有向环境或压力挑战的能力;(6)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技巧;(7)较少强调个人的不幸、挫折与无价值感或无力感。(三)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是指在个体以外的环境中,能促进个体成功调适,并改善适应不良结果之因素。因此,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就是指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中所拥有能促进个体复原的因素。家庭是影响个人面对困境复原的重要因素。家庭提供和谐的气氛有利于个体复原力的提高。和家庭有关的保护因子有:父母有爱心的家庭观;对孩子足够重视;家庭凝聚力;家人与朋友的非正式和多代间的感情亲密程度;压力较少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具有坚强的信念以及控制生活的能力;对不同活动都建立或维持常规。学校和社区的保护因子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积累成功积极的经验,发展与教师的良好关系,与同学有成功的社会关系。与周围的人相处和睦。在外在保护因子中,情感的连接是重要的,而关怀和支持是情感连接的重要因素。

三、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解读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干预

全文阅读

青年学生回避心理论文

一、充分认识青年学生中的回避心理及表现。

所谓回避心理,即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及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冲突,而躲避矛盾、冲突的心理现象。在青年学生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盲目地反感正面教育,回避教育的机会和场合。这种正面教育往往以较严肃的姿态出现,青年学生虽有一定的判断事物的能力,但理性思维尚未完善,还不能辩证地认识和分析事物,特别是对于以较正统的面貌出现的正面教育,不能冷静的分析,反感、厌恶的情绪油然而生,继而回避正面教育的机会和场合,甚至唱反调。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当教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时,经常出现令教师们心寒的场面:或心不在焉,或闷头大睡,或偷看小说。有的家长反映每当提出与孩子交谈时,孩子便动辄以作业未完成、复习功课紧张等堂皇之词推拖。回避与父母的直接交流,久而久之,便产生隔阂。

第二,遇到矛盾冲突,不能认真思考解决方式,而采取回避的态度。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及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时期,缺乏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面对问题与困难,往往采取回避心理,青年学生常常遇到的问题,归结起来有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成绩,一旦学习成绩出现问题,便在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而某些家庭和学校不能给予恰当的诱导,一味地施加压力,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便回避学习,以致厌倦学习。二是“早恋”问题,这种由男女性别吸引而产生的感情对青年学生带来不少的心理和思想负担,一方面是感情的不可自拔,另一方面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反对,甚至鄙视,青年学生又未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因而只能回避。三是社会实践中未被选择的问题。在被社会选择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顺利的情境,部分学生碰到困难后便退却下来,甚至有些学生怕干不好工作干脆不接受工作的机会。这种回避心理导致了学生不能及时把握锻炼的机会,影响了身心成熟与发展的速度。

二、认真探讨回避心理的原因,探寻枝正方式。

独生子女回避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

(一)主观因素:第一,过分自信,甚至自负。长期孤独而又优越的环境,长辈们过份的夸赞和保,使许多独生子女非常自信,有时甚至是盲目的自信,它影响了青年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解决不了问题却又不愿表现出自己的无能,只好用回避的方式来掩盖。第二,需求日益增长,而又得不到满足。从0点到最高点,是一个快速上升阶段,这时的人生需求包括生理、心理、求知等诸多内容,但外界对青年学生的不理解,使他们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青春期的冲动,渴望爆发,又没有爆发的时间和场合,回避心理便自然产生了。

(二)客观因素:第一,家庭教育的失误。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表现为两个阶段,即过分溺爱和过分严厉。孩子小时候过分溺爱,而孩子大了,又过分严厉,不能把握恰当的度,久而久之,孩子往往封闭自己,回避现实,与家长之间形成代沟。第二,教育呆板,管理方式单调。我们的学校教育模式化,更多地是侧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智能的开发,在传授知识中形式单一,特别是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后,应试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学校办学的方向,从初中到高中,围绕中考、高考开设课程,课程内容单调,教材也多半是定理、公式,缺乏形象化内容,某些教师教学水平较低,责任心较差,课堂气氛投入缺乏活力,教师管理也多半以抓学习为主,学校生活就是学习教材,准备应考。在这种单调生活由和沉重的压力下,青年学生不断增族的心理和思想需求得不到满足,因而厌倦学校生活,产生回避心理。第三,社会正面教育的不得当,负面影响严重。当前的正面教育多通过伟播媒介,缺乏鲜活的身边实例,而负面现象则令学生们感受很深,腐败现象,拜金主义,污染了社会风气。加上学校教育的苍白,青年学生缺乏较高的分析能力,因而对正面的内容反感、回避,而对负面内容津津乐道。

全文阅读

教学中青少年叛逆心理成因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冰上课;逆反心理;对策.

论文摘要:通过对北方高校冰上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剖析,并针对有关诱因提出预防及疏导的对策。

1前言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在北方高校冰上课教学中学生的不良心理情绪当中,逆反心理占据一定的比例。因此,有必要对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和疏导的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以保证北方高校冰上课的顺利进行。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

3结果分析

以哈尔滨商业大学2004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7份,有效率94%。对有效问卷进行数理统计,总结出学生对冰上课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来源于主观和客观2个方面。

全文阅读

青年学好理论就是“蓄势待发”

青年人往往有个困惑,就是要不要学习理论、学好理论。这个问题非常值得关注。青年人学习和掌握理论是逐步深入、不断渐进的,不可急于求成,宜日见其功,久久为功,必成大器。

一、理论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走得更远

青年群体是党的理论工作的重要对象。青年人在价值观念、政治思想和发展道路上的判断和选择,深刻影响着中国的长远发展。只有党的理论武装了青年,我们党才能赢得青年。当前,国内外形势和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不断波及青年人的工作、生活与思想之中。理论工作者只有给青年提供“新的理论产品”才能赢得青年的信赖。青年也只有掌握了理论,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青年人学习掌握理论需要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学而信,就是学习理论之后要真心相信理论,逐步确立坚定的信念、信仰。学而用,就是要活学活用,边学边用,不能只学一点死东西,不能今天学了,明天就交给“上帝”了。学而行,就是要拿学习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通过学习理论,我们会明白原来理论和理论工作是与国际国内大局紧密相连的。

当前,我们党的创新理论达到了新高度,在对青年人的理论武装上必须及时跟进、迈出更大步伐。理论工作要引导青年人认识到: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发展道路、制度模式是不一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厚沃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心愿意愿,适应了中国和时展进步的要求和期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和民意基础。要教育引导青年对于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决不含糊其辞,决不退避三舍,决不当“沉默的大多数”。

二、理论要直面青年的困惑与需求

随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的不断协调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领域和内容正不断扩大。当今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不同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对中国人尤其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方面正处于关键时期和阶段的青年人的争夺更加激烈,不同制度模式和发展道路之间的博弈更加激烈。我国将长期面临与西方争夺青年、争夺话语权的压力,需要长期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伟大斗争。当前,青年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践问题、理论难题也越来越多,这在客观上使做好理论工作的难度空间增大,面对思想理论领域的复杂形势,只有大力加强理论创新,才能有效应对挑战,满足青年人的理论需求。我国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深刻的变化与调整,要求青年人不断对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调适。在一定时期、在利益诉求不同的青年人中间会形成很多带有共性特征的热点话题,需要理论工作者及时做出有说服力的回应与回答。

三、理论引领青年重在引导网络

青年人大多数时间是在网上,面向青年的舆论引导重点是做好网上舆论引导。据有关高校对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互联网接触率高达99.4%,平均每天上网时长在1到4个小时的占61.3%,还有14%的大学生每天接触互联网超过6小时。互联网具有高科技属性、媒体属性、意识形态属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传播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理论工作的形态、业态、样式和效果,理论工作正趋向大众化、互动化、市场化、扁平化和全球化。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理论主导权,立足全球视野,突出中国现实,用党的先进理论、先进文化整合和引领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关注网上不同青年群体的利益诉求、精神困惑、现实需求,以科学、民主、平等、包容的态度,更加重视青年受众的参与互动和分享体验,方式要活一点,最大限度地壮大网上正能量。

全文阅读

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摘 要:青少年期是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是青少年个体确立同一性以及产生同一性混乱的重要时期,青少年在该阶段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成功度过该阶段受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不同社会环境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同伴群体环境等对青少年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必须优化以上四项社会环境以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环境;青少年心理;群体社会化;同一性混乱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87-03

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和过渡期,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生理的成熟使青少年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渴望变换社会角色;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并不协调,由此,面临着同一性的确立和同一性混乱的矛盾。如何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社会环境,因此,本文将详细探讨不同社会环境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同伴群体环境等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试图探讨如何优化社会环境以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

一、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环境是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和影响个人发展的一切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与变化[1]。车文博认为,从发生作用先后来看,环境可分为生前环境和生后环境;从发生部位来看,环境可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从外部环境的性质来看,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我们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从来没有一个公认的特定的定义,不同的学科对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定义。在心理学上,宏观上将社会环境定义为整个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认为社会环境对于个体来说是纯粹客观的,不同的个体均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之中。按要素性质可将社会环境分为物质环境、生物社会环境以及心理社会环境;按功能可将社会环境分为聚落环境、工业环境、农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医疗休养环境。也有人认为社会环境包含五大子系统,即自然系统、人口系统、文化教育系统、经济政法系统以及社会风尚和社会方式系统[3]。由于社会环境的分类繁多,对社会环境的不同分类也是基于不同的学科基础和研究对象,故分析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需选定一个特定的分类,这个分类要概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对这些社会环境进行概括,可概括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同伴群体环境四大类,全文将围绕这四类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展开分析。

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影响

全文阅读

青少年犯罪问题文献综述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法分析了近年来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发展的概况。如何预防和矫治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和共同关注的课题,更成为本人的研究方向。笔者通过对国内国外对于青少年犯罪的理论综述,来进一步分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犯罪心理;青少年犯罪预防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处于经济体制重大转型时期,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进一步恶化,危害性逐年增大。当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突出一一犯罪类型、犯罪年龄低龄化、弱势群体成员成为犯罪主体、青少年团伙犯罪呈增长趋势。如何有效预防青少年个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犯罪,不仅事关保护和促进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而且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预防和矫治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和共同关注的课题,更成为本人的研究方向。

二、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状态

从国外研究来看,就接触的诸多资料分析,针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的理论较少,往往是用青少年犯罪来涵盖大学生犯罪。在成熟的青少年犯罪研究理论基础之上,国外研究认为大学生犯罪所产生的原因方面有:犯罪心理学观点、犯罪精神病理学观点、犯罪社会学理论、犯罪生物学观点、多元性犯罪原因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犯罪心理学观点、犯罪生物学观点和犯罪社会学理论。

1.犯罪心理学观点。犯罪心理学观点认为大学生犯罪是因为打破了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平衡。弗洛伊德的个性论,将人的个性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认为,本我是人最原始本能、欲望,和肉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我以外部世界的需要为标准进行活动,调节外部世界与本我之间的冲突;超我是受家庭教育或者外界的其他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他是对本我的欲望和本能起反抗作用的常态下。本我、自我、超我,是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容易引起不良的社会反应,大学生犯罪就是这种平衡关系被破坏后的一种反应。

全文阅读

青年文化学及社会学理论综述

作者:李庆善 单位: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

青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已纳入西方学者研究的对象,随着青年研究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西方特色的种种关于青年的理论模型。了解这些理论,对我国正在发展中的青年研究事业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本文按照西方青年研究大体发展逻辑,简介青年文化学和青年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理论。

一、青年文化学理论

青年文化学是把青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利用文化人类学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旨在指示青年亚文化发生发展业起作用的规律。首先用文化人类学观点对青年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学者M•米德,继后按文化学模型进行研究的有R•本尼迪克特、林顿、卡丁纳等人。他们认为,青年期不单是一种生理一心理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现代社会的青年期本身就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青年期的特征固然有生理、心理的表现,但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文化类型,社会发展的复杂程度,以及社会在不同年龄组之间所确定的差异和从一个年龄组向另一个年龄组过渡的方式。在文化不发达的社会里,如萨摩亚群岛的原始部落群里,几乎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青年期,人们既看不到什么“青春期危机”,也看不到与青春期到来相随而生的戏剧性变化。当代社会文明不仅促进了人的生理方面的早熟,使青春期不断提前,而且社会文化适应过程的复杂化,使青春期愈益向后拉长。因此,人生历程上的漫长的青年期,是当代社会文明的必然产物。他们认为,青年是社会世代结构关系中的一代人。世代关系是一种文化关系。在传统社会里,社会文化缓慢演进,上一代人把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地传给了下一代。上一代人是青年社会化或文化适应过程的主要因素。由于社会文化的加速度发展,世代间传统的文化传递过程产生了障碍。上一代人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被青年同龄群体所代替。青年群体成为青年社会化或文化适应过程的基本因素。青年的成长和发展可以不再依赖于成人据优势的社会主导文化,而越来越仰仗青年自己创造的文化,即所谓青年亚文化或青年文化。米德进一步把人类社会世代关系归纳为三种文化类型。即成人楷模型、业存文化型和青年楷模型,所谓成人楷模文化,是指原始社会和宗教、意识形态团体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类型中,青年是“后成”的,主要接受父母的文化传统,从过去吸取权威,所谓业存文化,是指文明社会里的两代人各自从自己同龄人那里吸收文化。两代人的文化共存于同一社会;所谓青年楷模文化,是指青年变成了社会文化权威。上一代人只有反过来向青年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六十年代以来,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科学技术为主体的新文化面前,两代人被拉到同一条起跑线上。长者不再是智者的代名词。青年人正在赢得尚不为人所知的新的权威地位。他们处处用青年楷模文化来理解社会的未来。今天,没有任何一代能象青年一代那样理解、经验和吸收人们眼前所发生的如此迅猛的变革。他们指出,社会文化类型的演变,与世代之间的“鸿沟”相关。所谓代沟,本质不在于代际间生理、心理上的差异,也不在于某些社会和政治行为方面的区别,而首要的是文化上的差异,其核心在于价值观方面的分歧和冲突。米德认为,代沟是普遍存在于人类世代关系中的文化现象。局部的代沟现象,以前就产生过,如农民出身的父母与其在城市里长大的子女之间;外来移民与其在居住国长大的孩子之间,一次大战前无优无虑地过着舒适生活的一代与在欧洲希望之火熄灭后走进生活的青年之间;受过严格宗教教义熏陶的人与拥护现代新思潮的青年之间,等等。但是,八十年代以来,代沟已经不再是发生于某些保守的家长与他们孩子之间的感情问题,而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事件。美国的反战运动,西德的抗议示威,法国的巨大,英国的愤怒的一代,类似事实足以表明,反叛老一代的人数越来越多,反叛者的年龄越来越小。代沟已经由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分歧、隔阂,发展为彼此的对立和仇恨,掘下了不可逾越的鸿沟。米德等人认为,当代之所以出现代沟这样世代间的文化对立状态,其深刻根源在于社会高度技术化。现代技术提供给人们足够的物质享受,但都以牺牲家庭为轴心的传统生活方式为代价。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流动日趋高频化。家庭的根基在社会流动中动摇起来;技术的生活普及向青少年提供了迅速获得信息的电视,提供了不必再依赖父母就可生活好的电冰箱、洗衣机、汽车等设施,提供了形形的社会服务机构,产生了各种色彩的交际圈子,从而瓦解了家庭成员相依为命的传统关系;与技术进步相关,青年的经济独立愈益受到社会赞弩业且青年可以自行其事,轻而易举地解决衣食住行问题,从而逐渐淡漠了对父母的依恋情感,知识爆炸,技术更新,往往使两代人都处于零点地位,益且在世代的竞争中,青年比老年有着天然的优势。上一代人对青少年的支配和控制将越来越不可能,企图驾驭自战,超越社会的青少年,与总爱回忆过去的父母之间越来越缺乏共同语言,甚至格格不入,最终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青年社会学理论

青年社会学把青年作为社会结构关系中的一个年龄群体进行研究,旨在揭示青年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规定性,探究青年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规律。青年社会学融合了关于青年的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六十年代末席卷西方世界的青年反抗运动之后获得蓬勃发展。但是,由于青年社会学一开始便面临着解决社会青年间题的紧迫任务,着重于对策性应用研究,所以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较系统的青年社会学理论体系。现将对青年研究影响较大的几种青年社会学的微型理论简介如下:

(1)父权衰落说这是社会学学者G•门德尔等人用以解释不同年龄群体在社会结构关系中权威地位变化的学说。他们认为,远古社会,包括资本主义以前的封建社会,父亲拥有绝又的权威地位,父辈靠亲缘关系和宗法专制取犯‘弃轻人的崇敬、依附和服从。而在社会经济迅速变革和资本主义商品社会的动摇为特点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父亲的权威性日趋衰落。以血缘关系和宗法专制为基础的人与人,特别是代与代之间的结构关系分崩离析。价值、道德、传统、习惯也受到空前的侵袭。家庭的传统关系濒于瓦解,亲子的情感关系日益淡化。青年一代不断受到强烈的“亲缘危机”的威胁,而不再受父亲富有有权威性的教育和保护,这就构成了一个“反专制的社会经济范畴”一一青年。

(2)新社会化理论这是社会学学者TH•齐黑等人用以解释青年群体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地位和作用变化的一种理论。他们认为,当代社会的迅速变革使父母不再成为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因素。父母在其子女社会化过程中的传统地位和作用将由青年同龄群体取而代之。社会的高频流动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亲子间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接触越来越少,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了青年同龄人作交往,技术统治加官僚统治使父母本身既不能应付变化不定的现实,也不能教育子女正确对待生活。父母为了掩盖自已对变革着的生活的迷惘和感情上的冷摸,只能提供子女物质上的最大满足,把子女引向“消费主义”的歧途,以补偿对未来信心不足和彼此不信任感情所带来的精神贫困。这样做的结果,越加使青年人对成人的生活模式产生信任危机越加对自己的双亲持怀疑、不信任、批判的态度。既然成人不能满足青年的精神需要,刁俏巨教会自己如何适应社会变革,那末,精神饥饿和贫困的青年就只好实行“自恋主义”,把自我以及与同龄人的交往放在首位,从而用同龄人所倡导的生活模式代替成人僵化的生活模式。当代青年社会化是在本质上有别于传统人社会化的一种新的社会化。这种社会化过程,除了形成一个无限威胀的青年“自我”以外,还更快地滋生着对成人的不满、嘲笑、鄙视、抗议和反叛。

全文阅读

青年研究作为独立学科的依据

【摘要】青年研究作为对青年群体的独立研究,在我国具有百年历史,青年研究的学科化也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青年研究的学科独立性,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还没有形成共识。辨析青年研究的学科性,必须运用学科划分的理论和方法,不能仅从单角度进行判断。从学科含义、学科标准、学科体系和学科建制四个维度进行综合审视,青年研究可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同样是针对人群研究的妇女学、老年学已成为学科的情况下,很有必要确立青年研究的学科地位。青年研究的独立学科地位,如果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认同和教育部门的实际认可,就会使得青年研究成为更多高校的教学科目,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专职从事青年研究,改变目前青年研究领域存在的重问题轻理论研究的状况,整体提升青年研究的理论水准,促进青年研究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青年研究独立学科青年学学科依据

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三十多年来争议不断。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于青年研究算不算一门独立的学科、存不存在“青年学”,至今也没能达成共识。辨析青年研究的学科性,必须运用学科划分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以学科划分的理论和方法为依据,从学科含义、学科标准、学科体系和学科建制四个维度,针对学术界关于青年研究学科化的典型质疑,对青年研究的学科性进行审视,认为青年研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青年研究符合本原的学科含义

1.青年研究是学术的一种分类

辨析青年研究的学科性要从对照学科含义开始,只有明确了学科是什么,才能判断青年研究是不是一门学科。《现代汉语词典》对学科做出的首要界定是“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辞海》对学科做出的首要界定是指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可见,学科的本原含义是知识的门类、学术的分类。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定位。一门学科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探索某类事物、某个现象、某类人群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形成真实、有序、完整、系统的科学知识。学科“是由专业人员以独有的领域为对象,按照专门的术语和方法建立起来的概念一致、体系严密、结论可靠的专门化知识体系”,“学科的本意及其发展俱是以知识的分门别类为基点的”[1]。学科在近代曾进行大的分化,20世纪中叶以来又走向融合、出现交叉,处在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然而,“不管学科的发展变化和相互渗透多么复杂,在本质上,学科总是与知识的本质属性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我们认识学科最基本的起点,也是学科的本质所在。”[2]一门学科对一类事物、一种现象、一个人群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可以更新相关知识,发现新的规律,促进理论的系统化。根据学科的本原含义,青年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以青年状况为基础、青年问题为焦点、青年发展为核心,对青年群体进行多方面的系统研究,属于专门的科学研究,建构起专业的知识体系,构成学问的一种门类和学术的一种分类,因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青年研究学科的目的在于提升青年研究的专业化、系统化和一体化水平。青年研究之所以能够成为独立的学科,本质上是因为青年研究是关于青年的专业的、科学的、系统的知识。青年研究存在一个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多年来既有相关学科对青年进行的单向度的某一方面的研究,又有跨学科的多向度的全面研究。我们可以把青年研究中的基础理论部分称为青年学,辨析青年研究的学科性不局限于青年学的学科性,但青年学的学科地位是讨论的重心。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很大程度上是认可青年学的成立。罗马尼亚学者马赫列尔曾指出:“可能而且必须建立青年学,作为一门统一的青年科学和哲学,这个观点既是当代社会现实的产物,也是研究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的产物。”[3]在科学门类划分越来越细的今天,社会上存在数以百计的学科,包括老年学、妇女学等针对人群的学科,而青年具有成长的快速性、发展的广阔性、利益的特殊性、社会作用的独特性,青年问题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青年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建立专门的以青年学为核心的青年研究学科。

2.青年研究是学科水平的一种表现

在运用学科含义衡量青年研究的学科水平时,要运用辩证思维加以正确理解,切忌理想化、绝对化、片面化。例如,有人认为,“从严格学术研究的意义上讲,只有将人类发展中所最新出现的这种青年现象的一切谜底真正揭开之时,才到了青年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成熟之日。”这种说法就显得理想化了。如果把“一切谜底真正揭开”作为学科成熟的条件,那么目前存在的大多数学科都会被排除在学科之外,因为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并没有完全揭开谜底。青年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的青年具有不同的成长特点,因此,人们对青年的认识不是一劳永逸的。社会上青年现象层出不穷,人们对青年现象的认知永无止境。如果说须等到所有青年现象都清楚了才认可青年学的成熟,那么青年学的学科化就会遥遥无期。又比如,有人因为青年研究“无论是从对问题的把握与分析,还是对学科方法论的建设,都远远没有达到一种成熟学科的要求”,就认为“青年研究仍然处于一个前学科发展时代”,否定青年研究的学科性。其实,学科对问题的把握和方法论建设都不是绝对的。青年研究学科化的时间不长,在某些方面难免有些稚嫩,但不能因此就漠视青年研究的存在价值、否定青年研究学科的客观存在。青年研究目前涉及面宽、层次性强,已经比较系统,不能自认为青年研究还不够系统就否认青年研究的学科地位。再比如,有人提出,“如果大学里面没有开设这样一个学科,我们很难说这个学科是成立的”。这种说法混淆了学科与科目的区别。学科指向知识的系统构建,科目指向人的专业教育,两者的指向是有区别的。学科概念的核心是科学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专业的教育方式,因此,不能以青年研究没有在大学进行教学为由而否定青年研究的学科独立性。“无论是学科诞生的动因还是学科发展的历程都是基于知识谱系而言的。学校学科只是其附属产品,也许用科目来定位可能会更合适一些。”[4]青年研究需要成为科目、进入课堂,但不能把作为科目进入课堂当成界定其具有学科性的基本依据。况且,青年研究也不是完全游离在高校教学之外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等学校都建立了青少年工作系,把青年研究作为教学课程。可以说,青年学作为一门学科三十年前就已经登上了高校的讲台。

全文阅读

浅析青少年自我中心

【摘要】自我中心在青少年人群中有突出的表现,易使其形成各种不良的心理特征和不适行为。因此本文从青少年自我中心的概念入手,同时对其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介绍,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研究不足,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不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青少年;自我中心;想象观众;个人神话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055-1.5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的个体极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关注。受我国“应试教育”和“独身子女”现状的影响,已有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群体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心理问题。有学者对几所学校的中学生调查研究发现,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初中生约15%,高中生约19%,从具体的心理问题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人际关系紧张、自我中心、焦虑、强迫等问题,其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较为普遍,并作为一个问题源,间接引起了其他一些不适应行为的产生,从而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本文探讨青少年自我中心的结构、特点、原因及其危害,将有助于从根源上了解和改善青少年自我中心的现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引起各界对此问题的重视。

一、自我中心的概念

自我中心的概念最早源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处于2-7岁的儿童,其自我意识还不成熟,尚不能区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影响,所以此阶段个体常以自己的想法推断他人的想法,皮亚杰把这种思维的发展特点称为自我中心。20世纪60年代,D·Elkind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青少年自我中心的概念,他认为青少年在面对一些事物的时候,尚不能很好的区分自己所关心的内容与他人所关心内容的异同,因此,也表现为以自己的想法推估他人想法的特点。D·Elkind认为青少年自我中心主要有两个特征: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前者指青少年相信自己是众人关注的焦点,而在实际的社会情境中,并没有这样的众人存在;后者指青少年相信自己是全能的、独特的、不可毁灭的。

二、自我中心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全文阅读

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探析

[摘 要]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是保障团组织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基础,是党团组织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同时是一项常干常新的工作。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梳理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提出通过着重推进宣传工作的导向化、信息化、服务化、理论化、制度化,探索宣传工作新模式,全面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共青团;青年学生;宣传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49 ― 02

宣传工作是一项社会舆论活动,其任务是传播一定的思想、理论、主张,表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取向。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一政治属性决定高校共青团必须努力做好宣传工作,为党巩固和发展高校青年学生群众基础。近年来,各高校共青团组织进一步重视宣传工作,相继成立各类传媒组织,竭力拓展宣传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应对日新月异的信息环境,服务和满足青年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一、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的意义

(一)是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系统工程,做好团的宣传工作引领青年成长是共青团组织服务党的工作大局、当好党的助手的重要途径。当前青年人思想所具有的活跃性及可塑性最强,所具有的波动性最大,当各种流行文化、新鲜事物扑面而来的时候,很多青年学生在兴奋之余却是迷惑和无所适从,因此对青年学生思想状态的关注、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具体的宣传载体将共青团组织的教育内容传递给青年学生,使青年学生自觉接受并认同,从而引领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是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承担着增进学校和广大青年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作用。党团有关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宣传工作得到青年学生的了解和拥护;学校的团学动态信息、教育教学信息、发展规划信息等通过宣传工作得到青年学生的关注和响应;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矛盾和困难通过宣传工作得到青年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准确分析和把握青年学生思想动态,通过宣传工作积极反映大家的愿望和期待,为学校及时掌握青年学生思想状况提供渠道,为学校及时疏导和化解矛盾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风采展示的重要途径。在当今“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信息时代,宣传工作是一项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工作。面向校内宣传共青团的历史现状和光辉形象,使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理解团的理想和宗旨,让广大团干部、青年学生感受到学校共青团的发展变化,起到“鼓士气、强信心、聚人心”的作用。通过宣传和展示青春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调动青年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共青团组织赢得广泛青年粉丝。对外宣传学校共青团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让社会各界感受到共青团工作的魅力,为共青团组织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