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普通话学习材料

普通话学习材料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普通话测试教学培训的语料运用分析

摘 要: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的一项重要举措,普通话测试的教学培训则是推广普通话和提高普通话水平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是对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检测 。本文依据普通话测试的性质和方式特征,分析在普通话测试教学培训中语料运用的价值和方法。

关键词:普通话 教学 语料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通用的语言。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而普通话水平测试也是对应试人员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和熟练程度的测试。因此,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的普通话教学培训实质上是以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范为依据和标准的一种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在目的、任务、方式、素材的表现上有学科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综合要求和表现。语言教学应该强调和注重语言的实践性教学,而语料的运用是实践性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基础。无论是母语教学还是第二语言教学,无论是语音还是语法的教学,无论是语言理论还是语言实践,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语料的运用。

语料是人们社会生活中运用的语言实例。语料的收集、分析、分类和运用,在语言教学研究和实践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普通话测试的教学培训中,训练语料的使用已是常态,但在语料运用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教学中有待进一步深化提高。

一、提高训练语料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目前,湖北省使用的普通话测试培训教材中涉及的语料类型包括声韵调的训练语料、多音字语料、易错字语料、统读音语料、普通话与方言词汇的比较语料、普通话与方言语法的比较语料。就其类型而言,涵盖了普通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其中有关语音学习的语料数量最多。提高训练语料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可以进一步发挥语料在教学培训中的功能。

(一)强化语料的类别特征,提高训练语料的针对性

全文阅读

简析《二十一世纪―现代小学普通话,一上》及编写建议

【摘要】根据科学教材评估表对澳门普通话教材《二十一世纪-现代小学普通话,一上》进行简单分析研究,并对澳门普通话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关键字】澳门 普通话 教材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汉语热”横扫全球,居住在与内地的各方面有着紧密联系交流的国际旅游贸易城市-澳门多数居民,母语为汉语,但口语不是普通话语音系统,而是被定义为地区方言粤语。(苏金智,2013)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发展普通话教学的必要性就越发明确和强烈了。(陆文颢,2006)

通过访谈和查找相关资料,《二十一世纪-现代小学普通话》,一上(一年级上册),下简称《二》,是澳门小学普通话常用教材之一,由香港的现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在二零零七首次出版。没有具体的作者或者编者,而是由香港本地和来自中国内地的四位顾问共同合作完成的。

笔者将会从教材的编写要旨、生词、字体、练习等方面,根据澳门地区小学普通话教材的实际现状改编北京语言大学的赵金铭学者于一九九八年在《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一文中提出的科学教材评估表,新一览表和国家汉办编订的《新中小学生汉语考试大纲生字词表》,对《二》进行评估和对比,总结教材的优、缺点。最后提出对澳门普通话教材编写的一些建议。

《二十一世纪-现代小学普通话,一上》分析对比

根据赵金铭学者(1998)年的《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一览表》的评估表,结合澳门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修改,改编为以下新一览表(表1):

全文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在窗口服务行业普通话培训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主要探索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普通话培训,使培训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

【关键词】窗口服务人员,普通话培训,现代技术

目前我市窗口服务行业人员虽然在各种场合能较高频率地使用普通话,但根据我们的调查,窗口服务行业人员普遍存在语音不标准,语法不规范、运用场合单一的问题,这些夹带方音的“普通话”在与本地人交流问题不大,但与外地人交流时却有着一定的困难。这说明本地窗口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亟需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集中培训时间短,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二是受培训人员文化程度不一,水平参差不齐;三是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学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探索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有效地进行普通话培训。

一、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能有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普通话语音教学

普通话语音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语音学习。它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内容。窗口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虽然绝大部分在小学的时候已经学过汉语拼音。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从业人员对汉语拼音方案已感陌生,对普通话语音更缺乏系统的认识。对如何准确发音,了解音素区别,以及发音系统的三个部分没有准确的、形象的认知。我们在培训中,通过引入现代多信息技术,可以更形象,更直观地把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相关的截面清晰地展示给学员。从不同侧面、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展示每一个发音器官的细微之处。而我们用动画、视频形式地展示每个器官的活动机理,有利于学生准确、迅速地掌握发音系统的每一个器官的运用和保护常识,迅速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动画音像材料,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突破语音教学难点,把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用动程展示出来,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整个发音过程。比如在声母的教学中,学员比较难把握舌尖、舌叶、舌面、舌根、舌边等部位的动作。通过动画材料,就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把这几个部位及发音方法展示出来;通过音像材料,也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听到音标的发音,保证了音标发音的准确性。由此可见,通过现代技术,可以让学生更系统,更有效地系统地学习普通话。

二、利用普通话学习软件,因材施教,分层进行普通话语音教学。窗口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来源不一,有着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发音习惯的差异。而且文化程度也不一致。如果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会极大伤害学员的积极性。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无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针对学员不同的背景、认知水平,学习习惯来进行分层教学。有了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利用软件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只需要讲普通话的共性和普遍性。而普通话的个性及特殊性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软件解决问题。不同背景的学员,对普通话有着不同的认知。在软件中,我们可以收集不同的方音素材,把同类方音的学习内容归类。让学员可以通过方音引擎搜索到与自己方音联系的普通话语音学习材料,有选择性地学习。这样既有针对性,也有目的性的培训,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普通话语音学习,避免了一堂灌的传统教学的无效性。

我们还可以通过制作培训课件对解决普通话语音分层教学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支持超链接和大组合,随时增添和删减内容。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们可以针对学生对普通话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一些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高的学员,通过直接搜索或者下载基本的语音素材进行反复的学习;对于一些年轻,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语音基础较好的学员,可以通过链接模块进行进阶学习,点击自己喜欢朗读、演讲及论辩等语音材料,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全文阅读

普通话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摘 要: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着许多困难亟待解决,让普通话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普通话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非常重要。在建设过程中,应把全部材料实行合理分类,科学地融入到普通话教学资源库网络的每个项目里。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资源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54-02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着很多困难急需解决,怎样让普通话教学提高效率,增强针对性,笔者研究和探索了建设普通话教学资源库这一课题。经过对当今高等院校普通话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内容、形式等方面探讨了普通话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途径,并且提出了教学资源库的栏目设计。

一、普通话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

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当属多媒体网络教学,而高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多媒体网络教学密切相关。高等院校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网络资源的作用。所以,高等院校逐渐建设起来网络教学资源,但其中普通话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资源形式单一

在已有的普通话网络教学资源库当中,能够满足大学生自学需要的资源很少,使得学生只有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建设一座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并且富有特色的普通话教学资源库,是值得每一个教师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

全文阅读

浅析立体化普通话教学模式

摘要:当前,高校的普通话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材过于理论化、针对性不强,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以及课时量少、师生比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上海海洋大学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实施立体化教学,将传统的普通话教学与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结合,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立体化教学在普通话教学领域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授课形式;语音立体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47-02

自1994年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正式举办以来,上海市各高校对于“推普”工作极为重视。目前,所有正规高校均开设了普通话教学课程,“推普”工作取得了卓异成绩。然而,目前上海市各高校的普通话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推普”工作者和任课教师共同思索和改进。

一、当前高校普通话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众所周知,受城市环境、求职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上海市大学生对于外语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汉语。据一份来自复旦大学的调查资料显示,有超过55%的在校大学生将3/4时间用在学习外语方面。尽管上海市教委曾出台文件,对在校大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作出规定,但由于该文件缺少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度,对于大多数在校生来说,对于母语的重视仍然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兴趣的缺乏使得他们对普通话教学课程有一种能不上就不上的态度,从而使“推普”工作受到极大影响。

2.教材过于注重理论的系统化,非常缺少甚至根本没有明确的针对性。教材是教学的一个基础。好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预习、理解,增加其学习兴趣。然而目前各高校所采用的普通话教材多是对语音基本理论做详细的系统性介绍,篇幅较长,专业性、理论性都很强,令不少非语言专业的学生望而生畏。

3.受课时、教师数制约,授课形式不够科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受扩招形势影响,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普通话教学领域更是如此。目前各高校的普通话课程基本上都采用大班授课形式,动辄一百多人一个班,而且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良莠不齐,再加上课时非常有限,使得教师根本无法进行各种特色练习。尤其是在普通话语音课上,一些同学进行正音时,其他同学处于等待状态,很容易出现倦怠。

全文阅读

中职学生普通话口语教学训练探索

普通话口语在日常交谈和会话中,从语言环境到语言内容都带有很大的任意性,一般不受时间、地点、场合及其他特殊背景的限制。其直接性一方面可以通过体态语来表示,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借助语言节奏的快慢变化来表达。口语表达是一种综合性的精神劳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从口语表达的过程分析来看,口语表达的实质是对自身多方面的素养、知识和能力储备的调动。在语言交际的很多场合中,有时单凭“言辞”往往不能听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必须联系手势、身势、表情等体态语,才能揣测到说话人的心理。所以说,语言课承载了丰富的信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素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口语教学训练途径

口语交际训练之初就引导学生进行跟读、默读、朗读普通话的练习,是普通话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前提条件。学生可以通过跟读标准的普通话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默读、体会、领悟、对比普通话与方言母语的区别所在,逐步纠正自己的方言语音和语调;通过朗读,复习、巩固自己对普通话口语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一)问答练习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课堂上的口头提问,引导学生即兴作答的练习,是普通话口语教学的核心,问答练习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复述及会话练习。书面语难以展现的节奏、语速、音高、音长、音量等,只能通过口语训练来完成。教师通过课堂上的问答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这些能力的载体则主要是学生的口语表达。问答练习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短小简练、精美有趣的范文来领读,然后提出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回答。这个练习可帮助学生将书面语即兴转换成普通话口语,逐步纠正自己方言的语音、语调及方言词汇、语法等。问题的设计应做到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以免学生出现畏难情绪。

(二)复述练习法

复述就是把读过、听过的语言材料重新叙述一遍。复述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较为完整、系统而准确地进行普通话口语表达,这是建立在问答练习基础上的更高层面。复述练习的具体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加以选择和运用。

教师在讲解复述的特点、要求和技能之后,可根据教材上精选的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对原材料进行认真阅读和理解,融合框架记忆和细节记忆,在两到三分钟内要求学生作出详细复述。复述练习法的步骤可采取:阅读指定材料――学生甲、学生乙分别就同一文字材料进行详细、概要或扩展复述――学生丙、学生丁分别评析――教师总评析。复述训练的“四步法”,不但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拥有练习普通话口语的机会,而且还可以让每位学生意识到自己极有可能就是下一个复述或评析者而积极、主动地准备着。这种训练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关注度,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又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和反应的能力,最终达成提高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单元教学目标。

全文阅读

如何提高幼师学生的普通话成绩

自2009年以来,教育部规定:在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办理审核中,普通话等级由原来的二级乙等提升为二级甲等。所以,普通话成绩的合格及迅速提高,日益成为广大幼师学生及普通话教师思考、讨论的热点问题。那么考生是否对自己的普通话很自信呢?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普通话老师帮大家总结了学习普通话的几个步骤,希望可以快速提高大家的普通话水平,并对普通话考试有所帮助。

第一步:感受,形成语感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方言区,不同的方言区有不同的发音习惯,词汇、语法用法也不尽相同。尽管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但北京话并非普通话,因此,我们都需要用心去感受规范的普通话。

感受普通话的途径很多,如,课堂上,教师坚持讲普通话。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讲解、提问、回答、讨论等,老师应在讲普通话中起表率作用,同时,鼓励学生讲普通话;还有,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学生感受普通话还有一条途径,那就是语文课文的配套录音,这些录音大多经过专家审定,比较规范,是了解普通话比较正规的有声教材。

第二步:模仿,张开嘴巴

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有句俗话“跟好人学好人,跟着端公跳假神”,这话虽难听,却有道理,可谓“话丑理端”。

模仿谁呢?一是直接要求模仿专业普通话教师的发音,老师教读,学生跟读:二是利用、模仿正规普通话教材录音(最系统)。我们现在使用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话实用训练教程》(北京出版社),也是普通话测试中心规定的使用教材,都有配套的标准发音材料,多听、多练:需要指出的是,网上普通话学习资源(如视频语音教学材料)可以参考,但不宜作为模仿对象。

第三步:学习,有目的地循序渐进

全文阅读

浅谈普通话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今的社会,随着电视、收音机、广播电台、电脑等广播媒介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生活在普通话的环境中,会说普通话已不是什么难事。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生从小就对普通话耳濡目染,普通话水平要比上辈高得多,再加之有些学生对推普工作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普通话学习比较轻视。学习兴趣并不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普通话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并真正实现普通话课程的教学目的就非常值得我们思索。

一、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笔者作过一个简单的调查,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非常轻视普通话的学习,他们普遍的论调就是“说不说普通话是我个人的事情”、“发音再标准也没有什么用处,能交流就行了”。

语言可以说是一种习惯,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形成一种新的语言习惯的过程,所以,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学习者坚持不断的训练。普通话的学习也是如此,从方言的发音习惯过渡到普通话的发音习惯,需要学生有较强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课上积极地配合,课下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坚持训练,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否则。授课教师陷入上演独角戏的尴尬。所以。授课教师在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兴趣上要多下工夫。

1 从理论上讲清楚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共同语是随着文明的进步而产生,而共同语的普及程度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所以,有的学生认为“说不说普通话是个人的事”就显得浅薄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语言文字的规范越来越重视,推广普通话成为我国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一大任务。很多职业都有了相应的普通话级别的要求,所以。提高普通话是为迎接今后工作挑战做好准备。

2 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语音的美妙。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之一,由于音节中元音占绝对的优势。再加上声调的抑扬顿挫,使汉语富有音乐的美感。特别是诗词作者充分利用汉语音节创作了大量的美文,其中的音节节奏有的铿锵,有的婉转。授课教师可播放大量的诗词朗诵材料,让学生感悟到汉语的音韵美。

3 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认识到不足,才能有学习的欲望。授课教师还要对个别学生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诚恳地指出需要提高的地方。

二、如何实现普通话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全文阅读

“因材施教”与“因地施教”

摘 要: 当前普通话课程教材现状值得反思。教材编写应该有针对性,能够“因材施教”和“因地施教”,考虑到学生因为受地域方言、社区语言影响,在普通话学习中存在的各种具体困难,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普通话学习中的特殊情况,语言学界应加强对语言应用的研究,在普通话教材编写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普通话课程教材 因地施教 因材施教 针对性

当前普通话课程教材编写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内容雷同,缺乏新意。材编写应该有针对性,能够“因材施教”和“因地施教”,考虑到学生因为受地域方言、社区语言的影响,在学习中存在的各种具体困难,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普通话学习的特殊情况。本文思考普通话课程教材编写的针对性问题,为今后普通话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提供可资借鉴的意见。

一、“因地施教”教材偏写的地域针对性

1.针对“地域方言”特点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文化长期多元发展,各地方言差别大,不同地域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形成不同的对比关系,不同方言区的人群在学习普通话时受到的方言干扰也不相同。事实证明,在普通话课程教学的各种各环节如果结合各地方言的特点进行教学,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普通话教材编写忽略不同方言区人群学习普通话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需求,就无法为不同方言区的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功效都会大打折扣。

普通话课程教学要考虑语言学习的个体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迁移”[1]P116带来的干扰和影响,必须针对学习者母语方言的特点而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一些从事普通话教学和测试工作的教师发现,应试者在朗读作品和命题说话两项测试中很难消除“方言语调”的影响,测试员能轻易地判断出考生的母语属于何方言区,断定其籍贯是何处,因为他说普通话时难以避免地携带着方言的烙印。

有教师发现:“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时,往往将普通话的声调机械地套入母语方言的‘音高运动模式’(语调模式)中,或者在模仿普通话的语调时或多或少受方言声调的干扰,形成带着母语方言特色的‘地方普通话’。因此,要探析‘语调偏误’的原因,首先要从音系比较入手。”[2]P112-113学生学习普通话时总会受到家乡方言的干扰,“语音偏误显得更为突出,甚至于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同形偏误现象,以至形成‘偏误化石’”[4]P47。

全文阅读

基于网络平台的汉语视听教材设计

0 引言

目前的对外汉语教材种类丰富,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教材国别化特点不够鲜明,教材内容不够真实自然,练习形式呆板等。而针对汉语视听教材的研究则略显薄弱,设计出一套可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或是学生可在课余时间自学的汉语视听教材,不但可以解决现有纸质教材内容不够立体不够真实自然的问题,还可以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虽有学者涉足这一领域,但研究还尚未形成体系。孟国(2008)总结了其进行实况汉语教学20年的实践经验,并指出实况汉语教学具有真实、自然、新颖的特点,它的语言材料具有真实性,可以让学生学习真实的语言。另外,实况汉语教学展示给学生的是当今的中国社会,在文化方面的侧重,既不是知识文化,也不是交际文化,而是一种中国的当代国情文化,而这一点,正是我们大部分教材和教学活动所缺乏的。朱晓佳(2006)则从多媒体教材包设计的角度,以影视片断为教学内容,探讨了该教材包的设计模型、特点及意义等相关问题。从孟国的实况汉语教学到目前的影视片段教学,体现着我们对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深入认识。只有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教学材料,并在这些语言材料中体现着中国的国情与文化,才能让学习者学习到最地道貌岸然的语言并尽快地融入到中国的社会生活之中。实况汉语教学虽然可以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并且可为学习者展现中国社会的国情文化,但与影视片段相比,其在艺术性与观赏方面却差强人意。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的汉语视听教材设计的一些问题,以期抛砖引玉,引起界内学者的关注与重视。

1 理论背景

视听法来源于直接法和听说法,它是在听说法的基础上,利用视听结合手段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法,即运用现代化设备,使语言与形象结合起来,建立起外语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相结合,视听法调动了多种感官的功能,有利于培养语感,以及学生用外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习者在情景中整体感知语言的声音和结构。但是视听法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即过分强调整体结构,忽视语言分析、讲解和训练。因此,我们在设计多媒体影视教材时要时刻注意这一点,要为学习者设计充分的多种形式的练习,并在多媒体教材中加入详细的语言项目的讲解与注释等。另外,邱东林、李红叶(2010)的研究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视频都有助于内容的理解,与语言输入无关的画面会干扰工作记忆,造成注意力的分裂和信息遗露,画面与输入相关度越高越好,这样的画面会和输入的词汇形成联系,加强听力理解和长期记忆;有人像时身体语言越丰富越好,最好有面部特写、唇型特写,避免单调的会议式画面。因此,在设计我们的汉语视听教材时要注意充分吸引已有的研究成果,扬长避短,力求制作出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情景并有助于其语言学习的汉语视听教材。

2 实验设计: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

要想制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好的视听教材,那我们一定不能忽略作为消费主体――学生的需求与喜好。因此,针对调查分析学生的需求,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是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一年级五个班的留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问卷187份。

该问卷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个人信息:国籍、母语、性别、年龄、年级、学习汉语的时间;(2)具体内容:包括喜欢的电影类型、中国演员和导演等。

研究方法和数据统计:该研究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方法展开调查。根据调查问卷与访谈的结果可得知,留学生对采用影视片段进行汉语教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喜欢中国电影和中国演员,并乐于通过观看影视片段学习真实的中国语言和交际知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