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省人大常委会:
去年,省人大常委会对省民政厅工作和吴桂英厅长履职情况进行了评议。省人大评议意见下发后,我们立即召开了厅党组会议、厅长办公会议、厅务会议等重要会议,全面部署,深入开展整改工作,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去年9月,我们按照述职评议意见,及时组织全系统进行深入调研,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并专门发文,要求各级民政部门按照整改方案的要求,抓紧落实整改相关工作;去年12月,我们召开全省民政局长会议,围绕贯彻落实整改意见,要求各级民政部门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汲取人大代表智慧,不断加大整改力度,全面部署全年工作;今年1月。我们将整改工作作为今年重要内容写入2007年民政工作要点,纳入对各市民政工作目标考核;3月,又根据省委、省政府“作风建设年”活动总体部署,结合民政工作特点,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走千访万”(走千村、访万户)主题活动,要求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查摆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的困难;5月,我们再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局处室将整改工作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仔细对照整改要求,全面落实整改措施,认真撰写整改报告。在厅领导班子和厅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以述职评议为动力,以落实述职评议整改意见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我省民政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一年来有关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研究,进一步用科学发展现统领民政事业发展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关于加强理论学习,研究民政事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提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研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谋划民政工作,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科学指导全省民政工作,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一)加强前瞻性研究,找准方位,明确发展目标。准确把握民政工作的方位和发展目标是推进民政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牢牢抓住筹备召开第十六次全省民政会议的有利契机,集中厅机关所有骨干力量,邀请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深入开展民政事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在客观评价我省民政工作现状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政工作方位和发展目标,并正式出版了由吴桂英厅长担任主编的《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政事业发展研究》和《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研究》等,民政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明确了民政工作的方位。我们提出,民政是为民之政,和谐之基。民政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作用。二是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民政事业的主要目标。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充分保障,城乡居民民主政冶权利得到切实维护,福利服务对象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民间组织发展规范有序,优抚安置保障切实有力,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公开、透明、规范,民政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三是将民政机制建设作为推动民政事业发展的重点内容。通过健全完善领导机制、部门协作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整合民政事业发展资源,夯实民政事业发展基础,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上述关于民政方位、发展目标和机制建设的认识得到了省政府的赞同,并写入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步加强民政工作加快发展民政事业的意见》(浙政发(2007]26号),作为第十六次全省民政会议的重要文件下发,为加大全省民政事业改革力度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二)突出重点问题研究,提升把握全局、协调推进能力。认真贯彻实施《浙江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浙江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强对影响民政事业发展重要问题的研究,稳妥处理好民政公益事业与社会化、破除行业垄断与促进行业发展、严格执法与为民服务、政府管理和社会投入等重大关系,拟定下发了系列政策性文件,认真谋划民政事业发展战略格局。一是促进民政功能的有效延伸。不断强化民政工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推进民政工作从“兜底”型保障逐步向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保障转变,将民政对象由“最可爱的人”和“最可怜的人”等特殊群体拓展到全体社会成员。二是优化民政事业发展布局。不断增强民政事业发展的均衡性,推动工作布局从原来以农村为主逐步向城乡并重转变,促进城乡民政事业共同发展。三是深入推进民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推动民政工作方式实现从临时性、分散性、救急性保障向整体制度性安排和规范化建设转变。四是创新民政工作机制。切实推动民政工作机制由政府主导型逐步向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方向发展。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民政事业发展。
(三)创新调研工作栽体,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完善调研工作制度,重新修订《浙江省民政厅调查研究工作考核办法》,落实厅领导、各局处室和直属单位的调研工作责任制,努力营造领导总抓、处室协同、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调研工作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有利契机,在全省民政系统范围内广泛开展以“创为民解困新业绩、树为民服务新形象”为主题,以“走千村、访万户,知民情、解民困,创业绩、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走千访万”活动,全体民政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深入调查走访,了解基层工作实际、群众诉求和民政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仔细分析原因,研究思路对策,不断推动调查研究工作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全省民政系统已走访10401个村(社区),18572人,收集意见5799条,出台整改措施956个。同时,创新调研工作载体,筹备和举办首届“浙江民政论坛”,向社会和民政系统委托研究课题和自选课题30余个,并提供资金、技术、人员等全方位保障。目前,论坛筹备工作已接近尾声,共收到系统内外理论研究成果70余篇。届时,民政论坛将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讲学,并交流优秀理论成果,进一步开阔全省民政系统干部的理论视野,提高理论研究和指导民政事业发展的能力水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全面推进人民满意服务型民政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区民政工作服务水平,打造具有特色的民政工作服务品牌,根据区委办公室《创建机关服务品牌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全区民政系统开展创建“惠民兴政”服务品牌,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以“贴心服务、惠及百姓”为主题,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以先进机关文化引领民政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真正把服务品牌创建作为推进中心工作、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改进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载体。大力弘扬“亲民爱民为人民、争先争优争一流”的民政精神,全面推行“三项服务”(事前主动服务、事中温馨服务、事后追踪服务)。积极崇尚“五心”工作理念(用心知民情、耐心释民意、热心解民忧、倾心谋民利、全心为民生)。大力实施“七大民心工程”(暖心、放心、安心、舒心、称心、遂心、省心)。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彰显“惠民兴政”服务品牌的内涵和价值,为实施“奋起、崛起苏中”的战略目标作出民政人应有的贡献。
二、品牌内涵
基本定位:秉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把“贴心服务、惠及百姓”作为民政人共同的情感归宿和民政事业的核心价值追求,切实履行保障民生、发展民主、服务社会的工作职责。
本质属性:以“为民”为核心,坚持服务优先、服务至上,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受民监督;紧扣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提升惠民兴政“亲民、便民、利民”的社会形象。
核心理念: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以人民群众获取实惠最大化为最高追求目标,让民政工作真正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让民政服务惠及千家万户,努力打造党和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贴心民政,以此引领各项民政事业科学发展。
三、创建目标
为充分发挥邮政服务网络资源优势,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向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邮政便民服务站建设的通知》(政办字〔〕47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为民、便民、利民”的要求,以服务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为目标,在全区逐步建立起覆盖村居的邮政便民服务体系,拓展邮政服务领域,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促进城乡交流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服务内容
以现有邮政网点开展的报刊收订投递、邮政普遍服务、邮政物流、旅游下乡、邮政金融咨询等业务为基础,通过委托、合作加盟、参与渗透等渠道,积极开展以下服务:
(一)邮政服务:报刊、邮件的收订、收寄、投递和邮政金融咨询服务。
(二)物流分销业务: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礼品、网上购物或商场购物送达、城乡产品流通等。
(三)业务:手机、3G上网卡入号销售;代收移动、电信、联通话费,代收水费、电费、有线电视费及其他允许代收的费用;代售机票、火车票、汽车票、旅游年票、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门票、即开型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补办机动车驾证和车牌、新车挂牌、驾证转入、到期换证、车辆异地年审等有关业务。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民政事业“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全省民政工作要以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为主题,以发挥民政推进社会建设的骨干作用为主线,以强化队伍和作风建设为保证,在基本民生保障上重质量、在基层社会管理上强能力、在提供公共服务上促规范、在支持国防建设上求实效,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扎实推进工作落实,推动全省民政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富强、和谐、文明、大美、幸福”龙江做出新的贡献。
一、以养老服务为重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在全省全面建立贫困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并推进高龄老人津贴制度“提标扩面”,争取到2015年底,使高龄津贴惠及全省80周岁以上所有老年人。继续推进“敬老爱老助老”工程项目,重点推进市地级公办失能老年人护理院和县级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建设;完善、落实“民办公助”扶持政策,推动民办养老机构加快发展;结合实行全省示范化、规范化养老机构评定工作,推广普及公办养老机构向社会开放服务并打造一批示范点。力争年底前,全省每千名城市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25张。制定实施《全省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规范》,全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要达到80%,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由点向面扩展。建设一批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大力开展养老服务队伍培训工作,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要达到20%。加快基层儿童福利保障网络建设,在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的社区建立“儿童之家”,并探索推进儿童福利保障向社会困境儿童延伸。针对福彩发行高位运行的情况,进一步完善发行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继续开展好福彩发行“十项活动”,探索实行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估,确保福彩发行科学稳定增长,2013年全省总销量要突破40亿元,力争增幅达到20%以上。进一步加强基层慈善平台建设,抓好以“六进六树三弘扬”为主要内容的慈善环境建设,完善慈善信息披露、捐赠荣誉评价和慈善项目规范管理机制,推动慈善事业在基本民生保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以完善服务为核心,推进城乡社区建设
继续实施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双百示范”工程,社区建设资金适度向农村社区建设倾斜,确保城市社区达标率达到76%,农村社区建设启动率达到75%;城市社区老年日间照料室覆盖面要达到50%。深化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切实形成“以社区网格为服务单元、以群众自治为组织方式、以多元参与为核心内容”的服务管理机制;制定实施《进一步创新全省社区建设工作多元参与主体的指导意见》,开展全省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评选活动;在大庆、佳木斯、七台河等地先行试点,探索推进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加快我省《〈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和《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设;认真做好第四届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扩大直接选举覆盖面,确保换届选举圆满完成,提高基层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水平。
三、以政策改革为突破,做好优抚安置工作
在按照法定原则调整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优抚定点医疗“一站式”服务市、县、乡镇“三级”全覆盖,开展优抚医疗“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制度;加快“安烈保护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100%完成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改造任务。出台我省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综合性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有意愿的退役士兵100%参加教育培训、参训退役士兵合格率达到90%以上,并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促进就业率大幅提升;按计划完成复退军人、特别是伤病残退役军人接收安置任务,提高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水平,推进军供站现代化建设。适时成立我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加快双拥工作社会化进程,增强服务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效。
四、以夯实基础为支撑,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取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多层次、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上看,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顺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新情况新趋势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村金融与“三农”的共赢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
(一)分类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在稳定县域法人地位、维护体系完整、坚持服务“三农”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稳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更好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省联社要加快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功能,优化协调指导,整合放大服务“三农”的能力。研究制定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强化政策性职能定位,明确政策性业务的范围和监管标准,补充资本金,建立健全治理结构,加大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鼓励大中型银行根据农村市场需求变化,优化发展战略,加强对“三农”发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探索商业金融服务“三农”的可持续模式。鼓励邮政储蓄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稳步培育发展村镇银行,提高民营资本持股比例,开展面向“三农”的差异化、特色化服务。各涉农金融机构要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切实做到不脱农、多惠农。(银监会、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鼓励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农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组建主要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鼓励组建政府出资为主、重点开展涉农担保业务的县域融资性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支持其他融资性担保机构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接入征信系统,完善管理政策。(财政部、发展改革委、银监会、人民银行、证监会、农业部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三)规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坚持社员制、封闭性、民主管理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积极稳妥组织试点,抓紧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在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合作性的村级融资担保基金。(银监会、人民银行、财政部、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二、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
(四)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布局。稳定大中型商业银行县域网点,增强网点服务功能。按照强化支农、总量控制原则,对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布局进行调整,重点向中西部及经济落后地区倾斜。加快在农业大县、小微企业集中地区设立村镇银行,支持其在乡镇布设网点。(银监会、人民银行、财政部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同志们:
很高兴出席这次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工作会议。这是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年度大会,总结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刚才,同志做了一个全面客观的工作报告,讲的很实在。工作总结的很全面,工作部署很具体,目标、任务很清楚。三个处的发言也很有特色,工作思路很清楚。市政公用一线同志的工作非常重要,肩负的担子重、责任大,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即使过年期间也无法很好的休息,非常辛苦。在创家卫生城、环保模范城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中,做出了很大贡献!大家用汗水和辛勤的劳动扮靓了“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容貌,你们的工作成绩,广大人民群众是有目共睹的,市委、市政府是充分肯定的。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为市政公用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市政公用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一线的环卫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华能热电、昌润热电、恒润热电、新奥燃气和各县(市区)的供热、供气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做好今年度的市政公用事业工作,我讲几方面的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1、市政公用事业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贡献
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是市政府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市政公用行业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一个重要行业,它所涉及的路、树、灯、水、气、暖等都与市政府工作紧密相扣,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它上关政府形象,下连百姓生活,做好我市市政公用事业工作事关政府工作的全局。
2011年,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的决策部署,巩固创卫成果、积极创家环保模范城市、认真筹备创家园林城市工作,不断改进供水、供气、供暖等涉及民生的服务工作,工作踏实,敢打硬仗,善打硬仗,提升了我市市政设施管护水平和公用事业服务水平,各项工作都均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认为,市政公用事业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作目标明确。2011年是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的起步之年,新局刚刚成立,管理范围广,各方面需要磨合,面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局上下不畏艰难,求真务实,以“全面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以纪律作风整顿为契机,适时提出了“两提升一创建”的工作目标和“惠民市政”的工作品牌。并围绕这一目标和品牌,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首先说,工作目标提的非常好,使广大干部职工努力有方向,发展有指针,每项工作任务都有具体的安排部署和明确的要求。
(二)工作扎实主动。2011年,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围绕服务民生,强化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一批节能降耗的重点工作,下大力解决了市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城市防汛工作,我市遭遇了几十年一遇、罕见的特大暴雨的连续侵袭,最大降雨量达300毫米之多,但在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城市安全度汛,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城区供热替代工程建设,克服了工期时间短、建设难度大、资金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及时保证了原住户的供暖,保证了市民活动中心工程的进展。冬季供暖前,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全年城区新增25万平方米供热面积的目标,以及所面临的煤炭价格上涨和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了2011年供暖季及时、优质供暖。还有其他一些重点工程,如: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的检查、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城区中水回用工程、东聊引水复线工程、路灯节能改造试点工程等等,每件工程,都十分出色。市委、市政府对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的工作非常放心,非常满意。
精心组织 协同配合 扎实推进家电下乡努力扩大农村消费
__州商务局副局长 20__年2月16日
同志们:
今天州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州家电下乡推广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我州的家电下乡推广工作。下面,根据省政府推广家电下乡工作会议精神,我着重从商务部门角度就如何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抓好落实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家电下乡工作的重要性
开展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是国务院和省政府及州政府重视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之后,为促进“三农”工作,特别是农村商品流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的又一件大好事和实事,是一项民生工程。是目前扩大内需、拉动农村消费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快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刺激农村经济发展。这项工作若落实到位,预计我州仅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产品,平均每年可拉动农村家电消费超过1.2亿元,带动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1.1个百分点。
一是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是健全农村流通网络的重要机遇。有利于改善农村市场分散、网点少、服务差、秩序乱、流通服务成本高的现状,对加快完善农村家电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实现农民方便、安全、价格合理地购买家电产品,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实现了农民和企业双赢的局面,政府首次对农民消费直接给予财政补贴,农民得到了实惠;企业通过家电下乡,把产品和网点向农村延伸,辐射广阔的农村市场,促进了家电行业的长足发展,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增加效益。
同志们
市政府根据当前工作需要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这次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京淑同志做了民政工作演讲,总结去年度工作情况,布置今年度工作任务,完全同意。下面,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发挥民政工作重要作用
(一)民政工作为保证民生发挥了职能作用。去年。300余万元,救助特殊群体、困难群体和优抚群体4.1万余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领域投资230余万元。728洪灾发生后,全市民政系统应对迅速、全身心投入到救灾、赈灾、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修复、重建水毁房屋共计116户,转移安排灾民200余人,并保证其基本生活所需。
(二)民政工作为改善民生发挥了主导作用。经过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集中供养孤儿供养规范提高了2.68倍。
(三)民政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基础作用。全市1.2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证。合法权益得到全面保证;70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达到88个,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明显发挥;242名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管理、维稳工作得到切实加强。
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各项民政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果。得益于民政战线有一个顾大局、讲政治、负责任的领导班子,得益于民政系统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一年来,民政战线的同志们一直紧张、忘我创新、务实地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代表市政府,向受到惩处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大力支持民政工作的各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明确目标。切实落实民政工作各项任务
为深入开展“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活动,充分发挥邮政企业的品牌、网络、服务等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宽邮政网络服务领域,向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促进全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邮政便民服务站建设的通知》精神,现制定邮政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推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工作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邮政遍及城乡的服务优势,为城乡群众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便民服务。
二、实施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为目标,按照为民、便民、利民的要求,在全区建立起覆盖居(村)的便民服务体系,增加区域内便民服务设施,拓展邮政服务领域,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贴近、贴心的服务,促进城乡交流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服务内容
以现有邮政网点开展的报刊收订投递、邮政普遍服务、邮政物流、旅游下乡、邮政金融咨询等业务为基础,通过委托、合作加盟、参与渗透等渠道,积极开拓缴费、代订飞机票、火车票等便民服务领域,最大限度地为城乡居民提供各种日常生活服务。在试点阶段重点开展以下服务:
1.邮政服务:报刊、邮件的收订、收寄、投递、邮政金融咨询服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公退民进步伐的加快,民营经济组织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镇平作为“全国改革综合试点县”,民营经济组织发展尤为迅速,创造出了“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镇平现象,在河南省颇具特色。截至2002年,民营经济组织占全县经济总量的80%,实现总产值54亿元,入库税金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2%,可以说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因此,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组织在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吸纳社会富余劳动力,缓解下岗职工再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总结民营经济组织档案的特点与管理方法,服务民营经济组织档案工作已成为档案部门实践“三个代表”,服务社会的一大亮点。为此,镇平县档案局对全县80多家较有影响的民营企业,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研。通过调研,对民营经济组织档案的特点及管理方法有了一个较为具体的认识。
一、 民营经济组织档案的概念
对民营经济组织档案的界定,是做好民营经济组织档案工作的前提。依据国家档案局、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2002年7月22日联合印发的《企业档案管理规定》,结合民营经济组织调研的实际,我们对民营经济组织档案进行了界定。所谓民营经济组织档案,也就是民营经济组织在其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本身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它主要包括:国家、省、市及地方政府规范民营经济组织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等;企业法人的资产、产权、资信等方面的材料;企业为规范自身发展所制定的各种内部规章、制度;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各种技术材料、业务合同等;企业用人方面的劳资合同、保险等方面的材料;地方政府在企业开展党建、工会工作等方面的材料。
二、 民营经济组织档案的特点
了解民营经济组织档案的特点,是做好民营经济组织档案工作的基础。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民营经济组织档案除了具备档案学理论描述的各种特性外,还突出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档案所有制形式方面的“私有”性较强。这是由民营经济组织法人性质及法人主观意识所决定的。在对全县80家民营企业法人的访谈中,认为他们所保管的各种形式的材料,是属于他们个人所有的占到96%,可以任意处置,忽略了对国家、社会及他人的作用,表现出了较强的“私有”观念。
2.档案内容形式的单一性。在我们所翻阅的民营经济组织的档案里,很少发现红头、白头文件,即使有,也多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文,约占3%左右,绝大部分为格式合同或契约,占全部档案的80%以上,档案内容形式较为单一。
3.档案载体形式的多样性。从调研的情况看,民营经济组织所形成档案的载体形式有纸质、光盘、软盘、照片、录音、录像带、实物等,呈现出了载体形式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