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媒介化媒介素养技术艺术道德
[摘要]:
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一方面让人们享受到便利地获取、利用和传播信息的福音,一方面又因个体媒介素养的缺失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其中,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比,在媒介文化的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拥有特殊心理特征的青少年群体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更为严峻。就此,本文从人类普适性的终极追求——“真、善、美”三个角度出发对媒介素养进行了解读,并提出要从技术、艺术、道德三个维度来提升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公民的媒介素养。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加速了向媒介化社会嬗变的进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达的媒介技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媒介诞生的初衷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们使用媒介也是为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活,这二者本来都拥有良好的出发点。然而,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上的失衡导致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脱离人的掌控。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媒介素养教育以弥补人们在媒介知识与媒介技能上的不足,就成了当务之急。这其中,青少年和新媒体作为媒介化社会的构成主体及关键所在,势必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并且笔者坚信,不断提升个体媒介素养的行动,本身也体现了人类在信息传播领域内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
一、媒介化社会的来临
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向我们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景观,分别取材于乔治•奥威尔的《1984》以及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两位“预言家”都试图从反乌托邦的角度来阐释自己心中的未来图景,然而,奥威尔之悬在人类头顶的极权主义审判之剑并没有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赫胥黎描绘的技术文化专制时代的降临。
继电视媒体吹响信息风暴来临的前奏之后,二十世纪末高速发展起来的网络媒体直接将人类卷入了从信息大爆炸到信息黑洞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之中。每一天,媒介都不间断地向我们输送五花八门、难以计数的信息资讯,而我们也似乎习惯了这些“贴心服务”,其存在就像空气和水一般自然,媒介甚至成为了我们身体的延伸。多数情况下,我们通过媒介的“转述”来接触和了解外界,通过声音、影像传递过来的信息建构自己头脑中的全景认知。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由此受到媒介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从而日益呈现出媒介化的特征。
显然,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社会向媒介化社会进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大多数人为此感到振奋,因为这不仅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还真切地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与便利。毋庸置疑,现代化的媒介技术与传统的媒介技术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便捷性。以互联网为例,它所具备的即时通信、信息搜索、信息存储等功能较之传统媒介而言有了质的飞越。其传播范围可以超越国界,到达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传播内容更是包罗万象。人们只需浏览网络上的信息,便能够做到“足不出户,遍观天下”;而两个原本相隔千里的人也能够通过网络通讯设备进行即时的文字、声音甚至是视频的交流。对比媒介稀缺的传统社会,在现代社会中获取信息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这的确值得我们欢呼。然而,评判任何事物都应该观其两面,我们在享受现代化、信息化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媒介化社会所隐含的弊端。
一、媒介文化形态变迁与电视文化的身份意识
从媒体发展历史来看,媒介的每一次发展都直接推动社会文化形态的变更。而每一次媒介文化形态的变更,又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媒介文化形态的更替还带来了媒介内部文化格局的适应性调整。在媒介生态系统中,每种媒介形态根据其特点,都占据自己的生态位,共同支撑起整个媒介生态,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每当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出现、发展,它必然会长期影响其他一切形式的发展,旧的媒介也会在竞争发展中蜕变出新的媒介,从而形成共同演进的局面。“纵观历史,世界传媒业经历了由报纸‘一枝独秀’到报纸与广播‘并驾齐驱’,再到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然后是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强相争’,如今又进入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各种媒介形态相融共生的‘多媒体融合并存’发展阶段。”媒介融合指当前各种媒介呈现出的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具体来说,在技术上,数字化、网络化使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形态的媒介内容都可以转化为数字形式来传输和存储,并依托互联网在同一平台上呈现,从而模糊了不同介质之间的物理界限,统一为某一数字终端的“融合媒介”;在市场上,媒介融合使原来分立的媒体之间、广播电视与电信业间呈现市场边界消融、日益一体化的趋势,媒介集中化的趋势加剧。媒介融合给各类媒介的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但是一体化又蕴含着同质化的极大风险。媒介融合形成的“杂交的媒介生态”,打破了媒介之间原有的边界,使他们无法简单地概括与区分。比如,过去电视台主要提供声像,而在网络化、数字化的媒介平台上,所有采集的信息被电子化地分解为更便利快捷利用与再利用的信息,电视新闻可以同时出现文字、声音和移动图像不同组合的多种形式,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媒介彼此间身份意识模糊,同质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电视的内部,电视形态日益分化也改变着其在大众心目中的既有形象。如手机电视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业务聚合于手机移动终端,携带方便且集通讯与传媒特性于一身,成为了理想的个人信息终端;IPTV(网络电视)则融合网络与电视媒介,可直播或点播音视频节目,并进行即时互动,还可享受网络游戏、订票、缴费、查询信息等电子商务服务,是理想的家庭信息服务终端。人们惊呼“电视不再是电视了”,电视作为现代文明的记录者和见证者这一文化身份在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已经日益模糊。
二、电视文化当代认知中的几个维度
目前,电视仍然是人们了解大事件的主要渠道,是影响力最大的“第一媒体”。但是,电视媒介如何从媒介融合的趋势中,克服同质化的危险,弥补形态分化的不足,进而通过自身的有效传播,凸现自身的文化身份,从而在文化自觉的实践中还原并重构甚至超越自身在大众中的印象,需要从电视文化的角度确立如下几个维度。
1.大众文化的代表者
在当代媒体融合的语境下,电视以直观的影像画面和电子媒介的制作、传播方式给观众构筑了一个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第二重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已经完全突破了电视的原有局限而进入千万普通家庭生活的概念,变成了以人的活动时空为转移的完整意义上的第二空间。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无不如影随形地与现代人的工作、生活的点滴密切相关。它以影视画面语言为艺术载体,借助现代电子技术在广义的电视屏幕上幻化为逼真的视觉和空间的真实,呈现为影像“场”的多维的立体空间,这一时空通过电子光波直接送进了无所不在的人类活动,送进了观众日常生活的中心。观众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中参与观赏,参与审美,甚至参与了制作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全媒体时代,作为一种审美文化形态,电视的独特之处首先来自于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直接联系,从根本上说,电视已经日益成为现代高科技催生的一种将艺术融于日常生活习惯与生活感知的文化行为。因此,电视文化成为了全媒体时代的一支突出的文化力量,在精英文化、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交互作用的整体文化环境中,确认电视文化的身份,首要的就是要认定电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者。
2.精神文化的倡导者
当然,大众文化本质身份的确认,并不能排斥电视文化本身的审美创造。当代中国特定的审美文化语境、特定的国情和体制又决定了中国电视文化,并非单纯的大众文化文本,而是现代大众文化与国家主导文化以及社会精英文化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被赋予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他者文化的中国特色的电视审美文化面貌。此外,按照文化三分法的论述,从内在来看,任何一种文化都可以分为精神、物质、制度三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位于文化的内核,起着关键的作用。电视文化也不例外。因此,无论是宏观的环境还是内在的分析,电视媒介的第二个文化身份,应该是精神文化的倡导者。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媒介技术日益发达,受众的市场日益细分,更需要强调精神性对物质性的警惕与超越,对制度性的选择与突破。
摘要 本文对“绿色媒介生态”内涵与特征及其与媒介生态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绿色 媒介生态 媒介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媒介生态学研究源起于北美。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以邵培仁、童兵、崔保国、陈力丹、何道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开始了对媒介生态学的探索和研究,在短短不到十年时间里。他们“采用学科建构的原理与方法、学科演变的历史与现状、媒介生态的核心概念、传播过程的重要因素、媒介生态的种群结构等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充分地分析研究,逐步提炼出一整套完全不同于西方研究传统和研究范畴的、具有中国特色和自身特点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这些成果中,我国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崔保国先生的《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一文是重要的媒介生态学经典文献之一。在这篇文章中崔保国教授把媒介比作一条有生命的鱼,把信息资源比作水。尽管有人对此存有异议,认为应该把人比作鱼,媒介比作水。尽管笔者比较赞同崔保国教授的观点。但是,从宏观上思考和理解,笔者认为如果把整个媒介生态环境比作“水”可能更贴切。因为虽然信息资源是构成媒介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但它毕竟只是诸多元素之一。任何一种元素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媒介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媒介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导致媒介的大量死亡,就像漂在水面的死鱼”。从生态学角度看,我们只有建构一汪没有污染的、清纯洁净的“生态水”,即“绿色媒介生态”,才能为“媒介鱼”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永恒的绿色空问。那么,“绿色媒介生态”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笔者以为,这是我们在建立绿色媒介生态时首先要弄明白的问题。其次。在建立绿色媒介生态进程中。我们还要建构和弘扬一种文化理念,一种“媒介生态文化”。笔者在此就绿色媒介生态与媒介生态文化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绿色媒介生态
我们知道,媒介生态是指在特定的媒介时代,媒介系统内部结构之间、同质异质媒介之间、媒介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要素、结构、功能的相互影响与调控机制。‘
“绿色”一词是近年来用得颇为广泛的时尚词,凡形容“自然的”、“安全的”、“不受污染的”、“和谐的”,统统以“绿色”二字冠之。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媒介生态”应该是指媒介系统内部结构之间、同质异质媒介之间、媒介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要素、结构、功能的相互影响与调控机制在和谐、平衡、良好的媒介环境中运行。绿色媒介生态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政策环境宽松利好、资源环境丰富畅通、技术环境高新先进、竞争环境公平有序。
在学术研究领域,为一个常识性概念的提法反复说明申辩,其实是很无聊的事情,但是,这个概念又是如此之重要,不得不反复说明和申辩,这就更显得无聊了。所谓的“媒介产业化”概念就是属于这类的事情。
在新闻学界,我们提起了“媒介产业化”概念,结果是招风惹雨。理论界为这个提法犹豫不决,禁忌重重,而业务一线则是无知无畏,大胆迈进。两者反差之大,有时令我们无所适从。在1998年年底,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关于媒介产业化研究”(1),目的是向学术界介绍我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然而,到目前为止,我还经常接到一些学界友人的询问,说有关部门已经明言,可以提“媒介经营”、“集团化”,但是,不要提“媒介产业化”(2),你们为什么还要进行这样的研究呢?利用《现代传播》的篇幅,我是旧话重提,向关心者介绍该研究的缘起,思路和现在研究的进展情况。
一、“媒介产业化”概念的提出
在广告学的研究中,广告与媒介的关系历来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领域。过去,我们对于媒介的研究,通常是从广告经营的角度考虑的,涉及多是媒介策略、媒介操作的部分。比较系统、深入地接触媒介、研究媒介可以说是1995年以后的事情。
当时,我们接到了中国体育报的一个委托,就其报纸的广告经营滑坡做一个诊断分析,同时,做一个3至5年的发展规划。然而,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就广告谈广告,就经营谈经营,这显然是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的。中国体育报原来是一张国家体委的机关报,90年代以来处于一个所谓“转型转轨”的阶段,财政拨款减少,越来越倚重于广告经营。然而,从报纸经营的常识来说,一张报纸要提升广告量,发行是关键,而提升发行量,又与报纸的编辑内容有关。所以,研究经营当然要与发行和编辑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编辑内容、报纸发行与广告经营三者联动整合经营资源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观点是机关报如何向商业市场过渡,并没有涉及所谓的产业化问题。
1995年中国体育报的项目完成之后,我们又做了几个报纸的考察研究,这个时候,我们的研究引起了广州电台的注意,他们也委托我们进行一项发展战略的研究项目。
我们在做中国体育报项目的时候,使用的还是“商业化”的概念,研究的框架基本是考虑“机关报如何向商业报过渡”,无论在问题分析和战略提出我们都感到“游刃有余”。然而,在做广州电台发展战略研究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感到“力不从心”。广州电台无论在对内的“企业化”和对外的“商业化”方面都已经相当成熟,媒介活动的外部环境也是高度的“市场化”。如果我们还是依照老套概念提供药方,实际是“隔靴搔痒”。经历了多元投资的挫折而又面临同类媒介激烈竞争的广州电台的发展战略关键是依靠和培育自身优势同时积极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广州电台建构这样的发展战略,必然会触及到三个重大的问题:第一,不同地域同类媒体联合经营的问题;第二,相同地域不同媒体的“跨媒体”经营问题;第三,媒体之外不同行业相互参与,渗透经营问题。第一个问题相对简单,第二和第三个问题,涉及到跨媒介和跨行业之间的组织重构和利益关系调整。广州电台的高层就多次提出,希望我们能在“广播与邮电相互合作方面提供一个理论依据”。因此,在这个项目进行当中,我们顺势提出了“媒介产业化”的核心概念。
二、“商业化”、“企业化”与“产业化”
在学术研究领域,为一个常识性概念的提法反复说明申辩,其实是很无聊的事情,但是,这个概念又是如此之重要,不得不反复说明和申辩,这就更显得无聊了。所谓的“媒介产业化”概念就是属于这类的事情。
在新闻学界,我们提起了“媒介产业化”概念,结果是招风惹雨。理论界为这个提法犹豫不决,禁忌重重,而业务一线则是无知无畏,大胆迈进。两者反差之大,有时令我们无所适从。在1998年年底,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关于媒介产业化研究”(1),目的是向学术界介绍我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然而,到目前为止,我还经常接到一些学界友人的询问,说有关部门已经明言,可以提“媒介经营”、“集团化”,但是,不要提“媒介产业化”(2),你们为什么还要进行这样的研究呢?利用《现代传播》的篇幅,我是旧话重提,向关心者介绍该研究的缘起,思路和现在研究的进展情况。
一、“媒介产业化”概念的提出
在广告学的研究中,广告与媒介的关系历来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领域。过去,我们对于媒介的研究,通常是从广告经营的角度考虑的,涉及多是媒介策略、媒介操作的部分。比较系统、深入地接触媒介、研究媒介可以说是1995年以后的事情。
当时,我们接到了中国体育报的一个委托,就其报纸的广告经营滑坡做一个诊断分析,同时,做一个3至5年的发展规划。然而,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就广告谈广告,就经营谈经营,这显然是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的。中国体育报原来是一张国家体委的机关报,90年代以来处于一个所谓“转型转轨”的阶段,财政拨款减少,越来越倚重于广告经营。然而,从报纸经营的常识来说,一张报纸要提升广告量,发行是关键,而提升发行量,又与报纸的编辑内容有关。所以,研究经营当然要与发行和编辑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编辑内容、报纸发行与广告经营三者联动整合经营资源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观点是机关报如何向商业市场过渡,并没有涉及所谓的产业化问题。
1995年中国体育报的项目完成之后,我们又做了几个报纸的考察研究,这个时候,我们的研究引起了广州电台的注意,他们也委托我们进行一项发展战略的研究项目。
我们在做中国体育报项目的时候,使用的还是“商业化”的概念,研究的框架基本是考虑“机关报如何向商业报过渡”,无论在问题分析和战略提出我们都感到“游刃有余”。然而,在做广州电台发展战略研究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感到“力不从心”。广州电台无论在对内的“企业化”和对外的“商业化”方面都已经相当成熟,媒介活动的外部环境也是高度的“市场化”。如果我们还是依照老套概念提供药方,实际是“隔靴搔痒”。经历了多元投资的挫折而又面临同类媒介激烈竞争的广州电台的发展战略关键是依靠和培育自身优势同时积极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广州电台建构这样的发展战略,必然会触及到三个重大的问题:第一,不同地域同类媒体联合经营的问题;第二,相同地域不同媒体的“跨媒体”经营问题;第三,媒体之外不同行业相互参与,渗透经营问题。第一个问题相对简单,第二和第三个问题,涉及到跨媒介和跨行业之间的组织重构和利益关系调整。广州电台的高层就多次提出,希望我们能在“广播与邮电相互合作方面提供一个理论依据”。因此,在这个项目进行当中,我们顺势提出了“媒介产业化”的核心概念。
二、“商业化”、“企业化”与“产业化”
摘 要:《媒介文化通论》是研究媒介文化的必读书目和基础书目,本文结合书中经典的费思克的文本域理论、奇观理论和青年亚文化问题,研究分析了流行歌曲《江南style》,流行文化表面上让人欢愉,实际上令人堪忧。媒体在其中应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
关键词:媒介;文化;;奇观;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87-01
一、费思克的文本与理论
和意义的生产是从大众文化所提供的资源中进行的。文化工业所批量炮制的流行文化就是人们自己的文化,是人们颠覆和反抗资本的有利武器。费思克认为大众传媒的文本建构是媒介与大众共同完成的,是一种“生产式文本”。《江南style》的走红完全是这首歌曲给受众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一方面是该曲的动感节奏,据专家分析,“《江南style》中五个音节的核心节奏重复了100次以上。听到这个节拍后,自己会不自觉地晃动身体或跟着跳舞,加入音域广阔的合成音后,更给歌曲增添了轻快舒展的感觉。”由此可见,多数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在编排的时候都是考虑到受众的喜好的,都是精心设计的音乐文本;另一方面是该曲所映射的现实迎合了人们的内心。该音乐录像带里大量展现韩国江南区的富人生活形态,而鸟叔的歌词和动作等都反映了对富人高调奢华生活的鄙视,这使得很多生活不富裕的人内心产生了仇富和共鸣的心理。
二、的奇观――身体叙事
大众媒介将热闹、有趣、好看、好玩等奇观的基本元素激活了,随便一个理由就成为我们狂欢、消费的依据。《江南style》的每一个场景都生龙活虎,带给人热闹的感觉,已是中年的鸟叔摆着屁股、做出夸张的骑马动作并配合丰富的表情……这些完全造成该曲的火暴和风靡。
人类的身体符号越来越受到重视,身体文化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人类的眼球在今天受到了强烈的身体符号的感官刺激。像《江南style》,音乐的节奏和歌词完全调动了人的全身感官,不自觉的跟上音乐的节拍,夸张的扭动身躯,摆上骑马舞步,招摇伸展着双手,像是在召唤、,亦或是发泄,追随流行音乐尤其是摇滚音乐的痴迷者们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在迎合什么,只是单纯、机械的扭动身肢,像麻木不仁的机器一样,但在这个过程中,体验者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
[内容提要]本文从市场经济与传播模式着眼,论述了媒介产业化运作的现状、负面效应和对策,启示媒介工作者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大众传播模式。[关键词]机制市场经济传播模式产业化负面效应对策“我们比较感兴趣的是广阔的社会、经济及政治因素在时机成熟时怎样去改变一个行业的命运。”——[美]乔治·索罗斯每一个时代,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传播理念、传播模式和传播方法。目前,我国传媒业的传统观念、模式、方法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以传播者为中心逐渐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由着重理性教育向注重理性教育和感情沟通相结合转变;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受众的参与程度也随之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这些变化既是市场经济大背景的作用,同时也促使传媒业必须从深层体制上继续改革。所谓体制,从哲学角度讲,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构方式,而结构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系统机制和功能的不同。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讲,体制就是生产关系。目前媒介改革的主要矛盾就是媒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表现出的不协调,所以媒介产业化运作的改革才是根本的改革。以往那种由国家包办、单一的投资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媒介迅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媒介合理机制,迫使媒介主动接受市场调节,由单纯宣传型向宣传经营型转变。从资源角度来说,媒介的形象、人员、设备等有限的资源应该纳入市场轨道,在市场经济中表现价值。过去办节目不计成本,不管效益的做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自收自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负盈亏的产业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机制已经开始引入媒介系统,并且成了调整传播模式天平的重要砝码。以下本文将从市场经济与传播模式的变迁、媒介产业化运作的现状、媒介经营带来的负面效应等方面展开论述,并相应地提出建议与对策。一、市场经济与传播模式的变迁我国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工作重心的转移之后,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改革与发展,最终于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纵观2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始终是政治变革和文化变迁的前奏。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不仅表现在以经济获利为价值取向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还体现在经济学的话语在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广泛使用。就这个意义而言,我们完全可以用“市场经济”4个字来概括当前中国所处的社会大背景。市场经济有5个要素:市场是竞争的主体;有统一的开放的市场,即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并且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完善的市场经济法规;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自由流通、等价交换,市场竞争所产生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时效观念等等,势必会促进媒介产业化运作进入更广泛、更深刻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介除担负必须的舆论宣传和控制功能外,还将有大量的传播活动开始受到市场供求杠杆的调节,并由此引发出传播模式的调整。所谓“传播模式”是“通过科学的抽象在理论上把握传播的基本结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最简要地描述传播的主要成分、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及这些成分、环节和有关变量之间主要关系的图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媒介的传播观念闭塞,媒介工作者想象力、创造力匮乏,忽视了受众在传播模式中的重要地位。而随着传媒被推向市场及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受众在新型传播模式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他们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有了更大的空间,受众与传播者之间存在着共同追求信息平等关系的趋向。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受众已经不可能简单地回复到被动的地位,魔弹论也不再可能复归。原来那种由传播控制者一厢情愿地发出信息、灌输受众、垄断媒介的日子终将一去不返。”市场运作方式要求传媒回应受众的要求,避免只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也不能以低劣的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同时也可以减少新闻从业者个人偏见的影响,令节目更能切合社会需要。”它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传播模式:(见下图)从这样一种崭新的传播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出,它至少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对自身功能的重新认识——传媒不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灌输思想的宣传工具,而同时也要扮演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角色。这个传播模式与计划经济传播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计划经济力图控制受众的接收状况,把传播内容的无限量扩大视为重中之重,“是一种生产经济”;而市场经济是一种消费经济,在它的传播模式中,受众的接收状况成了传播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传播的归宿。可以说,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的传播模式天平正在经历着一个重要的调整期,而使之更趋完善和丰富的最重要的途径正是规范市场机制、使用产业化运作方式对待传媒的问题。二、媒介产业化运作的现状产业通常是指生产经营具有同性质产品的部门或单位,它包括直接生产单位及其他服务性部门,它们按照社会需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进行着各种经营活动。产业化就是根据产业部门的行为规范进行活动,而媒介产品的生产、经营、播出等活动完全按照产业部门的行为规范合理运行即为媒介产业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经济的繁荣发展,媒介的位置不再是类似于政府的职能机构;而是在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同时,也是一个必须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产业实体。盈利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媒介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但是由于媒介产业化运作还处于尝试阶段,并且媒介产品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商品的特殊的市场运作方式,因而目前我国媒介产业化运作的现状尚不容乐观。媒介产业化运作与普通商品买卖不同的是,生产商、发行商的利润并不是直接来自消费者,而是来自于媒介本身,而媒介的利润则是通过广告收入来实现。至于消费者,也就是受众,主要是通过购买广告商品完成对传播内容的消费支出,用于媒介产品本身的消费值只是消费支出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媒介传播内容的购销过程比普通商品要复杂得多,其操作难度相应也大得多,加之媒介产品作为“文化商品”,其“文化附加值”的高低因受众的层次、地域及生活方式等差异的影响而有较大出入,所以目前在媒介产业化运作方面出现了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如:1.市场竞争机制出现某些偏差这种偏差来自于信息反应能力不强和价格体系的混乱。商品生产的竞争意识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和服务质量上。信息反应的迟钝导致媒介产品受市场关注的程度不高,而价格体系的混乱则令定价策略丧失其市场竞争机能。因而竞争意识在我们的媒介产品市场上体现得并不强烈,许多媒介产品只是靠投资商与各大媒体的私人感情得以实现利润,在电视业这一点尤为明显。2.反馈信息的分析处理机制不健全反馈信息的分析与处理是市场经济至关重要的一环,而目前各类传媒的收视率、阅听率调查、统计、分析与处理仍属于整个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虽然有全国最具权威、最大调查覆盖网的电视调查中心和其他一些外资调查公司的存在,但大多数的所谓调查机构其工作手段仍比较原始,致使我们的市场分析工作处于极不完善的摸索阶段。3.品牌意识和售后服务意识还未真正树立品牌不仅意味着媒介产品的特性和品质,同时也与受众的倾向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媒介品牌是有个性的,它代表着媒介产品或某一产品要素的具体形象。平常我们所说的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名牌栏目、精品频道以及优秀的CI设计等都属于媒介品牌的范畴。它们在媒体运行中的意义和价值是非同寻常的,应该引起业内人士的足够重视。商品的售后服务是交易的延伸,也是商家树立名牌形象的必要手段。媒介产品作为文化商品,其售后服务应根据受众的要求有其特定的内容。目前媒介亟需这方面的思考与动作,这对于占领市场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当然,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媒介产业化运作方式对媒介发展、对传播模式的重新构建,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至少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大众意识的渗透使传播模式的合理重构成为可能,也为传媒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传媒运作将不再仅是传者的主观设计,而是从市场经济规律出发来证实它的“从众性”。二是新闻民主意识的增强。市场运作的主要形式是竞争,对于媒介而言,最重要的是信息竞争。市场带来残酷的压力与动力,使传媒把信息的触角不断向外延伸,在边缘地带发展信息,打破了单纯靠上级指令报道新闻的模式,而把民主监督性新闻以及带有同类意识的节目扩大化。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传媒终将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到产业化运作的行列中,而中国媒介传统的传播模式也将因此而有所转变,其正面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媒介产业化运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应该引起世界足够的重视并进一步研究解决的。三、媒介产业化动作的负面效应及对策媒介产业化运作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在媒介产业化动作过程中,媒介的领导很难处理好宣传与创收二者之间的关系。大众传媒作为现代化的舆论工具,在搞好宣传,做好政府喉舌方面任务非常之重,但同时又不得不考虑到在自负盈亏的条件下充实事业经费,满足职工福利方面的需求。并且不少传媒在进行产业化运作中把宣传和创收人员分开,使得这两部分人的利益分配严重失衡,也是颇难解决的棘手问题。2.媒介产业化运作对媒介工作者的思想带来较大的冲击,使一部分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某种偏离。其主要表现包括:不能安心本职工作,崇尚拜金主义;受短期利益驱动,不愿进入基层实地调查;内部矛盾增多,相互消耗力量,影响积极性的发挥等。3.节(栏)目设置、信息传播乃至播(刊)出形式、操作方式等受到广告活动的很大影响和制约,潜伏着损害社会整体利益的危险。在传媒实行产业化运作以后,资源消耗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得到补偿,而过分依赖这部分收入会使广告客户在媒介中取得较大的发言权,对媒介施加影响。他们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按照自己的意图对节(栏)目设置、内容选择、播(刊)出形式、时间(版面)安排等提出许多额外要求,而媒介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往往会对这些要求作出妥协和让步,这将很可能导致媒介导向上的失误,“使媒介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卫兵”的功能逐渐丧失。4.媒介产业化运作有可能使媒介区域发展不平衡状态更加突出。应当承认,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城乡差别,沿海开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差别都很悬殊。经济水平直接决定了受众的购买力,广告客户更愿意把资金投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这必将使落后地区媒介广告源严重缺乏。同时,广告客户对目标对象的要求与媒介产品的受众对象重合率不断增高也会使媒介在产品内容、形式的选择方面进一步向富裕地区的受众倾斜,这样广大农民和贫困地区受众的收看(听)要求实际上已经无人问津,被“剥夺”了平等参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权利,成为备受冷落的受众群体。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尚不规范的媒介产业化运作在带来积极作用、使我国大众传播模式趋向更合理方向转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而寻找出减少和消除这些负面影响的对策,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传播模式平稳渡过调整期将是摆在媒介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依我个人看法,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着来解决:首先,应当明确,“传播业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鲜明地表现一定阶级的政治倾向和世界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媒介产业化运作应该兼顾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并且通过抓主要矛盾、依据有关法规来促成二者的有机统一。对于目前比较突出的宣传与创收的矛盾,不妨在一定时期内仍由政府保证对媒介最低限度的投入,并在发展政策等方面对媒介的产业化运作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这样可以使媒介从业人员获得安全感和基本保障,同时也利于传媒队伍的稳定。此外仍要坚持宣传工作的主置,争取在报道方式、手法等方面多下功夫,不断提高媒介产品的质量,参与市场竞争。其次,承认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媒介产业化运作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展开、逐步深化,不能急于求成。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尽快制定竞争规范,避免无序竞争和不正当竞争。同时提倡科学管理,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建立一个高效、科学的组织结构,设立决策中心、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并由这一个中心、三个系统构成管理活体,以最合理的资源投入,制作出适应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产品,最大限度地占有受众的收视(听)率,并逐步达到媒介产业化运作的既定目标。第三,高度重视科技与市场的关系。不断把握媒介业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科学技术和手段,“以科技的最新成果挖掘资源的竞争潜力。”同时通过有效的反馈渠道将各方面的信息收集起来,找到潜在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进一步综合、分析,为决策层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第四,搞好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使其发挥最佳效益,促使媒介的无形资产不断增值,保证媒介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防止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带来的巨大浪费;扩大“小众传播”范围,合理规划栏(节)目和部门的分工,创立独特风格,培养特定受众群体;选拔各门类人才,大胆使用,实行优化组合,争创名牌节(栏)目等。第五,采用渐进式创收经营策略,以广告创收和节(栏)目品牌创收相结合,吸引投资者的资金。提倡受众意识、精品意识、营销意识,并以广告预告、导视频道(导读)、滚动播出(连续报道)等多种方式配合推广优秀节(栏)目。同时这种用广告创收和节(栏)目品牌创收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为我们衡量节(栏)目质量的高低提供一个借鉴的标尺,促使人人关心节(栏)目质量的提高。这样既形成了内部的正当竞争机制,又减少了原本因分配不均而造成的诸多矛盾,有效地控制了负面影响的产生和扩大。第六,发挥行业、系统优势,扩大联合,使各类媒介的优势和资源效益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得到发挥,使信息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共享,并进行各种形式的联合,“扩张规模互相支持,以增强面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最终形成行业性生产经营集团,从而获取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七,建立完善的内部激励、制约机制,并使之规范化,同时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责任心。最后,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及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应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加大对落后地区和乡村传媒事业的扶持和援助,缓解媒介产业化运作后传媒事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状态不断加大所造成的矛盾。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如何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传播制度中的喉舌功能的同时,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媒介,在生产、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改革旧的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化管理体制并平稳渡过传播模式调整期,通过不断探索最终形成和建立适合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大众传播模式,将是摆在每一个媒介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注释:斯盛编著:《狙击全世界:索罗斯和他的三十条秘密商规》,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林之达著:《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P235,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苏轮机:《完全市场导向新闻学:苹果日报个案研究》,载于《大众传播与市场经济》,P217。刘宏:《市场经济与中国传媒》,载于《现代传播》1998年第5期,P2。张鹏:《浅谈国外传媒业对我国传媒业的冲击与对策》,载于《新闻传播论坛》,1999年第1期,P45。胡正荣:《传播学总论》,P201,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曹自学:《传播学与科技传播》,载于《科技传播研究》,P17。周鸿铎:《产业化集团化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的总趋势》,载于《走向21世纪的中国电视——台长、专家访谈录》,P617,1998年9月第1版。
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 媒介文化 信息 文化 媒介
论文摘要;一部人类丈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传播史,一部媒介发展史和变迁史。文化传播渗透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之中。文化传播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依次递进和全加的过程。文化传播的发展离不开嫌介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的关系、当代文化的嫌介化及嫌介文化化等三方面入手。弄清当代丈化传播与媒介丈化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徒进当今煤介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传播的时代,文化传播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表征和特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和工具。文化传播既改变了人类也改变了世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关键是媒介文化,它决定着文化传播的速度、内容和范围。所谓煤介文化是指传播者借用传播媒介在实施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总和。它包括“具有多重功能的整个体系、媒介运作方式及其中的符号、意义和价值观,还包括媒介生存于其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多种变数”。它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人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人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总而言之,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于是,媒介文化变成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人们淡薄了文化传播,更没有媒介文化意识。2003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以后,人们的文化传播、媒介文化意识不断加强,不仅重视了文化传播的研究,而且也有一些学者对媒介文化的功能、作用、特性进行探讨。但研究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几乎是空白,本文就此进行探讨,旨在更好地促进当今媒介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要弄清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的关系,可从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的关系、当代文化的媒介化及媒介文化化等三方面人手。
一、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
文化传播是指“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一个时代的文化传播的性质和水平,不在乎传播什么,而在于怎样传播,用什么媒介手段进行传播。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受到特定媒介的支配,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和技术的兴起都会引起文化的变革。
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会给社会和文化造成很大冲击,终于延续成为文化的一种积累。媒介经历了各种形式的变化、演进与共存,在传播文化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传播因媒介的发展而得到同步的发展。媒介经历了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文化传播也就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依次递进和叠加的过程。例如人是文化传播最基本、最原始的媒介,语言传播成为文化传播最初的形态,人的流动则成为文化传播重要媒介。后来人类的祖先开始用图画来表达思想;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创造了雕刻文字,公元前3000年,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文字传播开始成为文化传播的形态。人类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普及,使文字媒介得以大量印刷并大量传播,其社会影响更为深广。它使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从而大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印刷机的发明的确是一次划时代的科技革命,今天的报刊、杂志、书籍无一能离开印刷术,它们在传递、交流着各种不同的文化。接踵而来的是影视形象传播的诞生与通讯技术的巨大突破: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到彩色、宽银幕到立体声电影;从电报到有线电话、无线电话、再到太空传播的卫星通信,这些成就造成了电子传播时代的到来。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传播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它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形态,甚至改变了生存于其中的人类生活。
媒介在促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运用使人类文化传播呈现网络传播的态势:“上网”和“在线”使人类真正感受到了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新景观、新档次以及势不可挡的新趋势,网络媒介的虚拟化使当代文化传播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文化传播形式经网络传遍,其性质由点对面的传播变成了点对点的传播。网络媒介加速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进程。通过时空分离或时空凝缩,“地球村”应运而生。一方面是本地生活越来越受到远处事件的“远距作用’;另一方面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意识异常凸显。我们—他者、本土—异邦、民族性—世界性等范畴,不再是抽象的范畴,而是渗透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当代文化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整个生活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
[内容摘要]媒介即文化。文明史就是媒介史。西方文化经历了3次媒介革命:拼音文字、机器印刷和电子媒介。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和非部落化两个阶段,正在进入重新部落化的第三个阶段。拼音文字是视觉的延伸,产生了线性、逻辑、“理性”、分析、专门化的西方文化。印刷术产生了残缺不全的“谷登堡人”。电子媒介是意识的延伸,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地球村。这是一个多元化的重新部落化的全球一体的美好新世界。麦克卢汉奇怪的媒介说终于得到认可。他反常的研究方法终于受到承认。
[关键词]文明;媒介;传播;媒介革命;重新部落化;研究方法
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1911—1980)是西方传播学巨人。他在加拿大和美国大学里执教英美文学,默默无闻凡20年,直到1964年,因《理解媒介》的出版才一举成名,成为传媒追捧的风云人物。自此,他完全转向研究媒介、传播和大众文化。他的研究宏观上观察人类文明史和传播史,微观上透视大众文化、商业文化、娱乐文化、教育和政治制度的各个侧面。同时,他又用比较文化的镜子关照东西方文明和欧洲各国文化。
麦克卢汉的声誉沉浮颇具戏剧性。30年前,学术界对他的评价分为对立的两极。毁誉之声,别若天壤。90年代,他的声誉重新崛起。他的《理解媒介》已经成为经典。
历史证明,麦克卢汉是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先知。20世纪的思想巨人。今天,他的预言一个个都实现了。他关于“地球村”、“重新部落化”、“意识延伸”的论述,无人能出其右。
有人说,“批评家要花30年的时间去理解麦克卢汉”(1)。中国人知道他快20年了,可是我们对他的研究几乎还没有开始。本文攫取一鳞半爪,评介他的媒介理论。但是,由于他的思想根植于人类文明的宏观背景之中,文章就离不开全景式的扫描。管窥不忘全豹,蠡测不忘大海,让我们纵深跳入人类文明的大海,去看看他的媒介史观和传播史官。
一、奇怪的媒介观
麦克卢汉首创了“媒介”这个词。他说的媒介“很怪”。一般所谓媒介指的是报纸、杂志、电影、广播、电视等几大媒体,这就是狭义的媒介。他说的却是广义的媒介,泛指一切人工制造物和一切技术。这使他有别于常人,也有别于其他的学者。仅举一例,就可以说明他的“媒介”是那么的宽泛无边、稀奇古怪。
一、新媒体电影的定义
去年,优酷视频网站打造的“11度青春电影系列”,在互联网平台中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和反响。其中系列之一《老男孩》,似乎一夜之间走红,在众多网友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微博到各类SNS网站,人们都互相讨论着片尾出现的主题曲,缅怀自己逝去的青春。而由此引出的“新媒体电影”这一全新概念也颇受关注。在过去几年,若提起网络短片,我们首先就会想到的是网友拿起DV拍生活的草根作品,恶搞的,或者煽情的,有讽刺也有现实,有的着实在网络上风行了一把,有的却销声匿迹了。“网络短片”这个概念,始终和业余、草根挂钩。以《老男孩》为首的“新媒体电影”的出现和发展,比网络短片的形式更灵活。与之前以恶搞出名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自制网络短片不同,《老男孩》在众人怀旧的这一背景环境下,以青春、励志为主题,勾起无数人对青春的回忆,对理想和现实的思索。据优酷相关负责人称,“11度青春”系列电影了以往的网络原创短片定义,推出更具观赏性、符合网络传播特色的“新媒体电影”。何谓“新媒体电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教授认为:“作为一个生成中的概念,‘新媒体电影’应该是开放的,它相对于影院放映、录像带和影碟播放的传统电影而存在。目前学界对‘新媒体电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但界定它还为时尚早。在我看来,‘新媒体电影’最重要的特征是与网络平台及网络受众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影与网络视频短片之间的新生事物,比传统电影更具灵活性和草根性,但比网络视频短片更专业,更有理想和抱负。”[1]
二、菲斯克的媒介文化理论
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意义的。而媒介在传播过程中扮演对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和解释的核心作用。作为促进文化生产的一种力量,传播媒介,特别是大众媒介和电子媒介,不仅加速了大众文化、娱乐文化和消费文化的产生、成长,而且使其本身也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文化要素。这就是媒介文化的生成基础。菲斯克《在传播符号学理论》一书的导论中说:“传播是人人皆知却鲜有完善定义的人类活动。传播与人说话,它可以是电视节目、可以是讯息的散布、它可以是我们的发型、也可以是文学批评……等形式,不胜枚举。”[2]菲斯克从受众的主动性、符号抵制与出发,以“文本-受众-体验”为基础,创造出一套以“权力-抵制-”为核心的文化理论。他的媒介文化理论以媒介文本为建体,以媒介受众为核心,以媒介体验为旨趣,通过强调媒介文本的多义性、开放性、互文性,关注媒介受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推崇媒介体验的狂欢、和抵制,开创了媒介文化质朴而审慎的研究路径。以《老男孩》为例,“新媒体电影”这一诞生于网络的新文本形式之所以能够流行,它的受众必定可以将该文本应用于自己的社会体验中。《老男孩》中“欢乐男生”选秀节目映射出的湖南台的选秀节目,使得受众对这一文本的解读优先置于其它的立场,体现了与受众自己的相关性,随即为流行原因之一。大众文化总是能够滋生出具有反抗意识的亚文化,该文本的受众也是亚文化群体之一,他们拒绝属于精英的文化活动,接受一些具有草根特性的文化,使得具有一定草根性的新媒体电影这一文本得以流行。受众通过对文本的体验,引出符合时下大众的怀旧情绪,更能引起受众共鸣,从而成了当时网上众人追捧的网络短片。三、新媒体电影流行原因分析新媒体电影在互联网技术这一平台上发展,不仅使电影产业在草根阶层普及成为可能,而且这一创意成为未来电影发展的原始积累。如今中国传统电影“大片”普遍缺乏创意,一味追求场景的选取和画面的美感,新媒体电影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电影在时间、空间和互动上面的不足,受众不仅能自主选择放映终端和环境,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对影片进行讨论和分享,这都是新媒体电影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根据菲斯克的媒介文化理论,本文将从文本、受众、体验三个方面来探讨新媒体电影迅速走热的现象。
(一)被大众选择的文本
在媒介文化研究中,凡是那些有助于人们能够生产出关于自身、社会和信念的意义的客体都可以被视为文本。媒介文本是指那些带有明显的吸引受众意图的客体。[3]大众文本是指现代社会文化工业生产出来、拥有大批量消费者并兼备标准与创新性特点的文本。菲斯克确信,大众媒介文本的文本特征与大众筛选文化产品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共同决定媒介文化的是否能被成功接受:“对新产品—不论是直接的文化产品,比如电影或唱片,还是更具物质性的商品—失败率的人数估计都能高达80%—90%。”[4]网络文本具有开放性。在没有电脑的时代,任何一种公共言说或话语都常常是有计划地组织和被控制的。如传统电影这一媒介文本就一直以一贯的手法及叙述方法表达着所谓精英文化阶层的意识形态。而网络引起了意义生成方式的转变,新媒体电影这一在网络平台下诞生的文本,首先它的传播者不分阶级和阶层,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电影的传播者,网民既可以是放映者,又可以是观众,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影片,只要愿意,他们就可以把链接发到网络的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网络电影的影评家,只要在看完后有自己的想法,就可以将评价在网上出来;网民还可以自由选择观看的时间地点。
这样不再只是精英阶层才能一直传播他们的意识形态,编、导、演的主动权已逐渐交到网民的手中,他们也可以轻松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抵抗精英阶层思想的压制。所以说,新媒体电影这种文本实际上淡化了文本的作用,使受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发挥,强调了受众能够抵抗媒体生产潜在的商业化意图。新媒体电影具有多义性。新媒体电影这一文本的开放性,能容纳广泛的协商式阅读。各类社会群体通过这种阅读都能够找到自己与主流意识形态有意义的相互关系。虽然主导意识形态固然存在,但与之相对的意识形态也同时存在,因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文本如果要让受压制或受支配的人喜欢,就必须包含持反对意见的读者能加以激活的矛盾,使之服务于他们的文化利益。所以《老男孩》的成功就在于它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片中描述了两个青年对梦想的追求,对青春的缅怀,但同时也暗示了现实的无奈,暗示了中国青年对现实的逃避、妥协、对前程的迷茫,对未来的恐惧。
新媒体电影的互文性。构成该文本的意义不是孤立地被创造出来的,而是在与其它媒介文本的相互关系中产生出来的。《老男孩》中“欢乐男生”这一选秀节目在电视文本中就有原型,受众在观看过程中就能够解读出丰富的意义。另外,随着“11度青春”系列新媒体电影的推出,观众对《老男孩》意义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有助于把他们的某些立场和解读优先置于其他的立场和解读,从而引导受众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去解读这一文本,发表出自己的影评,以及向他人发出链接,使该片的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新媒体电影的相关性,即受众可以从原初的文化资源中挖掘出关联自身个性、富有创造性、吻合相关性的意义、、权力。新媒体电影的受众是由各式各样的群体所组成的,他们对电影进行解读时,是为了从中得到与他们的社会体验相关的意义。在《老男孩》中,网友们,特别是青年网友们之所以对该片进行主动解读,在于片中的角色的生活环境与网友现实中自己的生活环境是相似的,年轻时的梦想,生活中的压力,他们发现了该片与自己社会体验之间的相关性,并加以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