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媒介文化理论剖析新媒体电影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去年,优酷视频网站打造的“11度青春电影系列”,在互联网平台中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和反响。其中系列之一《老男孩》,似乎一夜之间走红,在众多网友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微博到各类SNS网站,人们都互相讨论着片尾出现的主题曲,缅怀自己逝去的青春。而由此引出的“新媒体电影”这一全新概念也颇受关注。在过去几年,若提起网络短片,我们首先就会想到的是网友拿起DV拍生活的草根作品,恶搞的,或者煽情的,有讽刺也有现实,有的着实在网络上风行了一把,有的却销声匿迹了。“网络短片”这个概念,始终和业余、草根挂钩。以《老男孩》为首的“新媒体电影”的出现和发展,比网络短片的形式更灵活。与之前以恶搞出名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自制网络短片不同,《老男孩》在众人怀旧的这一背景环境下,以青春、励志为主题,勾起无数人对青春的回忆,对理想和现实的思索。据优酷相关负责人称,“11度青春”系列电影了以往的网络原创短片定义,推出更具观赏性、符合网络传播特色的“新媒体电影”。何谓“新媒体电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教授认为:“作为一个生成中的概念,‘新媒体电影’应该是开放的,它相对于影院放映、录像带和影碟播放的传统电影而存在。目前学界对‘新媒体电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但界定它还为时尚早。在我看来,‘新媒体电影’最重要的特征是与网络平台及网络受众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影与网络视频短片之间的新生事物,比传统电影更具灵活性和草根性,但比网络视频短片更专业,更有理想和抱负。”[1]
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意义的。而媒介在传播过程中扮演对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和解释的核心作用。作为促进文化生产的一种力量,传播媒介,特别是大众媒介和电子媒介,不仅加速了大众文化、娱乐文化和消费文化的产生、成长,而且使其本身也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文化要素。这就是媒介文化的生成基础。菲斯克《在传播符号学理论》一书的导论中说:“传播是人人皆知却鲜有完善定义的人类活动。传播与人说话,它可以是电视节目、可以是讯息的散布、它可以是我们的发型、也可以是文学批评……等形式,不胜枚举。”[2]菲斯克从受众的主动性、符号抵制与出发,以“文本-受众-体验”为基础,创造出一套以“权力-抵制-”为核心的文化理论。他的媒介文化理论以媒介文本为建体,以媒介受众为核心,以媒介体验为旨趣,通过强调媒介文本的多义性、开放性、互文性,关注媒介受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推崇媒介体验的狂欢、和抵制,开创了媒介文化质朴而审慎的研究路径。以《老男孩》为例,“新媒体电影”这一诞生于网络的新文本形式之所以能够流行,它的受众必定可以将该文本应用于自己的社会体验中。《老男孩》中“欢乐男生”选秀节目映射出的湖南台的选秀节目,使得受众对这一文本的解读优先置于其它的立场,体现了与受众自己的相关性,随即为流行原因之一。大众文化总是能够滋生出具有反抗意识的亚文化,该文本的受众也是亚文化群体之一,他们拒绝属于精英的文化活动,接受一些具有草根特性的文化,使得具有一定草根性的新媒体电影这一文本得以流行。受众通过对文本的体验,引出符合时下大众的怀旧情绪,更能引起受众共鸣,从而成了当时网上众人追捧的网络短片。三、新媒体电影流行原因分析新媒体电影在互联网技术这一平台上发展,不仅使电影产业在草根阶层普及成为可能,而且这一创意成为未来电影发展的原始积累。如今中国传统电影“大片”普遍缺乏创意,一味追求场景的选取和画面的美感,新媒体电影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电影在时间、空间和互动上面的不足,受众不仅能自主选择放映终端和环境,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对影片进行讨论和分享,这都是新媒体电影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根据菲斯克的媒介文化理论,本文将从文本、受众、体验三个方面来探讨新媒体电影迅速走热的现象。
(一)被大众选择的文本
在媒介文化研究中,凡是那些有助于人们能够生产出关于自身、社会和信念的意义的客体都可以被视为文本。媒介文本是指那些带有明显的吸引受众意图的客体。[3]大众文本是指现代社会文化工业生产出来、拥有大批量消费者并兼备标准与创新性特点的文本。菲斯克确信,大众媒介文本的文本特征与大众筛选文化产品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共同决定媒介文化的是否能被成功接受:“对新产品—不论是直接的文化产品,比如电影或唱片,还是更具物质性的商品—失败率的人数估计都能高达80%—90%。”[4]网络文本具有开放性。在没有电脑的时代,任何一种公共言说或话语都常常是有计划地组织和被控制的。如传统电影这一媒介文本就一直以一贯的手法及叙述方法表达着所谓精英文化阶层的意识形态。而网络引起了意义生成方式的转变,新媒体电影这一在网络平台下诞生的文本,首先它的传播者不分阶级和阶层,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电影的传播者,网民既可以是放映者,又可以是观众,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影片,只要愿意,他们就可以把链接发到网络的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网络电影的影评家,只要在看完后有自己的想法,就可以将评价在网上出来;网民还可以自由选择观看的时间地点。
这样不再只是精英阶层才能一直传播他们的意识形态,编、导、演的主动权已逐渐交到网民的手中,他们也可以轻松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抵抗精英阶层思想的压制。所以说,新媒体电影这种文本实际上淡化了文本的作用,使受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发挥,强调了受众能够抵抗媒体生产潜在的商业化意图。新媒体电影具有多义性。新媒体电影这一文本的开放性,能容纳广泛的协商式阅读。各类社会群体通过这种阅读都能够找到自己与主流意识形态有意义的相互关系。虽然主导意识形态固然存在,但与之相对的意识形态也同时存在,因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文本如果要让受压制或受支配的人喜欢,就必须包含持反对意见的读者能加以激活的矛盾,使之服务于他们的文化利益。所以《老男孩》的成功就在于它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片中描述了两个青年对梦想的追求,对青春的缅怀,但同时也暗示了现实的无奈,暗示了中国青年对现实的逃避、妥协、对前程的迷茫,对未来的恐惧。
新媒体电影的互文性。构成该文本的意义不是孤立地被创造出来的,而是在与其它媒介文本的相互关系中产生出来的。《老男孩》中“欢乐男生”这一选秀节目在电视文本中就有原型,受众在观看过程中就能够解读出丰富的意义。另外,随着“11度青春”系列新媒体电影的推出,观众对《老男孩》意义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有助于把他们的某些立场和解读优先置于其他的立场和解读,从而引导受众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去解读这一文本,发表出自己的影评,以及向他人发出链接,使该片的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新媒体电影的相关性,即受众可以从原初的文化资源中挖掘出关联自身个性、富有创造性、吻合相关性的意义、、权力。新媒体电影的受众是由各式各样的群体所组成的,他们对电影进行解读时,是为了从中得到与他们的社会体验相关的意义。在《老男孩》中,网友们,特别是青年网友们之所以对该片进行主动解读,在于片中的角色的生活环境与网友现实中自己的生活环境是相似的,年轻时的梦想,生活中的压力,他们发现了该片与自己社会体验之间的相关性,并加以了应用。
(二)积极的受众
菲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一书中宣称:受众是文化生产者,而有是文化消费者。即受众是能够自主地掌控文本,鉴别文本,选择文本并从中获得的意义生产者,而不是一群在经济、文化和政治上都处于产业巨头控制下的“文化”。在互联网时代,受众更是将这种主体性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们自己生产自己喜爱的文本,如新媒体电影,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文本,并乐此不疲。解读不是从文本中读取意义,而是文本与处于社会中的读者之间的对话。[5]按照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所阐述的观点,“新媒体电影”是抵制性的亚文化之一。喜欢这个文本的受众们不仅能从中找到一些意义,而且能利用这些意义找到属于自己的亚文化特征和地位的感觉。与传统电影相比,新媒体电影的形式吸收了抵制的模式和风格,表现出了大众的认同的意识形态。在大众媒体中,“现在边缘化已不再限于少数群体,相反变成大规模的、扩散的了。”边缘化成了普遍现象,边缘群体现在成了沉默着的大多数。[6]正是新媒体电影的出现,使得那些沉默着的大多数也得到了他们的话语权。《老男孩》中暗示了对现实环境的压力,那些与现实抗争,并取得了一些小胜利的形象,让大众感到有共鸣,使他们找到了用话语来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这一方法。对处在受支配地位、没有力量的人来说,被激活的意义和所得到的快乐就具有社会意义。传统电影试图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上阐释他们意识形态中的电影理念,而新媒体电影则使平民大众能通过网络渠道获得在社会现实中无法取得的话语权。除了对文本进行解读,我们还可以对文本的接受条件进行探讨,因为文本的接受条件势必会变成它向观众提供的意义与快乐的一部分。没有限制的播出时间,不论是清晨,还是深夜,只要想看,就可以自主放映。网友利用那些闲暇的零散时间,上网欣赏一段网络短片,可以帮助释放工作上的重压,调解单调枯燥的日常生活。而且又不需要受影院放映时间的限制,不用坐在影院固定的座位上,自由自主。网络的普及带来了新媒体电影播放空间的进一步加大,无论是在家中、网吧、旅店、机场,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观看。[7]并且受众在网络上是匿名的,这样受众在发表有关自己对某些新媒体电影的评论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完全表达出来,不用顾忌因为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不同,而被认为没有新意,也不必顾忌自己因为表达了与别人不同的观点,而被他人所敌视。这样,受众可以得到情绪的彻底宣泄和自我的完全释放。这也促使了新媒体电影的热度越来越高,使它不断得到传播,而且参与评论的人也越来越多。
(三)体验的快乐
菲斯克提出媒介体验指的是浸润于媒介文化之中,通过与媒介对话来体验当代消费文化,以大众的身份参与到社会和文化变革之中。体验是人生的一种反思方式。人通过反思人生,洞悉生命的困境和存在的有限,并由此获得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没有人的意识活动和体验行为,世界的意义也就无法显现。在观看《老男孩》时,受众从影片中的老式游戏机,Michael的旧唱片,以及单色的统一校服里都能体验感受自己青春时的记忆,年少时的梦想,青涩的记忆,不羇的想法,天马行空的梦幻,都能引起受众的共鸣。在这个集体怀旧的年代,《老男孩》无疑很准确地抓住了受众这一心理特点。都市日常生活消费中的怀旧,表达了现代人追求多元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和返璞归真的情感选择,也表达了中国青年对现实的逃避,对现实的妥协,对前程的迷茫和对未来的恐惧。可以说,怀旧正是体现了大众对主流意识,对现实压力的颠覆。工业技术文明的进步使得“文化工业”与大批量的“复制”成为可能,使得怀旧文本变为“消费产品”,借助于媒介的迅速而广泛的传播,最终导致怀旧成为人们浸润其中并习以为常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怀旧”能在日常生活消费领域中成为消费潮流和时沿元素,离不开传媒的塑造,更是通过互联网的影响力,让怀旧的文化消费无孔不入,使怀旧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8]媒介体验是一种泛审美实践,媒介文化是一种共享的文化,来自于参与,即来自于体验。《老男孩》中不管是两位主角在年少时对偶像的另类模仿,还是中年时挑战舆论参加“欢乐男生”,都体现了现代大众的体验观,即大众能够肯定自己的权利和能力来挑战现实来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化。媒介体验还是一种微观的政治实践。“媒介文化是一个你争我夺的领域,主要的社会群体和诸种势均力敌的意识形态借这一领域争夺操控权,而个体则通过媒介文化的图像、话语、神话和宏大景观体验着这些争夺”大众媒介文化体验在本质上是一种自下而上抵制主流意识形态、求取弱者身份认同的微观政治实践。新媒体电影即通过网民自制,网民传播这样一种方式,抵制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大众一同构建自己的文化。
四、总结
在手机电影、网络视频的一番风起云涌后,新媒体短片电影成为大众娱乐生活中的一个新成员,借助手机和网络,其传播速度和影响力呈现爆炸式增长。一夜间,各种名称的视频网站破土而出,与此相关的网络短片内容制造商、广告商也是相继而生。[9]新媒体电影这一以网络为平台的新文本能够这么迅速地占领人们的眼球,是因为这个文本的开放性、多义性、互文性以及相关性,它传送的不是故事,而是一种符号感受,感受的特点是其开放性和多义性,它为逃避,调整或挑战社会的局限和控制提供了自由和力量。受众不仅是文本的解读者,也是文本的创造者,一个文本想要流行,就必须受到许多不同社会群体的解读和欣赏,解读也不是从文本中读取意义,而是文本与处于社会中的受众之间的对话产生出意义的。新媒体电影的受众是抵制性的亚文化受众之一,是与精英文化对立而存在的大众文化之一。网络这一平台倡导文化多样性和艺术多样性,包括草根,大众文化对精英,主流意识的颠覆。新媒体电影,正成为网络草根文化传播的新动力,它推动“自媒体”时代草根阶层的广泛参与,形成一道融娱乐与创造个性为一体的文化景观。它弥补了传统电影在时间、空间和互动方面的不足,比网络短片更具观赏性,虽在制作、类型拓展等方面还是有着不足,但新媒体电影已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