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日语专业专科毕业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研究

摘 要:通过对山东省潍坊市日语专业专科毕业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发现多数受试者的汉日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容乐观。日语专业教学应通过革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扩大学生知识面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日语专业;专科毕业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就大学日语教学为例,它至少涉及到日本的地理、历史、文学、政治、经济、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的内容都十分丰富。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层面,本身属于文化范畴(贾玉新,1997)。语言既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沟通和传播的媒介;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水融。可以想象,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一大堆词汇和语法规则,而对所学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不甚了了,缺乏一种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意识,那么他是无法真正学好和恰当地运用这一语言的。

就日语专业学习而言,学习日语的过程也应该是学习日本文化的过程。那么当前日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是什么?他们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如何在日语专业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此,笔者对现就业于山东省潍坊市的日语专业专科毕业生进行了社会调查,旨在对其汉日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实证研究。

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现就业于山东省潍坊市的日语专业的专科毕业生。各毕业生均毕业于山东省内各高职高专日语专业。发放调查问卷60份,成功回收47份。在国内学者关于日语学生跨文化交际测试的基础上,本调查问卷围绕学生在文化常识和交际策略等方面展开,并根据问卷情况,在问卷中反应自身能力素养较好、一般和较差的三组中分别进行了标准化访谈,然后将调查内容与访谈记录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初步了解了受试者在汉日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基本情况及对相关能力进行提高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全文阅读

毕节试验区多元民族文化的导入对英语跨文化教学影响的研究

【摘 要】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有机的结合要依靠正确的跨文化教学理论指导,更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造科学合理的文化环境。文章以新时代跨文化教学动态多变的新特征为依据,论述了在毕节试验区独特多元民族文化环境对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学习的影响及此特殊文化环境中文化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多元民族文化;文化导入;文化环境

一、“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文化交流和涉外事务发生也越来越频繁。相对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还显得十分不足,所以近年来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变得十分重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智慧结晶,要有文化自信,必先有文化自觉,而文化自觉,关键在于以最适合的方式解读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护维持好自身特色民族文化。明确中西方文化在道德价值观上的差异以及差异带来的认知偏向,是高校外语专业跨文化教学的重要任务。

外语专业教学与研究中,语言使用和语言交际无时无刻不涉及文化,而文化教学也是外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外语教学的学科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外语教学的语言文学目标和社会人文目标上。在外语教学中怎样才能使语言与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正确运用跨文化教学理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造出符合国情的文化教学环境是问题的关键。本文立足于毕节试验区多元民族文化这一大环境,以毕节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试教对象,探讨本土文化对英语专业跨文化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和如何运用本地多元民族文化导入这一手段促进跨文化教学。

二、毕节试验区多元民族文化环境对本地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学习的影响

毕节试验区为多民族杂居的地区,除汉族外,世居少数民族17个,主要包括彝族、苗族、回族、白族、布依族等。根据2011年的人口统计,“彝族有468800人,苗族有434507人,白族有114770人,回族有93197人,布依族有59325人,仡佬族有22063人,总人口超过百万人。” 各民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林林总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结合在一起,影响着社会生活、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为试验区唯一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毕节学院的整体发展和教学也受到多元民族文化并存的特殊文化环境的影响,教学规划及学科建设都必须立足本地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构成和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英语专业跨文化教学中,多元民族文化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民族文化区域特征的影响

全文阅读

跨文化交际能力职业素质论文

1高职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现状分析

1.1高职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分析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是让高职高专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主要途径。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对于英语学习,很多高职高专学生抱有胆怯的心理,多数学生对英语的认识存在偏差。在研究中,笔者利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手段,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以合肥财经职业学院为例,了解高职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研究发现,合肥财经职业学院的学生多少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也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不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知之甚少,缺乏中西文化差异的意识,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不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都只把英语当成工具,更多的精力放在英语等级考试上,认为等级考试的成绩直接代表了英语水平,为日后就业提供便利。这样的思想导致在实际学习中,学生的交际意识淡薄,导致交际障碍频频出现。另一方面,我们英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中,大多数内容都以英语国家日常生活话题为主。然而,英语教师更注重讲授语言知识,以及培养语言能力,对文化差异的强调不够,导致学生对文化差异也不够重视。此外,学生对有些话题感到陌生,对有的话题不感兴趣,由于缺乏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导致学生不知道在什么语境下如何说出有意义的话,英语课程起不到应有的引导学生注意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

1.2高职生职业素质的现状分析高职院校现如今更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很多学生对就业后可以胜任的工作缺乏认知,甚至不知道毕业后该从事怎样的工作,很多毕业生觉得就业压力大,就业机会小,有部分学生甚至害怕毕业,觉得毕业就等于失业。部分已就业的学生反映,自己工作中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岗位能力,专业素质欠缺,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不足,工作后抱有焦躁、失落等不良情绪的学生不在少数。由于缺乏足够的职业素质,造成学生学习生活的无目的性,职业选择时的迷惘等各种不利影响。学生对职业素养没有全面、科学的认识,更不知道如何构建。

2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职业素质构建的作用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职业素质的构建,特别是帮助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其实是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有目的地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交际应该具备的素质,增强交际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如果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那么也就不用担心社会适应能力。

2.1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中,传统的英语教学依然在如今的英语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笔者认为,英语教学的目的和重心应该更多向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倾斜。要做到这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改变观念。高职高专学校当然应该以培养高技能的专门人才为己任,但“高技能”应该包含很多新意义。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要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外,更要给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的可能,例如通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校园活动等各种方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实现跨文化交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跨文化能力。对于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和英语教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很多英语教师本身缺乏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或受自身教育信念的影响,依然认为英语教学的目的仅仅是增强学生的英语知识,或只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自身的跨文化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培养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此外,还应改进英语教学方式。设置课程时,强调跨文化交际部分,不仅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更能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让英语教学成为一种文化“沉浸式”教学。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设计,例如辩论赛、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体,从而能够感受文化差异,认识文化差异,进一步能够在实际的交际中应用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见习等方式,鼓励学生在实际的交际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最后,教师应该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在英语教学中,能够使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水平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水平,并能把这种理论和实践的积累运用到以后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依旧是英语学习的主体。培养跨文话交际的能力,最终还在于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胜任工作。就此,学生应时时对文化差异高度敏感,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对所学单元知识做到提前了解,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参与课堂活动,让自己沉浸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课后,充实自己对文化差异的认知,除此之外,学生应该为自己创造机会,抓住每次机会,并能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在一次次的交际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2重视高职生职业素质的构建《中华人民公共过职业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面对风云变幻的就业市场,高职生为了获得成功,除了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更要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的提升。高职院校为了实现这一重任,也必须重视职业素质培养。除了要给学生灌输职业素质很重要的思想之外;还要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教师等各方力量,通过班会、课堂、校园活动,多方位对学生进行影响;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未雨绸缪的就业思想,更多的是要改变育人方式,大学生活终究是属于学生的,那么就要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教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帮助学生学习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之外,更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社会实践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构建良好、常态的职业素质。

3小结

全文阅读

幼师生与跨文化英语交际

【 摘 要 】辅经济的快速全球化要求并促进着交际的全球化,随着汉、英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及幼儿园逐步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幼儿教师的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开始突显出来。幼师生在毕业后,绝大一部分人会从事幼儿园教学的行业,将来她们无论是在幼儿园的对外交流学习中、还是在日常的师生或家园联系及沟通中都很有可能遇到跨文化英语交际的情况,因此,对幼师生进行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和训练至关重要。

【 关键词 】幼师生 跨文化英语交际 幼师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跨文化英语交际

目前,经济的快速全球化要求并促进着交际的全球化,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跨文化英语交际是指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英语(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这就要求交际者不仅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与来自英美文化背景的人自如交际,还要对英美文化及内涵有深入的了解,比如:历史、交际禁忌、风俗习惯、信仰、教育理念……等许多方面。如果在不了解英美文化的情况下与英美人士进行交流,很有可能存在沟通的障碍,甚至会令彼此对对方产生误解。因此,跨文化英语交际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各种跨国行业领域中受到人们的重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直接影响、促进着行业的发展,否则就会成为行业发展的障碍。我国高校中除了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之外,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对其进行培养和训练,跨文化英语交际也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所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幼师生

幼师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因为这类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就业方向有着相对定向的特点。她们在毕业以后将要成为幼儿教师,从事幼儿教育的行业。幼儿教师除了需要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之外,作为幼儿的人生启蒙老师,幼儿教师还应具备正确的认知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积极的对待学习与生活的态度。幼儿教师所具备的知识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她们所具备的技能水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技能的开发和发展程度。幼儿交际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很多时候是在幼儿园里进行的,这时候幼儿教师就要能够起到正面、积极的引导和榜样的作用。

三、幼师生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英语学习和使用的广泛发展,幼儿对英语的接触和学习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幼儿和幼儿教师就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跨文化英语交际。因此,对幼师生进行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成为了必要。当幼师生走上幼儿教育岗位后,她们会在教学和与幼儿交流过程中会把自身对跨文化英语交际的理解、英语文化现象以及英语交际技巧传输给幼儿,这种传输就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日常交际习惯、以及在以后的中学和大学阶段对跨文化英语交际的兴趣及学习程度。所以,幼师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对她们进行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重视对幼师生的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也即将成为幼师生在毕业时所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全文阅读

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

摘要 当今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面临者巨大的就业的压力,本文就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减缓就业压力。

关键词 英语专业毕业生 社会适应性 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青年中期是个体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我国大学生大多处于这一阶段的年龄,生理发育已接近完成,但其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冲突。同时,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就业形势的严峻,人际关系的复杂从而导致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有的学生心理不堪重负,从而导致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出现。心理学家的最新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已由1990年22.13%上升为31.67%。大学生阶段是人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带有转折性的一个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群体,是未来社会希望之所在,所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也是大学生想要有所作为、渴望有所成就而导致的。本文就以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探讨解决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问题。

1 社会适应性

社会适应既包括个体改变行为反应的方式来适应环境,也包括个体改变周围环境来谋求更好的发展。张大均认为,“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协调的能力。”适应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构建良好心理机制的过程。人类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果没有环境的变化,就谈不上所谓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另一方面,既然环境总在发生变化,那么个体就会经常面临适应新环境的需要。因此适应就成为个体一生随时都要面临的任务,也是个体生存与发展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面对着学习和就业竞争的压力要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就必须客观地评价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怀有高于现实的理想,而又不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中;当需要、愿望同社会要求发生冲突时,能放弃和修改自己的计划。

2 英语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现状

全文阅读

关于外语非通用语种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及翻译能力培养研究

论文关键词: 非通用语种专业 跨文化交际 翻译教学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 通过对非通用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翻译课教学,在教学中增加文化因素,使教学切实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服务。

外语学科非通用语种专业,是指相对于英语专业教学而言的日语、俄语、德语、法语等专业。随着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交流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对英语以外的非通用语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非通用语种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近三年来,国内很多高校在原有的英语系的基础上增加了日语、俄语、德语、法语等小语种专业并组建了外语学院,已开设非通用语种专业的高校则扩大了招生量。就河南省情况来看,除了原有的开设非通用语种专业的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外,河南省不少专科升本科的院校也都开设了非通用语种本科专业。非通用语种专业的毕业生近5年来增加了将近3倍,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才市场的需求。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给我省非通用语种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就要求我们及时把握就业动向,认识当前形势,及时调整专业发展策略,以培养更多更好、适合社会需要的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

一、当前非通用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2008年3月和6月,我们课题组分别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始和收尾两个时间段,在相关高校非通用语种专业教师和学生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对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南阳师范学院、升达学院、新乡学院、南阳理工学院9所高校的非通用语种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其中,“3月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3份,有效回收率为97.67%。“6月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有效回收率为95.67%。“3月调查”调查学校9所(男生13.2%,女生86.8%),“6月调查”样本210份,调查学校9所(男生12.9%,女生87.1%)。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就业观念、就业渠道、就业指导、毕业去向等各个方面。我们认为,这两次调查的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2008年河南高校非通用语种毕业生就业的真实状况。

1.就业结果。不少毕业生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就业形势较好。“6月调查”表明,2008年河南高校有73.21%的非通用语种专业大学毕业生已经找到工作单位(包括“自己创业”),对找到的工作“很满意”的占11.34%,“满意”的占24.17%,“不满意”的占14.91%,“很难说”的占49.58%;有26.79%的毕业生尚未就业,其中包括“考研”与“出国深造”。3—6月两次调查对比显示,当初有一部分准备考研、出国、自己创业的学生遭遇了失败,进而转向了就业。值得注意的是,有11.1%的大学毕业生暂时不想就业,他们或者准备考研,或者准备留在大城市“打工”。这是一个尚处于变化中的不稳定的群体,值得有关部门关注。

2.就业倾向。重发展,亲实惠,工资收入期望较高。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表现出“重发展、亲实惠”的趋向,能否发挥特长、是否有发展机会成为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调查显示,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因素依次是:能否发挥特长(51.44%)、经济收入(29.68%)、工作环境(19.04%)、社会声誉(9.1%)、工作地点(7.61%)和父母在一起(0.51%)。对于就业单位的条件,大学毕业生所看中的依次是:发展机会(57.91%)、工资收入(26.27%)、深造机会(19.13%)、住房条件(6.51%)、出国机会(7.19%)、交通便利(0.6%)。

对于工作后月工资收入的最低要求,大学生的选择依次是:1500—2500元(40.8%)、800—1500元(31.4%)、2500元以上(26.5%)、500—800元(1.3%)。其工资收入的期望值远高于大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根据麦可思(MyCOS)公司的调查,“河南省2007届大学毕业生薪资期望底线与实际薪资:本科薪资底线1456元,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2091元,雇主愿意提供的最高薪资2259元。”从非通用语种专业毕业生当年收入的平均值来看,工资收入达到了2500元以上。从调查数据来看,非通用语种专业毕业生多在经济发达城市的外资就业,工资收入高于平均水平。

全文阅读

以就业为导向,提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及能力

【摘要】经济全球化需要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因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尤为重要。本文剖析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就业方向及该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提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跨文化交际水平能力建设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就业,导向

近年来,我国外向型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每年高职院校数以千计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走出校门。确保广大毕业生的就业,也成为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所关注的热点。2015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宏观就业压力不减,民营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需求明显上升,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有明显差别。针对这一新变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和能力的培养提升凸显出其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由于院校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情况存在着明显差异性,从而决定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各有不同。沿海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基本上在当地就业,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则更加青睐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主要集中于国内中小涉外企业、涉外宾馆饭店、涉外服务机构、中小学教师和相关培训机构教师等,所从事的多是营销、初级翻译、商务信息处理、初级外贸业务等行业。从商英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来看,绝大多数为外向型、交际型行业及岗位,毕业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水平能力,在其择业就业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能力培养现状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交际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是对不同文化知识进行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绝非简单语言知识要素的掌握。因此,加强学生对主要英语国家的重要人文、历史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必不可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于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相关内容,学生普遍反映难以掌握,且很难将所学内容与实际操作训练结合起来。

2、过分关注考级考证分数,忽视能力训练。 结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 试行) 中规定的“更高要求”层次的学生在听、说、读、写、译 5 种英语语言能力方面的要求, 绝大多数高职商英专业学生都能以450分以上的成绩通过英语四级。但是,他们仅仅具备了“应试”语言能力,与实际从事跨文化交际要求的能力还相距甚远。加之各类评奖评优的条件要求,使得商英专业学生对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学、宗教习俗、风土人情、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不求甚解,从而影响到应用语言处理实际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能力。

全文阅读

论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育 文化失误 跨文化交际能力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外语跨文化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出现的文化失误,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指出外语教学应转向语言教育和语言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 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近年来,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许多语言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问题,

对于英语教学确实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正如托马斯(Thomas)指出:“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象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 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把跨文化教育列入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环节。

2 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错误

目前,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并能直接与讲英语的外国专家、投资者和管理人员等进行交际的大学毕业生。有些毕业生即使会说一些,也往往会在对外交往中使用不得体,犯上了“文化错误”。

全文阅读

小议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论文摘要:随着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也不容忽视。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教育工作者们理应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及其课堂教学反馈说明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使得来自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增加的文化间的交流要求涉外人员不仅具各娴熟的外语语言知识,还要熟悉对象国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及日常禁忌。因此,跨文化交际己成为对外交往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交往的成败,甚至会导致民族间的误解或隔阂。过去人们一贯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外语专业的学生的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他们是中外交流的桥梁。然而,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直接参与涉外活动的频率大大增加,本文主要就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作用进行探讨。

二、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符号系统、不共享同一交际能力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互动交往(Samo-var,2004)。尽管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外语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1951年发展至今,跨文化交际己有近60年的历史了。如今,跨文化交际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科学体系,正逐渐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学科。在国外,跨文化交际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美国,现在己有多所大学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这一课程。然而,在我国,虽然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并不十分广泛。在我国,现阶段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对象主要集中在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而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了解甚少,然而毕业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直接接触不同国家人士的机会却在与日俱增,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超过了外语专业毕业生。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值得当前教育工作者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由于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等环境不同,不同的人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这就使得中国和其他众多国家在文化交际方面必然存在着差异。英语学习过程中,注重对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尤其要注重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之间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不仅能够避免交际过程中的言语障碍,达到交际的目的,同时还会使语言学习充满了新奇与挑战,提高学习动力。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会各不相同,因此他们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人遵循一贯谦虚谨慎的作风,倾向谦虚的思维方式,常用”不行,差远了”来回应别人的恭维;西方人则喜欢实话实说,他们会欣然接受别人的赞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中国人比较关心细节,关注周围的一切事物,常使用劝告的表达方式,会告诉他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西方人倾向自由,喜欢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对于这种中国式的关切有时不但不领情,还会产生反感造成交流障碍。再如,打招呼时,中国人一般比较关注对方的处境或动向,会问”去哪儿?”,”吃过了吗”,‘,您是上班还是下班?”等等(可译为Whereareyougoing?Haveyoueaten?),而西方人则认为这完全是个人隐私,所以会感到困惑、茫然,甚至会引起误解。因此他们见面打招呼时会说一些不会涉及实质性内容的话语,如”Hello/hi","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Howareyou!","Howdoyoudo?","It''''salovelyday,isn''''tit?”等等,纯属客套的lb]候语。因为”Haveyoueaten?"对方可能会认为这不仅是一种问候,同时也是一种邀请。"Whereareyou,going?"更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快或反感,他们会想"It''''snoneofyourbusiness."同时,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病了吗?,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中国人为此并不生气,会认为这是一种关心,而西方人听到’''''Youarefat,Youaresothin'''',则会感到尴尬,认为很不礼貌。所以说,语言与文化在社会环境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二者相互依靠,密不可分((Fraise,2000)。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入文化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即引入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知识,不但有益于学生的外语综合知识的习得,而且也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开放包容、积极乐观、独立自主的性格,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根据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7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跨文化交际己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知识在我们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同时也说明各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必要性。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外语类跨境电商人才就业能力匹配度研究

摘要:首先通过分析现在浙江省中小外向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方向,并整理出企业人才需求的模块构成、人才紧缺的关键问题。然后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了解应届毕业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工作流程及高校专业教育的匹配程度,从而提出新的跨境电子商务的能力模块,包括语言能力,综合素质,电商知识,营销能力以及跨文化素质。同时解决其中两个层面的匹配度问题,第一是语言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流程的差距,第二是课堂教学中没有涉及或者较少涉及的跨境电商或营销知识。所以,通过对比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开发新模块,填补空白。通过这些能力模块,为今后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方向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跨境电商;就业能力;外语人才;中小外向型企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39

1 跨境电商大发展背景下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

1.1 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新的增长点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海外80%以上的采购采取在线采购的模式,80%的传统外贸企业处于转型中。2014年,中国进出易规模高达30多万亿元人民币,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4.06万亿元。外贸年增长率达14.4%,但增长过程趋缓,而跨境电商以31%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跨境电商已成为浙江经济外贸与国际物流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鄂立彬,黄永稳,2014)。

1.2 “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战略发展之需

2015年3月7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首个、唯一的“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步入“万众创业、全民创新时代”。杭州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及企业成绩斐然。浙江省跨境电商交易年均增长率达30%以上,跨境电商出口销售达63.5亿美元,居全国第二,占比20%。浙江地区目前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主体达到3万多个,其中30多万家开设了网店,销售地区覆盖欧美,南美,中东,俄罗斯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额6多亿美元,形成对外贸易万众创业的局面。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