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

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上述法规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目的强调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这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形式非常丰富,其中课堂教育仍是最主要的形式。的确,理论知识的教授离不开课堂教育,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培养的学生在入学前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实践教育,都是从高等中学直接进入高等大学的;另外,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还没有完全做到鼓励教师离开岗位一段时间去开展企业实践活动或兼职,所采用的教材虽然也在不断更新,但由于教材出版的周期需要时间,教材的制定主要出自高校教师之手,使得教材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达到高等教育规定的任务,如何丰富课堂教育,提高课堂教育中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仍是摆在每个高等教育者面前的难题,对这个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历史

产学研合作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革命首先从西方起步,促使了西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而对劳动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生产劳动与教育的密切结合,在这种客观背景下,大学和企业开始了自发式的联系。Herman Schncider当时是美国Cincinnati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感觉到仅仅依靠大学教室和实验室是很难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工程师的,还需要学生到企业实践中去锻炼,因此在1906年,他提出用“学工交替”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让学生部分时间去工厂学习技能,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学习理论。这件事情标志着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创立阶段。

此后,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特曼首次提出学术界和财富界应当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始创“硅谷模式”,依靠斯坦福大学的科研实力以及校方对产学研合作的大力支持,硅谷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大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的产学研合作,直到现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断地开展各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显示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教育模式,也更加证明它符合了教育、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规律,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我国产学研教育的发展也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标志性的事件是在198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首先学习国外先进的大学产学研的经验,借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成功经验,采用“一年三学期产工学交替”的模式进行试验,最后试验成效显著,这标志着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正式开始。随后许多大学纷纷效仿,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合作教育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经连续发展了30多年,已经逐渐被人们认知与接受,随着企业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开展产学研教育已成为有效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的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一体化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涵义与模式

(一)涵义。产学研合作教育从微观的角度来讲,即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要与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从而为社会培养即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生产技能的全面素质的人才,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我国的产学研模式有很多种,比如从合作方式的角度,产学研合作可以分成大学技术转让、企业或政府委托研究、高校与企业共同建设科研基地、组建研发实体等模式;从着重于人才培养角度则有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等模式。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是指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通过设置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大学教授和研究人员担任企业顾问,大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人员在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培训等多种方式在人力资本层面进行交流与互动,以促进产学研各方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这种模式一方面能很大程度上扩大大学、科研机构高级科研人才的作用范围;另一方面也增强企业人员对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的了解与认知,促进了产学研各方的知识交流,同时也能使大学培养的学生做到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更快地对接企业,服务社会。

三、学校产学研合作项目分析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尤为剧烈,精益生产与敏捷制造成为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为了更好地迎合企业对精益生产的需要,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同时加强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学校与一家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笔者有幸参加了这个项目。

(一)合作内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项目采用的是校企双方联合培养模式,在培养对象的选择上,企业在学校帮助下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在大学前三年,在学校完成理论授课,在最后一年,进入校企合作实验班,进行定制式授课和实习。

在有关人才培养课程的建设上,则是学校与该企业联合开发设计的方式,课程的建设先从教师着手,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教师,提前三个月到企业密集调研,通过接触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掌握设备性能,熟悉生产流程,了解工艺操作,解决原先备课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杜绝过去照本宣科的教学行为。然后从企业需求出发,在与企业重复沟通之后,对教学大纲、教案、课程考核等课程内容进行重构,真正把企业最需要的理论与实际做到结合,这是一种典型的基于订单式的开发设计课程方式,使得课程的应用性更强,更有针对性,为有效培养企业所需管理人才打下基础。

在人才培养途径上则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前期理论授课,后期顶岗实习。在前期的理论授课阶段,又分为教师授课和企业管理人员授课两阶段,这两个阶段穿行,主要考虑教师在实践应用上的不足与企业管理人员在理论指导上的不足在授课中的互补,后期的顶岗实习则是安排学生,完全以一个职业人的身份顶岗从事生产性工作,通过深入企业参加生产劳动,学习在书本上学不到的技能,还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产品改造等科技活动,使得学生在工作中增加对所掌握理论的理解,同时在工作中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这种基于企业订单式的校企合作,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注重教、学、做一体化。

(二)合作效果

1、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校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理论授课阶段,因为其上课内容与未来的职业息息相关,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学生表现特别积极,兴趣浓厚,充满探索欲和求知欲,经常在课间也顾不上休息,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这极大提高了学校教学的有效性;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满怀着对工作的热情,在新的工作领域,全身心的投入,这迅速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所学”转化为“所用”。因此,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的合作,对于高校来讲,改变了理论脱离实践的教学现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产学研合作教育使学生找到了能充分施展自己才华、学以致用、实践创新的舞台,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2、缩短企业人才培养周期和提高企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合作企业而言,大大解决了他们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企业从大三下学期对产学研的学生进行选拔,要比其他用人单位能更早地接触毕业生生源,从而能够抢先选拔优秀学生作为储备人才,经过产学研一年培训的新员工从思想与行为规则上已经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在知识储备上,也是如此,早早就储备了许多企业要求的行业知识与专业知识,因此能马上走上岗位,缩短了新员工适应工作时间。因此,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不仅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人才,也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

产学研合作教育通过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参与教育过程,使学生一方面掌握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锻炼了实践技能,丰富了工作经验,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文岩.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特征及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8.5.

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第2篇

1.使用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辩证关系:第一,树立正确的辨证关。要正确的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害性和有用性,短信文化、课桌文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等这些既可以成为有效的资源,也会产生思想上的不良影响。教育资源的质和量问题也是关键问题,我们不断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二,要建立资源层次观念。教育资源在横向方面可以划分为文化资源、制度资源、组织资源、信息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等;在纵向上分为现代资源、国外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要整合各种有效地资源,依据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制定教育计划,不免出现理想化过重、不现实、不客观的情况。第三,树立资源整体观念。做好部分和整体、校外和校内、现实和历史的整体观念,协调思想政治工作效率,整个各种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的实质。

2.合理的利用新型的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在丰富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中,要时刻的把握新型技术手段的发展方向,借助新型科学技术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工作者要借助手机、互联网等形式,开通校园手机报、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等,给大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还可以建立信息监测机制,组织不良信息的入侵,确保大学生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可以结合虚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加强展示和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好的领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推进隐性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部分都是隐形资源,具有广泛性、内隐性、长久性等多种特点,这也是高校资源开发的方向。将隐性课程开发出来,不仅包括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有班级和学校营造的人际情境、文化情境、制度情境、物质情境等氛围,这些都会让学生的思想政治得到很好的提升。高校要将制度建设、学风建设、师德建设、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团结高校的师资力量,做好课程的规划,制定和校园办学相适应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统筹规划、加大投入等,这都会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无形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

4.注重教育资源实践性的开发

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还要不断地了解社会、奉献社会、提升才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格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任务,要给学生亲自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中去,增强实践的效果。高校不断的开发科技文明创新、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生产劳动、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活动,这些实践工作都会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实践性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要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增强实践课程的比例,将实践活动归入到日常的课程中去。还要依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设定合理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的虚拟环境中进行情境实践活动,在节省经费和时间的基础上寻找教思想政治的成果,最终达到良好的情境教育的目的。

5.构建服务型教育资源的开发

高校在进行事项政治教育工作的环节中,要改进和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服务意识,能够讲道理办实事、扬正气树新风。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有形象好、工作精神好、敬业态度好的队伍,通过语言、技能、作风、态度,感染大学生。第二,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基础,大学生才有时间和精力配合学生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第三,要延伸服务的领域,在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都要建立良好的服务工作,鼓励大学生积极的展现自我的能力,增强生活工作的信心。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中,高校要组织学生团体和个人学习相关的知识,构建良好的服务,增强主体活动效率。

6.合理灵活的配置思想政治资源

第一,合理的使用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指的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项人员,因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所以需要专业的队伍进行资源的开发工作,首要任务就是高校选拔一批工作质量过硬,专业技能高超的工作人员。只有专业强势的队伍,才能够更好地为人力资源建设提高效率。第二,做好财务的合理分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中需要的财力和物力的资源总和就是财务,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有力的资金作为保障,需要经费的支持和投入,因此高校要做好财务方面的支撑和物质基础作用,保证实际的需要和资源的投入量互相适应发展。第三,合理的利用组织资源。党政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学生党员首先就要做好榜样的作用,在作风、道德、思想等方面做出表率。党政工团要一同努力,保证每个部门都能够协调的配合,增强工作的效率。第四,文化资源的灵活使用。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就没有优秀的文化资源。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和延伸,充分的开发文化资源是必然的趋势,这也是其他文化资源开发的保证。

7.成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很多部门不断地努力才能够达到切实的效果。高校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要建立良好的资源数据库,将所有的教育资源都统一起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布,这样能够提高教育的功能。每种成分的资源尤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因此要深刻的分析这些资源的构成和特点,结合相关的工作技巧,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开发资源。高校建立资源库可以保证资源能够有效的反复使用,这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方法。因为现有的条件和技术限制,大部分的高校资源并没有统一的结合在一起,在资源的质量和技术规范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同一地区或者是不同地区的高校,可以将这些资源有机的整合起来,收集到的优秀资源上报到上级的部门,实现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对于不完善但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资源,要让科研小组积极地进行完善工作,将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的整合,让他们能够更加完整更加的系统。

二、总结

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人性观;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5-0105-03

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对体育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然而,目前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低下,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从根本上说,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与发展变化的规律受人性这一深层因素的影响,所以以解决人的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问题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受人性的制约和规定。因此,科学地把握人的本性,对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至关重要。马克思丰富而深刻的人性思想对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根本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人性观基本内容解读

人性观是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对人的本性有三段最具代表性的论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指出: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在这里他论述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把人理解为自然存在物,还不能与动物区别开来。为此马克思写道: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地活动。在此他论述了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般本质,即有意识的主体活动。1845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界说指明了如何在人这一同类中区分不同质的人,即社会关系决定论。

人性是人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表达了基于人的本质之上的人的全部完整性。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性、主体性、社会性三重属性的有机统一体。人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属性:一是人的自然属性。自然性是人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一属性告诉我们,人作为生命存在物,人同动物一样都有生理机能,都具有满足自身需要的自然性需求。也就是说,人是一个生命的自然存在,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实体,具有自然属性。因此,追求需要的满足便是人性的必然,尊重他人的需要更是人性化的表现。二是人的主体属性。主体性是人性力量的外在表现,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把握生命活动的能力,即“自由”、“自觉”的活动能力,它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动物生产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能够依赖“自由”、“自觉”的活动即有目的、有意识的阶级斗争、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去改造世界。这种自由、自觉的特性,换言之就是人的主体活动的特性。三是人的社会属性。社会性是人性的现实表现,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动物的活动与其生命活动具有直接统一性,与之有着根本区别的是,人通过有意识的生产实践活动不仅改造了自然界,而且还创造了社会关系和社会本身。人的生成与发展无论是肉体或精神都表明为一种关系的生成与发展,个体所具有的一切都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他人和社会发生联系、产生相互作用而获得的,而个体也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作用于他人和社会。

二、马克思人性观视界中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体育大学生相对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大学生的个性特征。马克思关于人性三重属性相统一的科学论断为我们分析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从人的自然性、主体性、社会性三个角度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根源所在。

(一)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体育大学生的个性需要。违背了人的自然性。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然性的论述表明,人是一个生物实体,满足生命存在和发展的生理心理或精神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人的自然性决定了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人总是要从自己出发谋取利益,这是必须给以尊重的客观事实。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育人实践活动,人的自然属性客观上要求其必须以关注大学生自身的需要为实践起点,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直以来,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个体需要的关注、尊重和满足都不够,忽略了体育大学生的个性需求。教育者只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或者是从自己的角度而不是从体育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去选择教学内容,其教育教学过程难免会脱离体育大学生的实际,针对性不强。

这种违反人的自然属性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产生了厌恶和抵触心理,思想政治教育由人的自觉需要异化为外在的强制力量。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需要满足、个人自我发展完善的关系。体育大学生特有的个性心理反叛会使他们疏远甚至拒绝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定位上高远空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因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具体需求关联度不高,致使教育教学不能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

(二)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体育大学生的能动作用,违背了人的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构成了人的主体性。人的思想政治观点的形成是在外在的价值理念引导下借助个体主体性的发挥,不断努力探索、构建,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教育者所传导的思想伦理规范要求能否被接受,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取决于教育对象能动作用的发挥。

一直以来,体育院校不恰当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宣传,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把教师视为主体,把学生视为客体,忽略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忽视大学生主体能动作用的教育方式,强调老师的权威和学生的服从,学生被置于绝对客体化的地位,观念的说教、规范的灌输、行为的约束成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征,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异化为消极被动接受社会规范的工具。在基础教育的中小学阶段,由于教师拥有知识信息的优先权和传播权,强制性灌输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在开放性多元化信息时代的大学校园,在主体意识强、思想活跃、社会交往实践活动频繁的体育大学生面前,强制性灌输的合理性和时效性必然面临冲击和挑战。

(三)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离散了教育合力,违背了人的社会性。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的

科学论断揭示了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个体与他人建立起普遍的关系,普遍关系的建立大大扩展了个体活动的空间,使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心理、情感、信息等方面得到交流。人的思想观念是个体与他人在交往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发展变化的。从体育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环境来看,其思想伦理观念的形成是各方面教育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学校各专业、各部门和社会教育合力的发挥。

但长期以来,体育院校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专业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专业教学相互游离,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试图用一元的价值观念和规范标准去教育大学生,离散了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思想政治理论认知教育由专任教师担任,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活动往往由学工部、团委来进行。由于归属不明,两方面的教育者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教育合作。缺乏两方面合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极易导致大学生的智能分离、言行脱节。另外,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作为社会个体的学生无法拒绝来自社会四面八方各种浪潮的冲击,特别是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和意识形态对个人的影响无处不在,社会生活不断以事实并且多半以消极的事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定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的应然教育遭致社会实然教育的强力消解,大学生在相互矛盾的校内外教育中会产生迷茫与困惑,甚至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也就难以避免。

三、马克思人性观在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性的自然性、主体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科学论断,对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为体育院校摆脱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立足于人的自然性,完善以体育大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然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机械地对待教育内容,脱离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导致困境的产生,那么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实效,就必须彻底改变单纯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把理论说教与大学生切身的利益、成才的愿望、存在的思想困惑有机联系起来。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方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构建反映时代精神的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另一方面必须与体育大学生的现实需要相契合,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理论的彻底性、科学性不仅在于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且在于抓住人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体育大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有属于自己的“前见”式的价值观和社会态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传送的内容信息,他们往往会根据自身的需要、理解、期望与接受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因其特殊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和精神品质,表现在个人需要的问题上比普通大学生更感性、更具体、更现实,偏向近期目标和眼前利益的满足。因此,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体育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从体育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充分考虑体育大学生的实际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把握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接受性。只有依据体育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和完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既有主导价值趋向的先进性内容,也包含适应体育大学生现实的广泛性要求的内容,才能增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第4篇

随着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实现了由精英教学向大众化教学的转化,但同时也面临着学生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这在高职院校表现得尤其明显。有些学生由于原来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目标性不强;不少学生生活行为不文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组织纪律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缺少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等等。这就要求学校从学生进校的第一步起,就要时刻围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在从事高职学生管理所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这也是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所决定的:学生管理要由“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学生管理要由“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

一、新时期下的学籍管理要迎合弹性学制的要求,搞好工学交替

充分认识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年学分制和学分制是弹性学制的基础,允许学生学工交替,适当延长学习期限或分阶段完成学业,是弹性学制的根本。认真做好在弹性学制下的学生学籍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搞好入学与注册、操行考核、升留级与毕业、转学与转专业、休学、复学与退学的学籍管理工作。对于高职学生弹性学制的档案建立采取每学期作鉴定存档,毕业前根据学分及休、退学情况予以建档。对选修课学生指定学生干部负责检查选修课人员上课情况;对弹性学习期间请假或学习情况进行跟踪登记;在现有学生证、借书证的基础上配发听课证,听课证作为选修课听课凭证。

二、常规管理是学生管理的重要环节,要突出引导式教育、开放式管理的管理理念

学生常规管理是高职学生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由于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和唯分数论,使学生忽视了对自身的品德修养,纪律自由散漫,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砺,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较差,加之就业问题的压力,使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步履维艰,素质教育与常规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政治上的自辩能力、知识上的自学能力、生活上的自理能力、体魄上的自健能力、行为上的自律能力。我们对高职学生管理的方向就是进行引导式教育、开放式管理,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监督”的“四自”管理,让学生懂得,严格管理是学生将来自我发展乃至自我生存的需要,而不是学校强加给他们的,从而使学生管理由它律向自律转化,由外部纪律约束,转为内在兴趣激发和内因调动。要在新形势下搞好高职学生日常管理,我们认为首先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起。

(一)好高职学生的入学教育、搞好军训工作

新生进校后,在思想上从高中到大学有一个转变期、适应期,因此入学教育对他们来说非常关键,这也将是他们对学校的第一个总的印象,所以说首先要抓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通过对学校的介绍,让他们对学校产生亲切感,对专业要产生兴趣,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好应有的准备。入学教育后就是军训。要搞好军训工作,通过军训,对高职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国防意识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加强了组织纪律性,为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大力加强高职学生文体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

高职学生需要更多的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需要更多的锻炼自我的机会。我们要大力加强高职学生文体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体育课、运动会、球类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加强养成教育;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庆“五一”、“五四”、“十一”、“元旦”的文艺晚会、升挂国旗活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考察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法制教育讲座、素质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就业指导教育及创业教育讲座进行纪律、素质教育;通过知识竞赛、餐巾折花比赛、客房铺床比赛、计算机技能比赛等活动加强专业教育。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增强高职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三)加强高职学生的纪律管理

由于高职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所决定,他们爱强调自我,喜欢标新立异,对纪律有明显的抵触心理。故必须要加强对高职学生的纪律管理,严格校规校纪,对违纪学生要适时进行处理,对犯错误学生要坚持教育和处理并重,先教育后处理的原则,视其错误性质、情节及个人的认识态度给予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对受纪律处分的同学,要做耐心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要纪律严明,奖罚分明,以此引导学生走健康的成长道路。

(四)搞好评优工作管理

要鼓励高职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讲文明,树新风,不断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力争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专业人才。学校每学年要对表现实出的优秀学生予以表彰奖励,授予他们“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项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并享受“优秀学生奖学金”。通过评优工作,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励同学们的学习、工作热情,在全校形成一个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并将学生评优与专升本挂钩,使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更加明朗化、科学化,有力地促进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五)重视高职学生劳动课、卫生工作的管理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应该开设劳动课,组织他们参加生产劳动或公益劳动,使劳动与教育相结合,让他们树立朴素的劳动观点,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建立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的考核及管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思想教育工作――实施德育学分制,树立“德育为首、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在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理论教育,二是实践教育。理论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考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来考核。实践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生处、团委、后勤管理处等有关职能部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来实施的。实践教育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校风、校纪、学风及日常的行为规范上。因此,理论教育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实践教育解决行为规范问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最终表现为实践教育的效果。从高职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我们将实行德育学分制,它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必然选择。实行德育学分制,也是贯彻“德育为首、以人为本”的好形式。

实行德育学分制,就是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都纳入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以学分的形式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别进行量化考核,即:德育学分=理论教育学分(40%)+实践教育学分(60%)。理论教育学分从1、德育课;2、各种讲座;3、班会及政治学习等方面进行考核。实践教育学分从1、劳动卫生;2、升国旗;3、校风、校纪、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考核。

四、就业指导中要全面体现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就业分配工作

由于社会上对高职教育还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误解,认为其就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是技术工人等认识误区及高职教育体制本身所存在的不完善性,高职就业也将是高职学院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因为就业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乃至生存,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好的就业才有好的招生,这是个互为因果的问题。因此我们除了加强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自身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以外,在就业方面我们还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开设就业指导课,搞好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课作为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程。就业指导课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应纳入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程,而且要改变就业指导只局限学生毕业前夕的作法,使就业指导的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在就业指导中要突出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

2、更新就业观念,转变就业思想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基础。学校要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教育,使学生和家长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用人制度、就业形势,明确就业方向及就业途径和学校的具体安排、做法。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发挥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范围宽的独特优势,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树立竞争意识,创业意识,质量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主动为多种经济服务的思想,立志创业,敢于竞争,树立先就业、再创业的观念。

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产实践;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53-03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学的所有现象和结果均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是生物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新课改以后,城乡初中生物学的实验教学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硬件设备匮乏、基础条件简陋、教师队伍落后的农村初中学校,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并不乐观。这种现状严重阻碍了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农村现有条件基础上,有效提高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已成为广大农村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倡导生物学教学要与生产实际、社会热点问题、环境问题及人口问题相联系,所以,生物学教学中应注意相关内容的渗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将习得的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然而,实验教学是渗透生产实践相关内容的最佳载体。实验教学的开设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因此,如何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设好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农村生物教师目前共同面临的问题。笔者从教材着手,发现教材中大部分课标要求的实验内容都与生产实际有关。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为例,教材中大部分课标要求的实验内容都与生产实际有关,如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中“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等实验,实验的建议材料分别是绿豆和玉米。而这些材料在农村很容易获取,且可选用同一材料完成这几个实验1]。例如,在农村每年都要进行水稻等作物种子的萌发、育苗工作,那么,将教材中的上述实验穿插在作物耕种过程中,便可以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实践农活的同时,也能较好地学习并完成实验内容。除此之外,笔者通过对人教版教材的分析得知,初中大部分实验都是在七年级上和八年级上完成的,授课时间大约在秋冬季节。从时间角度看,某些实验材料的选取存在一定难度。所以,大部分实验可能都以讲解的形式进行,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影响了教学效果。因而,如果能将这些实验结合农村生产实践就可以很好地开设出来。例如,在春季,农村都会进行作物的种植,选取某种作物种植过程就可以完成教材中相关的实验内容。

综合以上观点,本人得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的想法。即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在充分把握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验设备情况,在某一生产实践过程中完成相关生物实验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案例分析

1.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进行生物实验教学。以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为例,其中涉及“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等实验,通过分析这几个实验知道,可以是在同一生产实践中完成。以水稻种植为例,设计了如下实验题目及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

学生可根据个人的经验初步确定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温度、水分、空气等。接下来实施“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实验,依据前面的实验结果,学生能够找到提高种子发芽率的较优条件。该实验的进行可为家人提供事实数据,改善催芽条件,达到芽齐、芽壮,为培育壮秧打好基础。紧接着可进行“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这一实验。由此可见,整个过程是连贯的,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还能使其明白知识都是有联系的,并不是孤立的。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

2.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进行生物实验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和第五章讲述细菌和真菌的广泛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其中在第四章涉及几个实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孢子印”、“参观食用菌养殖场或自己动手养殖食用菌”等。这些实验的材料都和微生物有关,因此,在木耳或蘑菇的栽培过程中就可以完成这三个实验。

黑木耳栽培流程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做床、催芽、露天管理、采摘、凉晒等步骤[2]。学生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黑木耳的栽培过程。在灭菌之前,由技术人员提供设备仪器观察培养黑木耳料中的菌类,完成第二个实验。到了采摘时期,制作孢子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在实验室难于开展的实验,增加了学生感性认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体验到本学科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在完成上述实验时需要注意:首先,要提前联系好实践地点;其次,教师要管理好学生,做到让每一位同学都真正参与到其中;最后,实验完成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交流和反馈。

3.在白菜种植过程中进行生物实验教学。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可知,“饲养和观察蚯蚓”、“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和“动物的绕道取食”三个实验可以在白菜的种植过程中完成。

白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为了促进白菜的生长,在种植之前,人们都会往地里撒一些有机粪。白菜的生长环境有利于蚯蚓的生存,但同时也容易引起菜青虫等害虫的繁殖。而这一种植过程恰为我们进行上述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4.在鱼的养殖过程中进行生物实验教学

对于与动物有关的实验,以鱼的养殖为例,可以进行如下相关实验。

鱼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因此,可让学生亲自养鱼,在体验养鱼快乐、感受生命的同时,完成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在进行上述实验时要注意:首先,教师提前把任务交代下去,买鱼养或捞鱼,但捞鱼时要注意安全,要和大人一起去;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养,去观察,记录自己观察的和不理解的现象,回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二、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新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关键点和最终归宿,即“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那么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除了意味着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还意味着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生物学本身就与大自然、社会联系紧密,所有的生物学知识都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学习生物学是再好不过的选择。将生产实践与生物实验契合,既符合新课程的以“为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现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思考,以培养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产实践活动中进行生物学实验,就可以做到让每个人都参与进去,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同时,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了解比较前沿的生物学技术,知道在某生产领域都应用了哪些生物学原理。除此之外,在实践中,学生手脑并用,没有紧张感,身心可以得到充分放松,对调理心理和生理平衡也有一定的作用[3]。

2.改善农村生物实验教学效果。在生物界中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在实验室中的实验由于受时间、空间、人数、材料、器材等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验都不能开展,即使开展也只是形式上的,不管学生的掌握情况及动手操作情况,敷衍了事4]5]。所以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机会大大减少。除此之外,许多生命现象不能短时间内在实验室复制出来,如“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这一实验课,在做完实验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实验结果。诸如这样的实验需要在自然的条件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长时间的耐心的观察、记录、分析,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农村的中学生经常接触自然,并且生物学的知识大都与自然生活相关。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好奇会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生物学的欲望.农村学生对生产劳动有一些了解且有一定的劳动经验,但他们对生产劳动实际的过程、涉及的原理等都是一知半解的.而生产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和运用生物学科知识的一种实际活动方式。学生能够参加生产劳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并在劳动过程中引入一些生物学的初步概念,有助于学生自觉地掌握劳动技能,从而形成有关的表象,以促进对生物学基本概念的掌握.这种实践大多在野外或学生家庭中进行,参与实验人数较少,再加上实验延续时间较长,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教学建议

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与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有诸多不同之处。例如,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我们只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器具和实验材料即可,而在生产实践活动中进行需要确定实践时间、实践内容和组织形式。除此之外,还要提前进行教学目标的整合和教学设计,确定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实验教学的实施步骤,以达到改善实验教学效果的目的.在室内进行的实验教学,有些实验是在讲完理论和结论后进行验证,有些实验是要学生们亲自进行探究,通过分析数据、讨论结果,最后得出结论.而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实验教学的思想是,在某一生产过程中完成实验,并且这些实验都是相关的.所以首先我们先要确定要在哪一种生产实践中进行,再确定要完成哪些实验,之后才能确定教学时间和教学目标.由于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教学要与农村劳作时节相适宜,那么各实验如何衔接、排序等都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在充分把握课标,认真分析教材的此基础上,对实验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使实验教学在生产实践中能够顺利流畅地进行。

此外,由于各地方资源条件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个人所在学校的条件及所在地的情况合理设计并安排实验,做到因地而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

参考文献:

[1]蔡伟丽.利用一种生物材料进行一组初中生物实验的探讨[J].生物学通报,2011,(9):33.

[2]孙艳艳.黑木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9):138.

[3]倪闽景.高中学生自主性实验课程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2005,(22):55.

[4]周寿红.新课标下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状况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0,(43):189.

[5]陈华杰.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跨世纪(学术版),2008,(18):211-212.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01519)

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高等学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许多高校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做法。本文参考其他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重点结合河南师范大学“分流培养”模式分析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当前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均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许多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新课程。有的高校专门开设出“创新课程”,设立“创新学分”,规定学生必须获得多少创新学分,方可顺利毕业。有的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业人才培养。还有些高校把学生毕业创业作为“创新”教育的最典型成果加以展示。用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情况,来展示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忽视了创新能力与素质并非仅仅体现在创业上,而是更广泛地体现在各个岗位的创造性工作中。

创新人才培养还存在竞技化的趋向,以赛促教。2007年教育部表示,要重点资助5~10种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据调查,对于大学生竞赛,有的高校认为参与竞赛获得的成绩,是展示自身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在竞赛开始前一两年时间,就在学生中选拔出一些“尖子”,进行针对竞赛的强化训练,把学生培养为竞赛高手,以便能获得竞赛的好名次。另外,有的高校把学生参与竞赛活动获奖情况,与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等紧密挂钩,这势必促使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内容“竞赛化”。而这些,都背离了教育部门的期望。

要改变以上情况,关键在于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功能,必须改变高校的办学理念和行政化的办学思维,不要急功近利,追逐短期的政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创新计划”,而在于能给大学自主办学的空间以及市场竞争的机制,从而让大学真正重视人才培养。

二、河南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的探析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确立的目标是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直以来,学校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优化整合办学资源,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升综合实力。近年来学校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别、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学生的思路,并逐步探讨实施配套措施,取得实效。

2009年河南师范大学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对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进行全面修订。进一步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加强实践教学,坚持走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全面推进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本科生的质量。为了增加人才培养和社会的符合度,学校开设“教学实验班”开设“研究型人才培育班”以培养考研意向的学生;开设“应用型人才强化班”以培养就业面向企业方向的人才,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安排师生开展相应教学和实践活动,突出实践、实习、实训和实验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环节中的作用,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都在按照自己的目标努力。

“教学实验班”主要培养面向中学教师方向的学生。该类型的实验班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担任班主任,重点培养同学们的教师技能,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比赛、竞赛,全面为同学们选择教师职业打下基础。教学实验班学生一直在省内的师范生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2010年河南师范大学1名学生在第三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国家级教学技能创新大赛荣获三等奖,2名学生荣获优秀奖。为给学生搭建更好地就业平台,进一步拓宽师资型人才就业渠道,营造良好的招生就业环境,学校积极联系省内河南省100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形成协作共同体,搭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为师范生培养和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实现了“量身定做”和“按需打造”,更加适应中学对教师的职业要求。

对于“研究型人才培育班”的同学的培养,学校依托“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单位等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平台和创新教育制度。学校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导师培训团,全校600多位教师采用了研究性教学,每年学校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作为大学生创新竞赛基金。河南师范大学已建立起包含国家级、校级、院级三个级别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体系。同时推行早期创新意识和思维培养、中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后期科研实践技能培养的教育引导模式。该校学生参与三级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的大学生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61.9%,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各学院聘请专家做学术报告和学科前沿指导,并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和科研训练,激发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应用型人才强化班”就是要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型人才,社会需要就是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和方向。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需要应用型型的人才,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河南师范大学从2010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前两年半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大四则进行一年的实习,目前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企业主动要我们的实习生,且还给学生生活补贴,彻底改变了以前由于实习时间短,学生对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刚刚有所了解,实习就结束;很多单位不敢让学生走向讲台或生产一线,怕会因此打乱其教学或生产秩序的现象。2011年学校筹备建立与高新技术企业的“1+100”协作共同体,教务处牵头,科研处、研究生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参与,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为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实习生的同时,也引导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同时也为应用型人才将来工作打下基础,从而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教学分流”缓解了长期以来学子不能兼顾考研、就业等不同需求的教学模式的困扰。发展方向中有实习环节的同学,实习期由传统的一两个月延长为一学期,甚至一年。倾向于考研的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备考的状态中来,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校方及实习单位的资源。进行实习的学生则可以争取更多的机会进行锻炼,不至于在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中走马观花,使实习流于形式。“教学分流”同时也分析了学校的培养方向,分清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力图使学生的就业观念和素质技能相对称,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产业结构相协调,为给学生找出路、给学校谋发展、给社会创福祉做出新的贡献。

三、对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一般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形式、培养制度等构成要素。作为一种过程范畴,它主要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谋划、设计、建构和管理等环节上,具有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模式的量变、渐变到模式的质变、突变,只要是把事情做得更好、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都属于创新范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可以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归纳起来主要是构成要素的完善、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以及模式变革的价值实现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中要素完善是基础,关系优化是重点,价值实现即成效显现是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比如:专业设置调整或专业口径拓宽会影响课程体系重组,进而影响教学内容改革;而教学方法改革反过来也会影响教学内容组织和评价标准修订。当然,这些变化应当带来积极的效果,否则就谈不上创新,或者说缺乏创新的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管是渐变还是突变,毕竟是一个革故鼎新的过程,必然遇到来自文化观念、组织结构、利害关系等的阻力。这既是对教育改革者的信念、意志和应变能力的考验,也要求对改革的重点、目标、方式尽可能预先做出慎重考虑和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2]王志欣,欧阳杰.在学分制中增加创新学分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6).

[3]曹胜利.学者论点: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价值观[n].中国教育,2008-03—20(15).

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 合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128-02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是国家的责任,教育的重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高尚人格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职责。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思想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意义非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要不断开拓视野,创新思维,深刻挖掘,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因此,本文就如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问题展开探讨。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

努力学习专业课知识,发展自身综合能力,增加自己未来的就业砝码是当前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生活的普遍现象。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加重了大学生的急功近利心态,谋求好的出路,找到好的工作成为大学生的发展目标,在现实主义面前,在思想多元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被普遍忽视。面临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浮躁的心态,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变得更为现实,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不自觉地被忽略为可有可无的事物,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存在较大偏颇,认识了解的程度远远不够。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任课教师和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者承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任课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并且教师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任课教师除书本外不能较深刻地全面地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并且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乏味,教师授课气氛的枯燥,学生失去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承担者主要是由负责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辅导员和班主任承担,但由于大学生日常事务工作比较繁杂,辅导员和班主任也未能全面系统的针对大学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是针对个别问题学生和特殊时期开展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丧失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环节中的重要地位。

(三)高校行政部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不准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源泉,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和树立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并始终贯穿其中,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增加学生生源规模,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实用型人才成为部分高校的重点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看不见的教育往往被忽略或定位不够准确,无形中排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轻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高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意义

努力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性要求。

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时,阐述了许多关于合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命题,既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人的发展确立了目标,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人进步的根本价值尺度。强调,“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实现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同时提出,要在实践基础上把握人的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根据人的多种需要,“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要通过实施全面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教育效果更直接、更具体、更有效。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家庭和社会也同样发挥着间接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同时,随着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新变化,家庭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的新作用,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困难,而合力的构建有利于增强高校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社会的凝聚力、有利于提升家庭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推动力。对大学生个人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构建,有利于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对学生个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势在必行。

三、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管理体制

领导重视是高校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这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布局和实施计划,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管理者的工作方向,关系到全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能形成合力。因此,应以合力育人为宗旨,宏观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理合法参与学校各项工作建设,努力搞好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建设。其次,要建构有利于配合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形成的有效机制。要积极实现上下一条心,改变自行其是的局面,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工作职责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计划,要定期组织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积极发现问题,协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党委领导下的全校一盘棋、协调发展、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积极作用

一是在课堂上充分有效地发挥教师的先锋模范带头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修养,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时刻都在感化着学生的内心成长。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相当大的副作用。因此,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要通过文化校园积淀校园文化。优良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积淀不断传承和弘扬的办学精神、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内涵的高度升华,是学校发展的先进方向和动力,是有别于其他高校的重要特征和标志。所以,积极开展文化校园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治学态度。三是要加强对学生自治组织的正确引导,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嵌入于学生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开展高水平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运用艺术手段把没有精神的东西赋予精神,从直观上陶冶师生的美好情操。”

(三)加强学校与社会和家庭间的互动交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和家庭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各种变化都在影响着高校发展的方向。学校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配合共同努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性,且越来越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过去的发展方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拓宽视野、扩大领域,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因此,我们要有效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通过网络平台等有效方法,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取得家庭对学校的理解、关心、支持与配合。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发展动态,通过开展座谈会和报告会,让学生学会认识和了解自己,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意志和顽强精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蹇兴东,张斌.高校扩招与强化教书育人意识[J].中国农业教育,2004

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发展;教育

        中国民族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中,就产生了歌舞和歌曲。现在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一万年至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吹奏乐器——陶埙。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前256年的周代就曾出现过庞大的宫廷乐队。特别是唐代,音乐高度发展,处于当时世界音乐的先进行列;对日本、朝鲜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音乐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民族音乐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珍贵的艺术价值,是任何国家音乐所不能比拟的,也是任何西洋音乐所替代不了的。中国民族音乐存在了数千年,由于历史的变迁,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的意识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民族音乐也随着发展、变化,而且一直都在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民族音乐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精神面貌,也用音乐这个特殊的方式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人文背景。民族音乐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特点比较鲜明的体系。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民族音乐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带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集体创造的,它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人的生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源远流长,而且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着交流融合的习惯,海纳百川的豁达和融会贯通的精神。中国传统音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了各民族的艺术智慧和创造才能,具备了鲜明的民族个性,在不断的交流和融合中它们相互辉映,相互竞争、衍生发展。同各种其他艺术相同,民族音乐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融合了周边民族音乐的精粹,演化出了本民族独特的音乐艺术和音乐传统,比如南方民歌的山歌、东北二人转等。各民族的艺术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注定要吸收其他民族的特色,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样每个民族的艺术都会长存,只要是本民族音乐中的好的部分,就会被其他民族所接受,乃至传唱,如此一来民族音乐自然会生生不息,不断发展。某些民族早已被历史的慢慢长路所模糊,但他们留给后世的艺术财富却没有被抹杀,这些民族的存在就有了其意义,民族音乐及艺术的存在也就有了极大的价值。

        中国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它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人格精神的审美体现与高度升华,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潜移默化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有着深远意义。如何让这种文化的传承发展下去呢?在发展中国民族音乐事业中,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加强艺术表现力是能否提高中国民族音乐水平的关键所在,作为民族音乐的爱好者以及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就成了民族音乐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群体了。为此,对大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所以音乐教育者必须引导学生学好音乐知识,给学生展现民族音乐的机会,要特别强调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现在的许多优秀音乐作品都是从民间音乐当中汲取了营养。着重培养他们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树立起他们对民族民间音乐保护和挖掘的意识,担负起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人的主要责任。

        时代在发展、在前进,人们的观念思维和生活的节奏都在发生变化,人们对音乐的追求和欣赏习惯也都给民族音乐提出新的要求,因为世界上任何艺术精品都是与时代相呼应的,要充分挖掘我国音乐文化遗产,丰富民族音乐艺术内容,改革民族乐器,改编民族器乐,就要培养民族音乐理论人才,培养民族音乐作曲家,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保证其健康的发展。民族音乐要发展,只凭高水平的演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民族音乐听众,普及民族音乐文化,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环境。使人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以此提升人们的都市文化品位,最终使民族音乐文化在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传播,民族音乐应让更多人接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只有这样,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才能得以存活、延续、创新、发展,才会有更强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