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平等校园建设制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职业院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素质教育水平

党的十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时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这对提升高职生整体素质、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当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不仅有利于引领多种社会思潮,团结和凝聚社会大众,同时还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理想和价值观的追求,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及国际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也有利于抵御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与普惠。学习领会党的十精神,特别要响应党的号召,“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帮助广大师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引领地位不够明确

目前高职院校多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不少大学生中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庸俗消极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通过虚拟网络大肆渲染,虚拟文化对高职生负面影响越来越凸显。同时,西方一些国家通过虚拟网络等载体不断宣传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观,严重冲击和影响高职生价值观的形成,甚至部分高职生由于认知所限,对一些复杂形势难以正确地加以分析和理解、把握,从而产生从众行为、消极情绪。从上述行为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地位没有得到大家的足够重视。

2.引领内容不够全面

从一定程度上看,目前对校园文化内涵的理解过于片面,出现了失衡现象:第一,继承与创新失衡。打造具有创新性的校园文化,必须找准继承和创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然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方面仅仅追求表面效果,忽视传统文化,这既影响学院定位与发展,也影响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凝聚力。第二,管理与建设失衡。学院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为两条平行线,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直接导致文化建设成为“装饰品”。第三,软硬件的失衡。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设施等硬件条件得到了校方的足够重视,但软件建设即文化建设则显得不足。

3.引领力度不够大

高职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认知、分析能力,但从思想意识方面看,这个群体还过于年轻化,对各种事物和问题的认知、分析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文化价值观整体上存在一些偏差。经过前期教育,这个群体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但存在不全面、不系统的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也缺乏深入理解和掌握。加之繁重的专业学习以及一些负面影响,使得部分学生不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4.引领实效性欠佳

“90后”高职生更多追求的是新和异,当前种类繁多的网络语言等流行文化正迎合其口味。“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终端广泛覆盖,为这些流行元素提供了便捷渠道,高职生可以在第一时间准确地掌握社会上出现的新奇事物,并广泛流传。从目前高职生整体素质发展来看,他们中大部分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是健康向上的,但也不能排除部分学生受外在环境影响,而出现思想意识“西化倾向”,通常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还有一部分学生文化价值取向趋于实用性,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抽象性又不易理解,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冲突。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接受那些通俗易懂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相对滞后且单一,使部分学生不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甚至产生排斥心理。这种文化盲从状态,也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效果欠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1.共同传承精神文化

高职院校的精神就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教育价值追求的综合,是对学院发展过程中所呈现根本问题的看法,是学院意识和文化观念的体现,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不仅包括思想观念,还包括提炼后所形成的文字表述,在这一观念指导下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形成的风气,所有这些围绕学校理念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有机的整体。学院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校风、学风建设方面,通过校园内各种文化渠道及其行为主体表现出来,让师生切实感受到它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自然而然地净化人的心灵。目前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促进大学生形成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院校精神文化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融入其中,结合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等因素,对其予以提炼和升华,最终达成师生的一致认同和共识。采取“在宏观上引领、微观上渗透、文化上熏陶、实践上积淀”的总原则开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八荣八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进一步具体化。第一,“学理论用理论”,鼓励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第二,开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竞赛,展开讨论和交流,提高思想境界;第三,激励教师进行价值观方面的理论研究,从而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提高学院管理水平;第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奠定诚信基石,培育包容品质,养成高尚的道德人格。

2.共同铸造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建设是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有形载体,是凝聚精神文化的物质存在形式,是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物化形式存在的总称。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既是推动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它的建设状况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校园整体文化的质量和水平。丰富的物质文化内涵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发挥物质文化育人功能,同样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融入到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将核心价值观和学院办学理念固化于物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使之凸显师生的集体智慧、力量、精神等内涵,同时还要体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通过物质文化建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广大师生积极进取,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3.共同建设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院各种规章制度中,使之成为各项政策和制度精神的内核和强有力的支撑,将价值观转化为具有刚性的规章制度,用制度体系权威性来规范师生思想、行为,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做到强化制度管理,淡化人为管理,最终树立制度权威性,就要制订科学可行的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健全协调统一机制、责任与奖罚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使这些制度成为校园文化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变成具体可操作的现实因素。制度文化建设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之真正起到规范师生言行的关键环节,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让文化育人的理念融入职业院校管理、服务、教育各个环节,让师生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日常管理制度的外在约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4.共同打造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和落脚点,是一项长期系统且复杂的工程。但是,一些不文明、不和谐行为在职业院校中仍旧时有发生。比如课堂吃零食、随意践踏花草、上课玩手机、食堂浪费等现象。让校园行为文化成为一种信仰、一种习惯,其关键还是要从思想上转变学生的传统观念,这就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完善。职业院校在今后的办学中,应更加重视行为文化建设,创设具有文化内涵的高品质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形式。比如以一些重大纪念日为契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包括主题班会、演讲等,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同时,要把德育工作总目标具体化、生活化、层次化,使之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等信息化方式,向学生宣传先进思想,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把思想道德教育、行为准则教育等内容贯穿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以增强其震撼作用,提升文化活动的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巧芝,陈 明,曹雪亚.传承 创新 提升――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 2010,(2).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法制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依法治国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全社会对于法制化管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作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当前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我国高校法制建设若干问题探究,有利于高校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及依法办事行为、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就构建和谐校园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高校实际教学活动中,重视我国高校法制建设工作,积极的探究我国高校法制建设若干问题,以便可以采取有效的策略。

一、我国高校法制建设问题

(一)缺乏法律文化土壤

在我国高校法制建设的过程中,高校法制化管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一定的法律文化土壤,也就是法律精神和法律思维。目前,由于我国教育法制还不够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也相对滞后,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仍存在着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其次,由于历史存在和现实发展之间的种种原因,高校管理者在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表现出知识匮乏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背景不同,高层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的状况较为普遍。因此,在我国高校法制建设中,仍存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的探究。在我国高校法制建设中,只有正视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寻求解决的对策,是当前发展我国高校法制建设工作的有效策略。

(二)制度建设不健全

在我国高校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大多数高校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一措施,并没有有效的解决我国高校法制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中,高校法制建设内容混乱、程序缺失、与现行法律法规冲突等几个方面。综合我国高校法制建设中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可以发现高校为了法制化建设制定的法律法规的范围较为广泛,其涉及的领域几乎涵盖了民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部门,这些因素汇集在一起,给我国高校法制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导致高校学生对高校法制建设的规章制度的理解产生了问题。因此,在我国高校法制建设的过程中,重视我国高校法制建设制度的不健全问题,并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非常重要。

二、我国高校法制建设需要做的工作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些观念的落实,同样有利于高校法制化建设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进行我国高校法制建设,结合我国高校法制建设的实际状况,深入分析我国高校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积极的寻求解决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高校法制建设全面、快速的发展下去。因此,我国高校法制建设需要从加强依法治校的选宣传和教育、不断完善制度建设、重视监督和机制的完善等方面进行。

(一)加强依法治校的宣传和教育

在高校法制化发展进程中,加强依法治校的选宣传和教育,是有效完善我国高校法制建设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与发展,高校法制化进程不断推进,加强依法治校的选宣传和教育,成为高校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高校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加强依法治校的选宣传和教育,深化法制观念,使学生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感受到高校法制化建设的优越性。在高校的网站、校报、电视、广播、橱窗等,进行广泛的普法宣传。其次,定期为教职员工举办法制讲座,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使师生员工不断增强法制观念,从而最终为实现学校管理的法制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高校管理者自身应该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修养,树立法制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高校法制化建设的发展。

(二)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在实践工作中,只有不断的完善制度建设,有效的解决高校法制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高校法制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法制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必须重视制度内容合法合理、程序合法、正当。避免在高校法制化建设工作中,出现规章制度与管理法制化之间的矛盾,给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高校应在实际工作中,全面修订学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有关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的作出有效的修改。此外,在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高校法制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不能顾此失彼,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忽略了高校法制化建设措施的顺利实施。因此,在高校法制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是有效促进高校法制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重视监督机制的完善

不断的社会经验表明,重视监督和机制的完善,有利于促进高校法制化建设中问题的解决。在高校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重视监督和机制的完善,首先需要明确监督主体的具体情况。高校管理者应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将重视监督和机制的完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环节。对于监督方式和法律法规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考察,并组织专家学者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其次,在高校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倡导透明的监督工作机制,对于法制化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师生积极的提出。高校管理者可以综合师生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分析高校法制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影响了整个法制体系的建设情况。

(四)重视信息化在高校法制化建设中的影响

随着当前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高校学生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发生重大变化。在高校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信息化社会是网状的,在信息网络里,人成为个性化、具有高度意志和创新的信息处理中心。人们必然要求在规范、有序的规则制度下,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价值将得到凸显。在高校法制化的建设中,重视信息化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高校法制化的宣传和教育方面。通过信息化的方式,积极的在校内开展法制化知识的宣传,使更多的师生可以在了解基本法律常识的基础上,客观的认识高校法制化建设的优势及必然性,提高师生参与高校法制化建设的积极性。其次,在高校法制化建设的同时,还应重视完善各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相对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校法制教育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在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有了新的起点。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以法制为基础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以促使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完善教育法律制度工作的发展,我国高校法制建设若干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重视我国高校法制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并积极的寻求解决办法对于高校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英超.我国高校大学生危机事件应对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

[2]董圣足.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陈晓因.高校法制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

[4]柴娟娟,李国强,闻建华,等.我国继续教育法制建设现状分析与策略建议[J].开发研究,2010(05).

[5]朱金东.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法制建设的反思与重构[J].理论导刊,2013(12).

[6]周大雄.论高校国防教育的法制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08(03).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公平;社会和谐;教育教学体系

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属性。在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的设计中,受教育公平度是衡量社会和谐、社会公平的三大指标之一。对于社会学而言,所谓公平就是保证生存权力平等,保证发展机会均等,是主观的价值判断。不同的社会,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意识形态背景的不同,其社会和谐观也不同,而且可能会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本身状况相联系。社会和谐的实质更加强调伦理平衡。相对于市场经济所造成的社会分化,政府的选择不是通过抑制个人的自由和牺牲市场经济的活力来追求和谐,而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追求现代的社会公正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中,追求社会和谐并不是必须要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相反,对于社会和谐的追求反而有助于效率的取得。本文主要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当前我国和谐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存在严重的不和谐现象

高职高专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虽然是由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共同决定的,但高职高专教育又以其自身独具的活动形式反作用于社会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高职高专教育和谐作为社会和谐在教育领域内的反映,应首先为社会和谐问题所关注,它的实现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存在严重的不和谐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思想不能体现“以人为本”

教师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高职高专教育管理理念,即以教师和学生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主体。目前我们判断学校各项工作成败的标准并不完全看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也不主要以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及促进人才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为教学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上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则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及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的主要生产者与传播者,人才资源的总量和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学校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的关键因子。因此,高职院校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由单纯的管理控制转向对人才资源的开发、激励和保障,制订相关制度,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人文环境,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人性化发展

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人性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学生不能“因材而学”。即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学习的特点、兴趣爱好、优势和劣势等因素,同时缺乏良好的自学意识、自学能力,不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实现最高效的学习。二是作为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即不能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个性,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兴趣,因人而异地的引导,以达到“人尽其才”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应完善个性化学习的服务系统,实行小班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师生交流式的学习中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从而为实现最高效的学习创造条件。

(三)高职院校管理尚未很好地“以生为本”

教师、行政和后勤人员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主体,直接影响学校的育人环境。作为教师既要重视教书,更应重视育人,但许多学生认为,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只重视教书,不重视育人”。这说明高职院校中的部分教师在育人方面还存在问题。党政管理群应该是最具有“责任感”的群体,但许多学生认为决策层并未能真正体现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因此希望管理部门多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当然学生意见最多、最大的还是后勤服务。不少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实行后勤社会化后,后勤服务人员普遍素质比较低,缺乏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四)师生关系远未实现平等互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的动态人际交往。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但在目前的高职院校师生关系还存在许多不平等、不民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靠压制、奴役学生实施教育。

(五)能力培养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

许多老师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教学的做法,重理论轻实践。尽管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逐步提高,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但从高职院校科技工作总体来看,高职院校确实存在“重理论研究、轻实际应用”的问题,导致科研与生产实践相脱离,许多的科技成果也仅停留在研究上,缺乏继续开发与应用的前景,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高职院校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技术应用能力强是高职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60%以上的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学校理论课远远多于实践课,在职业技能训练上还远远不够,这样一来职高生“技术应用能力强”这个仅有的“核心力”难以成为自己的就业优势,与社会需求形成矛盾,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完成应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校园文化建设尚未满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具有特别意义的一种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主渠道,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然而许多高校并不是每年都开展科技文化节、社团风采节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无法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不能锻炼学生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很难真正培养出“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应将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成才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制订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二、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体系

(一)倡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以德治校,学“做事”先学“做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培养人才的质量,教学生“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为了使学生得到德、智、体、美、能各方面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应该实行“知识、品德、技能”的培养模式,在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基点,要求学生“能做事,会做事,愿做事”。

(二)优化课程体系,实现社会化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的统一

社会化课程是指那些满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符合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的课程。个性化课程则是指适应学生自身需要并促进个性发展的课程。关于课程的社会化取向与个性化取向问题,是近年来课程讨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个性化文化的倡导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化综合文化课程的责难与批判,个性化课程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社会化文化课程本身又存在诸多悖论和困难。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因此,我们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该社会化的坚决社会化,该个性化的坚决个性化,社会化中有个性化,个性化中有社会化,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从而构建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学生为课程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学分制评价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为课程文化内涵,制订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系统。

(三)突出服务意识,加强人性化管理

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关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自由发展是高职院校管理的根本目的和理念。要改变教育主体的现状,首要任务是全面强化教育主体的责任感和育人意识。因此高职院校要制订合理、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处理好科研、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同时,学校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改变管理群体现状的有效办法,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需求。此外,要改变后勤服务群体的现状,必须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明确所有服务项目的岗位职责,并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所有的服务人员进行责任感教育和服务常识培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杜绝校园里欺骗和坑害学生的事件。

(四)改善师生关系,实现校园公正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如何充分调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使他们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创新的能力,已成为提高学校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首先在教学态度上要端正,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于细微处关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平等互爱,教师才会乐教,才会努力把科研的成果以及思想和方法渗入到课堂教学,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才会愿学、乐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性是高职院校教学的突出特征。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动手能力是将知识转化为物质的重要保证,是高级专门人才所必备的一项实践技能。一所高职院校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符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内容,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式学习。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高职院校凝聚力

校园文化具有引导作用,通过传授人类文明,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因而具有凝聚作用。传承文化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功能,研究文化是高职院校的活动基础,创新文化是高职院校的崇高使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科学思想萌生的催化剂,是先进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它既从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又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强大动力、做出巨大贡献。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也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应该继承学校优秀文化传统,探索未来学校发展方向,构建一个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开放、民主、和谐、进取为精神内核的现代学校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宪俊.略论教育与社会公平的实现[J].当代教育论坛,2005(5).

2、佚名.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EB/OL].,2005-04-07.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两地三区 财经类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力推进与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高校逐渐形成“一校多区”办学新格局。作为广西区内唯一一所经济管理类专业较为齐全的财经类院校,广西财经学院也不例外,出现“两地三区”办学实践,即学校现有明秀校区、相思湖校区和防城港校区三个校区,分别位于南宁和防城港两个地区。“两地三区”办学模式进一步拓展教育发展空间,弥补教育资源不足,增加竞争优势。但是,校区的分散、学生人数的增多、师资队伍的紧缺,加上“90后”成为大学生主体,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到来,呈现多元复杂化趋势,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弱化。因此,在“两地三区”办学模式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时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财经类人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课题。

1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状

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客体,在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力和效用特征及其所特有的效能属性对大学生这一价值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我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经过多年努力取得很大成效,但是,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受办学资源及其条件的限制,我校出现“两地三区”办学新格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因此面临空前挑战:

一是财经类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出现多元化趋势。随着“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大量信息的涌入,易使思维观念较活跃的财经类大学生在勇于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和信息的同时缺乏自控与分辨能力,增加他们鉴别思想政治是非的难度,导致他们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以及个性心理发生极大变化。随政治、经济与文化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的激荡与冲突,社会环境的多样复杂化,更使财经类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出现多元化趋势,对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有很大负面影响。

二是“两地三区”办学格局的影响。在“两地三区”办学模式下,校区数量增多以及区位分散,学生思想教育成本随之增加,各种教育管理资源未能有效共享,校园整体风气和文化缺乏统一性,学生交流受到限制,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力量不足,这些都无形减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力量,降低工作效率。

2我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原因分析

2.1社会大环境变化的制约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纵深领域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密切,西方不良的文化思潮、没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渗透,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发生一系列变化,对思想观念活跃的财经类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从而导致他们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甚至出现政治信仰动摇、价值观念扭曲、责任感缺乏、诚信缺失等现象,增加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多元性等时代特性的作用下,获取信息的同步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信息隔离与净化难度,致使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用度降低,有效性受到挑战。

2.2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然而,由于部分家长道德观念滑落、家庭结构不健全、非正规的家庭教育等,让部分学生从小就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当前,在“90后”大学生是整个家庭生活轴心的背景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若不能与学校思想教育的过程有效相结合,甚至在内容上、方式上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相违背,就会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极大干扰,影响其有效性。

2.3学校“两地三区”办学模式下的影响

2.3.1校区数量多和区位分散,资源未能有效共享,难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两地三区”办学最大特点是校区分散,且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决定各校区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对沟通与协调要求很高,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校区间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矛盾,处理不好,会分散或减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一性、一体化发展;校区的增加,虽为学校扩大招生提供便利,但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投入更多人力、财力及精力,思政队伍压力增大,工作难度相应增大;异地多校区办学,不同地区不同校区差异性较大,各种教学设施、体育场所、实验实训基地及图书资料等有形教育设施与资源难以形成实质性共享,且处于“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状态的相思湖与防城港两个校区,各种有形教育设施资源一时难以满足招生规模的需求,容易导致学生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落和对学校不满,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

2.3.2校园文化氛围欠缺,难以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环境

处于“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 状态的两个校区,由于多方面条件有限,学术文化交流较少,第二课堂活动规模和质量不高,缺乏大学浓厚的学术科研气氛和历史文化底蕴,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难以形成;因地域、交通、经费等原因,长驻教师较少,上课教师流动性大,学生难以与教师进行多维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进驻两个校区的都是低年级学生,造成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接触不多,交流不足。学生缺乏与都市文化、校园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缺少教师的“言传身教”与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易使他们无法受到浓厚的传统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与感染,致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明显。

2.3.3思政队伍力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难以开展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两地三区”办学条件下,学生思想教育事务的工作量成倍增加,整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面临人手不够、力量不强的困难;在整个思政队伍中,存在着半路出家、脱离原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暂时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功底相对不足、多数人任领导职务,未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业对待等现象;部分思政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缺乏责任心和情感投入,缺少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未能建立健康平等的师生关系,影响教育效果。

2.4财经类学生的片面认识

不少学生以为自己是学财经专业的,掌握经济管理类知识即可满足社会需求。加上多数学生在校园中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与现实社会表现的具体形式存在一定反差,让他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往往只注重事物表面而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做事、看问题带有一定主观片面性。因此,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什么实际价值,不轻易被认可,很多人持轻视乃至忽视态度,甚至因此而产生排斥心理,不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另外,财经类专业课程繁重,学生面临将来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他们把更多时间与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争取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择业的挑战,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则无暇顾及,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两地三区”办学模式下,增强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思路

3.1从精神文化维度,增强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坚持以当今最前沿的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财经类人才为目标,强化办学理念,整合、提炼形成“财经人”自己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学精神”,深化拓展我校“弘德、明毅、和谐、日新” 大学精神教育内涵,丰富教育形式;联系学科背景,结合专业特点,提出具有财经类院校特色的校训校歌,积极构建反映时代精神的、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校园精神;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校风教风学风宣传教育相结合,以加强学生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为保障,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师德师风大讨论,推广“师德标兵”、“教学名师”评选,推出“教授谈学风”项目,以网络评选“嘉和励学金”为平台,举行“学风建设”推进大会,开展“文明生活每一天”学风督导,以真挚和谐的校风熏陶学生,以敬业务实的教风感化学生,以刻苦奋进的学风激励学生,提高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成效,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弱化的弊端。

3.2从物质文化维度,增强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以财经类院校特色为视角,整体规划与建设各校区校园环境。通过增设校徽、校训及大学精神等标志性符号的方式对各校区校门、建筑、园区、道路等进行统一布局与整体规划,以对学校有贡献的名人、优秀校友、企业、企业家命名校园内的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公寓楼、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物、实训基地以及文化广场;结合学校历史,挖掘文化内涵,利用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重大事件等设计富有文化特征的人文气息;从教育和艺术高度,精心设计一些富有文化特征的人文景观,如喷泉、假山、园林等景观的创意布设及美化绿化,以及在道路、活动广场等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与熏陶,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有利外部条件,从而达到加强和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目的。

3.3从行为文化维度,增强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建立社会―家庭―学校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密切与学生家庭联系,形成渠道畅通和定期反馈的互动式双边关系。加强与社会合作,利用有利社会资源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社会化;立足学科专业特点,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全过程,在保证经济管理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等理论课教学基础上,每门课程穿插育人内容,用生动精炼的具体事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实习, 融思想政治教育于大学生“三下乡”、“实岗挂职锻炼”等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了解和服务社会,锻炼意志,体验生命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校园信息网络建设与管理,开通红色专题网、博客(微博)、成长成才论坛、学业与人生讲坛等平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以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校情通报会”、“校长在线”、“广西新发展 厅局长走进校园”系列报告会及“一院一品”等大型精品校园文化项目,安排学术前沿讲座、人文讲座、知识竞赛、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等文化交流活动,为“两地三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更多面对面互动沟通机会,以强化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和热爱,形成“两地三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合力化。

3.4从制度文化维度,增强财经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坚持以制度为抓手,建立“两地三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席会,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会议制,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定期召开学生工作委员会,举办“两地三区”学生思想状况研判大会,健全学生思想分析制度;建立和完善分层次、全方位、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有针对性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健全教学―管理―服务三大系统“人人有责,齐抓共管”责任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各校区各部门和具体责任人身上,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健全思政队伍建设制度,增加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大职业培训培养,提高整体素质,为他们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考核机制,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量化,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考核制度,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反馈系统;从思想建设、宣传、资金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营造“全社会都来关注学生思想动态,都来关爱学生成长成才”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婷婷,张媛媛.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09(21).

[2] 韩华.制度安排: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09(2).

[3] 陈玲,谭玉成,梁军.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1(10).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范文第5篇

全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办学规模、校容校貌、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40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28所,公办幼儿园3所。

1.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以来,先后争取新农村卫生新校园、灾后重建等项目资金累计2亿元,新建、改扩建了一批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中小学实现了“远程教育”项目全覆盖,学校基础设施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2.“两支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积极组织全区教师参加中省培训,开展校本研修,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批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推行校长管理制度改革,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中青年教师走上了学校各级管理岗位,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教育质量稳中有升。积极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开展“教育质量管理年”、课堂达标、课改成果展评和评教赛教等活动,重视教育科研和“两考”质量管理,中考升学率和高考录取率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教育强区”骨干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李台等3个镇办先后被命名为“省教育强乡镇”;中学、高新中学晋升为省级标准化高中;区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晋升为省级示范化幼儿园;高新小学为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2004年,我区通过“普及实验教学区”验收;2005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2007年通过国家“两基”复查验收,“教育强区”骨干指标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区教育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教育文化体育管理职能繁杂,督导、教研力量薄弱;教师队伍长效补充和流动机制尚未有效建立,校长的选拔培养机制不够健全;教育投入不足,城乡办学条件不够均衡;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亟需进一步提高。

教育是民生之本。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竞争实力,都需要人力资源支撑,需要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全力振兴教育事业,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科技、人才、园林、富裕”服务。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双高双普”、创建“教育强区”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城乡统筹和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强化管理和加大投入为保障,以“振兴教育工程”为载体,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教育改革,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实现教育全面振兴。

(二)主要目标

2013年“双高双普”达标并通过验收,“教育强区”骨干指标体系基本建成,2015年“教育强区”通过省级验收。

——学前教育得到全面普及。到2015年,每个镇办建成一所中心幼儿园,城乡社区建有配套幼儿园,消除入园难问题。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95%以上,全部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

——义务教育实现城乡均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100%达标,教育信息化普及和应用水平得到提高,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均衡配置,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9.5%;打造2-3所省内知名的特色学校。

——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并逐年进位。

——职业教育得到发展。2014年建成区职教中心,以大职教的发展思路,整合区内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把区职教中心打造成以现代农业教育为特色的省级示范化职教中心。

三、重点工作

(一)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

1.加快幼儿园建设。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公益性、普惠性、多形式”的建设原则,积极争取中省专项资金并安排配套资金,推进镇办中心幼儿园建设,规范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制度,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到2015年建成5个镇办中心幼儿园,10所以上城乡社区幼儿园,基本满足幼儿入园需求,彻底消除入园难问题。

2.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在幼儿园园舍条件基本满足入园的基础上,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15年全区3-5周岁儿童的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全面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

3.实施科学保教方法。加大幼儿园管理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加强对各类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科研的管理指导,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和城乡结对帮扶长效机制,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享。

(二)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

4.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抓住省统筹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改革试点区的有利契机,按照“城乡一体规划、建设标准一致、设施配置相当、师资配备均衡、服务质量均等”的思路,重新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全面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确保适龄少年儿童免试就近入学,着力解决好择校和残疾儿童就读问题。

5.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按照“配置科学、设施完善、装备合理、功能齐全、分步实施”的要求,对全区中心校以上的学校进行教育装备均衡配置。根据有关规范标准,配齐配足实验仪器、信息技术装备、图书和体卫艺器材等设施,完善部室、操场建设,建成校园安全监控及报警指挥系统,实现教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达到信息技术教学“校校通、班班通、人人会、天天用”。依托教育网,建成覆盖全区、连接省和国家的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校园校舍管理、学籍管理等为一体的教育信息化平台。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力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提高校长文化自觉意识,引导学校把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用文化建设推动学校主动发展。要在价值文化、活动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建设一批“书香校园”、“墨香校园”,实现校园文化人文气息浓郁,教育内涵丰富的目标。

(三)实施“高中教育提质升位工程”

7.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高新中学、中学的扶持力度。每年从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化解高中办学债务;安排专项经费,资助和奖励高中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给高级中学在人、财、物等方面充分的办学自,对学校在人才引进、教师待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8.激活办学机制。进一步激活高中办学机制,鼓励和支持各中学根据本校实际,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全面推行校长公选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规范和完善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实行岗位管理;建立教师能进能出、轮岗转岗机制,畅通教师进出渠道;完善内部分配绩效制,完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促进目标责任的落实,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9.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普通高中内涵优质发展思路,引导高中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出名师、育英才、创特色、上水平为关键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教学,集中优质师资,强化质量管理,教育质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并逐年进位。增加升入国家名校优秀生数量,走优质特色发展之路,在省级标准化高中的基础上晋级省级示范化高中,引领全区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四)实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工程”

10.规划新建区职教中心。按“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区职教中心选址新建(原校址划归张家岗小学扩建),重点解决目前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落后,场地校舍不足,设备设施和实训基地匮乏等问题。完善职教师资补充机制,出台地方性行业准入制度,探索建立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健康发展。

11.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采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校企合作、依托学校、镇办联动”的办学机制,有效整合我区各部门职成教机构,将技校、劳动、农业、财政等部门的员工培训、农民培训和入区企业的职工培训统一整合到区职教中心,形成以职教中心为龙头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并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这一品牌优势,创新办学思路,把区职教中心建成以现代农业教育为特色的省级示范化职教中心,发挥科技示范、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和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

12.加强城乡成人教育机构建设。加强镇办农技校和农科教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健全以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村化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校、其他培训机构为基础,覆盖区、乡、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社区教育内容丰富,开展活跃,效果良好。

(五)实施“两支队伍建设工程”

13.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教师实行归口管理,统一由教育部门按规定调配。建立教师队伍常态补充机制,确保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特色教育正常开展。审慎、稳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有序进入、轮岗交流、培训培养、退出分流”机制,实行教师动态管理。完善教师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制订多层次、全方位的岗位管理细则,实行分配向一线教师和农村教师倾斜的激励机制。

14.推进校长任用制度改革。校长是实现教育突破性发展使命的关键。中小学校出现校长岗位空缺一律实行公开招聘,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进行。推行校长任期制和期满交流制度,每届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后,重新进行聘任,在同一学校连续任期时间原则不得超过两届。加强校长队伍后备力量的选拔培养。

15.加强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名师带动计划”,认真做好名师、名校长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工作,不断壮大名师、名校长群体。按照三年一届、动态管理的要求,逐步扩大数量,带动校长、教师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和水平。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以优厚待遇招聘引进一批外地名师和名校长。深入开展“中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加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队伍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一支以名校长、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为主体的高素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队伍。

(六)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6.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制定《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以“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探索出具有本区特色的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教学,推行探究式学习,培育推广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课程教学管理、创新高效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估机制,推进教与学两个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17.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和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区、校教育科研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科研规划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和校本研究,有效解决新课改和提高教育质量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教师全员参与校本研修,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积极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强力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到2015年建成艺术体育类和文化建设类等特色项目学校2-3所。

18.扩大教育帮扶交流合作。在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积极组织开展对口支援、结对帮扶、交流服务、网络支教等活动,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在继续抓好与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宝鸡中学、交大附小等机构教育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再选择一批省内外知名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教育交流合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七)实施“一体两翼建设工程”

19.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单设教育局和文体局,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增加机关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使之更好行使管理职能。切实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创新管理方法,全面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0.加强教研、督导机构建设。推行“以教育行政为主体,以教育科研和教育督导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管理运行机制。加强教研室和督导室硬件建设,建成省级标准化教研室和督导室,配足配齐各科教研员和专职督学,设立教研督导专项经费,保证教研和督导机构能够充分开展工作。

21.充分发挥教研、督导机构作用。充分发挥教研室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引领作用,全面建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指导教学、评价教学的教研指导机制;完善教育督导机制,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评估与监测相结合、监督与指导相结合,定期对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督导和评估,保障教育质量快速提升。

(八)实施“教育经费保障工程”

22.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强化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行为,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向学前、高中覆盖。依法保证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确保教育财政支出达到或超过公共财政支出的省定比例。需地方配套的项目资金列入区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23.科学统筹资金使用。在保证日常运转经费需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专项经费,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统筹城乡、校际之间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对各类资金进行规划整合、板块整合、项目整合,捆绑使用,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24.加强教育经费资产管理。加强教育经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教育资金监管制度,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健全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制度,规范学校经济行为,防范学校财务风险。财政局研究制定《教育财务管理办法》,探索为学校方便快捷服务的新机制,充分尊重学校采购教育教学用品意愿,纳入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学校经费,做到及时、全额拨付学校,在教育局的监管下使用,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四、计划管理与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实施方案》是贯彻落实省《实施意见》和区《决定》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创建省级教育强区的重要措施。区上成立由政府区长任组长,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镇(街道办)、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创建教育强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创建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由主管副区长担任主任,教育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半年一次例会,研究解决方案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工程类项目要落实项目推进责任人,对改革类项目要确定项目指导责任人,同时明确项目单位的主体责任。

(二)加大宣传,正确引导。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做教育工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群众尊师重教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为加快教育改革创建教育强区营造更加宽松的氛围。教育部门要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三)分类指导,逐步实施。

《实施方案》涉及各级各类教育,是未来几年我区教育改革创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坚持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有计划、按步骤地统筹推进。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分类、分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列出工作计划和推进时间表;教育部门要加强《实施方案》推进工作的协调与沟通工作,敦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促进工作落实;要加强对《实施方案》实施的过程性指导,特别是对改革类项目要组织专业人员深入项目单位,实行面对面的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推进中出现的偏差,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四)政策支持,多方保障。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大对《实施方案》的支持力度。要不折不扣地落实省《实施意见》中出台的各项政策,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住建、人社、编制、宣传等部门和单位,要从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尽全力为《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提供便利和优惠,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需要向上沟通协调的要积极主动争得上级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要在涉及规划立项、土地供应、资金投入、资产处置、行政审批、人事管理等重大事项上强化统筹。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范文第6篇

扫描从2006年开始,山西省明确将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专职班主任及辅导员四个类型。2014年对教学型教师界定为“以教学为主,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全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外语、公共体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等公共基础课教学的专职教师”。为了相对全面掌握高校教学型教师师德状况,课题组选择了位于开放发达的广州市“985”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相对边远的西部地区西宁市“211”大学———青海大学以及内陆省份太原市的山西中医学院,进行了包括教学型教师和学生两个被试群体在内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5岁以上教学型教师的师德状况总体是值得肯定的,但是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公共课教学工作重视不够,师德状况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客观现实困惑,职业理想迷茫。93.2%的教学型教师认为,自己的待遇低于本校其他类型教师的收入;55.6%的学生对公共课教师的师德状况是满意或比较满意;28.3%的35岁以下青年教师是因为热爱教育事业才选择教师职业。大部分青年教师价值选择严重迷失,并没有把教师职业当作报效祖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崇高理想,而是当作一种谋生手段甚至是别无选择的权宜之计,缺乏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

2.教育环境畸形发展,职业意识严重缺失。“德育”是人才的灵魂;“体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或者载体;“智育”是人才的具体内容。然而现实中评价一所大学的实力,毫不夸张地说,依靠的是所谓的专业“硬”实力,人才灵魂的“德育”和人才载体的“体育”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仅限于师范类院校而被重视,在其他专业类院校,重视的是仅限于与专业有关的“研究人员”,或者说是那些以研究为主的“教师”。对于全校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学校几乎都是采取最大班容量的授课方式。在教学型教师中,那些从事教育时间短、学历高、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部分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身份的认识不到位。事实上,有52.3%的青年教师课后不愿主动与学生联系,缺乏“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自身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重视不够,只教书不育人;82.8%的学生不知道公共基础课任课教师的姓名。

3.行为不规范,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奉献精神。部分青年教师上课迟到早退,随意调、停课,上课接打手机,不注重仪表,信口开河等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备课、讲课、辅导、答疑应付了之,教学精力投入不足,仅有68.5%的青年教师能认真或较认真备课。学校缺乏人文养成、文化素养、人文精神等教育氛围。

二、教学型教师师德现状原因分析

1.自身修养缺乏等主观因素。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基本是80后,多为成长于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独生子女。这个时期,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思想道德观念多元、多变。转型时期的独生子女特殊群体,主体意识增强,成就动机强烈,但是由于受思想修养、自身阅历、个性心理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这一代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人生价值的选择存在较大的困惑和不确定性,道德认知和行为选择上的偏颇在所难免,当受到社会错误价值观和消极思潮的误导时,出现漠视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2.环境、文化及制度等客观因素。“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校环境与整个社会的环境密切相关,甚至共生。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充斥着高校,社会上多元的利益实现模式带来了物质财富的迅速累积。高校教师收入偏低的事实,使得青年教师产生自我确证的心理困惑与压力;繁重的教学、科研以及学历普遍提高需要继续深造的工作压力;住房、家庭等现实问题的生活压力。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青年教师出现了漠视责任、追名逐利、弄虚作假等违德违规甚至违法行为。浮躁之风和功利心态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普遍的道德危机。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确立是一所高校内涵建设最艰难的事情,然而纵观我国高校跨越式发展进程,伴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城、新校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这些硬实力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方面,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相对滞后;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功利思潮愈演愈烈。试想,一个青年教师整天生活在忙于拉关系、跑课题的氛围中,何谈教书育人、精耕细作。高校没有形成对青年教师具有感召力价值导向的文化氛围,何谈潜移默化,培养大师。高校普遍重视教师聘用、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等激励机制上的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等显性要素,而不重视或者忽略师德状况等隐性要素。尽管许多高校都强调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也制订了诸如“师德一票否决制”等措施,但大部分流于形式。由于缺乏科学的量化评价指标,师德建设的实效很不理想。

三、加强高校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研究的对策

1.尽快完善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突出教学特色,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大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研究力度。在教学型教师师德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的前提下,加大教学特色的定量化比例。例如:学生及同行评价结果,教学工作量统计,教学基本功比赛成绩等。而且对于不同职称教师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初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学型教师以考核教学基本功为重点,高级职称的教学型教师应以考核授课内容为重点。把隐形的师德通过这些具体内容以量化呈显性的考核指标,作为引进人才的准入门槛。坚决摒弃“唯学历”“唯职称”“唯成果”“唯科研”的考核方式,将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学术水平综合考察,在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2.确立教学型教师评价和激励的新机制。道德建设不能仅依靠道德主体自我约束来完成,必须依靠公正的制度。“离开制度的公正性来谈个人道德的修养和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严格的道德要求,那么,即使本人真诚相信和努力奉行这些要求,充其量也只是充当一个牧师的角色而已。”结合教学型教师的基本特点,针对性地建立充分体现以教学为特色的师德建设制度框架,依靠公正的制度来约束和导向,全面提升青年教师师德素养。首先,建立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教学型教师道德考核体系。把相互尊重、平等的人格,积极向上、向善的心灵,关注学生未来发展、人生幸福的责任感,坦诚温暖的人文情怀等作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考核指标,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些无法量化的要素很难通过显性指标外显出来,而且没有体现出教学型教师的固有特征。因此,可以尝试一定数量的教学工作量代替科研及其他工作量,形成一种引导及激励措施。试想,一个兢兢业业、完成大量教学任务、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学型教师,如果缺乏一定的科研及其他奖项,终身得不到晋升机会,这公平合理吗?所以对教学型教师不能用简单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而应积极探索由多主体参与、符合教学型特色,便于操作的教师道德评价体系。其次,教学型教师道德考核体系必须与学校的实质性激励体系紧密相连。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学型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完成大量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在师德评价方面予以倾斜和奖励;对于师德行为高尚者,可以在职称晋升、住房分配、岗位津贴、课时酬金等方面加大奖励力度,提升教学型教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对无视师德规范的教师,坚决给予严厉处罚,以产生警示作用。

3.对各种类型的教师进行师德理论教育,营造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必须明确道德、品德、职业道德、师德几个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必须明确师德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必须明确不管是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还是班主任、辅导员型,最基本的身份首先是教师,就必须遵守教师基本道德规范。坚决打击师德沦丧、学术失范、学界腐败等现象,加强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大学教师的价值观教育。结合各自高校校园文化特点、校风校训精神,对师德优秀的教师,要理直气壮地树立榜样,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事迹,把人格魅力和模范行为生动地展现在广大教师面前;把道德说教与人格示范结合起来,开展新时期青年教师形象及素质讨论;通过每年教师节举行青年教师宣誓及召开师德论坛等形式,营造和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4.解决教学型教师的现实需要。从青年教学型教师的角度出发,切实思考他们的现实需要。一些教学型教师为了增加收入,从事大量兼职工作而不屑授课;有些教学型教师疲于授课,无暇顾及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高校公共基础课的特性,决定了他们的科研难度比其他类型教师的科研难度更大,他们的收入比其他类型教师的收入更低。市场经济的今天,教学型教师在“忧道”与“忧贫”的现实冲突面前,选择“忧贫”的果决性远胜于其他类型的教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以研究型大学的青年教师为样本做过研究,得出“青年教师普遍感到压力较大或很大,大部分教师对物质生活感到不满意”的结论,教学型青年教师中大量人才的显性和隐性流失也就不难理解。只有切实关注教学型教师的经济收入、住房条件、政治待遇、职称晋升、科研项目申报、获奖评比等合理需求,只有把师德建设的要求与教学型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统筹考虑,教学型师德建设才能行之有效。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大学语文 融合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正在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从国家战略层面描L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呼吁职业教育将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培养出有原创精神和精湛技艺的大国工匠之基石。在这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高职学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群体。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利者,他们对高职培养目标及所学专业缺乏了解。有的缺少远大目标的激励,思想趋于实际、实用和实惠;有的渴望成才,却缺乏坚定的拼搏精神,缺少深入实际和脚踏实地的努力,信奉的是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价值观的缺失容易造成精神世界的空虚,一些学生成为精神世界的流浪儿,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来打发时间。除此之外,中国当下也有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存在一定的缺失,特别是一些理工类院校“重技能,轻人文”,仅以专业技能教育为主,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就交给政治老师,学生对这样的课程提不起兴趣,得到的效果可想而知。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掌握了一些专业操作技能,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小,最后只能沦为操作机器的机器,未来也无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提倡要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十报告第一次提出了鲜明肯定普世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涵正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概括。价值观的构建,是以人文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利用大学语文学习平台,加强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构建高职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将他们培养成为“不器”的君子,使之正确领悟为学、为人之道,无疑比传统的说教要好得多。本课题正是顺应这一时代潮流而提出。

二、两者融合的可行性

(一)基于“君子不器”理念,两者的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

《论语・为政》曰:“子曰:‘君子不器’。” 意思是: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虽然最初是说明“为政”这一方面的道理,讲一个为政的人,就要古今中外无所不通。此话虽然言简意赅,但意义却广泛深远,尤其适用于高职学生。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将此句释为:“孔子说:君子不是器具。”并写到:“这句话今天可以读作人非robot(机器人),即人不要被异化,不要成为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人‘活’着不是作为任何机器或机器(科技的、社会的、政治的)部件,不是作为某种自己创造出来而又压迫、占领、控制自己的‘异己的’力量(从科技成果到权力意志到消费广告)的奴隶。”我们把它假借过来,发现也同样能适用于我们的高职学生教育上――不管你是从事哪种职业,都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创造性,而不是沦为操作机器的机器。人应使自己的潜在才能、个性获得全面发展和实现。人的行为是受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的,因此,作为主要为社会培养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学院,不能仅仅只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更要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党的十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环境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应使其“文道统一”,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职业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统一、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我们可以从“君子不器”的理念出发,研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把发展“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使学生真正成为有见解、有情感、有追求、有生命律动的“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将两者融合是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他们的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软技能,在教学中设计学习活动,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独立和积极主动性、操作能力等软技能融入教学中。

新加坡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包容等理念相结合,既以东方价值观为本,注重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又崇尚西方先进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即“亚洲价值观”,就是强调公平、正义、有序、伦理。他们不仅将道德作为必修课,还设定了“重要阶段教育目标”。

国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成果有很多,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经验总结,如陈力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国外学术维度》,强调国家对公民的教育责任、强调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学校教育的路径和方法研究,如侯捷的《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对策思考》,李长水的《试论高校和谐文化建设》,指出当今教育过分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过于重视现代文化的培养而轻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以人为本理念、和谐发展理念落实不足,对精神文化的长期培育和深度挖掘不够,和谐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不强,等等。许多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这些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学理支撑和现实参考。

三、两者相融合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利用大学语文这一平台,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和语文实践活动去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养成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教育传播学理论:在教学中可以把教师作为信息源,学生是信息宿。人文教师在高职教育的地位同样重要,大学语文教育影响着学生走向社会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大学语文教师的责任。

四、结语

将“君子不器”的儒家思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中,借助大学语文平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促使高职生自觉践行。而针对高生群体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具体对策,讨寻融入路径和策略,是非常有意义的。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思政“两课”的任务,利用大学语文课程对高职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使我们的学生不仅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时做一个品质健全、人格丰满的人,“君子不器”,干一行成一行,能更好地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反过来,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大学语文教学融合研究,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体现了课程文本的传承、借鉴与创新。这种跨学科性的融入,反映了学科课程发展过程的自洽,通过课程改革来提高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相信可以迎来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发展的春天。

(基金项目:“‘君子不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和策略研究”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课题编号:[XJK016CZY02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4-2.

[2]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4-2-12.

[3]李孔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语文课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4,(12).

[4]杨正先.大学语文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4,(2).

[5]孙伟平.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途径[N].光明日报,2013-8-17.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品牌专业;战略管理;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3-0008-04

根据2014年《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江苏省将按照“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工作要求,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通过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等措施,形成200个左右在全国同层次同类型专业中具有领先优势,在世界同领域内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本专科品牌专业。目前全省已有258个本专科专业被列入工程建设项目,2015年6月,省政府组织召开了专题推进会,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就如何做好“项目任务书”的制订工作印发相关文件,省教育厅分别与有关项目责任的高校、项目负责人签订了“项目任务书”。综合考虑这一项目本身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作为入围项目的高职院校必须珍惜发展机遇,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有效实施。

一、实施品牌专业建设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未来5年是“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应打造一批全国领先、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专业,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产出一系列优秀教学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的一期项目将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组织实施,省政府已为此专门成立了工程管理协调小组,并将尽快建立起与目标任务相适应的考核指标体系,实现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管理、评价要求有效衔接,与国际通行的建设管理规则和专业评价标准有效衔接,与江苏省相关的教育、科技、文化、人才等重要工程项目有效衔接。所以,这项创新工程不仅是一个省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更是一个必须持续推进的战略管理行为。

美国学者弗雷德・戴维教授在《战略管理》一书中指出,战略管理是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要求,对企业战略进行制定、选择、控制、实施和评价,直至达到企业战略总目标的全过程[1]。战略管理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全局性。以某一具体项目的全局作为管理对象,其主体是高层管理人员,管理的是总体活动,追求的是总体效果。二是系统性。主要包括战略设计、战略实施、战略评估三个主要内容,设计是实施的基础,实施又是评估的依据,三者首尾呼应,相辅相成,融会贯通,融为一体。三是相对稳定性。因为项目管理机构通过战略决策投入了相当多的建设资金和人力物力,所以战略管理需要有一个不能朝令夕改的稳定性,否则项目的日常管理就会发生混乱,进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对品牌专业建设进行战略管理,是由战略管理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业界一般认为,打造品牌专业一般要在准确的专业定位、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良好的师资队伍、有序的课题体系、优良的实习实训保障以及科学的质量评估等方面做好工作,并且品牌专业建设的各要素之间有序协同、互为补充、不可替代。品牌专业具有目标的人本性、指向的发展性和绩效的多元性,也具有受限性和跨界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品牌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经济环境、教育规范、行业需求、岗位要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在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方面对环境产生作用与影响。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在品牌专业建设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到国家、省、市层面的宏观战略管理,又要相应地设立品牌专业项目推进实施领导小组,在学校层面有效开展微观战略管理。此外,还要加强品牌专业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及时把握品牌专业外部环境及其动态变化的态势[2]。

二、品牌专业建设战略管理的实施框架体系

(一)战略分析

对品牌专业建设首先要进行战略分析,目的是明确尚处于品牌培育初期的现有专业的实际状况,评价将影响品牌专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并确定在随后的战略选择中的具体影响因素。

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进入工程一期项目的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为例,学校在该专业获得省级A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之后,随即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申报书的基础之上,通过持续反复的研究讨论,科学确定该项目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和使命,明晰了该项目进行战略制定和战略评估的基本依据;二是继续深化项目实施的外部环境分析,通过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中介,充分了解该专业所对应的产业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改变,并就这些改变对该品牌专业建设带来的机会与挑战,进行初步的分析与研判;三是对项目实施的内部条件采用SWOT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客观比较国内外学校,重新分析该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所处的位置,明确该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可用资源。同时,深入调研与该品牌专业建设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调研他们在战略制定、战略评价及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反应,分析这些反应对该品牌专业的建设将产生的实际影响。

(二)战略选择

在充分进行战略分析的基础上,要尽快制定战略选择方案、评估战略备选方案,并最终确认准备实施的战略方案。学校采用上下结合的方法对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制定了可供评估选择的战略方案:学校党政领导通过集体的智慧,进一步明确了该品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路径,积极争取相关行业、地方、企业事业单位的共同建设方案。二级学院(物联网与软件应用技术学院)通过民主的程序,完善了该品牌专业建设的战略实施方案,然后学校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邀请地方与相关行业企业的代表、学校利益相关部门的代表分期分批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对提供的战略备选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评估和审慎的决择,统筹确定了准备实施的战略方案。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如何制定“项目任务书”的文件下发后,学校根据文件的最新精神修改完善了“项目任务书”和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并正式上报。经过几轮讨论,最终确定了以“互联网+学堂”人才培养模式为战略主导思想。

“互联网+学堂”主要是根据新科技、新产业、新专业的特点,依托先进的基于云计算的仿真实训平台,利用移动互联专业资源库和学校专业对接产业园区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传统的学校教室、实训室,企业的车间、培训室进行信息化改革,借助实训平台实时采集学生学习过程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学校教师、课程和资源开发、企业提供各类决策数据,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在学堂中学习的各种现场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再通过建模、分析、评价,得出每个学生课程学习的实际情况。此外,教师或学校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结果,针对性地调整、设计、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教学方案以及教学计划、教学改革方案和学生培养计划,使得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都得到改善和调整,并促使学生学习生涯与兴趣爱好、能力特点高度融合,同时给出每个学生的最优化学习路径和客观评价。

(三)战略实施与评估

战略实施就是将战略方案转化为日常工作,就是要将品牌专业建设的项目任务书和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逐一“落地”,就是要将通过规划产生的计划进一步细化并全面组织实施,具体来说就是要实施项目的目标管理。为此,学校制订了以“莲花模型”为主要措施的实施方案,实现以下预期目标,具体见图1。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建一流实训平台。在建设期内,发挥学校的区位优势,创新校企合作新机制,与北京祥升、南京55所、无锡感知集团、无锡美新半导体等企业合作共建移动互联企业大学。依托合作企业国际领先的技术、人才、设备和技术标准领域的优势,通过共建智能穿戴、移动支付、移动软件开发等实训室,建成“教学做研培鉴”六位一体、国内领先的移动互联实训基地。

二是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打造一流服务平台。在建设期内,依托校企共建的移动互联企业大学,发挥身处国家物联网创新区的优势,引进企业的先进设备、技术和人才,建设移动互联协同创新中心,为教师、学生和园区企业提供优良的实验设备和协同创新的环境,为技术创新和创业提供一定的孵化基金支持,服务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专业建设,服务园区企业技术创新。

三是校企混编团队,打造一流团队。依托校企共建的移动互联企业大学,校企共推互聘,学校聘请多名产业教授,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科研助理团队,在产业教授的指导下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提升团队的工程实践能力;依托校企共建的移动互联企业大学,从合作企业聘请著名专家担任企业大学技术总监,指导专业设计,从合作企业聘请一批产业教授和企业兼职教师,指导骨干教师开展项目研发和课程资源开发。从学校骨干教师中选拔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进入实训基地,从企业中选拔一批技术骨干进入实训基地,打造一支一流的“校企混编”教学团队,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人才支撑。

战略评估是战略管理中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与时俱进地评估战略规划或计划,可以及时地对所选择的战略方案进行战略调整,以保持战略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项目实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是随时改变的,所以必须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变化着的目标。

三、品牌专业建设战略管理的实施关键

(一)全面创新

要将构建该品牌专业建设的自我更新、自我变革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创新动力贯穿培育建设全过程。在项目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之后,要探索采用混合所有制形式培育建设品牌专业并积极构建持续创新的运行机制;要借品牌专业培育建设的良好契机,集聚一批能力较强、水平较高的创新型人才,真正营造一种与区域相融合的校园文化,以人事制度改革等为抓手夯实工作动力。高职院校在培育建设品牌专业的过程中,要以课程建设和改革为突破口,把课程建设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结合起来,形成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素质水平等基本结构。同时,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需要做到在理论观念、价值取向、课程导向上,向学生学程、岗位能力、学生需求方面转变。并且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应做到与就业市场相接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接轨,与国际教育相接轨[3]。此外,课程传授中的知识讲解要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课程内容要与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相结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做到课程设置与岗位群的职业标准相结合。

(二)全面开放

要将加快推进品牌专业的国际化进程贯穿培育建设的全过程。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是培育建设品牌专业的内在要求,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和转型。要实现与国际教育在真正意义上的接轨、同步,培养具有全球就业能力的学生,必须充分整合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国际化水平,把国际上通行的职业资格技术证书及时引入国内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必须始终具有专业建设的国际化视野,要广泛吸收专业建设的不同观点,深度提炼专业建设的经验,全面总结专业建设的成果,才能真正建设起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专业。此外,专业建设从本土化走向国际化还要学会融合。教育国际化交流学习的核心载体是学术,交流的方式方法多是研究与探讨,尽快实现专业建设的全球化、国际化,在观念层面、价值层面、措施层面的碰撞与交流难以避免,必须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