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传统物流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
1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
电子商务物流由于是近几年才新兴的词汇,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的现代物流。市面上一些主流的对于电子商务物流的定义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
(1)物流管理的电子化,即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的改造,是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化:
(2)电子商务物流就是与电子商务这一新兴商务模式相配套的物流:
(3)电子商务物流是指在现电子商务特定过程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所需位移的商品、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讯设施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本文认为,不能简单地把电子商务物流理解为物流管理的电子化,电子商务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增加电子商务的特性,即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有效地将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完美的结合。电子商务物流过程包括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以及与其相关联的物流信息处理,它们相互联系,构成物流系统的功能组成要素。
2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1)综合性。电子商务物流不仅涉及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还涉及到物流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同时还兼容传统的管理方法和通过网络进行的过程管理和虚拟管理,因此具有较全面的综合性特点。
(2)智能化。在电子商务物流中,实物进行位移的整个过程,其自动化、半自动化程度高,且在供应链过程处理上进行实时监控,因此,电子商务物流的重点是自动化、智能化设计创造过程。
(3)信息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背景下,物流的信息化也必须跟紧步伐,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无法在物流领域得以应用,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4)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在信息化基础下,自动化才能得以实现。其具体表现在整个电子商务物流过程中的无人化、省力化,甚至还可以扩大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
(5)网络化。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在电子商务物流中的网络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配送中心与顾客联系的计算机网络:二是企业内部网络。电子商务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活动的特征之一。
(6)柔性化。在电子商务物流中,柔性化是指适应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需求,它是一种新型物流模式,其实质是是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根据需求端的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
(7)新颖性。电子商务物流体现了新经济的特征,是以物流信息为其管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的。电子商务本身就是信息高度发达后的产物,而我国目前对于信息活动的管理尚未成熟,对电子商务物流的管理也尚未成熟,因此电子商务物流还属于新兴事物,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3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新时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子商务物流业的支持。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对物流配送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电子商务物流业已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可以从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看出。
3.1在电子商务大背景下,社会物流总额正在逐年递增
我国2006年到2015年社会物流总额不断增长(表1)。
由此表可以看出社会物流总额绝对值在逐年提高,整体呈上升趋势,反映出物流需求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稳步上升。2014年社会物流总额为213.5万亿元,是十年前的4倍多,物流业己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不过近几年物流业一直保持平稳运行,市场规模增速回落将成为物流运行的新常态。
3.2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呈现稳中有升的特点
近2005-2014年十年来物流业增加值也随着经济的发展稳中有升(见表2)。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年到2014年物流业增加值逐年增长,且近几年增速放缓。由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物流业增加值随着GDP同步增长,可以得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物流的需求越大的结论。虽然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但依然在10%以上,说明物流业对第三产业依然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且是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稳定因素,其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较为显著。
3.3电子商务物流正在逐步优化、完善
随着城市化以及铁路、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土建施工企业的工程业务快速增长。同时,施工企业物流管理也获得快速增长。但是,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理论仅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实践上物流管理业务有明显的差异。下面就从土建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定义、特点说起,进而分析其发展现状和需改进的措施。
一、土建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定义
土建施工企业物流管理属于物流管理的一种类型,如果按照物流管理的定义,土建施工物流就是对土建工程所需材料、设备等物资进行的包括采购、运输、仓储、现场管理等环节的管理。
二、土建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特点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1][2],可以总结施工企业物流有如下特点:
1.一次性实施
建筑业施工地点的一次性决定了施工企业物流管理方案及实施的一次性。这一点工业品和消费品物流的连续性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2.技术的复杂性
相较于商业物流和工业物流,工程物流属于非标准化作业,工程项目所需材料设备种类庞杂,很多辅助材料用量较少,但却必不可少,因此工程物流的整体协调显得十分重要,增大了实施的复杂性。
3.外包的瓶颈
按照经典的外包理论,独立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能够有效促进主产业和物流的发展,降低物流成本;但是这种情况在工程物流领域表现的尚不是十分突出,在业主供料的模式下,所谓的物流外包更多的是分散的运输服务、装卸服务;在施工方供料的模式下,物流外包也存在同样的缺乏系统性的问题,都是零零散散的运输、装卸。能够提供一揽子工程物流服务的企业较少。
4.实施地点的特殊性
这里讲的特殊性,是相较于商业物流和工业物流的而言,施工项目尤其是公路和铁路项目交通不便,这对工程物流的运输和装卸工作提出了挑战,此时的工程物流运输已经扩大为多式联运,所以运输对供应的保障,库存和运输的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
5.与工程承包模式密切相关
工程承包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3]:传统设计~招标~施工模式,DB模式,总承包模式,全过程承包模式,从这些承包模式的发展来看,施工企业已经从简单的劳务、材料承包,发展到全方位的融资、设计、采购、施工、调试承包。不同的承包模式对工程物流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在传统的劳务、材料承包阶段,施工企业的着眼点在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的约束。工程物流只是一个能保障施工需求的附属品。而随着承包链条的增长,工程物流已经可以在早期的融资、设计等环节参与到项目的全过程承包,专业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有更多的合作空间,施工企业内部的工程物流专业化也将进一步发展。
三、土建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从普通物流业发展的历程来看,结合外包的理论,基本都经历了一个企业内部分散化――企业内部集约化――外包的过程。然而,施工企业的工程物流却迟迟难以实现内部集约化以及市场外包。
总结施工企业物流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工程物流的传统化问题比较突出
项目上的物资管理工作,传统上就是按照物资采购、运输、仓储、使用的过程来进行,因为项目的分散性,所以根据物资的重要程度,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零星材料,一般说来,主要材料都是局集采,项目的采购主要针对的是辅助材料和零星材料。因此物资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从保障施工供应的角度来开展工作。
2.工程物流外包控制的难度大
工期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是具有杠杆效应的变量,工程质量对施工企业也具有传递效应,因此物资的供应期和材料质量对施工企业有重要作用,如果把工程物流业务外包,那么供货期和材料质量的控制就增加了难度。
3.工程物流实施的的碎片化
工程项目在整个施工阶段,工程物流服务于以项目工程部为核心施工,工程物流的起点是物资需求计划,终点是物资的发放以及最终成本核算。这些工作看似环环相扣,但在执行过程中,又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物资的采购、运输、仓储都是独立来做的,较少有企业能够提供一体化的服务。
4.工程物流风险大
相较于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工程项目因为受到业主变更,天气,劳动力组织等影响。风险往往更大,因此工程物流的风险更大。
四、发展土建工程物流的对策
基于工程物流的实施现状,提出如下对策:
1.以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进一步实现企业内部物流的集约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降低企业自营物流的成本;
2.将现有的集中采购业务进行延伸。现有的物资采购工作,都是按照采购的金额,500万以上由集团公司集中采购,500万―50万之间的局集采,50万以下是分(子)公司集采,这些物资的采购集中相较于以前的各项目分别采购已经是一种进步,但是有必要进一步挖掘集中采购的优势。采用集中运输,及时运输来降低成本。
[关键词]电子商务 现代物流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137-02
引言
电子商务行业的兴起是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发展。为现代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物流模式的迅速改进创造了机会。现代物流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被称作是企业降低物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之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促进现代物流又好又快的发展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甚至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一、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联系
电子商务是一场商业领域的根本性革命,我国近几年电子商务发展十分迅速,2012年,仅电商行业领军者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天猫就实现了10000亿的销售目标,下图为《2007-2012年中国行业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更是清晰的折射出国内电子商务消费增量。同时,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一批现代物流企业迅速成长。
物流和电子商务关系极其密切、相辅相成。电子商务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根基,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现代物流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客户支持,良好地运作平台,大大节约了交易成本。正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这几年,我国现代物流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物流对电子商务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是电子商务实现的保证。现代物流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发展,同时,现代物流又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之一,现代物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受到了广泛重视。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现代物流的特点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运输成本方面、周转速度方面以及产业化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服务水平和效率都比较低。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也在进行着较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快递公司兴起,现代物流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现代物流管理的目标越来越朝着快速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提高物流质量等方面发展。电子商务对传统物流行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大大提高
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地位影响巨大,其带动了一场科技化、信息化的革命。物流在其中承担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它承担着社会商品由生产到消费的流动作用,为整个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可见,电子商务为现代物流发展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物流理论不断改进
传统物流理论是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而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现代物流理论更加系统化,是一种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包括商流物流的分离,物流的供应链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物流的“第三方利润源”说等,现代物流理论包含了产品整个流通的全过程。
(三)传统的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物流流程不断改进
传统的物流配送需要一个很大的仓库,而电子商务的网络化和虚拟化使得物流企业将各地的仓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的配送服务体系。同时配送网络内信息化管理逐步取代以前的人力管理,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在物流运作流程方面,电子商务的出现要求需要将产品由配送中心直接送达到消费者中。通过传统物流流程(图2)与现代物流流程(图3)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流程的改进,现代物流流程越来越适应市场发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实现了通过网络对物流的整体控制。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现代物流行业经过一轮快速的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同时由于行业内自身缺点的影响,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及挑战。下面我们用SWOT分析法分析行业自己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及威胁(T)。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战略
(一)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共同建设道路。政府要加强海、陆、空一体化建设。同时加大投资,帮助企业完善运营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二)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
现代物流特征可以理解为物流的现代化。现代化要求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可以控制物流系统按照预定的目标运行。准确掌握信息,如库存信息、需求信息。可以减少非效率、非增值的物流活动,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服务的可靠性。
(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
把原先属于自己的物流活动,通过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公司服务,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对于提高物流企业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有重要影响。
(四)加快物流政策法律法规的研究,完善市场机制
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是相应的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完善,使得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行业内乱象丛生,因此迫切需要法律法规来调控物流市场机制,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兴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2009(3):93-94.
[2]刘建.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05):68-70.
【关键词】销售物流 汽车 供应链 运作模式
销售物流是企业输出劳务或产品的主要途径,完善销售物流对于经营系统的优化调整与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销售物流的运作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即客户直接上门提货运作模式、由专门的物流公司负责组织销售的运作模式、生产者组织销售的运作模式,合理选择与优化运作模式有助于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同时可以有效扩大销售规模。
1 在供应链模式下销售物流的优化内容
在供应链运作模式中,各企业之间存在互相关联的密切关系,各个供应环节组成统一的有机体,可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供应链条中的企业实现互惠互利。因此供应链运作模式已成为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及保证企业物流实现精益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在供应链的管理环境下,顾客对于物流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
对于汽车生产企业而言,为了适应顾客对于销售物流的需求,在供应链运作模式下应重视从以下方面优化销售物流[1]。首先,应重视强化管理分拨中心当中的销售物流,包括整车退货、在库管理、分拨管理、入库管理及出库管理等,并将仓储管理、收车管理与分拨管理作为分拨中心物理管理的重点。分拨管理可对汽车整车物流调控与统一调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在供应链的运作模式中,需要通过优化分拨管理保障仓储中心、销售中心及生产线能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仓储管理的内容包括管理在库、入库及出库的汽车,利用条形码精确盘点每辆入库的汽车,收车管理指的是在分拨汽车之前开展的相关工作,包括验收等。
2 基于供应链的汽车销售物流运作模式优化分析
2.1 运用延迟策略优化运作模式
销售物流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与发展空间,如在供应链市场环境中运用逐级分销的传统物流模式,不但会导致物流速度降低,同时还造成物流成本明显增加。对此,可以根据供应链的特点运用延迟策略对物流的运作模式进行优化,将客户的实际需求作为销售物流的驱动力,并由此提升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从而确保在低成本与高效率的运作模式下将汽车运送给客户。
在运用延迟策略优化销售物流的运作模式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重视对各个区域的配送中心进行合理规划。汽车生产企业可直接建立配送中心,或考虑让第三方企业建立配送中心,在建立配送中心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定位与分析目标市场,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个区域中的配送中心,以扩大配送中心的辐射范围,从而构建出具有一定规模的目标市场[2]。在准确定位市场的前提下,就可以采用延迟物流的运作模式在区域性配送中心当中集中大量库存,在接到订单后可在最近的配送中心直接发货,还可以根据客户要求简单装配及更换汽车中的部分零配件。其次,应对分销商的数量与层次进行合理设计,同时组建高效物流信息平台。如对产品的销售量与市场比例预期不高,则设立一级分销商即可;如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则可以设立二级汽车分销商,从而使一级汽车分销商、客户之间发生物流延迟,保证针对性配送订单。在构建物流信息平台时需要保证系统中的各个节点实现有效协调,从而使系统可以及时传递真实的订单。此外,可以采用品牌专卖的模式实现物流延迟。
2.2 整合分销模式与一体化运作模式
如根据历史销售量、一级汽车经销商的订货量管理分销物流,可导致整车供应链被拉长,因此在优化销售物流的运作模式时,可以适当合并一级、二级、三级汽车经销商,将经销商统一为零售商,并在销售园区或汽车商店中集中设置汽车销售地点,从而有效提高销售物流的运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在销售物流体系中的运作情况对运作模式进行统一整合,确保在物流运作的过程中各个企业能够实时沟通业务,从而使物流运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汽车生产商可以先对各类销售物流活动进行重新整合,统一将销售物流外包给专业物流商,即第三方物流公司,同时确保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可以共享市场占有量信息、生产信息、销售物流信息等[3]。如此一来,汽车生产商就可以及时获取终端汽车销售商的信息,同时结合汽车销售信息与物流公司提供的库存信息对销售物流进行调整;物流公司也可以根据终端销售信息、经销商库存量等确定补货量。采用上述运作模式对销售物流进行管理,可以保证汽车销售中的供应链实现真正独立,也能够保障供应链能够被各个企业积极参与,从而进一步巩固供应链。
2.3 通过创新管理理念优化运作模式
基于供应链的销售物流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的特点,为了优化销售物流的运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销售物流的管理效率,则必须强化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合作经营。首先,汽车生产商应根据市场占有率及近期内的销售情况制定销售物流的运作目标,同时利用供应链的运作原理将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物流供应节点连接起来,以便有效整合物流供应节点。另一方面,要重视根据市场环境与供应链的运作要求对传统的销售物流管理理念进行改革与创新,确保销售物流的管理理念与运作模式能够有效适应供应链的发展趋势。此外,应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对销售物流进行重组,积极转变运作模式仅为储存、运输等提供服务的理念,在立足于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优化运作模式。
综上,供应链的产生与发展对传统销售物流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了有效提升物流效率与优化运作模式,应注重根据汽车行业的经营特点运用适合的销售物流模式。
参考文献
[1]杨萌,赵慧玲.铁路货场“智能物流枢纽”优化村镇物流探究――以京津冀一体化下村镇物流体系的“卡尔多改进”为背景[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5(8):56-57.
关键词:数字信息技术;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一、数字物流的定义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物流行业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许多物流研究学者提出“数字物流”的概念。“数字物流”是指企业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及时获取并处理供应链上的各种企业信息.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标。
二、数字物流系统的架构
数字物流系统应该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市场(e―Marketing)信息管理系统。主要产品是物流服务、客户(电子商务的交易双方)与物流商以多对多的方式进行物流服务的交易活动。物流商作为系统中供应链的重要一环,根据物流一体化的原则,借助数字物流系统对客户、运输企业、配送中心、仓储企业等进行统一的调配管理。
数字物流系统的架构分为数字物流管理平台、仓库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跟踪管理系统等五个子系统。各子系统的功能如下:
(1)数字物流管理平台:实现内部、联盟伙伴及客户问的物流业务数字化。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数据实时流通,实现物流流程优化与智能化管理.提高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和效率。
(2)仓库管理系统:对传统仓储企业进行货物管理与处理的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借助RFID等技术对入库、存货、出库、运输、帐单结算、统计查询等功能模块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仓储作业流程的电子化。提供仓储可视化浏览、远程货物管理等增值服务。
(3)运输管理系统:此于系统主要南议价、估价、调度、跟踪、委托、单证管理、财务管理、作业优化等功能模块组成。系统与流行的自动识别技术如RF、GPS/GIS系统可以进行无缝连接,在充分利用条码的系统内可以实现全自动接单、配载、装运、跟踪等 。
三、数字物流的功能
物流作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渗透至社会经济生活中,直接影响着社会生活的便捷性、舒适性。随着物流作业方式的改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信息驱动下的数字物流的发展为社会经济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数字物流在促进环境价值和经济价值形成的同时,随着作业方式的改善,更加人性化,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经济提供了更为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信息技术促进物流服务的快速响应,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生活方式的改善。在信息的强有力驱动下,数字物流的服务功能体现得更为充分,能确保客户对订货便利性、对订货等信息的可知性、以及物流服务的敏捷响应。
(2)改善物流作业方式。数字物流通过改善物流作业方式,表现得更为人性化,减少了部分不安全因素。数字物流的虚拟化、智能化运营以及推动的物流作业方式的改善,减少了传统物流过程中诸多不必要的环节,从这层面上看数字物流也是一种高安全性的物流作业方式。另外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物流作业进行控制,如对危险领域的物流进行远程作业,可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作业人员的伤亡,吴晓等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物料搬运领域,用于解决危险环境中的搬运难题,并对铁路货场的搬运系统中的叉车作业进行了仿真。
(3)减缓社会压力。数字物流还有助于减缓部分社会压力,如减少交通拥堵、减轻劳动强度等。通过提供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服务,来为人们开辟一条可以安心生活的区域性社会通道。
四、数字物流的特点
(1)实时化:数据采集与物流过程同时发生,物流基础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同步地传递到整个物流业务过程。
(2)信息化:用计算机、条码设备、识别技术等来采集、传递、加lT、存储和处理物流信息.消除冗余加工过程,实现高度的物流信息共享,保证物流信息的准确性。
(3)集成化:通过计算机网络,借助于各层次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结口,将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结合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实现物流过程的一体化管理。从而可以为企业级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提供信息支持.为高层次的管理系统提供易于集成的完整的物流信息,便于决策层不仅了解结果。也能跟踪过程,实现信息的可追溯性,并能够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做出实时的决策。
五、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的意义
(1)数字物流是时展的要求。数字物流是指在仿真和虚拟现实、计算智能、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和信息等技术的支持下,应用数字技术对物流所涉及的对象和活动进行表达、处理和控制,具有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和可视化等特征的技术系统 ]。数字物流是信息化、智能化深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新世纪物流的重要特征。
(2)数字物流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由能源驱动的传统物流,转变为信息驱动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化数字物流,是物流在新时代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动力。数字物流将更好地创造环境、经济、社会效益,极大地减少传统的固有成本,以向服务、成本、环境整体效益最优化发展。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是交织在一起的,数字物流对它们的效用通常是协同响应的。
(3)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物流系统较之传统物流技术,在效率、准确性、安全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它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加强各种物流功能和物流形成的联系.打破了传统物流条件中各环节分立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既有利于提高我国大量闲置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有利于中小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过渡。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延罡.建筑企业的“数字化物流管理”初探[J]. 商场现代化, 2007,(1):67-69.
关键词:港口;港口物流;物流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129-02
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逐步复苏,后金融危机下的现代物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现,物流产业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其战略地位日益加强,并已成为能否有效地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的重要依托。因此,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可持续性的发展将是各个港口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各港口保持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港口也已意识到发展港口物流的重要性,纷纷加快了对港口物流的规划和建设,使其从传统的装卸服务型港口向物流服务型港口转型,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国外主要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物流阶段、配送物流阶段、综合物流阶段,而今进入到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国外港口吞吐量较大的几个港口,在港口物流建设上,也走在了世界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前列。
1.1鹿特丹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
鹿特丹港的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属于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港口管理局拥有很大的经营管理自和土地使用权,由其统一港口地区的码头设施和临港工业以及其他设施的用地管理。通常港口管理局拿出一部分仓库和堆场开辟为公共型港口物流中心,但其只负责管理和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本身不直接参与物流中心的经营。当物流中心建成后再由港口管理局有重点地选择业务基础牢固,信誉好的物流经营方加盟,逐步吸纳工商企业加入物流中心,便其将原材料采购,配送等职能交由物流中心负责,参与供应链管理。一般说来鹿特丹港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租赁给企业自主经营;二是港口配套设施齐全,储、运、销形成一条龙服务;三是港口物流中心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四是港口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物流链。
1.2安特卫普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安特卫普港的物流发展模式属于共同出资型物流中心模式。该模式通常是以港口为依托,联合数家水、陆运输企业或以股份制形式组成现代物流中心,成为装卸、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的统一体,开展一条龙、门到门、架到架的综合。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解决港口资金缺乏的困境,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现化物流中心的经营和管理技术及运作方式。一般来说安持卫普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由港务局与私营企业共同投资;二是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三是有着畅通的集疏运网络;四是有着高效的政府管理方式。
1.3新加坡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新加坡港物流发展模式具有供应链型物流中心和联合型物流中心两种模式的特点。供应链型物流中心是由港口物流企业与航运物流企业共同组成物流中心,这种模式是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各方分工合作,共同投资组成紧密型物流集团来经营航运与物流两个供应链环节。联合型物流中心是由港口与保税区,或者与所在城市共同组建的物流中心。一般说来新加坡港物流发展模式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实行自由港的政策,为客商提供方便和优惠;二是物流分工明确,集约经营;三是培育港口物流链,港口与加工业联合发展;四是物流服务形式多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
图1
2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研究不断深人与成熟,发展中心城市的港口物流已经越来越引起物流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港口物流取得迅速发展。上海、大连、秦皇岛、天津、宁波、青岛、广州、深圳等港口货物吞吐量均超过亿吨,加上香港、高雄、我国亿吨大港口已占世界亿吨大港半数之多。与此同时,集装箱吞吐量成为我国港口经济的最大亮点,香港、上海、深圳港均位列世界集装箱港口前列。当前,国内港口拓展物流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在码头建设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港口提供装卸、仓储等服务。如上海港、大连港、汕头港、天津港等都已建设港口物流园区。但从目前港口物流发展整体现状来看,我国的港口物流还基本上处在传统物流状态,与国外先进的现代物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集疏运配套设施建设不能充分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2)物流规模普遍较小,辐射范围狭窄。港口物流与相关的海运、铁路、公路等大型物流企业联系不紧密,缺乏长期、紧密的伙伴关系。
(3)我国港口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不多,系统利用率不高,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4)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缺乏。决策层、管理层对现代物流的认知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5)大多数港口在物流建设上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与远景规划,有的港口发展战略与规划脱离了自身实际,可操作性差。
(6)港口布局网络尚不够合理,枢纽港、喂给港体系还未确立,信息化水平较低,港口现代物流中心的地位还没有真正形成。
3国外港口物流发展对我国港口物流的启示
3.1要重视港口的管理模式对港口物流的影响
港口管理模式对港口的运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港口的发展。而港口的发展又是港口物流发展之源,没有港口的发展,港口物流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所以,港口的管理模式将通过对港口发展的影响间接影响港口物流的发展。纵观世界港口的发展历程,政府或国有企业共同管理港口的模式普遍存在,目前出现的港口民营化趋势,主要是为了有利于有效克服港口公有公营的种种弊端,提高港口管理效率,有利于有效筹集和利用资金,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该模式把政府参与管理、发挥港口的社会公益性与私人或股份制公司经营发挥其市场化经营的高效性相结合,有利于港口的公益性、经济性同时发挥。
3.2积极培育港口物流链,港口与加工业联合发展
临港工业是当今世界港口城市发展的首选产业,是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内外临港工业发展情况看,沿海国家和地区首先以沿海港口为依托,吸引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向沿海港口集中,形成贸易、加工、金融和运输中心,通过沿海港口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从而推动经济中心沿海化,促进港口城市和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3.3加大港口物流整合力度,凝聚合力,营造秩序
一个完整的物流链可能包含海运、港口、铁路、公路甚至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涉及到海关、商检、金融等诸多部门,这些部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要发展好港口物流,必须取得政府支持,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加大力度对港口物流所涉及到的产业进行整,积极引导传统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对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的经营者,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或合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利益共同体,规范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各种运输资源的合力,保证物流链的通畅和高效运行,促进物流规模的不断扩大。
3.4积极促进港口物流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建设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覆盖港区生活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网络平台,实现各企业、客户和有关管理机构的信息充分互联,形成港口与港口、港口与海关、港口与货主、港口与承担商连接的有机整体。不断完善港口办公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建立港口完善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在内部的业务流程之间以及与业务伙伴之间做到信息共享,交换和流动的同步化,在物流管理术语、物流安全管理技术系统、集装技术系统、物流成本合算方法、物流单证体系、商品信息编码体系、物流管理信息平台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高标准化程度。
3.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
通晓港口物流管理的技术人才是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要立足现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专业人才待遇,努力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全面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加快各类急需人才的培养。同时,大力构建引进人才平台,开辟招才引智渠道,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港口物流等专业的海洋经济发展人才,突破人才瓶颈制约。构建多层次的奖励和激励机制,积极鼓励人才创业创新。大力推广全国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注重培养与港口物流实践相结合的人才,造就一批熟悉港口物流运作规律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提高整个港口物流产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6要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制定实施高起点、科学化的物流发展战略与规划
目前的现代物流逐步在向全方位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全方位主要体现在各港口物流中心均围绕主业提供多种形式的增值服务,包括提供各种金融、保险服务和最佳物流解决方案等服务。一体化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流企业内部的一体化。另一方面是物流企业与港口其他产业及至腹地发展的一体化。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除了需要对传统装卸业务进行改造和深化外,还要求建立相应的配送园区,货物深加工区等,并有效整合各个环节,使之和谐运作;同时,还要求走港区联动之路,把港口经济与自由贸易区域或保税区的功能加以配套,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言秋.金融危机对港口物流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理论学刊,2009,(7).
[2]庄倩玮,王健.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启示[J].物流技术,2005,(6).
[3]纪少波.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港口装卸,2004,(3).
[4]王凌峰.海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简况[J].中国水运,2008,(11).
[5]邢丽新.简述我国港口物流发展[J].实践与探索,2008,(6).
[6]范立力.全球港口物流一瞥[J].中国港口,2008,(11).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康柏斯指出,物流是“市场营销的另一半”。物流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巨大作用。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其发展程度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2001年8月1日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进行了如下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就是现代物流。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则认为: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它通过有效率和有效力地计划、执行实施和控制商品的储存和流动(通)、服务和相关信息,以满足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过程中消费者的需要。
根据以上的定义,我国的一些物流理论工作者给现代物流定义了科学属性、技术属性、经济属性、管理属性、社会属性的种种特征。认为:现代物流的科学性表现为系统化、准时化、专业化和网络化。
更有人提出:“物流的科学化表现为:建立完整的、系统的、全面的物流科学研究、教育、培训体系。不断从其它科学中汲取营养,不断采用和应用其它学科的成果(如分销管理、运输管理、物资管理和其它技术学科等);物流又与其它学科如市场营销、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融会贯通。
其实,以上的论断只是物流科学性的一部分表现。而决不是现代物流的本质特征。研究现代物流的科学性和其本质特征必须把现代物流放在网络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下去考察、去研究。这就必须正视网络技术对传统物流理念的冲击。把系统化、准时化、专业化和网络化等同起来是一种认识上的错位。
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巨大冲击下,现代物流:
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崭新的物流理念和营销模式;
是近年来众多物流理念的进展、凝练和升华;
是促使物流企业开辟广阔市场,获取增值效益的马达;
是连接传统物流,又引领和改造传统物流的一种可取形式和有效方法
是用信息化技术创建的的崭新的物流格局和方法;
是从根本上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一把金钥匙!
事实上,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已经挑战了传统的物流理念。使现代物流理念具有了传统物流根本不具备的许多独特的、十分鲜明的特点:因此,必须重新认识和审视现代物流理念的科学性。
现代物流理念的科学性表现在那里呢?
1、首先是具有鲜明的理论性
现代物流理念是在众多新的物流理念的积淀和新的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吸纳了众多新的物流理念的精髓,但又不同于任何一种物流理念。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技术,给予了现代物流理念以沉重的技术铺垫;近半个世纪以来多种物流理念的积极探索,给了它以丰富的学术内涵;进十年来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的多种开拓和实践,给了现代物流以冷静的思索和理性升华的机遇和可能。
因此,现代物流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以往的所有物流理念,都无法和今天的现代物流理念进行比较。其根本原因在于:以往的所有这些营销理念:
都没有本质地反应网络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都没能准确地把握网络对传统物流理念的碰撞和冲击;
都没有充分地揭示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带给物流企业的深刻变革和无限生机;
都没能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形成一种物流企业开拓市场的进击能力;
都没有真正地做到把客户当作财富,当作企业的一种战略资源;
都没有顺利地实现买家和卖家的最短路径连接和最快速度成交;真正体现出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都没能从根本上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因此,现代物流理念是以往一切物流理念所无法比拟的。现代物流理念是对传统物流理念的一种扬弃和发展。一些单位建立起专门的物流科学机构和从事物流科学的专业人员,建立了完整的、系统的、全面的物流科学研究、教育、培训体系。只是一些现象的东西,核心的、本质的是要把握现代物流理念的理论特征。
2、具有物流资源的全球性
网络的连通性决定了网络营销的跨国性;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营销市场的全球性。这种网络市场的全球性,对传统物流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它会改变传统物流的渠道和格局;它会整合和改造传统物流产业链,不仅实现供需之间的“最短路径连接”和“最快速度成交”,这将促使多年形成的以区域为中心、以大库群为特点的物流产业链进行重新组合和调整。形成大流通、大物流的以“最短路径连接”和“最快速度配送”为特点的跨地区、跨产业的崭新的物流格局。有鉴于此,现代物流理念的科学性。恰恰表现在能够在最广泛的物流资源中,为服务对象找到节约成本,降低费用、尽速配送的结合点。
3、具有物流资源的整合性
现代物流,将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将对多种营销手段和营销方法进行整合;将对静态物资和动态信息进行整合;将对物流企业中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交叉运做和交叉延伸进行整合。
这种整合的复杂性,多样性,包容性,变动性和增值性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这既是现代物流理念理论内涵的延伸又是现代物流理念科学性的表现。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下工夫,花力气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现代物流软件应该在这种多维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扮演重要角色。看不到或不理解这一点,你的物流软件必然缺少深度。不能引发多种物流资源的多种手段整合后所产生的增值效应。
记得在重庆召开了关于西部物流建设的高峰会议,已经有人提出要运用“虚拟”技术发展物流业。把我国存在大量闲置的仓库和业务不饱和、零散的运输队伍整合成一个“虚拟”的整体的思想。但是应该指出的是这个整体并不是虚拟的而是实在的,现实的。
4、具有明显的经济性
当前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指出:网络营销具有快捷性;网络营销将极大的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应该说,这样的研究还亟待深入。还需要与时惧进的向前发展。
形成和促成网络营销经济性的诸多原因:如资源的广域性,地域价格的差异性,交易双方的最短连接性,市场开拓费用的锐减性,无形资产在网络中的延伸增值性,以及所有这一切对网络营销经济性的关系和影响,都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性和开拓性研究。网络营销的经济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明显效果,必将清晰的、鲜明的、耀眼的显现出来。
5、开拓市场的冲击性
网络的进击能力是独有的。网络的这种冲击性及由此带来的市场穿透能力,必将给现代物流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必将改变过去那种“静态物管”,“静态库管”的管理格局,必将把数字仓库的春风吹遍沉睡的仓库。把那种等待的营销模式转换成主动的、清醒的、自觉的进击模式。无论是在信息搜索中的进击,还是在后的进击,都是在创造一种竞争优势,在争取一批现实客户,在获取一些显在商机,在扩大着既有优势的范围。在提升着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这是物流理念上的一大进步,一大发展。
6、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现代物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它的理论根底深深扎在网络营销实践的沃土中。网络营销的每一步发展,都呼唤着现代物流理论研究的深入。但是,这种呼唤,只有在网络营销的实践中攀登和开拓的人,才可以听到、才可以感受到、体验到。想闭门造车,是拿不出现代物流象样的理论成果的。
Abstract: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reverse logistics strategy can reduce enterprise logistics cos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mplexity、diversity and uncertainty of reverse logistics, proposes to implement reverse logistics, desig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E-commerc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return logistics network optimiz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in a planned manner to achiev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everse logistics in the environment of E-commerce.
关键词:逆向物流;电子商务;问题;协同发展
Key words: reverse logistics;E-commerce;problem;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026-02
0引言
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流通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使得流通的执行和运作过程由传统的单一的物资流转化成了物资流与信息流的统一。另一方面,就物流本身来看,近年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社会对资源再利用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逆向物流在这方面凸显了其经济效益,它是以市场和顾客为导向,物资从产品消费点(包括最终用户和供应链上客户)到产品的来源点的物理性流动。它与顺向物流无缝对接而成为整个物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原来单向的企业物流变为完整循环的物流网。逆向物流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起彼此的桥梁,提高了物流系统及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电子商务,可以把逆向物流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逆向物流管理者或企业管理者随时可以掌握商品的退货情况,产品包装的回收情况等,并可以根据返流商品的情况安排自己的库存、生产,实现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有机结合;通过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撑,消费者也可以得到更便利的逆向物流服务,当消费者选择退货时,无需再打电话给厂家,也不用填写退货单以及长时间的等待,只要在厂商指定的相关网络上提出申请就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而逆向物流服务开展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合理高效的逆向物流管理能够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并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保障。但是,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条件下,传统的逆向物流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逆向物流必须与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是每个企业不得不高度关注的内容。
1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展逆向物流的困难
逆向物流与顺向物流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具备顺向物流的构成和物流职能,即具有包装、装卸、运输、储存、加工等功能,但同时还有其自身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对传统的顺向物流系统及电子商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1.1 系统的高度复杂性逆向物流的来源是很分散的,涉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它的需求时间和需求数量不确定,预测十分困难,另外逆向物流的目的地也是不确定的,导致逆向运输等的不确定性。在逆向物流系统中,从消费者或终端市场回收的物品在时间、数量和质量上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同时逆向物流系统内部物流相互影响,导致系统对逆向物流缺乏有效控制,从而加大了系统的复杂性。尽管产品仍然可以通过有效、现成的渠道流到消费者手中,但这些产品在使用后的回收却是不可预知的,而且经常是非经济批量回收,甚至是单件产品回收,管理者无法达到顺向物流系统那样的库存控制水平。此外,由于企业不能预知会回收多少产品,也不能预知和判断回收时的产品状态,再加之处理过程中延迟的成本也很高,回收的产品在进入逆向物流系统时往往难以划分,因为不同种类、不同状况的废旧物资常常是混杂在一起的。另外由于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同,不同处理手段对恢复资源价值的贡献也有显著的差异等。由于回收或退回物品的来源地的不确定性,难以充分利用运输和仓储的规模效益。另外许多回收商品需要人工的检测、判断和处理, 极大地增加了人工的费用。
1.2 系统目标的多样性逆向物流系统结构的设计除了要满足成本和供应的要求外,还要考虑环境保护等诸多因素,这使得系统目标复杂多变。例如,对于产品的收集,就包括废品、副产品、过期产品、不再使用产品等,然后还要把它们运输到固定的地方,并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而在收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所需收集的废旧产品的准确地理位置、废旧产品的数量、产品目前的使用状况等,这些问题给计划和控制收集过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收集的产品信息中,还要根据产品的质量对产品进行分类,以确定产品到底是再使用、再重新加工处理还是废弃。对于需要再处理的产品,其处理过程又包括产品的清洁、拆解、处理和再装配等等,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大量数据、信息要收集。上述多重目标会对电子商务的管理系统提出极高的要求,造成信息系统不仅处理信息量大,而且信息设计结构复杂,从而使信息系统本身的开发、维护难度显著加大。
1.3 系统流程的不确定性逆向物流的流程与传统的物流流程相反,一个完整的逆向物流流程是一个由消费者或其他逆向物流源提供者逐级回溯的流程,它要经过零售商、批发商、配送中心、生产商和供应商等多个环节。但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提高和销售终端建设的多元化,往往一个逆向物流流程只经过一个或几个阶段,有时候止于配送中心或批发商,甚至可能止于零售商这一层。使得逆向物流系统比传统的 “生产―分销”物流系统更具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为系统内部各环节间的相互影响,而且还体现为特定的修复操作过程会随着回收物品的差异而不同。另外,逆向物流量积累速度的缓慢、处理过程的复杂和回收物品价值恢复的缓慢。逆向物流涉及的物品起初数量少,种类多,要通过不断汇集才能形成较大规模的流动。同时,废旧物资的收集和整理也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而且废旧物资的产生也需要经过加工、改制等环节,并不能立即满足人们对它的价值恢复的要求,这一系列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样,由于逆向物流需求量和物流流程长度的不确定性,使得电子商务系统的流程控制很难设计。
2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之困境的途径
尽管逆向物流有诸多难题,但应看到,逆向物流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商机和市场,其中蕴含着改善企业商务流程、改进企业市场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大价值。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展逆向物流所面临的困境,在设计逆向物流电子商务系统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2.1 分层次有计划地实施逆向物流目标逆向物流追求不同层次的目标,首先,应该强调产品生命周期的资源缩减计划;其次是重复利用,应尽量使产品零部件以材料本身的形态被多次重复使用,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单向物流方式,以便处理双向的物流活动;再次是尽可能大范围地“再循环”。从供应链的范围构建企业逆向物流系统。逆向物流并不等于废品回收,它涉及企业的原料供应、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因而不能作为一个孤立的过程来考虑,企业要实施逆向物流,还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合作。另外,企业采取宽松的退货策略,将使下游客户的风险转向企业自身,由于供应链存在的“牛鞭”效应,上游企业所获得的信息将严重失真。为了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企业必须与供应链上的企业共享信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对退货物品的跟踪,测定处理时间,评价卖方业绩,以便与上下游企业更好地协作。建立集中式的回收处理中心。针对逆向物流“多对一”等特点,集中式回收处理中心作为处理回流物品的第一个节点,具有强大的分类、处理、库存调节功能。它可以按照供应商和制造商的要求,将回收物品分为能再次出售的、能修理后再出售的和无法再利用的,并做出不同的处置决策。通过统一有效的处理过程,能加快处理速度,实现从回流物品获得利润最大化。
2.2 重视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逆向物流的成本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造成的。建立完善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来改善逆向物流管理,即是电子商务与逆向物流协同发展的体现,也是一项重要的协同发展措施。企业可以利用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退回检验控制、恢复链流程确立、管理信息系统整合、集中退货中心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完成退货信息的归类处理,并可以对每次退货原因及最后处置编订代码,以实现适时跟踪和评估。完善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提高顾客退换货的便利性,保障逆向物流信息传递的畅通,实现顾客、零售商以及其它相关参与主体间的有效互动和数据共享,缩短逆向物流的周期,以实现有效控制回流物品、降低逆向物流管理成本、提高逆向物流效率的目的。最后将处置结果等信息进行归类处理,使信息系统成为企业获得顾客和市场信息的有效途径。信息系统的完善能够切实减少商品失踪或零件丢失的危险,降低逆向物流成本、提高逆向物流效率、增加客户满意度。在建立逆向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时,必须针对逆向物流流程中的三个关键环节加强信息收集和反馈,即退回检验控制、恢复链流程确立、集中退货中心管理。
2.2.1 退回检验信息系统在现实生活中,退货是不可避免的,开展电子商务的商家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逆向物流系统,及时处理顾客的退货要求,建立逆向物流系统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了解顾客退货的原因,一般而言,顾客和经销商要求退货的原因主要有:运输短少,如遗失整个产品或部件、包装等;产品部件缺少、偷盗、订单输入出错、产品缺陷和品质问题等。这时的退回检验控制信息系统就必须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原因进行登记,同时要有相应的分析系统,对造成各种退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为改进产品制造系统和供应链系统提供有力支持。
2.2.2 恢复链信息系统恢复链是企业控制逆向物流的主线,它与前向供应链的方向正好相反,恢复链的终点有两种可能:再销售或处置报废,可以看出,恢复链主要是由回收、检验/分类、再加工和再销售等环节构成。控制恢复链的部门与前向供应链的管理部门很相似,以物流部门为主导,与相关部门一起对产品退回后所有的活动和最终去向负责。在恢复链运转的过程中,销售、财务、生产、研发等相关部门都要参与其中,这就要求这一流程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信息共享,确保企业能及时恢复产品的价值。
2.2.3 集中退货中心管理信息系统集中退货中心管理是逆向物流高品质运作的基础和前提。目前,跨国企业的配送中心都设有专门的退货集中地,逆向物流流程上所有的产品都会被先送到这里,经过分类、处理后、再送到其最终的归属地。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除要求企业有足够资源外,还要求企业有足够的灵活性以应付逆向物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例外情况,并与企业内跨部门系统相连接。由于逆向物流软件并非是企业信息部门优先开发的项目,一直无法很好满足逆向物流运行系统的现实需要。同时由于其不可预测性,对各种决策算法模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见,有关逆向物流的系统软件,其开发难度比传统顺向物流系统的软件更大。同时要有相应的分析系统,对造成各种退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为改进产品制造系统和供应链系统提供有力支持。
2.3 注重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逆向物流系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是应用信息技术。对于逆向物流系统,使用条码技术使得物品管理非常简便,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所有产品进行追踪,实时的产品状况和损坏信息可以帮助物流经理理解逆向物流系统的需求数据管理可以使企业追踪产品在客户之间的流动信息,同时也允许企业辨识出于回收目的的产品返回比例。这些信息将会被利用到提高产品可靠性以及识别逆向物流系统中的特殊问题上。在逆向物流系统中,被回收产品信息的及时收集也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能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逆向物流系统的运行。在现代逆向物流管理中引入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对商品进行合理的编码管理,建立有用的基本资料信息档案,做好逆向物流记录工作。这样,企业可以有效追踪产品在客户之间的流动信息,同时也使企业可以快速辨识出用于回收目的的产品返回比例。这些信息将会被用到提高产品可靠性以及识别逆向物流系统中的特殊问题上,同时也可以提高逆向产品供应预测水平。
3结束语
电子商务和逆向物流都是市场上新兴的领域,科学合理的逆向物流策略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竞争优势,增强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单纯实施电子商务而忽视逆向物流的协同发展将难以发挥电子商务和逆向物流所带来的强大优势,要想真正发挥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便利和竞争优势,必须开展好逆向物流管理工作,实现电子商务与逆向物流的协同发展,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运作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经营特点,制定相应的逆向物流发展策略,实现电子商务与逆向物流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Dale S. Rogersand Ronald S. Tibben- Lembke.An overview of reverse logistics practices[J].Journalof Business Logistics,2001,22(1):22-28.
[2]Laura Meade and Joseph Sarkis. A conceptual model for selecting andevaluating third- party reverse logistics providers[J].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2,7 (5):283-295.
[3]许Z锋.试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逆向物流[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4):59-60.
[4]韩经纶,杜培枫.论逆向物流的成因及战略价值[J].经济问题,2004(2):35-37.
[5]李菲.基于电子商务的逆向物流策略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31(8):74-77.
[6]汤磊.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演化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11): 192-193.
[7]徐建国,乔忠.电子商务与逆向物流的协同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2):16-20.
[8]刘振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逆向物流分析与设计[J].经济与管理,2006,20(1): 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