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诚信教育总结

关于诚信教育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诚信教育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诚信教育总结范文第1篇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日益严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部分大学生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丧失诚信意识、缺乏诚信观念,在学习方面、经济方面和生活方面出现了很多不诚信的现象。例如在学校学习中弄虚作假、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生活上挥霍浪费、趋炎附势、经济交往中故意拖欠货款到期不还等这些问题。

这些诚信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大学生这个原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整体素质下降,在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也下滑。再加上90后普遍存在的意识淡薄、自我中心等特点,大学生诚信教育迫在眉睫。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社会和高校都积极地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方式力争改变和扭转大学生诚信方面的不利局面。

二、以高校团日活动为新载体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

(一)把握现状,联系实际情况。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前,应立足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细致的调研摸底工作,深入了解学校团员队伍的诚信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与合理的方案设计方向。制定有特色的、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实施方案。分步骤、分层次,层层推进主题教育活动。在主题团日活动的方式、活动安排、时间掌握真正做到切合实际,灵活多样,尽可能地使团员便于参与。

(二)增强意识,落实监管工作。为使以“诚信”为主题的团日活动顺利开展,学校各部门应强化主题团日活动的监管机制,为主题团日活动提供机制保障。同时,通过巡回检查、抽查、交叉督查等形式,针对诚信教育活动中出现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并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三)拓展阵地,建立网络平台。为了探索诚信教育的新方式、加强主题团日活动的影响与覆盖面,可联合易班等网上公共平台,推出“网上团支部”管理模式,抢先占领网络诚信教育的新阵地。在网上开辟“网上团支部”专区,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存储量大、方便快捷、公开透明的优势和特点,实现活动预约、总结上传、评比、交流监督等程序全部网络化。

(四)形式创新,打造特色品牌。在主题团日活动中,应突出特色,创新理念。除开展统一主题的团日活动以外,采取在各年级、各专业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长期性活动,并号召各团支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主设计开展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方案。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团日活动评比,设置奖励机制。

(五)切合主题,紧抓诚信教育。主题团日活动要切合主题,牢牢把握住“诚信”这个中心,根据各年级的不同特点,分步分层地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一年级侧重开展网络诚信教育,帮助适应大学网络生活,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例如:收集网络恶意谣言,在易班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感言。二、三年级侧重开展学术诚信教育,加强考风考纪教育,提高学术综合素质。例如:“论抄袭作业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赛的主题团日活动。四年级侧重开展经济诚信教育,确保为社会输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才。例如:请企业家开办关于经济诚信的讲座。

(六)有始有终,完善反馈制度。本着主题团日活动一方面要融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另一方面,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在创新上下功夫,体现时代特征、专业特点和青年特点的原则,采取强化重点,示范带动的策略,加强评价机制、奖惩机制、创新机制建设。各班团支部注重发掘优秀的主题团日活动案例,先进团员青年典型,努力为主题团日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关于诚信教育总结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学生诚信的缺失及起因谈起,分析了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存在的 缺陷,并提出了以社会信用体系经验为基础,构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对策。

诚实守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内涵,是千百年来社会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则。无论是为人还是治学,无论是从商还是从政,坚守诚信是成就事业的根本法则,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和标志,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目前,大学生诚信问题已成为社会瞩目的话题,在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和学者反思的文章中,到处都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不容忽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特别是我国经济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我国将加速进入信用经济时代。大学生作为知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诚信程度的高低更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道德。正因为如此,当前高校应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提高诚信意识,使诚实守信成为其终生的道德信条和行为准则,是大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学生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及起因

1、常见诚信缺失问题

(1)思想诚信缺失。入党动机不纯、个人总结胡编乱造。在日常生活中,不诚实、说假话,背弃诚信,随意撒谎,欺瞒师长、同学。《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显示,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2)学习诚信缺失。

考试作弊、抄袭他人论文、剽窃同学学习成果等。(3)经济诚信缺失。恶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不按时还款还息、弄虚作假骗取贫困生补助等。(4)就业诚信缺失。虚假简历、不履行就业合同、择业中使用不正当手段等。(5)网络诚信缺失。

2、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文化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市场经济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中,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在校园蔓延;面对社会上一些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的现象,他们茫然无奈。凡此种种,直接导致极个别大学生以追求个人享乐作为人生目的。这种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腐蚀严重、负面效应影响大。

(2)制度漏洞。

如果一个制度环境默许甚至纵容了一个人的不诚信,或者不诚信后没有给予相应的惩罚,那么这个人就可能很快抛弃他所接受的诚信教育。相反,如果他看到或尝到不诚信带来的可能终生都消化不了的苦果,他就会对诚信问题倍加警觉。现有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执行中存在漏洞,使得部分学生利用制度漏洞实施不诚信行为,如因考试违纪处分不严导致学生经常性作弊。制度的不健全,使学校对不诚信学生缺乏有效的惩治手段。

(3)教育工作者的诚信缺失。

主要表现在教育工作者个人诚信素养缺乏、学术腐败上,让学生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产生抵触。2006年下半年,复旦大学团委进行的关于大学生学术诚信的调查显示,69%的学生认为应该坚决抵制学术造假。可见,教育工作者本身的不诚信对高校学生带来的直接影响较明显,学生也比较容易切身体会。

当然还有来自大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如诚信观念迷茫、法制意识淡薄等。

二、当前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缺陷

造成高校当前诚信教育体系鲜见成效的关键问题在于现有诚信教育体系不适应高校与社会信用体系的标准,以基础教育为主,不带任何评价或惩戒机制。因而总结现有诚信教育体系,可以发现还有许多缺陷。

1、诚信认知片面

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抽象化、空洞化、形式化的弊端。

由于受传统学校教育的影响,德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存在着一定偏差,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诚信是一个道德认知问题,而忽视了以道德情感为基础的、内化的诚信教育,把德育简单等同于政治教育,忽视了个人品质的“诚实可信”。、

2、教育方式、方法陈旧

目前我们的诚信教育方法以灌输、说教为主,把德育教育当作知识“传输”,忽视情感教育。显然,不诚信的教育方法也不可能结出诚信的果实。

方式的陈旧,使得诚信教育仅仅流于形式,有些学校经常举行诚信签名活动,在现场签名的时候,只签名不签约,把在横幅上签名当成守信的承诺,缺乏实施性。

3、监督机制缺失

由于高校内部监督机制的缺失给学生不诚信提供了可乘之机。学校在具体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和不诚信,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诚信机制未能引入学校及学生群体,也使得学生诚信意识不强。

4、与社会信用评价体系脱节

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与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严重脱节。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包括信用法律法规体系、现代信用服务体系、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信用市场监管体系、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诚信教育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等七个体系一个机制。社会信用体系的优势已经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积极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信用记录,而高校学生诚信系统只包含诚信教育,缺乏必要的诚信数据记录,高校内各部门对学生不诚信表现记录互不共享,导致学生不诚信,而又办事畅通无阻。

三、积极借鉴社会信用评价体系,重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如何有效地把社会信用体系的经验引进到高校诚信教育体系中来,是研究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难点。参照社会信用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1、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执行力度

这是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核心。学生管理制度本身和执行的漏洞给学生违纪提供便利条件。为构建切实可行的高校诚信教育体系,首先应对高校自身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充分讨论修改。在修改的基础上,层层落实把关,严格按制度办事,并阶段性分析制度执行效果。

2、建立并健全诚信档案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非常有必要。诚信素质的培养,依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信用评价系统。从现行的教育机制看,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因此,高校必须营造信用环境和信用机制,使得它能够约束学生的各种行为,即将学生在校期间各种带有纪律遵守、契约等行为进行认真归纳分析,建立科学诚信档案,如在每学年对学生的信用进行评估,作为学生综合测评、评优评先、组织发展、进行助学贷款等行为的主要依据。

学生诚信档案应以“记录为主、评价为辅”,详细记录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信用表现及奖惩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记录学生欠费情况,发挥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将每个学生的真实诚信表现置于全校的监督之下,从客观上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学生弄虚作假现象。

学生诚信档案应放入毕业生档案中,把学生在校表现作为单位用人参考的指标。

3、加强监督,规范行为

加强监管是搞好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各种必要的手段,健全和完善信誉保护和失信惩处机制,及时发现和惩处失信者,才能使学生不敢不守信、不能不守信。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诸如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学生干部评优等工作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加透明度,将诚信作为学校一切行为的基本准则。

4、采取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说教上,高校诚信教育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在发挥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势,运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和手段,广泛收集学生日常道德行为规范方面的信息,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立体的诚信教育,并积极探索创新诚信教育的新方法,开展讨论、签订考试承诺书、现身说法等形式的诚信教育,以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力求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5、以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共享高校学生诚信档案数据

高校都在尝试积极推进学生工作信息化进程,建立各自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诚信教育体系需要学生管理系统支持,在各部门对学生诚信评价的基础上,实现诚信记录数据的共享,逐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以诚信记录来约束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每年给学生一个综合信用评价分,规定各得分值在校园内具体可办理的事务。

6、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失信惩戒机制是指对失信学生进行惩罚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以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为依据,以学生在校表现为手段,使学生为其失信行为承担相应代价,惩戒失信行为,褒扬诚实守信,比如有欠费不良记录的学生要求家长直接交费,有恶意透支校园一卡通费用的学生暂停发放教材,公共选修课选课后未去上课的同学下学期禁止选修公共选课等。

7、积极引进银行业个人征信系统参与

很多银行都推出了针对学生的信用卡,高校可以借助银行业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金融信用习惯,以积极推进高校诚信教育体系的建设。

改进后的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能对改变高校学生欠费、考纪考风等状况起到基础作用,可以为社会信用评价进行初期教育,在具体实施中不断完善与提高,其未来的作用一定会得到社会的证实。

参考文献:

[1]张琼.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应该做什么[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

[2]万清样,李国昌.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思考[J]. 湖北社会科学,2003(4).

关于诚信教育总结范文第3篇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伴随高等教育改革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诚信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的诚信教育主要依靠专职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师以及辅导员队伍,忽视了专业课程教师的教育能动性,导致诚信教育往往浮于表面,教育内容多理论而联系具体实际少,教育时间有限,学生普遍存在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现象,教育效果较弱。本文以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为例,对诚信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渗透作一探讨。

一、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高职院校在做好专业教学计划时要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切实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是直接与社会接轨的人才培养平台,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从这里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职业生涯。诚实守信不仅是人的基本素质,更是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诚信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将诚信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立足专业教学,加强实践育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树立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诚信行为,使学生全面了解诚信的内涵与意义,加强对诚信的道德认识,形成诚信的道德情感,强化诚信的道德意志,并外化为诚信的道德行为,最终形成诚信人格和诚信世界观。

2.课程教学的需要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药学各个相关学科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药物分析实验是学生强化实践训练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高职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和解决问题等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药品质量的特殊性决定了药物分析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备合格的操作技能和质量观念。

然而,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高职学生对待实验较为随便,实验课前不预习,实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原始数据记录随意,甚至编造实验数据,抄袭实验报告等。表面上好像是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散漫,但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责任意识淡薄,诚信意识缺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贯穿诚信教育,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技能。

二、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实施基础

1.重视教师自身的诚信教育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只有遵循诚信的原则,把诚信落实到教育行为上,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为人师表,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手把手地传授实验技能,直接与学生共同面对实验问题。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认真遵循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行为规范。要求学生诚实守信,教师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因此,必须首先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使诚信教育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之中内化为学生的求真务实、诚信为人。

2.提高教师开展诚信教育的自觉性

教师教书育人必须坚持育人为主,德育为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融合起来。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单是辅导员、思想政治老师的职责,更是每一个教师共同的义务。高职学生大部分时间用在专业的学习上,因此,专业课教师在课堂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诚信精神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一环。从事实验教学的老师不仅要传授实验技能,更要重视实验教学的育人作用。药物分析实验教师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是高职药学专业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充分理解教书育人的理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本学科的特点,自觉开展诚信教育。

三、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方法

1.树立诚信的实验态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开展诚信教育,首先要使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具体到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诚信教育体现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培养和训练二,将实事求是的思想意识贯穿于实验的每一个细节。教师对学生的实验预习检查以提问或测试的形式进行,量化预习效果,避免部分学生蒙混过关。在讲解实验时,要求学生明确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穿插典型案例,例如“齐二药”事件,使学生时刻紧绷责任意识这根弦,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2.尊重原始数据,加强实验操作技能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不管是在生产还节还是在检验等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质量要求。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提醒学生,让学生明白今天进行的实验操作关系到日后工作中的产品质量,每个人要为自己做出的实验结果负责。尊重实验事实,如实记录原始数据,实验结束后,每个学生的实验结果要由教师签字做好记录,当实验现象或数据与预期不相符合时,不能随意篡改、编造数据,而应该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必要时重做实验。这样既可防止部分学生浑水摸鱼、伪造实验数据,又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加强操作技能,提高专业水平。

3.培养质疑精神,完善评价体系

关于诚信教育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280-02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特别是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加。同时,国家、社会和高校的资助力度也不断加大,如何确把有限的资源更好的利用,使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上好学,使得各类资助充分发挥育人的效果,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提高认识,更新工作方式方法,适时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制度不健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实效性

1.学校注重智育,诚信教育与思想引领不足

中学追求升学率,大学则强调专业素养,强调知识面,强调成才就业,而忽视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即便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面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相对学生人数比例失调,“80后”、“90后”思想多元、独立、新潮的特点,诚信教育没有赶上时代步伐,而大多是形式化、走过场。另外,高校越来越突出知识教育,缺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感教育,心理引导,这是不符合道德行为养成的规律,势必将影响这部分学生诚信品格的养成。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许多高校实际上只是单纯的救助式的补助,对于资助之后的后续管理,引导,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系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管理体系,没有形成激励创新、改革诚信教育措施的整体氛围。这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个问题多发群体形成被动接受,自卑等心理问题积聚,道德诚信不升反降。

2.缺少奖惩分明的诚信管理机制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压力大、缺乏自信、心理问题突出的状况,学校要么出于同情、要么出于安全或涉及人数多等等原因,对其不良行为不能给予应有的制裁和处罚,这对坚守诚信的大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客观上为大学生的失信创造了条件和机会。此外,高校一般都有完善的学习成绩奖惩管理机制、学生行为奖惩管理机制,而诚信管理测评管理机制要么没有或者很不完善。高校一般建立了学生学籍、成绩、家庭情况、活动类获奖情况等方面有登记管理档案,而很少有高校建立学生诚信管理档案,因此对于学生诚信方面没有充分的依据进行相应的奖惩。

3.诚信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实效性,与实践联系不紧密

“开大会,上大课、发文件,唱大调”这是实际中许多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过程中实际存在的普遍现象。高校扩招,招生规模扩大,使得高校师资变得愈发紧张,追求科研,就业率,使得高校师资分配不得不弱化德育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不得不面临一种尴尬的形式化境地,从而就谈不上深入的了解、总结、分类、创新、实践、反馈的完整程序。目前国内高校排名,综合实力的体现,科研、就业比重愈发突出,在社会、家庭、学子心中这也是衡量学校名望最有具说服力的因素。以高校引进人员为例,每年的招聘计划中很少出现针对高校一线专业辅导员、管理者的招聘。即使有,也要求学术、管理兼备,实质也是侧重科研学术能力。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相对突出、感恩意识淡薄

1.诚信缺失现象相对突出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大学生资助政策,同时各高校也通过不同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然而,确实有部分应该获得资助的学生没有获得资助,而不应该获得资助的学生却获得了资助。这种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是由高校资助体系不完善,但也有部分原因是一些学生不诚信。此外,有些贫困生学生获得了资助,但使用资助资金不诚信,把资助金存入银行“增值”或挪作它用,恶意欠缴学费,甚至,有些贫困生禁不住大城市的诱惑,用受助资金进行不当消费,还有人隐瞒补助事实继续向父母要钱。另外,在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屡屡出现提供虚假的家庭情况,不按时还款等情况。

2.感恩意识淡薄

古人云“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它教诲世人,当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然而,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却日渐为一些当代大学生所遗忘。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社会、他人和父母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缺少一颗感恩的心。多次受助,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部分是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有的学生竟以为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

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扶助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诚信危机,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遵循道德行为养成的规律,从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来着手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达到自律与他律的完美统一。

(一)创新诚信教育模式,注重思想引领,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

1.学校要创新诚信教育模式,开展系统的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全方位、多层次、整体化的教育系统工程。它要涵盖学习考试、日常生活等各个层面,它要充分发动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校要打破应试教育的限制,改变传统上大课、开大会、唱高调、强灌输的方式方法,要根据大学生个体多样化特征努力探索他们喜闻乐见又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适应“80后”、“90后”主动意识强,勇于探索,善于表现的特点,并且一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行知统一,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诚信教育卓有成效的新途径。利用网络、校报、讲座、征文、漫画展等形式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责任心、自立自强等方面的教育,积极营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奋发向上、敢为人先的良好氛围。举办诚信论坛,与相关银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定期为贷款学生举办有关还贷问题的信用教育讲座或咨询活动,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同学们普及信用知识,为同学们树立现代社会准则打好基础。

2.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

高校不仅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还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回报教师与同学,知道感恩学校、感恩国家、感恩社会。高校如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多举行关于感恩回报的课外活动,比如,可以定期举行义务献血、志愿服务等感恩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关于感恩的电视节目和视频,中央电视台每年一次的“感动中国”评选活动就很好,高校可以举行类似的活动。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时时刻刻在接受着别人的帮助,只有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帮助之后知道感恩,懂得回报,才能使得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做到实处。

(二)健全诚信教育制度,开展卓有成效的诚信教育

完善诚信管理机制,建立贫困生个人诚信档案,积极拓展监督渠道,堵塞管理漏洞,同时建立、健全失信惩罚机制。学校要建立贫困生个人诚信档案,档案除了贫困生基本材料外,还要有诸如缴费、考勤、考试、勤工俭学等各类详细情况,它重点考核学生各方面的诚信行为,考核结果是德育测评的重要依据,并作为学生评优获奖、入党、推研等的重要指标。此外,学校要调整“奖”、“助”比例关系,明确权利义务,变无偿资助为有偿资助。要提高奖学金额度或增设评奖项目,减少“贫困资助”的开支。要改变资助政策的“不劳而获”的形式,贯穿权利和义务对等的思想,学校要明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义务。对于失信的学生要建立心理干预引导,诚信、校规、法律政策宣讲,相应处罚的完善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涂显镜.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3] 罗洪铁,温静.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创新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8).

[4] 黄晔.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1.

收稿日期:2012-10-08

关于诚信教育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新探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 增强他们的诚实与守信意识,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诚信教育,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了诚信状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 回收问卷408 份, 回收率达到81.6%。 覆盖了各个年级不同类别的学生,现结合问卷的内容和统计结果, 就目前高职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作如下简要分析:

一、对于目前大学生诚信状况

对于目前大学生诚信状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不容乐观。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目前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考试作弊、无故拖欠学费、论文剽窃、求职失信、交友失信、还货失信等方面,各方面严重程度如下表:

(1)对考试作弊行为

(2)关于欠费问题

(3)关于毕业论文的问题

(4)择友方面的问题

5.求职材料作假现象

2.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

(1)造成同学故意欠费的原因主要有

(2)目前高校学生中直接下载论文之类的现象比较普遍的主要原因

(3)近年高校教师中频繁出现的论文剽窃现象带来的影响

(4)学校的诚信教育

(5)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此可见,造成大学生诚信问题有很多因素,主要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社会因素如社会道德伦理氛围、政府官员的腐败、市场经济中欺诈坑骗、假冒伪劣、企业间拖欠的“三角债”、近年高校教师中频繁出现的论文剽窃现象、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等都强烈地预示着诚信意识的弱化和丧失。家庭原因:如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疏于管理自己的孩子,任凭孩子自由发展,甚至把错误思潮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也有的家长自己就不讲诚信,没有起到表率作用,这些对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都是不利的。学校因素有:高校一直强调道德教育,但学校没有进行系统的、长期的诚信教育,只是针对某些问题(考试作弊、就业诚信)等开展一些活动,见珠打珠,见子打子,成效不大。不少学校德育教育形式单调,重灌输,轻实践;重量化,轻定性分析;太封闭,缺乏开放性。另外,学校本身的诚信也存在问题,如学术腐败、科研浮躁;学校招生、毕业生就业、各类评估上虚假行为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从调查中得知,大学生认为改善当前高校诚信现状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44.4%);开设专门的诚信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34.%1);建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33.8%);完善学校相关规范,形成诚信监管体系(30.6%)。见下表:

1.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社会、学校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介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传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努力营造“讲信用光荣,不讲信用可耻”的舆论氛围,使“诚信”观念深入人心。加强宣传导向,在全社会开展以同志倡导的“八荣八耻”为内容的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在社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学校要积极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讲诚信得益,不讲诚信损益”的校园氛围。如果诚信的行为得不到鼓励和表彰,不诚信的行为没有受到谴责和制裁,谁诚信谁就吃亏,不诚信反而得益,那么诚信的风气是永远推广不了的。学校要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荣辱观,使诚实守信成为大学生自觉追求的行为准则。

2.加强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

高职院校要成为培养诚信教育环境的沃土。首先,应制定对大学生分阶段的诚信教育计划,并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对大一学生要进行基本的诚信教育,让学生清楚诚信的含义及诚信对每个人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入学后刻苦学习,诚实应考,诚实做人。对大二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诚信教育,主要结合毕业后将从事的职业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诚信教育,强化信用是职业生命的观念。对大三学生主要进行面对社会的诚信教育。教育大学生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迎接社会对自己诚信意识的检验。第一,教育者应做诚实守信的表率。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育者应率先做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并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学生干部评选,评先选优工作等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加透明度,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使学生体验到学校的自身行为和对学生的教育要求是统一的,言行尺度是一致的。第二,创建良好的校园风气和育人环境。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高校还应致力于建设具有本校特点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作为实施诚信教育的有效方式,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真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完善学校相关规范,形成诚信监管体系

大学生虽然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性, 但其社会化并未完成,他们还缺少独立法律主体地位。大学生缺少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就没有独立的法律人格,没有责任心,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法律意识,他们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仍有可变性。诚信既要求个人的内在自我修养和觉悟, 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完善学校的相关规范,诸如:制定加强考风考纪的管理办法,加强师德建设的若干规定, 学生助学贷款管理办法, 催缴学费管理办法和学生诚信考核评定制度等,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引导学生积极践行诚信, 在引导学生诚实守信的同时,对失信行为予以严肃惩处。在制度的执行中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 制约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建立、健全校园舆论监督制度, 形成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机制。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栏、校报、广播站等舆论阵地的监督功能,对学生的失信行为进行曝光,并记入学生档案等,促进学生诚信人格的形成。

4.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健全社会诚信评价机制

(1)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实行电子化管理,在学生毕业时,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

(2)建立科学的诚信评价机制。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估情况,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

(3)建立学生个人信用系统,在为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和困难补助的同时, 考核他们的诚信指数, 考察学生在校表现、成绩和费用交纳等情况并记录在案, 从而提高学生们讲诚信的意识。

(4)完善惩罚机制,增加失信成本。社会惩戒机制的欠缺是当前社会诚信缺失、欺骗欺诈行为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社会对失信行为的惩戒意识薄弱,加上社会公众比较普遍存在的道德自觉的缺失,以至社会的失信成本不高,更多的社会成员会冒着较小的失信代价去换取更多的失信收益。完善惩罚机制,就是要尽量减少失信收益,增加其失信成本。通过对失信者的惩罚,让失信者明白:失信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关于诚信教育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学术诚信;灰色关联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C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120-02

一、大学生学术诚信的重要意义

学术诚信就是人们在学术探讨和接受学术训练的活动过程中,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学问,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学术诚信就是严谨为学,诚信为人。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可以促进社会诚信风气的形成,优化社会诚信环境。

本文以黑龙江省部分高校的诚信教育实践为基础,以设计调查问卷,在黑龙江不同地区共选择了10所大学进行实证调查,利用灰色关联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基本结论后,针对问题提出有利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建议。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实证分析

(一)调研的对象

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等地的10所高校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研对象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二)调查问卷的数量及有效回收率

调查问卷共发出1000份,披每个学校100份进行分发,回收问卷852份,回收率为85.2%,其中,有效问卷808份,有效率为94%,详细情况如下:A1哈尔滨工业大学:回收率95%,有效率95.8%;A2东北林业大学:回收率95%,有效率94.7%;A3东北农业大学:回收率90%,有效率95.6%;A4哈尔滨工程大学:回收率93%,有效率95.7%;A5哈尔滨医科大学:回收率90%,有效率95.6%;A6齐齐哈尔大学:回收率82%,有效率93.9%;A7东北石油大学:回收率78%,有效率93.6%;A8牡丹江医学院:回收率71%,有效率84.3%;A9佳木斯大学:回收率77%,有效率91.5%;A10绥化学院:回收率81%,有效率97.6%。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1.问卷的设计及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研问卷共有20道客观题,其中,1-10题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11-20题为诚信缺失的影响因素,具体情况如下:X1同学中是否有学习、学术活动不诚信的现象;X2你的课程作业是否独立完成;X3你在大学期间的考试有过作弊吗;X4你完成课程论文的主要方法是;X5有门课程没复习好,会影响评奖学金,会如何;X6有人以高价求你去当“”代考,你是否会去;X7如果发现同学有学术不诚信的行为,你会;X8你对高校学生的学术不诚信行为感到;X9伪造更改调查数据;X10杜撰参考文献;X11教师学术不诚信;X12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不高;X13大学生科学素质不高;X14是否有学生因学术作弊而受过处罚;X15学术惩罚制度不健全;X16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学术诚信主流状况;X17缺少有效的学术诚信教育课程;X18了解学术界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情况;X1术出版市场不规范;X20大学生学术考核过于量化。每道题的得分均采用主观赋权法进行处理,如X1题的三个选项分别统计为B1、B2、B3,用B1、B2、B3分别处以总有效问卷的数量得到C1、C2、C3,然后用主观赋权法对B1、B2、B3分别赋值为O.7、O.2,0.1,最后用公式C1×0.7+C2×O.2+C3×0.1求得问卷中每道题的表现值,将1-10题的得分求和得到诚信缺失总表现值(Y),测试对象及表现值见表1。

2.灰色关联分析

影响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因素较多,为弄清各因素的主次关系,以便为理论分析研究和具体对策的提出提供必要的基础,本文引入了灰色关联分析法,来分析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关键因素。我们将表1中的数据导人《灰色系统理论及应用》(第3版)软件,利用该软件的灰色关联分析功能,输入11组数据(Y为母序列,X11-X20为子序列),每个数据10个观测值(A1-A10),将分辨系数默认为O.5,可以直接得出各个子序列对母序列的“贡献”大小,结果发现X15、X17、X11与Y的关联度较大(大于D.9),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关键因素。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思考

(一)健全大学生学术惩罚制度

惩罚对学术腐败具有极大的约束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既可以消除过去的学术腐败,又对未来的学术腐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但由于学术腐败严重程度的界定较难,这就导致了学术惩罚的方式和量度难以把握。

鉴于大学生学术缺失的复杂性,要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罚措施,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学术惩罚条例,健全大学生学术惩罚制度,实现大学生学术处罚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二)加强学术诚信教育课程的建设

大学生诚信教育课程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但从本次调查问卷分析看出,目前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课程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并且许多高校没有把“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必修课来学习;缺乏专业的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教学形式单一,形式化比较严重的情况,使大学生对诚信的理解不深刻,不利于培养良好的诚信习惯。

因此,为了充分地发挥“大学生诚信教育”课程的作用,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课程设置是当务之急,应当把“大学生诚信教育”课程作为诚信教育课程体系的必修课,更应当把诚信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将诚信作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三)重视教师学术诚信建设

关于诚信教育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法律意识 诚信教育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璠舆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今年我们针对一高职院校的新生和毕业生进行有关法律意识和诚信的抽样调查,让他们回答以下问题:①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权?②你认为是否应该进行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③个人诚信问题是否属于法律的问题?学生的答卷基本没有什么差异:85%以上的学生认为法律教育没有必要,但是当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又不知道如何维权;对诚信也都基本认为是道德领域的问题,与法律没有关系。这些情况表明大学生对法律教育没有引起重视;同时,大学生法律意识最为薄弱的环节是诚信意识,仅仅被看成是高于法律要求的道德领域所独有的问题。可见,在法律意识教育的内容框架中纳入诚信意识教育的意义重大。

1 法律意识与诚信

1.1 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从法律的角度感觉、认知、评价并且用以支配行为方式的意识,是人们将自己置身于法律世界、法律生活和法律秩序中的自觉性。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与法律文化研究有紧密联系的概念,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诚信与诚信教育。诚、信互训,诚与信在理解的向度上具有不同特点。“诚”一般指“内诚于心”,其基本含义包括真诚、诚实、诚恳、诚挚、诚笃等,不带有任何功利性。诚是向内、向善的内心追求,是个人品格和境界的内在价值评价,是一种道德规范、一种人生态度和道德境界,它体现的是我与自我的关系。诚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初始性的道德规范,它出现在全人类各民族的文化要求中,是最起码的基本的道德。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诚信品质,事关重大。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对在全社会倡导“明礼诚信”的文明新风有着重要作用。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近现代各国民法典都对诚实信用原则从不同角度予以规定,各国学者亦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其适用范围逐步扩大。

2 诚信教育应成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2.1 诚信教育的意义。诚信对于高校大学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一方面,大学生具备诚信意识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这在我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变。另一方面,树立诚信意识是大学生自身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一个具有特性的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正处于认识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诚信教育,促使他们形成“言而有信、一诺千金”的优秀品质,不仅是学生自身的需要,从深层面上看,也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诚信是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石,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要素,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走向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诚信是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前提。诚信是大学生成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作为高校的大学生,应该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财富,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将是一个“信用抵万金”的社会,个人信用将越来越重要,个人信用记录不良的人,将来走上社会也很难有立足之地。

2.2 诚信教育的途径。

2.2.1 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开展诚信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使不诚信行为受到谴责和制裁,使诚信行为得到鼓励和表彰,最终在社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创建良好的诚信社会风气。诚信的社会大环境必将对高校带来积极健康的引导,为高校的诚信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2.2 在“两课”和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和渗透诚信道德教育,营造诚信的校园环境。“两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任。“两课”教师要把诚信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点,融入到“两课”教学中。同时,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传统道德的典籍,另一方面可以带学生参观具有良好经营道德的企业,切实感受诚信与成功的关系,激发学生内在的诚信意识。

2.2.3 建立并完善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为诚信建档。个人诚信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建立有序的市场经济所必需的。高校应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机制。为大学生的诚信建档,定期、全面考察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详细、及时地记录、反馈、监察、纠偏、指导,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促进其诚信习惯的养成,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信用基础。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及非隐私范围内学生不诚信记录的公开等,这些活动都应当被广泛采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正面的引导与负面的鞭策同样重要。

最后,着重进行教学与档案管理方面的改革。主要工作涉及:①学生档案的改革。改革档案的样式与记录的内容。用诚信资料替换违纪记录。②诚信资料的缓记录策略。针对某些学生暂时的小的不诚信给予悔过和补救的机会.允许其从某个时段开始,只要没有新的不诚信记录,原记录将不登载于其个人诚信资料。作好这项工作必须把握好“度”。

2.2.4 大学生应自觉提高诚信道德修养。外部的环境、制度、教育,的确能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培养产生影响,但这些都只是从外部产生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大学生内在的修养做起,大学生要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以严格的个人修养来约束自己;要把诚信道德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使其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要知道只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信任,而这是成功的关键。需要思路和认识上的转变:从契约的角度重新认识学校规章与班级规约性质,改变传统管理的模式,由他律转变为以学生自律为主。

3 总结与展望

重新界定诚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势在必行。道德范畴的诚信同样是法律领域的重要原则。在思想道德领域抓好诚信意识教育的同时,必须在法律意识教育的内容框架中纳入诚信意识教育。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问题尤其是诚信意识教育问题已经摆到我们面前,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相信随着全社会对该问题的重视、随着众多专家学者的投入、随着所有学校的不断参与和尝试,这方面的教育一定会步入正轨并能取得瞩目的成就。(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学生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HGJXHB2111155)

参考文献

1 董璠舆.当今中国人的法律意识结构.抽样调查结果与分析[J].延 边党校学报,2001(2):39-42

关于诚信教育总结范文第8篇

一、成立公司“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办公室设在公司经理部

二、召开“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传达、动员工作会

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许勇传达了电科院《关于开展“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组织各部门负责人,一起学习文件精神,要求认真传达好电科院和国网公司的各项部署,利用部门月度例会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要把学习活动和各部门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并做好记录工作,通过此次活动把公司的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学习教育阶段(9月份)

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各部门组织员工学习累计时间不得少于6小时,同时做好学习记录;每位员工要自觉学习和践行诚信文化,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诚信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讲诚信话、行诚信事、做诚信人,相互信任,共同发展。

第二阶段:查找问题、完善机制阶段(10月份)

在学习教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公司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查找在诚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践行诚信的工作机制,提出本部门践行的重点、标准和要求。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11月份)

要认真总结活动中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并就进一步深化诚信教育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要通过开展“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强化公司的内部执行力。

三、组织学习国网公司和我院“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相关文件

按照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加强诚信建设的规定和要求,公司学习认真组织学习《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年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曹志安在开展“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和《肖世杰书记在我院开展“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会议上的讲话》以及《关于开展“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专门下发通知,明确要求,要求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将“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并将学习文件上传至公司网络共享平台,供全体员工学习。

四、公司质保部开展“人人讲诚信”活动

1.质保部将“讲诚信”活动与部门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加强对施工项目的管理,提升 “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在施工项目中的有效运行能力,质保部刘克俭同志对安阳中水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及时的现场排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从而加强公司的客户管理,提升产品服务意识,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树立公司良好的企业诚信形象。

2.组织修订公司《内审员管理办法》,举办公司内审员培训班,进一步加强公司的过程管理、程序管理,每月按要求进行排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方案,确保公司的产品质量和交货进度,树立公司良好的信誉度。

五、公司市场部开展自查自纠,人人讲诚信活动

针对这次市场部投标质量事故,结合公司开展“人人讲诚信”,市场部召开了内部会议,公司副总经理许勇、钟根元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的讲话,并做出如下决定:

1.为教育事故责任人,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会议决定对该事故进行严肃处理,对相关责任人酌情给予处罚。

2.这次事件定义为重大质量事故,因为事件不仅造成了公司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对公司的形象与信誉造成了重大不良影响。什么是质量,过程的结果就是质量,只要过程的结果未满足目标的要求就是质量事故。